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侯怎麽也沒想到,號稱大唐精銳的降卒,竟然隻是一個照麵,便轉投了那群匪類。
當即,他也顧不得周遭親信的勸誡,直接下令,讓前軍出擊,一定要將這群該死的海盜拿下,將那些搖擺不定,膽敢再次背叛的大唐降卒,全部就地格殺。
見勸阻無果,安逸侯麾下的幾名將領隻能無奈的下令,讓前軍追擊,誓要將那些叛逆全部擊殺。
隻是,所有人好似都集體失憶了一般。
被同樣當成炮灰的前軍,本是兵部侍郎袁衝的麾下。
之前袁衝被安逸侯軟禁,他麾下的將領降的降,死的死,此時已所剩不多。
安逸侯不僅沒有想辦法盡快更替這些將領,提拔自己的親信,更是在這節骨眼上,又殺了一批中低層軍官。
致使袁衝本部的軍隊,指揮力一降再降。
隻是,安逸侯絲毫不考慮這些。
在他看來,不是自己親信的隊伍,那就不是自己人。
不是自己人,那就全都隻有成為炮灰的命。
袁衝麾下的士卒,在他眼裏,絲毫不比那些大唐降卒的身份高上多少。
他沒有當場卸了他們的甲胄,收繳了他們的武器,就已經算是十分仁義了。
所以,在掌控了大局之後,他第一時間做的,就是將袁衝的麾下編成前軍,準備讓他們接替大唐降卒的任務,不計代價的前去攻打幽州城。
當袁衝麾下的士卒,收到侯君集的命令,讓他們前去追殺那降卒的時候,所有人都驚了。
大唐降卒出發的時候,他們可都是在後麵看著呢。
這才出去多久,怎麽就集體背叛了呢?
一些士卒感覺疑惑不解。
而一些士卒,這是心裏清楚的很。
安逸侯對那些降卒做的一切,又沒避開別人的耳目,哪裏會不知道。
所以,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安逸侯的所作所為便也傳遍了整個前軍。
與之一起的,是自家將軍袁衝突然失蹤,安逸侯上位的傳聞。
雖說是傳聞,但士兵們心裏門清。
自家將軍自從去了安逸侯的營帳,便再也沒有回來,且與他一起的幾位將軍,也再未曾出現過。
現在安逸侯接管了軍權,如此明顯的事情,隻要不是傻子那就都能看出。
可看出了又能如何?
他們隻是底層再普通不過的小卒,能拿高高在上的安逸侯如何?
對於這些最普通的士卒而言,上位者如何,跟他們的關係不大,他們隻需聽從命令行事即可。
於是,在收到命令的瞬間,一群麻木的士兵,就邁著沉重的步伐,慢慢悠悠的朝著大唐降卒靠去。
而就在安逸侯前軍發動的第一時間,李靖便收到了斥候的匯報。
當即,他也不敢停留,直接便帶著剛剛收服的大唐降軍,朝著幽州城方向而去。
站在城牆之上,一直注視著雙方東西的侯君集,見李靖竟然直接帶著那降卒朝幽州城而來,頓時興奮的不行。
現在的這降卒,就猶如一塊沒有主人的肥肉一般。
他們雖然歸順了李靖,但對方卻是因為時間緊張,並未將其收服。
此時他們主動進入幽州城,若是自己能搶在李靖之前,將他們收服,那自己的實力是不是又要往上提上幾分?
隻要自己將這降卒吞下,那即便日後與李靖他們翻臉,那自己也有自保的底氣。
想到這,侯君集雙眼放光,立馬就命人打開城門,準備迎接李靖。
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李靖他們一路疾馳,在靠近幽州城的時候,卻並沒有如預想般的那樣,直接進城。
而是分頭朝著幽州城兩邊分散而去,並沒有半分進城的意思。
這可讓侯君集急壞了。
送上門的鴨子,就這麽在自己眼前飛走了?
這讓他如何能忍?
正想著要不要派兵出城截留一部分降卒的時候,哨塔上的了望兵卻突然敲起了銅鑼。
哐哐哐!!!
一陣急促的鑼聲,徹底讓侯君集清醒了過來。
“怎麽回事!”
他轉頭憤怒的看著身旁的副將。
副將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忙指著遠處的地平線道:
“將軍,北周那邊估計是急了,已經再次派人過來攻城了。”
看著城下那不斷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的大唐降卒,再看看地平線上,那越來越近的北周大軍,侯君集心裏10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
特麽的李靖,你個老匹夫,好處你一人獨享,剩下的爛攤子卻要老子承受,你特麽還是個人嗎?
盡管心中將李靖一家上下問候了千八百遍,但侯君集臉上卻是一片平靜。
對著身旁的副將有條不紊的下令道:
“關閉城門,讓炮兵準備,一旦敵軍半數過了射程之後,就給我狠狠的轟。”
說完,又惡狠狠的盯著城下李靖那遠去的背影啐了一口道:
“另外,派人給李將軍傳信,讓他們幫忙防守。”
“畢竟本將軍才剛剛掌握幽州城,此時手底下的士卒內心還不是很能接受,擔心會出意外,所以,等下還請他們一起出手,共同對付城外的那些敵軍。”
聽到侯君集的話,副將秒懂,立馬轉身就朝城外跑去。
隻是,剛跑出沒幾步,突然,遠處傳來一陣熟悉的轟鳴聲。
不用問眾人也知道,這是哪裏開炮了。
一開始,侯君集以為是北周那邊準備炮轟幽州城了,便嚇得急忙躲避。
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炮彈下來。
直到他注意到周遭的士卒,此時全都伸長了脖子,看著城外,這才順著他們的視線,朝遠處望去。
就見遠處的戰場上,一顆顆炮彈,如不要錢般,密密麻麻的砸落在先鋒軍中,將那些本就士氣不高的士卒轟的支離破碎,轟的四處亂逃。
由於缺乏大量的中低層將官的指揮,先鋒軍在遭受炮火的第一次摧殘,所能想的,就是盡快找個地方躲藏。
而那些失去了大量手下的將領們此時則跟個無頭蒼蠅一般,不知道指揮誰好。
他們剛被安逸侯提拔上來指揮前軍,當中的將官都還沒認齊,就被趕鴨子上架,派上了戰場。
此時突發此等大事,怎能不慌,怎能安心指揮。
當即,他也顧不得周遭親信的勸誡,直接下令,讓前軍出擊,一定要將這群該死的海盜拿下,將那些搖擺不定,膽敢再次背叛的大唐降卒,全部就地格殺。
見勸阻無果,安逸侯麾下的幾名將領隻能無奈的下令,讓前軍追擊,誓要將那些叛逆全部擊殺。
隻是,所有人好似都集體失憶了一般。
被同樣當成炮灰的前軍,本是兵部侍郎袁衝的麾下。
之前袁衝被安逸侯軟禁,他麾下的將領降的降,死的死,此時已所剩不多。
安逸侯不僅沒有想辦法盡快更替這些將領,提拔自己的親信,更是在這節骨眼上,又殺了一批中低層軍官。
致使袁衝本部的軍隊,指揮力一降再降。
隻是,安逸侯絲毫不考慮這些。
在他看來,不是自己親信的隊伍,那就不是自己人。
不是自己人,那就全都隻有成為炮灰的命。
袁衝麾下的士卒,在他眼裏,絲毫不比那些大唐降卒的身份高上多少。
他沒有當場卸了他們的甲胄,收繳了他們的武器,就已經算是十分仁義了。
所以,在掌控了大局之後,他第一時間做的,就是將袁衝的麾下編成前軍,準備讓他們接替大唐降卒的任務,不計代價的前去攻打幽州城。
當袁衝麾下的士卒,收到侯君集的命令,讓他們前去追殺那降卒的時候,所有人都驚了。
大唐降卒出發的時候,他們可都是在後麵看著呢。
這才出去多久,怎麽就集體背叛了呢?
一些士卒感覺疑惑不解。
而一些士卒,這是心裏清楚的很。
安逸侯對那些降卒做的一切,又沒避開別人的耳目,哪裏會不知道。
所以,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安逸侯的所作所為便也傳遍了整個前軍。
與之一起的,是自家將軍袁衝突然失蹤,安逸侯上位的傳聞。
雖說是傳聞,但士兵們心裏門清。
自家將軍自從去了安逸侯的營帳,便再也沒有回來,且與他一起的幾位將軍,也再未曾出現過。
現在安逸侯接管了軍權,如此明顯的事情,隻要不是傻子那就都能看出。
可看出了又能如何?
他們隻是底層再普通不過的小卒,能拿高高在上的安逸侯如何?
對於這些最普通的士卒而言,上位者如何,跟他們的關係不大,他們隻需聽從命令行事即可。
於是,在收到命令的瞬間,一群麻木的士兵,就邁著沉重的步伐,慢慢悠悠的朝著大唐降卒靠去。
而就在安逸侯前軍發動的第一時間,李靖便收到了斥候的匯報。
當即,他也不敢停留,直接便帶著剛剛收服的大唐降軍,朝著幽州城方向而去。
站在城牆之上,一直注視著雙方東西的侯君集,見李靖竟然直接帶著那降卒朝幽州城而來,頓時興奮的不行。
現在的這降卒,就猶如一塊沒有主人的肥肉一般。
他們雖然歸順了李靖,但對方卻是因為時間緊張,並未將其收服。
此時他們主動進入幽州城,若是自己能搶在李靖之前,將他們收服,那自己的實力是不是又要往上提上幾分?
隻要自己將這降卒吞下,那即便日後與李靖他們翻臉,那自己也有自保的底氣。
想到這,侯君集雙眼放光,立馬就命人打開城門,準備迎接李靖。
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李靖他們一路疾馳,在靠近幽州城的時候,卻並沒有如預想般的那樣,直接進城。
而是分頭朝著幽州城兩邊分散而去,並沒有半分進城的意思。
這可讓侯君集急壞了。
送上門的鴨子,就這麽在自己眼前飛走了?
這讓他如何能忍?
正想著要不要派兵出城截留一部分降卒的時候,哨塔上的了望兵卻突然敲起了銅鑼。
哐哐哐!!!
一陣急促的鑼聲,徹底讓侯君集清醒了過來。
“怎麽回事!”
他轉頭憤怒的看著身旁的副將。
副將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忙指著遠處的地平線道:
“將軍,北周那邊估計是急了,已經再次派人過來攻城了。”
看著城下那不斷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的大唐降卒,再看看地平線上,那越來越近的北周大軍,侯君集心裏10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
特麽的李靖,你個老匹夫,好處你一人獨享,剩下的爛攤子卻要老子承受,你特麽還是個人嗎?
盡管心中將李靖一家上下問候了千八百遍,但侯君集臉上卻是一片平靜。
對著身旁的副將有條不紊的下令道:
“關閉城門,讓炮兵準備,一旦敵軍半數過了射程之後,就給我狠狠的轟。”
說完,又惡狠狠的盯著城下李靖那遠去的背影啐了一口道:
“另外,派人給李將軍傳信,讓他們幫忙防守。”
“畢竟本將軍才剛剛掌握幽州城,此時手底下的士卒內心還不是很能接受,擔心會出意外,所以,等下還請他們一起出手,共同對付城外的那些敵軍。”
聽到侯君集的話,副將秒懂,立馬轉身就朝城外跑去。
隻是,剛跑出沒幾步,突然,遠處傳來一陣熟悉的轟鳴聲。
不用問眾人也知道,這是哪裏開炮了。
一開始,侯君集以為是北周那邊準備炮轟幽州城了,便嚇得急忙躲避。
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炮彈下來。
直到他注意到周遭的士卒,此時全都伸長了脖子,看著城外,這才順著他們的視線,朝遠處望去。
就見遠處的戰場上,一顆顆炮彈,如不要錢般,密密麻麻的砸落在先鋒軍中,將那些本就士氣不高的士卒轟的支離破碎,轟的四處亂逃。
由於缺乏大量的中低層將官的指揮,先鋒軍在遭受炮火的第一次摧殘,所能想的,就是盡快找個地方躲藏。
而那些失去了大量手下的將領們此時則跟個無頭蒼蠅一般,不知道指揮誰好。
他們剛被安逸侯提拔上來指揮前軍,當中的將官都還沒認齊,就被趕鴨子上架,派上了戰場。
此時突發此等大事,怎能不慌,怎能安心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