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經發出,應者寥寥。
此時距離長孫無忌軟禁李世民已經足足過去了半個多月。
在這半個多月時間內,無一人能夠再見李世民一麵。
即便是當日朱雀門內,僥幸逃得一命的官員們,以及早早便投靠了長孫無忌,成為對方走狗的那些官員們。
不論是誰,不論什麽原因,什麽辦法,都不能見到李世民。
一旦有誰提及想見皇帝陛下,第二天,他的屍體都會在某個犄角旮旯裏被人發現,全部死狀淒慘。
漸漸的,朝野上下,便流傳出一個消息。
那就是:長孫皇後聯合長孫無忌,殘害了李世民,當今的皇帝陛下,早就已經殯天。
隻不過是長孫氏另有圖謀,所以這才秘不發喪罷了。
消息越傳越廣。
任憑長孫無忌使盡了渾身解數,也無法阻止消息的擴散。
不僅如此,他越是著急,越是阻止,外界的流言蜚語就越發嚴重。
就好似即將決堤的河壩一般,怎麽堵都堵不住。
為了安撫文武百官和民間百姓的心。
無奈之下,長孫無忌隻能將剛剛成為太子的李治推到了幕前,讓其為自己和長孫皇後澄清,表示李世民現在隻是病重,並沒有如外界傳聞的那般殯天。
然而,這不解釋還好,越解釋,疑點就越多。
一開始,長孫皇後和李治還能依靠自己的名望和身份,壓製住一些人。
但隨著流言的迅速擴散,以及當日一些朱雀門內,忍辱負重幸存下來的官員逃離了長安,將當日之事宣揚了出去之後。
這下,整個大唐幾乎都已知曉。
是長孫皇後聯合長孫無忌要對朝臣下手。
而恰在此時,傳來皇帝陛下病重,不得接見外人的訊息。
這如何能不讓人浮想聯翩。
於是乎,在輿論戰徹底敗北之後的長孫無忌,便打算破罐子破摔,不再理會外界的流言蜚語,開始將精力放在如何擺脫眼前的困境上。
也正在這個時候,涼州那邊送來吐蕃使者的信件。
借此機會,長孫無忌為了轉移大眾的視線,於是當堂宣布,要征調大軍,前去消滅這支敢在獅子頭上動土的家夥。
然而,勤王裏下達之後,反響平平。
各地不是哭窮,就是哭沒有兵源。
不僅沒派來一兵一卒,甚至還連連向長孫無忌叫苦。
說是各地都出現了大股的山賊盜匪,希望對方能夠派遣軍隊,前去幫助剿匪。
沒招到兵不說,還想讓自己派兵剿匪。
剛收到奏折的時候,長孫無忌被氣的不輕,想要直接摘了對方的腦袋以儆效尤。
然而,還不等他動手,各地祈求增援的奏折,猶如雪花一般,飛向了長安。
看著堆滿整個禦案的求援折子,長孫無忌徒呼奈何。
實在沒有辦法,他不得不向長孫皇後求援,希望對方再出麵一次,幫自己穩定局麵。
而長孫皇後,對於長孫無忌的請求,也不得不再次出麵。
經過一番的解釋和胡攪蠻纏之後,最終,朝臣們總算是勉強接受了李世民病危,不能見人的這個結果。
而長孫無忌的勤王令,也勉強得到了回應。
最後,七拚八湊之下,才勉勉強強湊齊了10萬精銳,準備前往梁州平叛。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就在長孫兄妹二人以為一切皆休,終於可以休息一下,分享勝利果實的時候,意外再次發生了。
原來,李治這段時間不知道聽信了誰的讒言,知曉了自己的母後和舅舅將自己的父皇害死了,準備將他當成傀儡,扶持上位。
身為李唐子弟,李世民的親兒子,怎能容許被人這般算計。
當即,他便不顧禁令,帶人想要強闖甘露殿。
隻可惜,此時宮中的太監宮女和侍衛,都已經被長孫皇後和長孫無忌清洗了一遍,能夠留下來的,自然都是懂事,明事理的。
在李治想要強闖甘露殿的第一時間,便被人攔了下來,並且第一時間報給了長孫皇後。
這下,可謂是捅了馬蜂窩了。
長孫皇後和長孫無忌雖然不在乎李治和外界的猜想。
但對方在自己層層保密之下,還能接觸到外界的訊息,足以見得事情的不簡單。
當夜,長孫皇後便命人提審李治身邊的所有人,將他們全都拷問了一遍。
這才從一個太監口中問出,原來是朝中有大臣賄賂了對方,想用李治當成問路石,看看李世民究竟是否還活著。
若李世民還活著,那現在的江山,就還是李唐的。
若李世民早就被這一對狗男女暗害了,那就要趕緊昭告天下。
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們敬重的皇後娘娘,敬重的趙國公,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
隻是,對方還是棋差一招,消息泄露,被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後率先得知,並被人攔了下來。
被攔下的李治,顯然早有準備。
在被帶到長孫皇後麵前的時候,非但沒有半分害怕,反倒是之言不諱的逼問對方:
“母後!父皇他現在究竟情況如何了?”
“外界有傳言說,父皇已經薨逝,而您,竟也不允許孩兒去見父皇?”
“難不成,父皇真的如外界傳言的那般,已經薨逝了?”
聽到李治的質問,長孫皇後當即便揚起巴掌,狠狠的給了對方一巴掌。
“放肆!誰教你這麽跟母後說話的?”
“你父皇現在正在甘露殿養病,一切安好,任何人都不允許前去打擾。”
“即便是本宮,沒有陛下的召喚,也不得踏入甘露殿半步!”
“你覺得,你若是去了,打攪了你父皇的治療,這個責任,你承擔的起嗎?”
長孫皇後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看著李治喝道。
聽到長孫皇後事到如今了還在欺騙自己,李治捂住生疼的臉頰,一雙眼眸死死的盯著對方:
“母後!事到如今,你還要繼續隱瞞嗎?”
“你以為,孩兒會連一點準備都沒有,就敢違抗旨意,貿貿然的去闖甘露殿嗎?”
聽到這話,長孫皇後的心中一個咯噔。
她不知道李治是否清楚了什麽,是否明確了什麽。
她隻知道,一旦李治知道此事,將此事泄露出去,那她和兄長,以及整個長孫家,很可能將會萬劫不複。
此時距離長孫無忌軟禁李世民已經足足過去了半個多月。
在這半個多月時間內,無一人能夠再見李世民一麵。
即便是當日朱雀門內,僥幸逃得一命的官員們,以及早早便投靠了長孫無忌,成為對方走狗的那些官員們。
不論是誰,不論什麽原因,什麽辦法,都不能見到李世民。
一旦有誰提及想見皇帝陛下,第二天,他的屍體都會在某個犄角旮旯裏被人發現,全部死狀淒慘。
漸漸的,朝野上下,便流傳出一個消息。
那就是:長孫皇後聯合長孫無忌,殘害了李世民,當今的皇帝陛下,早就已經殯天。
隻不過是長孫氏另有圖謀,所以這才秘不發喪罷了。
消息越傳越廣。
任憑長孫無忌使盡了渾身解數,也無法阻止消息的擴散。
不僅如此,他越是著急,越是阻止,外界的流言蜚語就越發嚴重。
就好似即將決堤的河壩一般,怎麽堵都堵不住。
為了安撫文武百官和民間百姓的心。
無奈之下,長孫無忌隻能將剛剛成為太子的李治推到了幕前,讓其為自己和長孫皇後澄清,表示李世民現在隻是病重,並沒有如外界傳聞的那般殯天。
然而,這不解釋還好,越解釋,疑點就越多。
一開始,長孫皇後和李治還能依靠自己的名望和身份,壓製住一些人。
但隨著流言的迅速擴散,以及當日一些朱雀門內,忍辱負重幸存下來的官員逃離了長安,將當日之事宣揚了出去之後。
這下,整個大唐幾乎都已知曉。
是長孫皇後聯合長孫無忌要對朝臣下手。
而恰在此時,傳來皇帝陛下病重,不得接見外人的訊息。
這如何能不讓人浮想聯翩。
於是乎,在輿論戰徹底敗北之後的長孫無忌,便打算破罐子破摔,不再理會外界的流言蜚語,開始將精力放在如何擺脫眼前的困境上。
也正在這個時候,涼州那邊送來吐蕃使者的信件。
借此機會,長孫無忌為了轉移大眾的視線,於是當堂宣布,要征調大軍,前去消滅這支敢在獅子頭上動土的家夥。
然而,勤王裏下達之後,反響平平。
各地不是哭窮,就是哭沒有兵源。
不僅沒派來一兵一卒,甚至還連連向長孫無忌叫苦。
說是各地都出現了大股的山賊盜匪,希望對方能夠派遣軍隊,前去幫助剿匪。
沒招到兵不說,還想讓自己派兵剿匪。
剛收到奏折的時候,長孫無忌被氣的不輕,想要直接摘了對方的腦袋以儆效尤。
然而,還不等他動手,各地祈求增援的奏折,猶如雪花一般,飛向了長安。
看著堆滿整個禦案的求援折子,長孫無忌徒呼奈何。
實在沒有辦法,他不得不向長孫皇後求援,希望對方再出麵一次,幫自己穩定局麵。
而長孫皇後,對於長孫無忌的請求,也不得不再次出麵。
經過一番的解釋和胡攪蠻纏之後,最終,朝臣們總算是勉強接受了李世民病危,不能見人的這個結果。
而長孫無忌的勤王令,也勉強得到了回應。
最後,七拚八湊之下,才勉勉強強湊齊了10萬精銳,準備前往梁州平叛。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就在長孫兄妹二人以為一切皆休,終於可以休息一下,分享勝利果實的時候,意外再次發生了。
原來,李治這段時間不知道聽信了誰的讒言,知曉了自己的母後和舅舅將自己的父皇害死了,準備將他當成傀儡,扶持上位。
身為李唐子弟,李世民的親兒子,怎能容許被人這般算計。
當即,他便不顧禁令,帶人想要強闖甘露殿。
隻可惜,此時宮中的太監宮女和侍衛,都已經被長孫皇後和長孫無忌清洗了一遍,能夠留下來的,自然都是懂事,明事理的。
在李治想要強闖甘露殿的第一時間,便被人攔了下來,並且第一時間報給了長孫皇後。
這下,可謂是捅了馬蜂窩了。
長孫皇後和長孫無忌雖然不在乎李治和外界的猜想。
但對方在自己層層保密之下,還能接觸到外界的訊息,足以見得事情的不簡單。
當夜,長孫皇後便命人提審李治身邊的所有人,將他們全都拷問了一遍。
這才從一個太監口中問出,原來是朝中有大臣賄賂了對方,想用李治當成問路石,看看李世民究竟是否還活著。
若李世民還活著,那現在的江山,就還是李唐的。
若李世民早就被這一對狗男女暗害了,那就要趕緊昭告天下。
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們敬重的皇後娘娘,敬重的趙國公,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
隻是,對方還是棋差一招,消息泄露,被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後率先得知,並被人攔了下來。
被攔下的李治,顯然早有準備。
在被帶到長孫皇後麵前的時候,非但沒有半分害怕,反倒是之言不諱的逼問對方:
“母後!父皇他現在究竟情況如何了?”
“外界有傳言說,父皇已經薨逝,而您,竟也不允許孩兒去見父皇?”
“難不成,父皇真的如外界傳言的那般,已經薨逝了?”
聽到李治的質問,長孫皇後當即便揚起巴掌,狠狠的給了對方一巴掌。
“放肆!誰教你這麽跟母後說話的?”
“你父皇現在正在甘露殿養病,一切安好,任何人都不允許前去打擾。”
“即便是本宮,沒有陛下的召喚,也不得踏入甘露殿半步!”
“你覺得,你若是去了,打攪了你父皇的治療,這個責任,你承擔的起嗎?”
長孫皇後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看著李治喝道。
聽到長孫皇後事到如今了還在欺騙自己,李治捂住生疼的臉頰,一雙眼眸死死的盯著對方:
“母後!事到如今,你還要繼續隱瞞嗎?”
“你以為,孩兒會連一點準備都沒有,就敢違抗旨意,貿貿然的去闖甘露殿嗎?”
聽到這話,長孫皇後的心中一個咯噔。
她不知道李治是否清楚了什麽,是否明確了什麽。
她隻知道,一旦李治知道此事,將此事泄露出去,那她和兄長,以及整個長孫家,很可能將會萬劫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