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楚默和林菀各懷心思,想著怎麽將大周和大唐的財富一網打盡的時候。
丟失了陝虢觀,一直提心吊膽,擔心楚湘繼續西下,進攻長安的李世民,此時也終於集結了各路的勤王大軍,做好了反攻的準備。
之前陝虢觀陷落,眼看北周大軍就要橫衝直入,進逼長安,不得不逼著李世民盡起各處駐軍,準備舉全唐之力,抵禦楚湘。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楚湘竟然沒有繼續前行,而是窩在了陝虢觀沒有動彈。
這就給了李世民喘息的機會。
他先是派人,將駐守在沿海一帶,準備訓練新軍的張亮召回了長安。
而後將其新招募的新兵,直接由水師改成了步兵。
接著,又下令讓駐守在嶺南邊境一帶的程咬金,帶著大軍回返長安,準備以此作為北伐軍主力,一舉奪回陝虢觀。
最後,更是在原吐蕃國和西域一帶大量征兵,準備與大周來個決一死戰。
當然,李世民也沒忘記自己的絕對王牌——玄甲軍。
隻不過,現在的玄甲軍,已經完全掌握在了長孫衝手中。
當他接到李世民的勤王令後,便直接匯報給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接到兒子的傳信之後,隻是不屑的撇撇嘴。
當即便給長孫衝回了封信,讓他以江南兩道不穩,崔盈盈隨時會帶著五姓七望聯軍卷土而來為借口,讓李世民三思。
果然,當李世民接到長孫衝的回信之後,立馬擔憂了起來。
他擔心崔盈盈會是下一個楚馨,擔心對方趁著兩國決戰之際,直接帶著江南兩道脫離大唐,自立為王。
為此,他直接便給長孫衝下達了一道密旨,撥付了大筆的軍費和物資,讓其就地征兵,配合著手中所掌握的大唐精銳,以及玄甲軍。
務必要在兩國決戰之際,穩固江南兩道,讓自己的大後方趨於穩定。
不僅如此,李世民甚至還直接派出使者,前往江南兩道遊說崔盈盈,想要暫時穩住對方。
長孫父子在接到李世民的密旨之後,便欣喜若狂。
當即便將暗中培養的軍隊由暗轉明,編入了自己的麾下。
而剛剛接手江南兩道的崔盈盈,正擔心李世民會不會趁自己立足未穩之際,興兵攻打自己的時候,卻突然接到對方派來的使臣。
當她聽到李世民不是來討伐自己的,而是想要穩住自己的時候,便心生疑惑。
當即便派出了大量的暗探,想要知道李世民的用意。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差點沒讓崔盈盈直接嚇掉下巴。
當她得知大唐丟了陝虢觀,李世民幾次險死還生才逃回長安,準備舉全國之力北伐的時候,更是高興的差點沒從原地跳起來。
既然知道了現在是大唐最薄弱的時候,崔盈盈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白白的浪費如此大好的時機。
於是,她便一邊拖住使者,與其虛與委蛇,一邊加緊征招和訓練新兵,準備等待時間,給李世民的菊花來上一刀。
隻不過,左等右等,一個月過去了,大唐和大周兩國始終沒有下一步的動作。
大唐這邊,忙著訓練新軍,融合各地的勤王軍,這個崔盈盈還可以理解。
但北周那邊,卻是沒有絲毫動作,這就讓崔盈盈有些不解。
按理來說,對方奪下陝虢觀後,應該在第一時間集結兵力,全力西進,攻打長安,拿下大唐國都的。
但不知道為什麽,對方卻是沒有半分動靜。
為此,崔盈盈一連派出無數的暗探和細作,想要查明北周的動向。
隻不過,每次派出的暗探和細作,在進入大周國境之後,都會莫名其妙的失聯,讓其損失了不少人手。
無奈之下,崔盈盈隻能按耐住漁翁得利的心,加緊訓練新軍,等待時機重拳出擊。
她不是沒想過趁唐周兩國交戰之際,發兵突襲,趁機拿下淮南道。
隻不過,此時的大唐,已經是個火藥桶了,若是自己當了這個出頭鳥,崔盈盈相信,李世民肯定會調轉軍鋒,先將自己拿下,再全力對付北周。
況且,雖說她現在占領了江南兩道,但也不是高枕無憂。
不說近在咫尺的長孫衝和他手上那大軍,隻說沿海一帶,那無比猖獗,數目不詳的海盜,就讓她無力他顧。
也不知道這群海盜是從哪裏來的,戰力逆天,打的自己毫無還手之力不說。
對方現在甚至已經開始慢慢的由海上轉為陸地,占領了蘇揚二州,隱隱有繼續進攻的趨勢。
這就不得不讓崔盈盈花費大量的精力和人力物力,對其進行防禦。
對於大唐和大周這邊,她便也隻能暫時按耐住貪婪,等待時機了。
當然,想讓崔盈盈安分守己,默默等待那也是不可能的。
在得知大唐集結大量兵力,準備北伐的第一時間,她便有樣學樣,一邊派出大量的暗探和細作,一邊又主動派出一隊使者,前往北周,準備將消息告知楚馨,希望能與其聯手,吞並大唐。
畢竟,在崔盈盈看來,自己與楚馨,那也算是姑嫂關係了。
且雙方又都還是女子,自然要比李世民這個小白臉要來的親切。
隻是,崔盈盈沒想到的是,她派出的使者,根本就沒能抵達洛陽,就直接被擋在了淮南道。
而攔住崔盈盈使團的幕後之人不是別人,正是林菀的手下。
當林菀接到匯報,說占據江南兩道的崔盈盈派來使團,準備與大周 商談聯合攻唐的事宜時,直接冷笑一聲,直接下令,將使團屠戮了個幹淨,將他們的頭顱給崔盈盈送了回去。
見到自己使團上下1000餘人頭顱的崔盈盈,當即便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
覺得楚馨不講武德,竟然斬殺使者,當即便歇了合作的心,調集軍隊,駐守在河南道沿江一帶,防止北周偷襲。
也為了能在關鍵的時候背刺北周,待得兩方大戰結束之後,分上一杯羹。
與神州大地幾方勢力劍拔弩張不同的是,此時的李靖、李君羨和武士彠等人,已經坐在了一起。
丟失了陝虢觀,一直提心吊膽,擔心楚湘繼續西下,進攻長安的李世民,此時也終於集結了各路的勤王大軍,做好了反攻的準備。
之前陝虢觀陷落,眼看北周大軍就要橫衝直入,進逼長安,不得不逼著李世民盡起各處駐軍,準備舉全唐之力,抵禦楚湘。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楚湘竟然沒有繼續前行,而是窩在了陝虢觀沒有動彈。
這就給了李世民喘息的機會。
他先是派人,將駐守在沿海一帶,準備訓練新軍的張亮召回了長安。
而後將其新招募的新兵,直接由水師改成了步兵。
接著,又下令讓駐守在嶺南邊境一帶的程咬金,帶著大軍回返長安,準備以此作為北伐軍主力,一舉奪回陝虢觀。
最後,更是在原吐蕃國和西域一帶大量征兵,準備與大周來個決一死戰。
當然,李世民也沒忘記自己的絕對王牌——玄甲軍。
隻不過,現在的玄甲軍,已經完全掌握在了長孫衝手中。
當他接到李世民的勤王令後,便直接匯報給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接到兒子的傳信之後,隻是不屑的撇撇嘴。
當即便給長孫衝回了封信,讓他以江南兩道不穩,崔盈盈隨時會帶著五姓七望聯軍卷土而來為借口,讓李世民三思。
果然,當李世民接到長孫衝的回信之後,立馬擔憂了起來。
他擔心崔盈盈會是下一個楚馨,擔心對方趁著兩國決戰之際,直接帶著江南兩道脫離大唐,自立為王。
為此,他直接便給長孫衝下達了一道密旨,撥付了大筆的軍費和物資,讓其就地征兵,配合著手中所掌握的大唐精銳,以及玄甲軍。
務必要在兩國決戰之際,穩固江南兩道,讓自己的大後方趨於穩定。
不僅如此,李世民甚至還直接派出使者,前往江南兩道遊說崔盈盈,想要暫時穩住對方。
長孫父子在接到李世民的密旨之後,便欣喜若狂。
當即便將暗中培養的軍隊由暗轉明,編入了自己的麾下。
而剛剛接手江南兩道的崔盈盈,正擔心李世民會不會趁自己立足未穩之際,興兵攻打自己的時候,卻突然接到對方派來的使臣。
當她聽到李世民不是來討伐自己的,而是想要穩住自己的時候,便心生疑惑。
當即便派出了大量的暗探,想要知道李世民的用意。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差點沒讓崔盈盈直接嚇掉下巴。
當她得知大唐丟了陝虢觀,李世民幾次險死還生才逃回長安,準備舉全國之力北伐的時候,更是高興的差點沒從原地跳起來。
既然知道了現在是大唐最薄弱的時候,崔盈盈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白白的浪費如此大好的時機。
於是,她便一邊拖住使者,與其虛與委蛇,一邊加緊征招和訓練新兵,準備等待時間,給李世民的菊花來上一刀。
隻不過,左等右等,一個月過去了,大唐和大周兩國始終沒有下一步的動作。
大唐這邊,忙著訓練新軍,融合各地的勤王軍,這個崔盈盈還可以理解。
但北周那邊,卻是沒有絲毫動作,這就讓崔盈盈有些不解。
按理來說,對方奪下陝虢觀後,應該在第一時間集結兵力,全力西進,攻打長安,拿下大唐國都的。
但不知道為什麽,對方卻是沒有半分動靜。
為此,崔盈盈一連派出無數的暗探和細作,想要查明北周的動向。
隻不過,每次派出的暗探和細作,在進入大周國境之後,都會莫名其妙的失聯,讓其損失了不少人手。
無奈之下,崔盈盈隻能按耐住漁翁得利的心,加緊訓練新軍,等待時機重拳出擊。
她不是沒想過趁唐周兩國交戰之際,發兵突襲,趁機拿下淮南道。
隻不過,此時的大唐,已經是個火藥桶了,若是自己當了這個出頭鳥,崔盈盈相信,李世民肯定會調轉軍鋒,先將自己拿下,再全力對付北周。
況且,雖說她現在占領了江南兩道,但也不是高枕無憂。
不說近在咫尺的長孫衝和他手上那大軍,隻說沿海一帶,那無比猖獗,數目不詳的海盜,就讓她無力他顧。
也不知道這群海盜是從哪裏來的,戰力逆天,打的自己毫無還手之力不說。
對方現在甚至已經開始慢慢的由海上轉為陸地,占領了蘇揚二州,隱隱有繼續進攻的趨勢。
這就不得不讓崔盈盈花費大量的精力和人力物力,對其進行防禦。
對於大唐和大周這邊,她便也隻能暫時按耐住貪婪,等待時機了。
當然,想讓崔盈盈安分守己,默默等待那也是不可能的。
在得知大唐集結大量兵力,準備北伐的第一時間,她便有樣學樣,一邊派出大量的暗探和細作,一邊又主動派出一隊使者,前往北周,準備將消息告知楚馨,希望能與其聯手,吞並大唐。
畢竟,在崔盈盈看來,自己與楚馨,那也算是姑嫂關係了。
且雙方又都還是女子,自然要比李世民這個小白臉要來的親切。
隻是,崔盈盈沒想到的是,她派出的使者,根本就沒能抵達洛陽,就直接被擋在了淮南道。
而攔住崔盈盈使團的幕後之人不是別人,正是林菀的手下。
當林菀接到匯報,說占據江南兩道的崔盈盈派來使團,準備與大周 商談聯合攻唐的事宜時,直接冷笑一聲,直接下令,將使團屠戮了個幹淨,將他們的頭顱給崔盈盈送了回去。
見到自己使團上下1000餘人頭顱的崔盈盈,當即便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
覺得楚馨不講武德,竟然斬殺使者,當即便歇了合作的心,調集軍隊,駐守在河南道沿江一帶,防止北周偷襲。
也為了能在關鍵的時候背刺北周,待得兩方大戰結束之後,分上一杯羹。
與神州大地幾方勢力劍拔弩張不同的是,此時的李靖、李君羨和武士彠等人,已經坐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