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一切的長樂公主,此時有點萬念俱灰的感覺。
她怎麽也沒想到,被自己給予厚望的楚默,如今竟然會是這副光景。
原本她還想要依附對方,然後趁著兩方交好之際,向嶺南借兵,偷偷返回長安籌謀大事。
但現在看來,自己的這個計劃肯定是要無疾而終了。
一想到自己所有的謀劃都將付之東流,長樂公主就感覺一陣揪心的疼痛。
房玄齡和唐儉見公主這般,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以為她這是對楚默不滿,想要悔婚。
可轉念一想,又感覺不對。
畢竟,當初在長安的時候,貌似這位公主就已經和楚默有了首尾。
且他們是先行一步,公主是隨後趕到的,若是不願,那對方應該早在半途的時候,就直接脫離使團才對。
想起對方剛才貌似秘密會見了李貞英身旁的那個小丫鬟,會不會是對方說了什麽,這才使得公主如此這般?
想到這,兩人對視一眼之後,房玄齡便朝長樂公主行禮道:
“殿下有何煩心之事?不妨說出來,讓臣等也為殿下排憂解難呢?”
聽到房玄齡的話,長樂公主苦笑一聲。
之前他還想著,先搞定楚默,與他商談好合作之事後,再想辦法拉攏這兩位重臣。
但現在看來,貌似自己的計劃就要胎死腹中了。
得不到楚默的支持,貿然就想拉攏這兩位的話,不說對方會不會理睬自己,說不定一個不好,他們還會向父皇告密。
一旦此事被李世民知曉,即便自己躲在嶺南,長樂公主相信,對方也定然是不會饒恕自己的。
要知道,當初的李恪,都已經退出了權力中心,跟隨楚默躲到了嶺南。
可最後的結果呢?不還是逃不過一死?
若說這其中沒有自己父皇的首肯和參與,打死長樂公主都不相信,自己那剛愎自用,又目中無人,一事無成的大哥,能有本事和能力,派遣死士,千裏迢迢的來到嶺南,將李恪刺殺。
更何況,最後事情泄露,父皇得知了李恪之死後,竟然沒有半點反應,這樣的結果,可就大大出乎眾人的意料。
雖然當初的李恪,在隆寵上比不過李泰,也不是自己母後所出,但父皇對其關注和寵愛,可也是遠超其餘皇子的。
對於自己寵愛有加的兒子,突然死亡,而作為父親的李世民,卻一點反應沒有,這如何能不讓人多想?
更何況,她可是記得,當初楊妃剛死,李恪就匆忙跟隨楚默離開了長安。
但父皇卻是一點表示都沒有,甚至就連其封號,最後也是下令讓人褫奪了。
而他的胞弟李愔,至今也沒聽聞過對方的任何消息。
之前李承乾和李泰暴斃之後,父皇也曾下令找尋對方,但最後卻不知道為何不了了之了。
由此可見,自己的父皇,是一個多麽冷血之人。
一旦對方得知了自己的秘密,知曉了自己的野心。
長樂公主相信,自己絕對會成為第二個李恪。
可若讓她就此放棄,她又有些心有不甘,畢竟,為了成事,自己可是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如今隻差一股外力。
想到外力,長樂公主忽然眼前一亮,又想到了一個人。
她環顧了下四周,並沒有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不禁有些微微皺眉。
正想差人尋找,就對上了房玄齡和唐儉那焦急的目光,不禁心中一動:
“二位大人,本宮剛才是在憂愁此次定下的盟約一事。”
“雖然來此之前,父皇已經定下了大致方向,也願意將黔中道割讓給楚默,可如此輕易的就答應了對方的要求,本宮心中難安,感覺無恙再麵對父皇。”
說到這,她長長歎息一聲,繼續道:
“你們也知道,楚默他就是一個反複無常的小人,經常出爾反爾。”
“雖然雙方已經簽訂盟約,對方也已經答應出兵,但本宮心中就是不安,覺得此次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還是應該做些準備才好。”
聽到長樂公主的話,房玄齡和唐儉麵麵相覷,互相對視一眼。
其實之前的時候,他們也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也知道楚默是個反複的小人,想靠一紙盟約束縛對方,那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可也正是因為考慮到這種情況,所以李世民才會決定聯姻,將長樂公主下嫁,以此來製衡楚默。
隻不過,這話他們可不敢當著公主的麵說出,想必公主事後自然會想明白的。。
現如今最關鍵的,是讓楚默盡快出兵,讓其盡快迎娶公主,萬萬不能再節外生枝了。
思及此,房玄齡輕咳一聲,看著長樂公主,一副孺子可教的樣子道:
“公主所思所想,都是為國為民之事,臣等心中甚慰。”
“隻不過,為今之計,乃是盡快督促楚默出兵,而後與我大唐達成聯盟,共同討伐叛逆。”
“所以,現在即便知道楚默的秉性和為人,但在對方還未做出什麽不智之舉之前,吾等,還是盡量不要節外生枝。”
“除此之外,公主與嶺南王大婚在即,一些該有的準備還是需要有的,所以,公主還是將主要心思放在大婚之上,至於其他的,自然有老臣等來處理。”
對方這話,就差直接了當的告訴長樂公主,讓她不要節外生枝,不要多生事端,老老實實等著嫁人即可。
聰明如長樂公主,自然聽出了房玄齡的話外之音。
不過,自己想要拉攏對方,想要重返長安,想要登上那個位置,還需要這兩位的鼎力支持。
所以,麵對房玄齡的指教,長樂公主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反倒是一臉微笑的虛心接受。
見長樂公主如此乖巧懂事,房玄齡和唐儉皆是滿意的頷首微笑。
畢竟,剛才對方在城主府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樣子,與現在可是大相徑庭。
他們也擔心公主一個不好,就要直接與楚默翻臉。
如今看來,公主還是十分注重大局影響的,並不會如一般皇族那樣,肆意妄為。
她怎麽也沒想到,被自己給予厚望的楚默,如今竟然會是這副光景。
原本她還想要依附對方,然後趁著兩方交好之際,向嶺南借兵,偷偷返回長安籌謀大事。
但現在看來,自己的這個計劃肯定是要無疾而終了。
一想到自己所有的謀劃都將付之東流,長樂公主就感覺一陣揪心的疼痛。
房玄齡和唐儉見公主這般,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以為她這是對楚默不滿,想要悔婚。
可轉念一想,又感覺不對。
畢竟,當初在長安的時候,貌似這位公主就已經和楚默有了首尾。
且他們是先行一步,公主是隨後趕到的,若是不願,那對方應該早在半途的時候,就直接脫離使團才對。
想起對方剛才貌似秘密會見了李貞英身旁的那個小丫鬟,會不會是對方說了什麽,這才使得公主如此這般?
想到這,兩人對視一眼之後,房玄齡便朝長樂公主行禮道:
“殿下有何煩心之事?不妨說出來,讓臣等也為殿下排憂解難呢?”
聽到房玄齡的話,長樂公主苦笑一聲。
之前他還想著,先搞定楚默,與他商談好合作之事後,再想辦法拉攏這兩位重臣。
但現在看來,貌似自己的計劃就要胎死腹中了。
得不到楚默的支持,貿然就想拉攏這兩位的話,不說對方會不會理睬自己,說不定一個不好,他們還會向父皇告密。
一旦此事被李世民知曉,即便自己躲在嶺南,長樂公主相信,對方也定然是不會饒恕自己的。
要知道,當初的李恪,都已經退出了權力中心,跟隨楚默躲到了嶺南。
可最後的結果呢?不還是逃不過一死?
若說這其中沒有自己父皇的首肯和參與,打死長樂公主都不相信,自己那剛愎自用,又目中無人,一事無成的大哥,能有本事和能力,派遣死士,千裏迢迢的來到嶺南,將李恪刺殺。
更何況,最後事情泄露,父皇得知了李恪之死後,竟然沒有半點反應,這樣的結果,可就大大出乎眾人的意料。
雖然當初的李恪,在隆寵上比不過李泰,也不是自己母後所出,但父皇對其關注和寵愛,可也是遠超其餘皇子的。
對於自己寵愛有加的兒子,突然死亡,而作為父親的李世民,卻一點反應沒有,這如何能不讓人多想?
更何況,她可是記得,當初楊妃剛死,李恪就匆忙跟隨楚默離開了長安。
但父皇卻是一點表示都沒有,甚至就連其封號,最後也是下令讓人褫奪了。
而他的胞弟李愔,至今也沒聽聞過對方的任何消息。
之前李承乾和李泰暴斃之後,父皇也曾下令找尋對方,但最後卻不知道為何不了了之了。
由此可見,自己的父皇,是一個多麽冷血之人。
一旦對方得知了自己的秘密,知曉了自己的野心。
長樂公主相信,自己絕對會成為第二個李恪。
可若讓她就此放棄,她又有些心有不甘,畢竟,為了成事,自己可是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如今隻差一股外力。
想到外力,長樂公主忽然眼前一亮,又想到了一個人。
她環顧了下四周,並沒有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不禁有些微微皺眉。
正想差人尋找,就對上了房玄齡和唐儉那焦急的目光,不禁心中一動:
“二位大人,本宮剛才是在憂愁此次定下的盟約一事。”
“雖然來此之前,父皇已經定下了大致方向,也願意將黔中道割讓給楚默,可如此輕易的就答應了對方的要求,本宮心中難安,感覺無恙再麵對父皇。”
說到這,她長長歎息一聲,繼續道:
“你們也知道,楚默他就是一個反複無常的小人,經常出爾反爾。”
“雖然雙方已經簽訂盟約,對方也已經答應出兵,但本宮心中就是不安,覺得此次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還是應該做些準備才好。”
聽到長樂公主的話,房玄齡和唐儉麵麵相覷,互相對視一眼。
其實之前的時候,他們也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也知道楚默是個反複的小人,想靠一紙盟約束縛對方,那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可也正是因為考慮到這種情況,所以李世民才會決定聯姻,將長樂公主下嫁,以此來製衡楚默。
隻不過,這話他們可不敢當著公主的麵說出,想必公主事後自然會想明白的。。
現如今最關鍵的,是讓楚默盡快出兵,讓其盡快迎娶公主,萬萬不能再節外生枝了。
思及此,房玄齡輕咳一聲,看著長樂公主,一副孺子可教的樣子道:
“公主所思所想,都是為國為民之事,臣等心中甚慰。”
“隻不過,為今之計,乃是盡快督促楚默出兵,而後與我大唐達成聯盟,共同討伐叛逆。”
“所以,現在即便知道楚默的秉性和為人,但在對方還未做出什麽不智之舉之前,吾等,還是盡量不要節外生枝。”
“除此之外,公主與嶺南王大婚在即,一些該有的準備還是需要有的,所以,公主還是將主要心思放在大婚之上,至於其他的,自然有老臣等來處理。”
對方這話,就差直接了當的告訴長樂公主,讓她不要節外生枝,不要多生事端,老老實實等著嫁人即可。
聰明如長樂公主,自然聽出了房玄齡的話外之音。
不過,自己想要拉攏對方,想要重返長安,想要登上那個位置,還需要這兩位的鼎力支持。
所以,麵對房玄齡的指教,長樂公主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反倒是一臉微笑的虛心接受。
見長樂公主如此乖巧懂事,房玄齡和唐儉皆是滿意的頷首微笑。
畢竟,剛才對方在城主府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樣子,與現在可是大相徑庭。
他們也擔心公主一個不好,就要直接與楚默翻臉。
如今看來,公主還是十分注重大局影響的,並不會如一般皇族那樣,肆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