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燈塔守衛者(六)
星際:為聯盟之崛起而讀書 作者:魚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直接的處理方法是用魔法打敗魔法,拿己方的非自殺式無人機也當自殺式的用,通過無人機對轟,在威脅星艦之前將其引爆撞毀。
根據規則,攜帶無人機也是有點數上限的,“殺人蜂”係列自殺式無人機屬於高攻擊重型機,單架需求點數更多;而我方攜帶量最大的“蜜蜂”係列則是更節省點數的輕型偵察機,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
現在的問題是需要掌握對方坐標,才能發起攔截。
作為一次性消耗品,造價決定無人機的隱身性能不可能和星艦媲美,但它有一個無敵的隱藏方法:關閉發動機,依靠慣性撞擊,散彈打鳥,以量取勝,打中就是賺到。
隻要發動機開啟,就會有熱輻射,而熄火的無人機跟太空垃圾一樣難以發現——也就比星際塵埃大一點。
但問題不大,這就是ai貓發揮作用的時候了——軌跡回溯!
“奧拉在退幀!”經過三個多小時不吃飯不上廁所的研究,小明逐漸有看懂ai貓操作界麵的趨勢,“雖然這些‘殺人蜂’現在的位置難以確認,但可以通過最後發現的曆史位置倒推!”
“記錄曆史軌跡其實並沒有什麽複雜的,但通常情況下沒有意義,所以常規操作係統一般沒有這麽方便的功能——星艦是人操縱的,用曆史軌跡來預測當前位置,不是完全做不到,但不可能有統一的算法——而找熄火的無人機就簡單粗暴多了!”
“那不就是勻速直線運動嗎!”
彈幕:
“這題我會(破音)!”
“一道小學就會的題,可把咱驕傲壞了→_→”
“定位了!”小明:“奧拉在進行軌跡計算,選擇發起攻擊的‘蜜蜂’——這題大家也都會,不是追擊問題就是相遇問題,隻是改成了3d!”
“蜜蜂也熄滅了發動機!”
雙方都隱沒在了黑暗的宇宙中,但危險就在看不見的地方蟄伏,隻等著看誰先蟄到對手。
現在全場的焦點都在無人機,李錫尼顯然也在關注:“紅方支援走的是偵查型出裝,而我方是攻擊型出裝。現在紅方顯然想用撞擊的方式提前引爆無人機攜帶的導彈!”
“決定這一策略能否成功的關鍵有兩個:一是軌跡判斷,二是攻擊力是否足以引爆。”李錫尼:“很困難,我不看好。”
“我看好!”小明大聲:“雖然蜜蜂的火力可以說是刮痧,但所謂蜂群戰術,就是以量換質。奧拉操作很快,我沒數清楚,但大概能看出針對一架殺人蜂,至少派出了3架以上蜜蜂!”
觀眾中有特別硬核的,靠一幀一幀扒截圖,總結出了ai貓操作代碼教學和數據流解讀,被小明點讚並在直播間置頂。
彈幕:
“好家夥,我知道實彈賽觀看門檻高,但沒想到這麽高!”
“學完產生了一種我上我也行的幻覺[狗頭]”
小明:“命中了!”
爆炸的火光像無聲的煙花,但此刻誰也沒有心情欣賞它的美感。命中點在信號處理係統中以輻射源的形式顯現,由此可以反推還剩多少殺人蜂。
“命中率超過60%!出乎意料!”李錫尼:“但我們穩住,還有一小半因為計算誤差放過去了!”
由於奧拉的界麵看不懂,雙方都緊盯著“anthill”的主控屏幕,各自給自家的蜂群加油。
“絕大部分殺人蜂的目標是幽靈和朱雀!”李錫尼:“a+駕駛的刺客型星艦很難命中,覆蓋式打擊是最優選擇。”
“殺人蜂陣列主要散布在赫爾墨斯的防禦圈,其實隻要退出攻擊赫爾墨斯的範圍,就可以避開。”
李錫尼:“幽靈和朱雀應該不會沒有預感,但誰都沒有退避的意思!”
就在“殺人蜂”逐漸逼近,好像馬上就要功成的時候,忽然紛紛提前引爆!
“怎麽回事?”小明好久不見的口頭禪又瓢了出來,連忙回放——指扒拉前麵的截圖,沒有視角控製的解說就是這麽卑微:“給我兩分鍾!讓我研究一下!”
說是兩分鍾,但觀眾一臉懵地連著看了好幾分鍾放煙花——大部分爆炸點以幽靈和朱雀為中心,形成一個扇麵——而小明還沒研究明白,直到彈出一條彈幕拯救了他和大家:“知情人來了!這是太空垃圾陣!”
其他彈幕:
“???”
“你再說一遍?”
“什麽陣?”
“什麽垃圾?”
“這是周曉辰起的名字,不賴我啊,”疑似知情人爆料,“我是機甲工程係的,這個改裝是在我們實驗室做的——先疊個甲啊,我問過這個能不能推廣,她說暫時是保密戰術,不過比賽後就解密,或者如果比賽使用了,那就當場解密。”
“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提前打包好的大量金屬碎片扇麵地彈出來,因為彈出速度非常快,幾乎可以當半個炸彈!”
“打星艦當然是刮痧,這就是為了防禦無人機!”
彈幕默了一會兒:
“6”
“果然是太空垃圾陣,實至名歸!”
“除了會被負責清理太空垃圾的戰友打爆狗頭,簡直無懈可擊啊!”
“↑這個戰友就是我——無所謂,反正不是丟在我們家。但是誰在我的轄區學這個,當場打死!”
“好家夥,突然發現實戰的花活比模擬器多啊!”
“↑係統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但人的想象力是無限的?”
“笑死,他們還有多少奇怪的戰術沒拿出來?”
“↑我懷疑還有知情人正憋得要死,就等著用到了出來爆料→_→”
“雖然有點奇怪,但意外地有效,可以說又開創了新的戰術!”小明:“我感覺到了這背後的台下十年功——準備可以說做得非常充分!相信我們的隊員一定可以——”
彈幕紛紛打斷他:“小明不要立g啊啊啊快捂住他嘴!”
小明及時改口:“一定可以帶來更多驚喜!”
根據規則,攜帶無人機也是有點數上限的,“殺人蜂”係列自殺式無人機屬於高攻擊重型機,單架需求點數更多;而我方攜帶量最大的“蜜蜂”係列則是更節省點數的輕型偵察機,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
現在的問題是需要掌握對方坐標,才能發起攔截。
作為一次性消耗品,造價決定無人機的隱身性能不可能和星艦媲美,但它有一個無敵的隱藏方法:關閉發動機,依靠慣性撞擊,散彈打鳥,以量取勝,打中就是賺到。
隻要發動機開啟,就會有熱輻射,而熄火的無人機跟太空垃圾一樣難以發現——也就比星際塵埃大一點。
但問題不大,這就是ai貓發揮作用的時候了——軌跡回溯!
“奧拉在退幀!”經過三個多小時不吃飯不上廁所的研究,小明逐漸有看懂ai貓操作界麵的趨勢,“雖然這些‘殺人蜂’現在的位置難以確認,但可以通過最後發現的曆史位置倒推!”
“記錄曆史軌跡其實並沒有什麽複雜的,但通常情況下沒有意義,所以常規操作係統一般沒有這麽方便的功能——星艦是人操縱的,用曆史軌跡來預測當前位置,不是完全做不到,但不可能有統一的算法——而找熄火的無人機就簡單粗暴多了!”
“那不就是勻速直線運動嗎!”
彈幕:
“這題我會(破音)!”
“一道小學就會的題,可把咱驕傲壞了→_→”
“定位了!”小明:“奧拉在進行軌跡計算,選擇發起攻擊的‘蜜蜂’——這題大家也都會,不是追擊問題就是相遇問題,隻是改成了3d!”
“蜜蜂也熄滅了發動機!”
雙方都隱沒在了黑暗的宇宙中,但危險就在看不見的地方蟄伏,隻等著看誰先蟄到對手。
現在全場的焦點都在無人機,李錫尼顯然也在關注:“紅方支援走的是偵查型出裝,而我方是攻擊型出裝。現在紅方顯然想用撞擊的方式提前引爆無人機攜帶的導彈!”
“決定這一策略能否成功的關鍵有兩個:一是軌跡判斷,二是攻擊力是否足以引爆。”李錫尼:“很困難,我不看好。”
“我看好!”小明大聲:“雖然蜜蜂的火力可以說是刮痧,但所謂蜂群戰術,就是以量換質。奧拉操作很快,我沒數清楚,但大概能看出針對一架殺人蜂,至少派出了3架以上蜜蜂!”
觀眾中有特別硬核的,靠一幀一幀扒截圖,總結出了ai貓操作代碼教學和數據流解讀,被小明點讚並在直播間置頂。
彈幕:
“好家夥,我知道實彈賽觀看門檻高,但沒想到這麽高!”
“學完產生了一種我上我也行的幻覺[狗頭]”
小明:“命中了!”
爆炸的火光像無聲的煙花,但此刻誰也沒有心情欣賞它的美感。命中點在信號處理係統中以輻射源的形式顯現,由此可以反推還剩多少殺人蜂。
“命中率超過60%!出乎意料!”李錫尼:“但我們穩住,還有一小半因為計算誤差放過去了!”
由於奧拉的界麵看不懂,雙方都緊盯著“anthill”的主控屏幕,各自給自家的蜂群加油。
“絕大部分殺人蜂的目標是幽靈和朱雀!”李錫尼:“a+駕駛的刺客型星艦很難命中,覆蓋式打擊是最優選擇。”
“殺人蜂陣列主要散布在赫爾墨斯的防禦圈,其實隻要退出攻擊赫爾墨斯的範圍,就可以避開。”
李錫尼:“幽靈和朱雀應該不會沒有預感,但誰都沒有退避的意思!”
就在“殺人蜂”逐漸逼近,好像馬上就要功成的時候,忽然紛紛提前引爆!
“怎麽回事?”小明好久不見的口頭禪又瓢了出來,連忙回放——指扒拉前麵的截圖,沒有視角控製的解說就是這麽卑微:“給我兩分鍾!讓我研究一下!”
說是兩分鍾,但觀眾一臉懵地連著看了好幾分鍾放煙花——大部分爆炸點以幽靈和朱雀為中心,形成一個扇麵——而小明還沒研究明白,直到彈出一條彈幕拯救了他和大家:“知情人來了!這是太空垃圾陣!”
其他彈幕:
“???”
“你再說一遍?”
“什麽陣?”
“什麽垃圾?”
“這是周曉辰起的名字,不賴我啊,”疑似知情人爆料,“我是機甲工程係的,這個改裝是在我們實驗室做的——先疊個甲啊,我問過這個能不能推廣,她說暫時是保密戰術,不過比賽後就解密,或者如果比賽使用了,那就當場解密。”
“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提前打包好的大量金屬碎片扇麵地彈出來,因為彈出速度非常快,幾乎可以當半個炸彈!”
“打星艦當然是刮痧,這就是為了防禦無人機!”
彈幕默了一會兒:
“6”
“果然是太空垃圾陣,實至名歸!”
“除了會被負責清理太空垃圾的戰友打爆狗頭,簡直無懈可擊啊!”
“↑這個戰友就是我——無所謂,反正不是丟在我們家。但是誰在我的轄區學這個,當場打死!”
“好家夥,突然發現實戰的花活比模擬器多啊!”
“↑係統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但人的想象力是無限的?”
“笑死,他們還有多少奇怪的戰術沒拿出來?”
“↑我懷疑還有知情人正憋得要死,就等著用到了出來爆料→_→”
“雖然有點奇怪,但意外地有效,可以說又開創了新的戰術!”小明:“我感覺到了這背後的台下十年功——準備可以說做得非常充分!相信我們的隊員一定可以——”
彈幕紛紛打斷他:“小明不要立g啊啊啊快捂住他嘴!”
小明及時改口:“一定可以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