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攻訐忠武郡王
重生女尊世界但開局就進了送親隊 作者:曹得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工部侍郎母女在禦書房被忠武郡王當麵彈劾一事一石激起千層浪。馮敏等投靠姬延雪的禦史台勢力緊隨其後跟進,在第二天聯合上奏彈劾了柳茵母女,乃至她所屬清流勢力中與她關係緊密之人。有些罪狀雖有誇大其詞,但都是言之鑿鑿,準備充分。
仿佛一夜之間,忠武郡王勢力與清流勢力至此開始正式撕破臉,大舉攻訐起來。
隻不過挨打一方的清流勢力主心骨在外,並且猝不及防,朝堂反擊的話柄一時間竟隻能找姬延雪以前工作散漫,有玩忽職守嫌疑之類的事情。
最後隻能開始胡攪蠻纏,變成了兩派文官在朝會上的互相侮辱謾罵,有如兩群潑婦在女帝麵前罵街。
雙方罵的正激烈的時候,清流黨所屬,新科戶部給事中楊寶姑突然跳出來進諫道:
“啟稟聖上,微臣彈劾忠武郡王姬延雪散布謠言,說其母已故先六皇女應是先帝新立的皇太女,母已身死而聖上無女嗣她理應承襲儲姬之位。此實乃誑論國本居心叵測,實乃謀大逆!微臣懇請聖上下旨將姬延雪極其黨羽革職查辦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間肅靜鴉雀無聲,所有人的臉皆露出大駭驚恐之色。
原本表情淡然旁觀女官們吵架的女帝也刷的黑下了臉,表情變的極其恐怖。
不是楊寶姑說的事情驚世駭俗,正相反,這事其實大多數人心裏都清楚,但這楊寶姑千不該萬不該把這事真拿到朝堂上來說。
因為這事是個天大的忌諱。
以女帝的秉性,這不僅不會讓姬延雪難過,相反還會讓整個清流黨人遭殃,她自己也小命難保。
“他媽的是誰讓楊寶姑上去亂講這事的?你們沒教過有些事不能亂講的嗎!”
清流骨幹王婷雅直接瞪圓了眼睛又氣又急。
這楊寶姑是上屆狀元,文采斐然算是個朝堂新秀,因此被王太傅和王婷雅頗為看中,直接提攜為戶部給事中,拉攏到了清流麾下。
隻是沒想到這等才學的人會幹出這等捅破天的驚天蠢事。
女帝眯起眼睛,沉聲道:“你指控忠武郡王散布流言枉論國本可有證據?”
見女帝一副感興趣的模樣,自鳴得意的楊寶姑全然不顧周遭官員們鐵青的臉,沾沾自喜道:“回聖上,早已在京中傳開,各位同僚都可作證,源頭直指忠武郡王府,隻要差人調查,真相自然明了。”
一聽這話,官員們更加無語加崩潰了,這小娘自己找死還要帶上別人,大家都還沒活夠呢。
這所謂“流言”是五年前開始的,而且確實是從郡王府傳出,隻不過不是有意傳出,而是府裏下人管教不嚴,馮敏與姬延雪講她母親生前的事時,被個與楊寶姑差不多腦殘的賤婢聽去,跑去京兆府告發了她們,而且在之前還被這賤婢宣揚的滿城皆知。
至於先帝有意立六皇女為儲姬一事也不是編造的謊言,而是確有其事。經曆過兩朝的老人都知道,後期先帝對皇太女愈加不滿,不止一次的在朝堂上直言要廢掉皇太女,改立正直仁孝的老六為皇太女。
若是當年六皇女沒有戰死宣政殿,女帝就算來勤王救駕,這帝位也輪不到她。
也因此一直有流言蜚語,當年六皇女其實並非戰死,而是被趕來救駕的女帝所殺。
所以,這件事成了整個朝廷的大忌諱,旁人隻敢私下議論。
若是像五年前或者今天這樣拿出來說事,心懷愧疚的女帝是不願再至親相殘的,於是便隻能淡化處理,拿這些外人開刀了。
“嘖嘖,當年那告主的賤婢連同被牽連的京兆府尹被下了重罪,直接拉到了午門外千刀萬剮給淩遲了,看來又有新節目可看了。”
姬逸菊環手於胸,站在武官行列中表情輕鬆,完全是一副看戲的心態。
“王婷雅!”女帝厲聲叫道,直接嚇得王婷雅渾身發顫。
王婷雅直接從行列中站出,腿有些轉筋的直接跪拜道:“臣...臣在....”
“楊寶姑是受你提攜,你倆交往頗深,那你可曾聽說過她所稟報的所謂流言?”
朝堂上鴉雀無聲針落可聞。
女帝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她是想問這次是楊寶姑自己腦子犯渾,還是你們這群人串謀好來逼她的。
王婷雅無比惶恐,直接伏首道:“回陛下!楊寶姑所言之事,臣聞所未聞,忠武郡王雖以前有些紈絝,但秉性誠實正直,體恤百姓,有乃母之風!楊寶姑所言捕風捉影危言聳聽,實屬不該,臣不認為有任何真實性可言,請陛下聖裁。”
“是啊..是啊...楊寶姑亂咬一通,簡直是危言聳聽!居心叵測!”
清流官員們生怕自己跟著受了楊寶姑的牽連,也是紛紛附和,與王婷雅一起反咬起楊寶姑。
瞬間被孤立的楊寶姑一臉詫異,滿眼的不可置信。
她自以為隻要清流官員團結起來,以此事為緣由,就算不要了姬延雪的命,也能讓她一擼到底,圈禁府中的。
可現在一個個卻全開始反過來劃清界限來攻擊她來。
“你...你們..你們怎麽能這樣....”
徹底傻眼了的楊寶姑指著曾經的同黨們,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夠了!”再也壓製不住盛怒的女帝猛拍扶手,指著楊寶姑大怒道:“來人!把這個欺帝罔上,在朝堂上信口開河的刁婦官服給扒了!先拖出去打五十大板,然後再押解天牢容後再定罪!”
“啊!等等!臣冤枉啊!”
楊寶姑還想爭辯,但已經被衝上來的禁軍甲士撕爛衣裳,捂住口直接拖了出去。
此一幕讓眾官員看的無不心驚肉跳。
“唉,最好五十大板扛不住直接打死了,也省得繼續讓家人受牽連。”
一官員低聲歎道。
女帝依舊怒目圓瞪,伴隨著殿外挨板子著的哭叫聲,繼續瞪眼道:“行了!你們也別爭辯柳茵母女一事了!按照刑部與大理寺的結案報告定,革去柳茵官職永不錄用,全家流放瓜州!”
“這....”
清流官員皆麵露土色,原定其實應該隻是貶官,她們的計劃是在朝會爭取一下讓她少貶幾級,可沒成想經過楊寶姑這個傻貨一鬧,直接變成全家流放瓜州了。
“此事已定,你們這幫隻會磨嘴皮子罵街的刁婦都給朕滾!散朝!”
女帝也沒有心情再繼續朝會了,直接甩袖而去。
百官隻得在其走後各自散去。
楊寶姑被治罪,馮敏和姬延雪也是鬆了一口氣。
雖然女帝的袒護她們看在眼裏,但她們不敢賭,不敢賭女帝會一直這樣,而不會為了政權穩固,轉而拿她們開刀。
也因此,她們才會這麽迫切的想要爭奪女帝的儲姬之位,因為隻有被欽定為儲姬,這個隱雷也算是被徹底翻篇了。
馮敏歎了口氣,道:“小姐,既然咱們如今與姬逸莨一黨徹底撕破了臉,你也要拿出昨天的勁頭,使出十二分力給我們,更是給你自己爭一個活路出來。”
姬延雪表情有些凝重的點了點頭,“馮姨我明白了。”
心中有了牽掛,姬延雪的心思在潛移默化中也變的跟以前不太一樣了。
仿佛一夜之間,忠武郡王勢力與清流勢力至此開始正式撕破臉,大舉攻訐起來。
隻不過挨打一方的清流勢力主心骨在外,並且猝不及防,朝堂反擊的話柄一時間竟隻能找姬延雪以前工作散漫,有玩忽職守嫌疑之類的事情。
最後隻能開始胡攪蠻纏,變成了兩派文官在朝會上的互相侮辱謾罵,有如兩群潑婦在女帝麵前罵街。
雙方罵的正激烈的時候,清流黨所屬,新科戶部給事中楊寶姑突然跳出來進諫道:
“啟稟聖上,微臣彈劾忠武郡王姬延雪散布謠言,說其母已故先六皇女應是先帝新立的皇太女,母已身死而聖上無女嗣她理應承襲儲姬之位。此實乃誑論國本居心叵測,實乃謀大逆!微臣懇請聖上下旨將姬延雪極其黨羽革職查辦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間肅靜鴉雀無聲,所有人的臉皆露出大駭驚恐之色。
原本表情淡然旁觀女官們吵架的女帝也刷的黑下了臉,表情變的極其恐怖。
不是楊寶姑說的事情驚世駭俗,正相反,這事其實大多數人心裏都清楚,但這楊寶姑千不該萬不該把這事真拿到朝堂上來說。
因為這事是個天大的忌諱。
以女帝的秉性,這不僅不會讓姬延雪難過,相反還會讓整個清流黨人遭殃,她自己也小命難保。
“他媽的是誰讓楊寶姑上去亂講這事的?你們沒教過有些事不能亂講的嗎!”
清流骨幹王婷雅直接瞪圓了眼睛又氣又急。
這楊寶姑是上屆狀元,文采斐然算是個朝堂新秀,因此被王太傅和王婷雅頗為看中,直接提攜為戶部給事中,拉攏到了清流麾下。
隻是沒想到這等才學的人會幹出這等捅破天的驚天蠢事。
女帝眯起眼睛,沉聲道:“你指控忠武郡王散布流言枉論國本可有證據?”
見女帝一副感興趣的模樣,自鳴得意的楊寶姑全然不顧周遭官員們鐵青的臉,沾沾自喜道:“回聖上,早已在京中傳開,各位同僚都可作證,源頭直指忠武郡王府,隻要差人調查,真相自然明了。”
一聽這話,官員們更加無語加崩潰了,這小娘自己找死還要帶上別人,大家都還沒活夠呢。
這所謂“流言”是五年前開始的,而且確實是從郡王府傳出,隻不過不是有意傳出,而是府裏下人管教不嚴,馮敏與姬延雪講她母親生前的事時,被個與楊寶姑差不多腦殘的賤婢聽去,跑去京兆府告發了她們,而且在之前還被這賤婢宣揚的滿城皆知。
至於先帝有意立六皇女為儲姬一事也不是編造的謊言,而是確有其事。經曆過兩朝的老人都知道,後期先帝對皇太女愈加不滿,不止一次的在朝堂上直言要廢掉皇太女,改立正直仁孝的老六為皇太女。
若是當年六皇女沒有戰死宣政殿,女帝就算來勤王救駕,這帝位也輪不到她。
也因此一直有流言蜚語,當年六皇女其實並非戰死,而是被趕來救駕的女帝所殺。
所以,這件事成了整個朝廷的大忌諱,旁人隻敢私下議論。
若是像五年前或者今天這樣拿出來說事,心懷愧疚的女帝是不願再至親相殘的,於是便隻能淡化處理,拿這些外人開刀了。
“嘖嘖,當年那告主的賤婢連同被牽連的京兆府尹被下了重罪,直接拉到了午門外千刀萬剮給淩遲了,看來又有新節目可看了。”
姬逸菊環手於胸,站在武官行列中表情輕鬆,完全是一副看戲的心態。
“王婷雅!”女帝厲聲叫道,直接嚇得王婷雅渾身發顫。
王婷雅直接從行列中站出,腿有些轉筋的直接跪拜道:“臣...臣在....”
“楊寶姑是受你提攜,你倆交往頗深,那你可曾聽說過她所稟報的所謂流言?”
朝堂上鴉雀無聲針落可聞。
女帝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她是想問這次是楊寶姑自己腦子犯渾,還是你們這群人串謀好來逼她的。
王婷雅無比惶恐,直接伏首道:“回陛下!楊寶姑所言之事,臣聞所未聞,忠武郡王雖以前有些紈絝,但秉性誠實正直,體恤百姓,有乃母之風!楊寶姑所言捕風捉影危言聳聽,實屬不該,臣不認為有任何真實性可言,請陛下聖裁。”
“是啊..是啊...楊寶姑亂咬一通,簡直是危言聳聽!居心叵測!”
清流官員們生怕自己跟著受了楊寶姑的牽連,也是紛紛附和,與王婷雅一起反咬起楊寶姑。
瞬間被孤立的楊寶姑一臉詫異,滿眼的不可置信。
她自以為隻要清流官員團結起來,以此事為緣由,就算不要了姬延雪的命,也能讓她一擼到底,圈禁府中的。
可現在一個個卻全開始反過來劃清界限來攻擊她來。
“你...你們..你們怎麽能這樣....”
徹底傻眼了的楊寶姑指著曾經的同黨們,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夠了!”再也壓製不住盛怒的女帝猛拍扶手,指著楊寶姑大怒道:“來人!把這個欺帝罔上,在朝堂上信口開河的刁婦官服給扒了!先拖出去打五十大板,然後再押解天牢容後再定罪!”
“啊!等等!臣冤枉啊!”
楊寶姑還想爭辯,但已經被衝上來的禁軍甲士撕爛衣裳,捂住口直接拖了出去。
此一幕讓眾官員看的無不心驚肉跳。
“唉,最好五十大板扛不住直接打死了,也省得繼續讓家人受牽連。”
一官員低聲歎道。
女帝依舊怒目圓瞪,伴隨著殿外挨板子著的哭叫聲,繼續瞪眼道:“行了!你們也別爭辯柳茵母女一事了!按照刑部與大理寺的結案報告定,革去柳茵官職永不錄用,全家流放瓜州!”
“這....”
清流官員皆麵露土色,原定其實應該隻是貶官,她們的計劃是在朝會爭取一下讓她少貶幾級,可沒成想經過楊寶姑這個傻貨一鬧,直接變成全家流放瓜州了。
“此事已定,你們這幫隻會磨嘴皮子罵街的刁婦都給朕滾!散朝!”
女帝也沒有心情再繼續朝會了,直接甩袖而去。
百官隻得在其走後各自散去。
楊寶姑被治罪,馮敏和姬延雪也是鬆了一口氣。
雖然女帝的袒護她們看在眼裏,但她們不敢賭,不敢賭女帝會一直這樣,而不會為了政權穩固,轉而拿她們開刀。
也因此,她們才會這麽迫切的想要爭奪女帝的儲姬之位,因為隻有被欽定為儲姬,這個隱雷也算是被徹底翻篇了。
馮敏歎了口氣,道:“小姐,既然咱們如今與姬逸莨一黨徹底撕破了臉,你也要拿出昨天的勁頭,使出十二分力給我們,更是給你自己爭一個活路出來。”
姬延雪表情有些凝重的點了點頭,“馮姨我明白了。”
心中有了牽掛,姬延雪的心思在潛移默化中也變的跟以前不太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