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派出去的斥候便再次返回。
當李世民聽到張太新正帶著人收拾戰場,虐殺這次被俘的士卒時,差點沒氣的直接將後槽牙咬斷。
要不是尉遲恭攔著,說不得還會翻身回去,殺他個回馬槍。
不過,此時的他也明白,對方現在正處於興奮中,若是自己現在帶人過去,說不定又會陷入一番苦戰。
壓製住內心的衝動,李世民再次派出了一隊斥候,時刻監視對方營地的動靜之後,便直接下令,讓其餘人等原地休息。
與此同時,整理完戰場的張太新越想越憋屈。
憑什麽你李世民可以派兵來偷襲我,而我卻隻能忍著?
這裏又不是長安,雖說你手中的兵力遠超於我,但我趁夜偷襲報複你一下就走,這也不是什麽難事吧?
越想,張太新就越覺得自己的這個辦法可行。
要知道,李世民雖說剛才的那次偷襲失敗,被自己打了埋伏。
但他手上現在至少還有1500的騎兵。
對方若是不計代價,不要臉麵,天亮之後,直接讓這些騎兵跟在自己身後,時刻騷擾,拖慢自己的逃走的步伐。
那自己絕對會被他們輕易追上,從而被對方直接滅掉。
與其在這慢慢等死,還不如趁著對方新敗,軍心不穩之際,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更何況,對方也斷然不可能相信,自己有膽量去偷襲他們,肯定不會設下太多的防護。
今晚若是能夠偷襲成功,對李世民的軍隊造成較大傷亡,或者讓其炸營,那自己就有很大的機會擺脫對方的追擊。
再不濟,也能消耗對方的實力。
到時候,隻要自己追上前方五姓七望的隊伍,兩軍合二為一,那麽,自己應該就無需擔心李世民的追擊了。
甚至有可能的話,說不定還能將這個大唐天子,永遠的留在這片土地上。
想著想著,張太新就開始慢慢的亢奮起來。
當即,他直接叫來了手下的幾名將領,開始敘述自己的計劃。
眾位將軍一聽,也覺得此計可行。
瞬間也跟著熱血沸騰起來。
要是這次偷襲成功,能夠拿下李世民。
那麽,不論以後是想要和大唐談條件,還是投靠大周,手中的這張籌碼,足以讓眾人下半輩子衣食無憂了。
於是乎,在眾人的一致同意之下,張太新便下定決心,準備施行反偷襲。
隻不過,當他派出斥候,探查李世民營地的時候,卻愕然發現,之前被他們擊退的那支騎兵,竟然沒有回營。
此時的營地,一片寂靜,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
聽到斥候的來報,正準備帶隊離開的張太新頓時愣住了。
此時,一個可怕的念頭瞬間就在他的腦海中響起。
李世民這是準備第二次襲營?
感覺事態嚴重的他,當即就下令,暫停一切行動。
而後又將營地內的燈火,慢慢熄滅,再次帶著手下的軍隊,慢慢的朝營地外撤去。
躲在遠處的斥候,看到張太新營地的燈火慢慢熄滅,以為對方這是準備休息了。
便立馬將此事匯報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得到消息之後,便再次帶人悄悄靠近。
這次,張太新並沒有繼續偽裝。
不但撤去了那些稻草人外,還將原本值守的崗哨撤去大半。
隻留下幾個打著瞌睡的士卒。
李世民在外圍觀察了好一陣子,總感覺營地當中有些古怪,正猶豫著要不要再次偷襲的時候。
一旁的尉遲恭等不及了:
“陛下,您看,這營地裏的人都睡死了。”
“他們肯定不會想到,我們還會二次偷襲,若是現在動手,肯定能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聽到尉遲恭的話,李世民皺起了眉頭,雖然對方說的有些道理,但自己剛吃過一次虧,若是再這樣貿貿然的衝進去,萬一再有埋伏,那豈不是要丟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想到這,他指著營地外的幾個正在打瞌睡的哨兵道:
“你派幾個人過去試試,將他們外圍的哨兵解決,然後摸進營地,探查一下敵情。”
“若是沒有異常,那我們就繼續進攻,若這是對方的圈套,那我們也能盡快撤離。”
見皇帝陛下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就變得如此小心謹慎,尉遲恭撇撇嘴,有些責怪李世民的膽小。
但卻也沒有忤逆對方的命令,直接派遣了一隊斥候,朝營地處摸了過去。
十分順利的,斥候摸到了幾名哨兵身前,一一割斷了他們的喉管,讓他們在睡夢中死去。
在外圍聚精會神觀察著斥候的李世民,沒想到這次的行動這麽順利。
當即,他便以為,對方這是真的沒有絲毫防備了。
也正在此時,一旁的尉遲恭再次開口道:
“陛下您看,他們已經將崗哨全部清理,卻沒有絲毫狀況發生,看來,那些個逆賊應該是睡熟了。”
“如此良機,若是我們不將其好好把握,恐怕是會遭天譴的。”
聽到尉遲恭的話,本就有些意動的李世民便再也趴不住了,當即便站了起來,翻身上馬,對著身後的隊伍喊道:
“隨朕出擊,活捉張太新者官升三級,賞縣子,賜白銀萬兩,取其首級者,官升三級,白銀千兩。”
此話一出,原本憋悶的士卒們頓時雙眼放光,看向營地的眼神,全都是滿滿的欲望。
幾乎不用李世民下令,所有人都齊齊上馬,抽出手中的兵刃,隻等皇帝陛下一聲令下,就要建功立業。
隻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這次的李世民,並不準備繼續衝殺,而是帶著一隊護衛,站到了一旁。
而後對著尉遲恭道:
“敬徳,這次就辛苦你了。”
尉遲恭哈哈一笑,而後朝著李世民抱拳一禮道:
“陛下您就等著好消息吧,看末將將張太新那狗賊的頭顱取來供您觀賞。”
說完,雙腿一夾馬腹,舞動著手中的瓦麵金鐧,就帶頭朝著營地內衝去。
隨著一陣激烈的喊殺聲響起,尉遲恭帶著麾下的1500騎兵,毫無阻攔的便衝進了營地。
當李世民聽到張太新正帶著人收拾戰場,虐殺這次被俘的士卒時,差點沒氣的直接將後槽牙咬斷。
要不是尉遲恭攔著,說不得還會翻身回去,殺他個回馬槍。
不過,此時的他也明白,對方現在正處於興奮中,若是自己現在帶人過去,說不定又會陷入一番苦戰。
壓製住內心的衝動,李世民再次派出了一隊斥候,時刻監視對方營地的動靜之後,便直接下令,讓其餘人等原地休息。
與此同時,整理完戰場的張太新越想越憋屈。
憑什麽你李世民可以派兵來偷襲我,而我卻隻能忍著?
這裏又不是長安,雖說你手中的兵力遠超於我,但我趁夜偷襲報複你一下就走,這也不是什麽難事吧?
越想,張太新就越覺得自己的這個辦法可行。
要知道,李世民雖說剛才的那次偷襲失敗,被自己打了埋伏。
但他手上現在至少還有1500的騎兵。
對方若是不計代價,不要臉麵,天亮之後,直接讓這些騎兵跟在自己身後,時刻騷擾,拖慢自己的逃走的步伐。
那自己絕對會被他們輕易追上,從而被對方直接滅掉。
與其在這慢慢等死,還不如趁著對方新敗,軍心不穩之際,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更何況,對方也斷然不可能相信,自己有膽量去偷襲他們,肯定不會設下太多的防護。
今晚若是能夠偷襲成功,對李世民的軍隊造成較大傷亡,或者讓其炸營,那自己就有很大的機會擺脫對方的追擊。
再不濟,也能消耗對方的實力。
到時候,隻要自己追上前方五姓七望的隊伍,兩軍合二為一,那麽,自己應該就無需擔心李世民的追擊了。
甚至有可能的話,說不定還能將這個大唐天子,永遠的留在這片土地上。
想著想著,張太新就開始慢慢的亢奮起來。
當即,他直接叫來了手下的幾名將領,開始敘述自己的計劃。
眾位將軍一聽,也覺得此計可行。
瞬間也跟著熱血沸騰起來。
要是這次偷襲成功,能夠拿下李世民。
那麽,不論以後是想要和大唐談條件,還是投靠大周,手中的這張籌碼,足以讓眾人下半輩子衣食無憂了。
於是乎,在眾人的一致同意之下,張太新便下定決心,準備施行反偷襲。
隻不過,當他派出斥候,探查李世民營地的時候,卻愕然發現,之前被他們擊退的那支騎兵,竟然沒有回營。
此時的營地,一片寂靜,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
聽到斥候的來報,正準備帶隊離開的張太新頓時愣住了。
此時,一個可怕的念頭瞬間就在他的腦海中響起。
李世民這是準備第二次襲營?
感覺事態嚴重的他,當即就下令,暫停一切行動。
而後又將營地內的燈火,慢慢熄滅,再次帶著手下的軍隊,慢慢的朝營地外撤去。
躲在遠處的斥候,看到張太新營地的燈火慢慢熄滅,以為對方這是準備休息了。
便立馬將此事匯報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得到消息之後,便再次帶人悄悄靠近。
這次,張太新並沒有繼續偽裝。
不但撤去了那些稻草人外,還將原本值守的崗哨撤去大半。
隻留下幾個打著瞌睡的士卒。
李世民在外圍觀察了好一陣子,總感覺營地當中有些古怪,正猶豫著要不要再次偷襲的時候。
一旁的尉遲恭等不及了:
“陛下,您看,這營地裏的人都睡死了。”
“他們肯定不會想到,我們還會二次偷襲,若是現在動手,肯定能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聽到尉遲恭的話,李世民皺起了眉頭,雖然對方說的有些道理,但自己剛吃過一次虧,若是再這樣貿貿然的衝進去,萬一再有埋伏,那豈不是要丟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想到這,他指著營地外的幾個正在打瞌睡的哨兵道:
“你派幾個人過去試試,將他們外圍的哨兵解決,然後摸進營地,探查一下敵情。”
“若是沒有異常,那我們就繼續進攻,若這是對方的圈套,那我們也能盡快撤離。”
見皇帝陛下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就變得如此小心謹慎,尉遲恭撇撇嘴,有些責怪李世民的膽小。
但卻也沒有忤逆對方的命令,直接派遣了一隊斥候,朝營地處摸了過去。
十分順利的,斥候摸到了幾名哨兵身前,一一割斷了他們的喉管,讓他們在睡夢中死去。
在外圍聚精會神觀察著斥候的李世民,沒想到這次的行動這麽順利。
當即,他便以為,對方這是真的沒有絲毫防備了。
也正在此時,一旁的尉遲恭再次開口道:
“陛下您看,他們已經將崗哨全部清理,卻沒有絲毫狀況發生,看來,那些個逆賊應該是睡熟了。”
“如此良機,若是我們不將其好好把握,恐怕是會遭天譴的。”
聽到尉遲恭的話,本就有些意動的李世民便再也趴不住了,當即便站了起來,翻身上馬,對著身後的隊伍喊道:
“隨朕出擊,活捉張太新者官升三級,賞縣子,賜白銀萬兩,取其首級者,官升三級,白銀千兩。”
此話一出,原本憋悶的士卒們頓時雙眼放光,看向營地的眼神,全都是滿滿的欲望。
幾乎不用李世民下令,所有人都齊齊上馬,抽出手中的兵刃,隻等皇帝陛下一聲令下,就要建功立業。
隻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這次的李世民,並不準備繼續衝殺,而是帶著一隊護衛,站到了一旁。
而後對著尉遲恭道:
“敬徳,這次就辛苦你了。”
尉遲恭哈哈一笑,而後朝著李世民抱拳一禮道:
“陛下您就等著好消息吧,看末將將張太新那狗賊的頭顱取來供您觀賞。”
說完,雙腿一夾馬腹,舞動著手中的瓦麵金鐧,就帶頭朝著營地內衝去。
隨著一陣激烈的喊殺聲響起,尉遲恭帶著麾下的1500騎兵,毫無阻攔的便衝進了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