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蓁剛剛出了瓊華殿的門,就被向淩截住了。“太子殿下有請,顧姑娘,跟我走一趟吧!”向淩看著葉蓁說。
葉蓁自知打不過,便乖乖的跟著他走了。
來到東宮以後,她又見到了廷尉張陵和右監楚平,就在四處張望的時候,一旁的向淩稟報說:“啟稟太子殿下,人已帶到。”
“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殿下”
她這才尋著聲音朝前看去,隻見麵前坐著的,是一個頭戴玉簪、身著紅衣的男子,雖然同為紅衣,但太子的服飾又和齊王有所不同,而且很明顯太子的服飾顏色要深些。
“見到太子殿下還不行禮。”廷尉張陵提醒她說。
葉蓁聽了連忙跪下來,叩頭說道:“顧夕寧參見太子殿下。”
“平身。”
“謝太子殿下。”
椒房殿的梁王一直在暗中關注瓊華殿的動靜,得知葉蓁從瓊華殿出來後就被帶到了東宮,便徑直去了北辰殿。
東宮內,葉蓁起身以後,太子便說道:“本宮已經派人去查了你的生平,接下來本宮要問你的話,你可要想好了再回答。”
聽到太子這麽說,葉蓁瞬間就慌了……‘他已經查了顧夕寧的生平,那我說的如果和他查到的不一樣,我不就死定了。不對,哪有什麽如果,顧夕寧的事我一點都不知道,我說的一定會和他查的不一樣啊,完了完了,這次真的死定了。’想到這兒,葉蓁不禁覺得雙腿發軟。
這時,隻聽太子說:“顧夕寧,本宮且問你,你在掖庭時曾說自己的醫術是自學而成,可有此事?”
“回太子殿下,正是。”
“可本宮怎麽聽說,你曾跟隨一位王姓醫者學醫數年,醫術均是師承於他。”
聽太子這麽說,葉蓁不禁想:‘怎麽又一個問我師父的?不對,是顧夕寧的師父,他為什麽不先問我為什麽要冒充醫者,而是要先問顧夕寧的師父啊?’可葉蓁雖然疑惑,卻並沒有時間多想,隻說:“太子殿下,這事兒我能解釋,拜了師門的人離開師門以後,因為害怕自己學藝不精,有辱師門的名聲,所以都不會輕易說出自己的師父是誰的。”
“那這麽說,若是本宮想要問些關於你師父的消息,你也必不會說?”
‘我什麽都不知道,我怎麽說?’葉蓁心虛的想,可是太子這麽問,卻給了她一個很好的不說的理由,於是連忙答道:“是”
“那本宮再問你,你說入宮參加考核是為了證明自己,可是本宮得到的消息卻是,你為鄉鄰所不容,才被迫南下入宮,可有此事?”
‘鄉鄰不容?顧夕寧,你這到底是個什麽品性啊?’葉蓁不禁覺得生無可戀,但嘴上還是連忙解釋說:“太子殿下,這事我也能解釋,鄉鄰不容的事,說起來太不體麵,而且我是醫者,醫者本是濟世救人的角色,若是被宮裏得知我被鄉裏所不容,那宮裏一定會質疑我的醫術和德行,我不希望宮裏因為此事就對我的醫術全盤否定,所以我說進宮是為了證明自己,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對吧?”
“一派胡言,說謊就是說謊,隱瞞就是隱瞞,怎麽被你說的好像你沒有半點不是一樣?”楚平在一旁憤怒的斥責她說。
“太子殿下,我承認,我是有所隱瞞,我也有說謊,你若是因此而懲罰我,我沒有半句怨言,隻是,你能不能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麽說,以上這些,你全都認?”
“我認,我都認。”
“既是醫者,那又為何要在醫官考核時主動承認自己冒充醫者?”
“我......我就是一時糊塗,太子殿下,我真的就是一時糊塗,事後我也很後悔,真的。”自從互換以來,葉蓁已經編了太多的謊話了,如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說的前後矛盾,所以幹脆直接認錯,不再費盡心思去想各種理由解釋了。
太子見狀,不禁想:‘參加考核時主動承認自己冒充醫者,待到本宮審問時再主動認錯,難道她真的開始為二弟做事了?’
至於太子為何會有此疑問?事情還要從顧夕寧被抓的那天早上說起,四月二十九這天早晨,天還沒亮,太子安插在齊王身邊的線人就偷偷的來到了東宮。
“齊王近日有何動靜?”太子問那人道。
“啟稟太子殿下,齊王昨天夜裏悄悄去見了一個人。”
“什麽人?”
“那名來自幽州的女子,顧夕寧。”
“顧夕寧?本宮記得她,她是本宮主持醫官考核這麽多年以來,見到的第一個幽州的人。”
“是啊,殿下,自從二十五年前,幽州那名前來定安城參加醫官考核的郎中被嚇死以後,就再也不見幽州的人來了。”定安城是安朝的國都,每年都會在這裏舉行一次醫官考核,選拔優秀的醫者進入太醫署。
“好了,前塵往事,無需再提。你可知道,齊王去見她做什麽?”
“回太子殿下,齊王是想招攬她,為自己所用。”
“幽州的人他都敢用。”向淩在一旁調侃道。
可太子聽完卻淡定的說:“隻要用的得當,不管是哪的人,都一樣好用。”
“哦!”向淩挑挑眉,沒再說話。
太子便又問那人說:“齊王打算怎麽用她?”
“齊王說,要她在考核時主動承認自己冒充醫者,這樣,太子殿下您身為主考官,一定會立刻把她拿下,等到殿下審問時,她再主動認罪,殿下心腸柔軟,定會從輕發落,如此,殿下於她,便是有恩之人,她便可以以此假意投靠殿下,暗中行事。”
“暗中行什麽事?”向淩聽完,著急的問道。
“殿下,向侍衛,屬下以為,齊王之所以選中顧夕寧,看中的必定是她幽州籍的身份,這麽多年,無論是誰,隻要跟幽州扯上關係,總免不了要受人猜忌。”
“可殿下是太子,就算和幽州有所聯係,難道還會謀反不成嗎?齊王這招可真不明智。”向淩氣憤的說。
“可是,可是……”
“你有話,但說無妨。”
“可是,這麽多年,陛下一直是偏寵齊王的,有人甚至說,太子殿下不過就是有個嫡長子的身份,雖說立嫡立長,可若是將來陛下一定要改立太子,又有誰能攔得住呢?”
太子聽著,不禁攥緊了桌上的茶杯。
那人見了,連忙叩頭請罪說:“殿……殿下息怒,殿下息怒。”
“說下去。”
“這……”
“他們還說什麽了?繼續說下去。”太子強裝鎮定的說。
“他們還說,若是論起脾氣秉性來,這幾位皇子中,也是齊王殿下和陛下最像。所以……所以,若是您真的和顧夕寧扯上關係,外人難免會猜測說,您是有意聯絡幽州,至於目的,或是自保,或是謀反,或是逼宮,總逃不過這些理由。”
“這個顧夕寧,是官員的女兒嗎?”向淩突然問那人說。
“不是”
“那她是什麽大戶人家的小姐?”
“也不是,她家就是普通農戶。”
“那就是她的父母和朝廷命官或者當地的富商巨賈有交情?”
“這我就不知道了。向侍衛,您為何這麽問?”
“若是沒有這些身份,以她一個農戶的女兒,怎麽聯係起殿下和整個幽州呢?”
“這……”
那人被問住了,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
太子想了想,說:“向淩說的有理,這樣,你先回去,顧夕寧的事,本宮會派人去查。”
“是,殿下。”
那人走後,向淩問太子說:“殿下,那顧夕寧的事,派誰去查?”
“既然涉及朝廷命官,就不能交給幽州刺史了,可本宮若是公然派個人去,難免會打草驚蛇,讓本宮想想。”太子停下來,想了一會兒,然後突然問向淩說:“熠辰是不是還在外麵呢?”
“是,殿下。”
“讓梁王給他送信,叫他改道去幽州。”熠辰和寧川一樣,也是梁王的貼身侍衛,隻是與寧川不同的是,熠辰自順安十七年起便常年在外。
“是”
今天早上,太子剛剛收到一封熠辰的來信,信上說了一些顧夕寧的親戚故舊,有一句話,令太子印象深刻——“顧家在幽州隻是小門小戶,唯有顧夕寧的師父遠近聞名。”這也是太子著重問起顧夕寧的師父的原因,可是,見她敬重師門、閉口不提,太子也就沒有追問。
“你既知錯,在掖廷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看在你及時止損的份上,本宮準你離宮,回家去吧!”太子本意還是不想把她牽扯進宮廷鬥爭的漩渦之中。
可誰知葉蓁卻說:“回家?你要放我回家?”
“是”
“殿下,我不能回去。”
“為何?”
‘我是在這兒來的,我隻有留在這兒才有機會回去啊!’葉蓁心想,於是叩頭說道:“太子殿下,我希望能再有一次醫官考核的機會。”
“你還要考?”
“是,太子殿下,求您了,再給我一次機會吧!”
“殿下,她既已認錯,便是戴罪之身,如何還能參加醫官考核?”楚平在一旁提醒太子說。
太子想了想,也說:“楚右監所說不無道理。”
“太子殿下???”
“隻是,是否準予重考,還需陛下定奪,顧夕寧,你且先在這兒等著。”
“是,太子殿下。”
太子說完便起身出了東宮,廷尉張陵和右監楚平也跟了出去,還有太子的貼身侍衛季同和向淩也一起跟在後麵。
路上,張陵問太子說:“殿下,您身為主考官,顧夕寧一事完全可以全權處置,為何還要去請見陛下?”
“她的情況複雜,還是要問過父皇才算妥當。”
“是”
考試向來以誠信為先,像顧夕寧這種主動承認冒充又主動承認錯誤的情況,太子的確是第一次遇見,所以說要去詢問皇帝也確實是真話,隻不過,太子主要的目的,一來,是不想和葉蓁扯上瓜葛,二來,是因為跟劉熙有關,這麽多年,皇帝雖然對劉熙不聞不問,但是把他放在距離自己最近的北辰殿,這份心思太子還看的明白。
果然,太子得到的回複是:“既往不咎,予以重考。”所以太子回到東宮以後,便允諾葉蓁次日辰時參加醫官考核。
北辰殿內,劉熙得知葉蓁被太子帶走了,沒有說什麽,畢竟,此事管到這裏,原本就是他的初衷。
可是,梁王走後,他獨自一人看著寢殿的門,心裏竟然有些失落,他明白,這是離別的感受。他隻是沒想到,明明知道她終歸要走,卻還是忍不住的失落。
葉蓁自知打不過,便乖乖的跟著他走了。
來到東宮以後,她又見到了廷尉張陵和右監楚平,就在四處張望的時候,一旁的向淩稟報說:“啟稟太子殿下,人已帶到。”
“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殿下”
她這才尋著聲音朝前看去,隻見麵前坐著的,是一個頭戴玉簪、身著紅衣的男子,雖然同為紅衣,但太子的服飾又和齊王有所不同,而且很明顯太子的服飾顏色要深些。
“見到太子殿下還不行禮。”廷尉張陵提醒她說。
葉蓁聽了連忙跪下來,叩頭說道:“顧夕寧參見太子殿下。”
“平身。”
“謝太子殿下。”
椒房殿的梁王一直在暗中關注瓊華殿的動靜,得知葉蓁從瓊華殿出來後就被帶到了東宮,便徑直去了北辰殿。
東宮內,葉蓁起身以後,太子便說道:“本宮已經派人去查了你的生平,接下來本宮要問你的話,你可要想好了再回答。”
聽到太子這麽說,葉蓁瞬間就慌了……‘他已經查了顧夕寧的生平,那我說的如果和他查到的不一樣,我不就死定了。不對,哪有什麽如果,顧夕寧的事我一點都不知道,我說的一定會和他查的不一樣啊,完了完了,這次真的死定了。’想到這兒,葉蓁不禁覺得雙腿發軟。
這時,隻聽太子說:“顧夕寧,本宮且問你,你在掖庭時曾說自己的醫術是自學而成,可有此事?”
“回太子殿下,正是。”
“可本宮怎麽聽說,你曾跟隨一位王姓醫者學醫數年,醫術均是師承於他。”
聽太子這麽說,葉蓁不禁想:‘怎麽又一個問我師父的?不對,是顧夕寧的師父,他為什麽不先問我為什麽要冒充醫者,而是要先問顧夕寧的師父啊?’可葉蓁雖然疑惑,卻並沒有時間多想,隻說:“太子殿下,這事兒我能解釋,拜了師門的人離開師門以後,因為害怕自己學藝不精,有辱師門的名聲,所以都不會輕易說出自己的師父是誰的。”
“那這麽說,若是本宮想要問些關於你師父的消息,你也必不會說?”
‘我什麽都不知道,我怎麽說?’葉蓁心虛的想,可是太子這麽問,卻給了她一個很好的不說的理由,於是連忙答道:“是”
“那本宮再問你,你說入宮參加考核是為了證明自己,可是本宮得到的消息卻是,你為鄉鄰所不容,才被迫南下入宮,可有此事?”
‘鄉鄰不容?顧夕寧,你這到底是個什麽品性啊?’葉蓁不禁覺得生無可戀,但嘴上還是連忙解釋說:“太子殿下,這事我也能解釋,鄉鄰不容的事,說起來太不體麵,而且我是醫者,醫者本是濟世救人的角色,若是被宮裏得知我被鄉裏所不容,那宮裏一定會質疑我的醫術和德行,我不希望宮裏因為此事就對我的醫術全盤否定,所以我說進宮是為了證明自己,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對吧?”
“一派胡言,說謊就是說謊,隱瞞就是隱瞞,怎麽被你說的好像你沒有半點不是一樣?”楚平在一旁憤怒的斥責她說。
“太子殿下,我承認,我是有所隱瞞,我也有說謊,你若是因此而懲罰我,我沒有半句怨言,隻是,你能不能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麽說,以上這些,你全都認?”
“我認,我都認。”
“既是醫者,那又為何要在醫官考核時主動承認自己冒充醫者?”
“我......我就是一時糊塗,太子殿下,我真的就是一時糊塗,事後我也很後悔,真的。”自從互換以來,葉蓁已經編了太多的謊話了,如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說的前後矛盾,所以幹脆直接認錯,不再費盡心思去想各種理由解釋了。
太子見狀,不禁想:‘參加考核時主動承認自己冒充醫者,待到本宮審問時再主動認錯,難道她真的開始為二弟做事了?’
至於太子為何會有此疑問?事情還要從顧夕寧被抓的那天早上說起,四月二十九這天早晨,天還沒亮,太子安插在齊王身邊的線人就偷偷的來到了東宮。
“齊王近日有何動靜?”太子問那人道。
“啟稟太子殿下,齊王昨天夜裏悄悄去見了一個人。”
“什麽人?”
“那名來自幽州的女子,顧夕寧。”
“顧夕寧?本宮記得她,她是本宮主持醫官考核這麽多年以來,見到的第一個幽州的人。”
“是啊,殿下,自從二十五年前,幽州那名前來定安城參加醫官考核的郎中被嚇死以後,就再也不見幽州的人來了。”定安城是安朝的國都,每年都會在這裏舉行一次醫官考核,選拔優秀的醫者進入太醫署。
“好了,前塵往事,無需再提。你可知道,齊王去見她做什麽?”
“回太子殿下,齊王是想招攬她,為自己所用。”
“幽州的人他都敢用。”向淩在一旁調侃道。
可太子聽完卻淡定的說:“隻要用的得當,不管是哪的人,都一樣好用。”
“哦!”向淩挑挑眉,沒再說話。
太子便又問那人說:“齊王打算怎麽用她?”
“齊王說,要她在考核時主動承認自己冒充醫者,這樣,太子殿下您身為主考官,一定會立刻把她拿下,等到殿下審問時,她再主動認罪,殿下心腸柔軟,定會從輕發落,如此,殿下於她,便是有恩之人,她便可以以此假意投靠殿下,暗中行事。”
“暗中行什麽事?”向淩聽完,著急的問道。
“殿下,向侍衛,屬下以為,齊王之所以選中顧夕寧,看中的必定是她幽州籍的身份,這麽多年,無論是誰,隻要跟幽州扯上關係,總免不了要受人猜忌。”
“可殿下是太子,就算和幽州有所聯係,難道還會謀反不成嗎?齊王這招可真不明智。”向淩氣憤的說。
“可是,可是……”
“你有話,但說無妨。”
“可是,這麽多年,陛下一直是偏寵齊王的,有人甚至說,太子殿下不過就是有個嫡長子的身份,雖說立嫡立長,可若是將來陛下一定要改立太子,又有誰能攔得住呢?”
太子聽著,不禁攥緊了桌上的茶杯。
那人見了,連忙叩頭請罪說:“殿……殿下息怒,殿下息怒。”
“說下去。”
“這……”
“他們還說什麽了?繼續說下去。”太子強裝鎮定的說。
“他們還說,若是論起脾氣秉性來,這幾位皇子中,也是齊王殿下和陛下最像。所以……所以,若是您真的和顧夕寧扯上關係,外人難免會猜測說,您是有意聯絡幽州,至於目的,或是自保,或是謀反,或是逼宮,總逃不過這些理由。”
“這個顧夕寧,是官員的女兒嗎?”向淩突然問那人說。
“不是”
“那她是什麽大戶人家的小姐?”
“也不是,她家就是普通農戶。”
“那就是她的父母和朝廷命官或者當地的富商巨賈有交情?”
“這我就不知道了。向侍衛,您為何這麽問?”
“若是沒有這些身份,以她一個農戶的女兒,怎麽聯係起殿下和整個幽州呢?”
“這……”
那人被問住了,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
太子想了想,說:“向淩說的有理,這樣,你先回去,顧夕寧的事,本宮會派人去查。”
“是,殿下。”
那人走後,向淩問太子說:“殿下,那顧夕寧的事,派誰去查?”
“既然涉及朝廷命官,就不能交給幽州刺史了,可本宮若是公然派個人去,難免會打草驚蛇,讓本宮想想。”太子停下來,想了一會兒,然後突然問向淩說:“熠辰是不是還在外麵呢?”
“是,殿下。”
“讓梁王給他送信,叫他改道去幽州。”熠辰和寧川一樣,也是梁王的貼身侍衛,隻是與寧川不同的是,熠辰自順安十七年起便常年在外。
“是”
今天早上,太子剛剛收到一封熠辰的來信,信上說了一些顧夕寧的親戚故舊,有一句話,令太子印象深刻——“顧家在幽州隻是小門小戶,唯有顧夕寧的師父遠近聞名。”這也是太子著重問起顧夕寧的師父的原因,可是,見她敬重師門、閉口不提,太子也就沒有追問。
“你既知錯,在掖廷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看在你及時止損的份上,本宮準你離宮,回家去吧!”太子本意還是不想把她牽扯進宮廷鬥爭的漩渦之中。
可誰知葉蓁卻說:“回家?你要放我回家?”
“是”
“殿下,我不能回去。”
“為何?”
‘我是在這兒來的,我隻有留在這兒才有機會回去啊!’葉蓁心想,於是叩頭說道:“太子殿下,我希望能再有一次醫官考核的機會。”
“你還要考?”
“是,太子殿下,求您了,再給我一次機會吧!”
“殿下,她既已認錯,便是戴罪之身,如何還能參加醫官考核?”楚平在一旁提醒太子說。
太子想了想,也說:“楚右監所說不無道理。”
“太子殿下???”
“隻是,是否準予重考,還需陛下定奪,顧夕寧,你且先在這兒等著。”
“是,太子殿下。”
太子說完便起身出了東宮,廷尉張陵和右監楚平也跟了出去,還有太子的貼身侍衛季同和向淩也一起跟在後麵。
路上,張陵問太子說:“殿下,您身為主考官,顧夕寧一事完全可以全權處置,為何還要去請見陛下?”
“她的情況複雜,還是要問過父皇才算妥當。”
“是”
考試向來以誠信為先,像顧夕寧這種主動承認冒充又主動承認錯誤的情況,太子的確是第一次遇見,所以說要去詢問皇帝也確實是真話,隻不過,太子主要的目的,一來,是不想和葉蓁扯上瓜葛,二來,是因為跟劉熙有關,這麽多年,皇帝雖然對劉熙不聞不問,但是把他放在距離自己最近的北辰殿,這份心思太子還看的明白。
果然,太子得到的回複是:“既往不咎,予以重考。”所以太子回到東宮以後,便允諾葉蓁次日辰時參加醫官考核。
北辰殿內,劉熙得知葉蓁被太子帶走了,沒有說什麽,畢竟,此事管到這裏,原本就是他的初衷。
可是,梁王走後,他獨自一人看著寢殿的門,心裏竟然有些失落,他明白,這是離別的感受。他隻是沒想到,明明知道她終歸要走,卻還是忍不住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