第60章 新政與儲姬之爭
重生女尊世界但開局就進了送親隊 作者:曹得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在二樓落座,不過品一口茶的功夫。
陳幼儀便領著丫鬟風塵仆仆的返回二樓,布好了滿滿一桌珍饈佳肴。
白思微勾起唇角點了點頭,對自己的這個門生辦事效率非常滿意。
她起身扶住陳幼儀的肩膀,衝著姬逸莨介紹道:“九殿下,這位是我的門生,十八年三甲進士,之後便是吏部觀政,同年便被吏部委以重任為荷花縣知縣。”
陳幼儀有點緊張的再次拱手行禮。
坐在主位上的姬逸莨則隻是風輕雲淡的微微點頭,看不出一絲喜怒。
姬逸莨隻來了荷花縣半年,隻與老縣令相熟,對這個陳幼儀倒是真沒了解過。
隻知道她是考完進士以後家裏砸錢捐官捐出來的荷花縣知縣。
大興二十年間經常加開恩科,導致朝廷冗官嚴重,沒錢走後門的就如徐露陽一樣,在京領閑職靠‘低保’度日。
所以這種事看破不說破。
陳幼儀訕訕的笑了一下,拿起桌上的細腰琉璃酒壺。
“還請下官為九殿下斟酒。”
“.....”姬逸莨柳眉微挑,一手搖著扇子,另一隻手向前一推,“飲酒還是免了吧,本王最近在備孕,不便飲酒。”
眾人聞言神色一怔。
“那...那是下官唐突了,下官這就去給九殿下換茶。”
陳幼儀連忙放下酒壺。
“去換花茶。”白思微殷勤的補充道。
糧道李大人則是衝著姬逸莨拱手笑道:“恭喜九殿下,沒想到殿下返鄉原來是為了這件事啊,如果聖上得知也一定會龍顏大悅。”
姬逸莨側身搖著扇子,蹙眉露出一絲不悅之色,“還請各位大人不要亂講,八字還沒一撇呢。”
其實姬逸莨也是隨口亂說的,主要是實在不想跟這幾個婆娘喝夜酒,現在完全沒有那個心情。
不知道為什麽,她今天晚上總覺得有些莫名心慌。
白思雅則完全不知內情,眉眼帶笑的望著姬逸莨,心想著福熙王終於開始考慮女嗣問題,或許是終於有了奪儲的心思。太傅如果知道了也一定會開心的,畢竟她老人家也一直都很掛記著自己的孫兒與福熙王的女嗣問題。
姬逸莨也有點後悔剛才脫口而出的話了,決定先扯開話題。
她問道:“我離京已有半年,不知朝中有何大事發生?”
白思微頓了頓,然後拱手回道:“儲位之爭因九殿下您離京,已經暫時偃旗息鼓了..朝中能稱得上大事的....也隻有聖上命我等巡查江北三洲,考核各地新政執行情況的事情了。”
姬逸莨點頭說道:“那就好,推廣新政才是首要,官紳一體當差納糧,一條鞭法都是利國利民的重要國策,可延續社稷江山永固。”
“九殿下說的是。”白思微不置可否,訕笑的點著頭。
官紳一體當差納糧與一條鞭法,在永嘉年間便已被初步構思成型,可惜當時推行起來阻力巨大。
等到大興女帝繼位,借著早年幾次大戰的武功餘威,頂著文官的反對,又殺了一大批人之後,才慢慢的開始在京畿周邊州縣逐步試點推廣開來。
清流原本也是反對新政的中堅力量,但成年後逐漸嶄露頭角的福熙王姬逸莨力排眾議,成了女帝新政最堅實的擁躉,這才能讓它繼續順利推廣。
“九殿下隱於鄉野卻依然心係百姓,實乃國之幸事。”
黃大人拱手道。
此時陳幼儀也捧著茶壺回到了房間,默默的給姬逸莨倒茶。
姬逸莨抿了下唇,說道:“黃大人謬讚了,新政能夠實施乃是阿姐的夙願,真正為國為民的是鞠躬盡瘁的她才是...”
黃大人訕笑著點頭,“確實,能有此番盛世,全仰賴殿下鴻恩。”
白思雅:“聖上為國為民殫精竭慮實乃國之幸事,但她也因此太過勞累,甚至因此女嗣單薄...若九殿下能夠承繼聖上之衣缽繼續為國謀福祉,想必聖上也能卸下重擔...”
姬逸莨眯起了眼睛,看向白思雅,冷冷的問道:“白大人你這話是何意?”
白思雅則不卑不亢,拱手回道:“不瞞九殿下,臨走前聖上與我麵談過一番,這些皆是聖上肺腑之言。她還是希望九殿下能夠繼承大位,她想要退位當太上皇。”
“她太累了。”
其他人不敢言語。
姬逸莨則眉心緊鎖,有些嗔怒道:“阿姐若覺得累,可讓臣妹替她分憂,臣妹定當竭盡全力。”
“九殿下分擔政務,畢竟名不正言不順...”
白思微收起了之前謹小慎微的樣子,言語間反倒像是開始教育起姬逸莨。
見此情景,陳幼儀也不敢言語,甚至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聽這些話。
姬逸莨將手中的扇子往桌麵一拍,怒道:“那就讓阿姐趁著還有餘力,趕緊再生一個真正名正言順的女嗣出來。”
“本王在京的時候已經講的很明白了,立姐妹為儲絕非正道,乃是取亂之道!而且我也絕不願阿姐的基業落入旁支之手。”
白思雅無奈的歎了口氣,看來還是勸不動福熙王。
她無奈的皺了皺眉,歎道:“我也隻是代聖上轉達罷了,隻盼九殿下不要辜負聖上的好意。”
姬逸莨抿起唇,不再言語,眼中帶著一絲怒意,有些用力的扇起手中的扇子,吹起額頭上的劉海。
夜宴陷入有些尷尬的沉默。
就在陳幼儀抓耳撓腮的想著怎麽緩和氣氛的時候。
好在一樓傳來的吵鬧聲打破了一切。
“你是何人?大人在這裏宴請貴客,豈敢亂闖?”
白思微的親隨在門口攔住了一個穿著吏員製服,神情驚慌失措的女人。
“小小小的..不對,卑職是知縣衙門典史,有急事要向知縣大人稟報。”
“何事?”
此時,聽到聲音的陳幼儀已經下到了一樓,邁著步蹙眉問道。
“不不不不..不好了,城外出了一夥強盜,把把把大姑娘她們家的莊子給搶了,還放出人來叫囂說要您和大姑娘拿五千兩銀子去贖。”
陳幼儀大驚:“什麽?哪冒出來的?把莊子搶了把人綁了還要五千兩贖金?”
這個典史結結巴巴,聽來的也是跑來報信的陳家家丁口述的二手信息,一聽便被嚇了一大跳,這才慌裏慌張的跑到這來,說起話來顛三倒四,讓陳幼儀隻聽懂了一半,以為是莊子裏的人被綁票了要五千兩贖金。
樓上雅間裏的人也是聽的真切,都露出了錯愕的神情。
李大人:“荷花縣還有如此猖狂的賊人?簡直聞所未聞。”
黃大人:“這個時候出來作亂,簡直是在打白大人的臉!”
姬逸莨也有些啞然。
自己在這住了半年了,也早已掌握了周遭的基本情況,怎麽就毫無征兆的冒出一夥劫莊子的強盜?
陳幼儀已經匆匆跑回樓上,對著她們拱手躬身道歉道:“實在抱歉,九殿下,各位大人,突然出了一趟急務,我得馬上趕過去。”
“究竟是什麽個情況?”李大人問道。
“不太清楚,報信的人說是一夥賊寇占領了一處田莊,約摸著好像有兩百人,好像還扣押了些莊子裏的佃戶家奴向我們索要五千兩贖金...”
“豈有此理,真是膽大包天。”李大人生氣的拍了下桌子,“你不必擔心,我這就去護漕軍借調些兵馬協助你。”
姬逸莨蹙眉猶豫了一下,衝著守在門外的阿敏道:“你帶上令牌去巡城軍大營調些兵馬,協助陳大人剿賊。”
陳幼儀便領著丫鬟風塵仆仆的返回二樓,布好了滿滿一桌珍饈佳肴。
白思微勾起唇角點了點頭,對自己的這個門生辦事效率非常滿意。
她起身扶住陳幼儀的肩膀,衝著姬逸莨介紹道:“九殿下,這位是我的門生,十八年三甲進士,之後便是吏部觀政,同年便被吏部委以重任為荷花縣知縣。”
陳幼儀有點緊張的再次拱手行禮。
坐在主位上的姬逸莨則隻是風輕雲淡的微微點頭,看不出一絲喜怒。
姬逸莨隻來了荷花縣半年,隻與老縣令相熟,對這個陳幼儀倒是真沒了解過。
隻知道她是考完進士以後家裏砸錢捐官捐出來的荷花縣知縣。
大興二十年間經常加開恩科,導致朝廷冗官嚴重,沒錢走後門的就如徐露陽一樣,在京領閑職靠‘低保’度日。
所以這種事看破不說破。
陳幼儀訕訕的笑了一下,拿起桌上的細腰琉璃酒壺。
“還請下官為九殿下斟酒。”
“.....”姬逸莨柳眉微挑,一手搖著扇子,另一隻手向前一推,“飲酒還是免了吧,本王最近在備孕,不便飲酒。”
眾人聞言神色一怔。
“那...那是下官唐突了,下官這就去給九殿下換茶。”
陳幼儀連忙放下酒壺。
“去換花茶。”白思微殷勤的補充道。
糧道李大人則是衝著姬逸莨拱手笑道:“恭喜九殿下,沒想到殿下返鄉原來是為了這件事啊,如果聖上得知也一定會龍顏大悅。”
姬逸莨側身搖著扇子,蹙眉露出一絲不悅之色,“還請各位大人不要亂講,八字還沒一撇呢。”
其實姬逸莨也是隨口亂說的,主要是實在不想跟這幾個婆娘喝夜酒,現在完全沒有那個心情。
不知道為什麽,她今天晚上總覺得有些莫名心慌。
白思雅則完全不知內情,眉眼帶笑的望著姬逸莨,心想著福熙王終於開始考慮女嗣問題,或許是終於有了奪儲的心思。太傅如果知道了也一定會開心的,畢竟她老人家也一直都很掛記著自己的孫兒與福熙王的女嗣問題。
姬逸莨也有點後悔剛才脫口而出的話了,決定先扯開話題。
她問道:“我離京已有半年,不知朝中有何大事發生?”
白思微頓了頓,然後拱手回道:“儲位之爭因九殿下您離京,已經暫時偃旗息鼓了..朝中能稱得上大事的....也隻有聖上命我等巡查江北三洲,考核各地新政執行情況的事情了。”
姬逸莨點頭說道:“那就好,推廣新政才是首要,官紳一體當差納糧,一條鞭法都是利國利民的重要國策,可延續社稷江山永固。”
“九殿下說的是。”白思微不置可否,訕笑的點著頭。
官紳一體當差納糧與一條鞭法,在永嘉年間便已被初步構思成型,可惜當時推行起來阻力巨大。
等到大興女帝繼位,借著早年幾次大戰的武功餘威,頂著文官的反對,又殺了一大批人之後,才慢慢的開始在京畿周邊州縣逐步試點推廣開來。
清流原本也是反對新政的中堅力量,但成年後逐漸嶄露頭角的福熙王姬逸莨力排眾議,成了女帝新政最堅實的擁躉,這才能讓它繼續順利推廣。
“九殿下隱於鄉野卻依然心係百姓,實乃國之幸事。”
黃大人拱手道。
此時陳幼儀也捧著茶壺回到了房間,默默的給姬逸莨倒茶。
姬逸莨抿了下唇,說道:“黃大人謬讚了,新政能夠實施乃是阿姐的夙願,真正為國為民的是鞠躬盡瘁的她才是...”
黃大人訕笑著點頭,“確實,能有此番盛世,全仰賴殿下鴻恩。”
白思雅:“聖上為國為民殫精竭慮實乃國之幸事,但她也因此太過勞累,甚至因此女嗣單薄...若九殿下能夠承繼聖上之衣缽繼續為國謀福祉,想必聖上也能卸下重擔...”
姬逸莨眯起了眼睛,看向白思雅,冷冷的問道:“白大人你這話是何意?”
白思雅則不卑不亢,拱手回道:“不瞞九殿下,臨走前聖上與我麵談過一番,這些皆是聖上肺腑之言。她還是希望九殿下能夠繼承大位,她想要退位當太上皇。”
“她太累了。”
其他人不敢言語。
姬逸莨則眉心緊鎖,有些嗔怒道:“阿姐若覺得累,可讓臣妹替她分憂,臣妹定當竭盡全力。”
“九殿下分擔政務,畢竟名不正言不順...”
白思微收起了之前謹小慎微的樣子,言語間反倒像是開始教育起姬逸莨。
見此情景,陳幼儀也不敢言語,甚至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聽這些話。
姬逸莨將手中的扇子往桌麵一拍,怒道:“那就讓阿姐趁著還有餘力,趕緊再生一個真正名正言順的女嗣出來。”
“本王在京的時候已經講的很明白了,立姐妹為儲絕非正道,乃是取亂之道!而且我也絕不願阿姐的基業落入旁支之手。”
白思雅無奈的歎了口氣,看來還是勸不動福熙王。
她無奈的皺了皺眉,歎道:“我也隻是代聖上轉達罷了,隻盼九殿下不要辜負聖上的好意。”
姬逸莨抿起唇,不再言語,眼中帶著一絲怒意,有些用力的扇起手中的扇子,吹起額頭上的劉海。
夜宴陷入有些尷尬的沉默。
就在陳幼儀抓耳撓腮的想著怎麽緩和氣氛的時候。
好在一樓傳來的吵鬧聲打破了一切。
“你是何人?大人在這裏宴請貴客,豈敢亂闖?”
白思微的親隨在門口攔住了一個穿著吏員製服,神情驚慌失措的女人。
“小小小的..不對,卑職是知縣衙門典史,有急事要向知縣大人稟報。”
“何事?”
此時,聽到聲音的陳幼儀已經下到了一樓,邁著步蹙眉問道。
“不不不不..不好了,城外出了一夥強盜,把把把大姑娘她們家的莊子給搶了,還放出人來叫囂說要您和大姑娘拿五千兩銀子去贖。”
陳幼儀大驚:“什麽?哪冒出來的?把莊子搶了把人綁了還要五千兩贖金?”
這個典史結結巴巴,聽來的也是跑來報信的陳家家丁口述的二手信息,一聽便被嚇了一大跳,這才慌裏慌張的跑到這來,說起話來顛三倒四,讓陳幼儀隻聽懂了一半,以為是莊子裏的人被綁票了要五千兩贖金。
樓上雅間裏的人也是聽的真切,都露出了錯愕的神情。
李大人:“荷花縣還有如此猖狂的賊人?簡直聞所未聞。”
黃大人:“這個時候出來作亂,簡直是在打白大人的臉!”
姬逸莨也有些啞然。
自己在這住了半年了,也早已掌握了周遭的基本情況,怎麽就毫無征兆的冒出一夥劫莊子的強盜?
陳幼儀已經匆匆跑回樓上,對著她們拱手躬身道歉道:“實在抱歉,九殿下,各位大人,突然出了一趟急務,我得馬上趕過去。”
“究竟是什麽個情況?”李大人問道。
“不太清楚,報信的人說是一夥賊寇占領了一處田莊,約摸著好像有兩百人,好像還扣押了些莊子裏的佃戶家奴向我們索要五千兩贖金...”
“豈有此理,真是膽大包天。”李大人生氣的拍了下桌子,“你不必擔心,我這就去護漕軍借調些兵馬協助你。”
姬逸莨蹙眉猶豫了一下,衝著守在門外的阿敏道:“你帶上令牌去巡城軍大營調些兵馬,協助陳大人剿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