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洋芋天堂2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 作者:秋田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俞悅夾起一根折耳根,邊說邊往嘴裏送。
西瓜火龍果:!!!把我這個四川人炸出來了,折耳根yyds,折門![祈禱]
始皇大大的狗:雲貴川渝不能沒有折耳根,就像西方不能沒有(),折門。[祈禱]
就要芋泥波波:嗚嗚嗚看到折耳根想家了,折耳根會保佑每一個在外的西南人民。[折門]
九州一色的霜:雖然我不是西南人民,但是,折門。[祈禱]
脆脆但難鯊:啊啊啊啊之前去貴州玩吃過一次,我要用我的一生去治愈那一口折耳根。但是,折門。[祈禱]
魚魚魚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味出現了,折耳根退!退!退!但是,折門。[祈禱]
南北朝之前的人們看著天幕上這個雙手合十的圖標有些摸不著頭腦,這是什麽意思?
作為後世有名的和尚皇帝,南梁武帝蕭衍表示他有話要說,這雙手合十不就是佛教的禮儀嗎,看來後世人也跟他一樣信奉佛祖,隻是這折門又是什麽意思,佛祖也沒告訴他有這一門啊。
貞觀君臣看著彈幕若有所思,還是杜如晦先開了口:“陛下,想來這折耳根應該是味道極其霸道之物,這才讓愛者愛極,恨者恨極。”
宿國公程知節砸吧砸吧嘴:“我也想吃,看著就好吃。”
李世民無語,朕也想吃好吧!
還是燕王的小朱棣大聲:“爹,我也想吃土豆!”
朱元璋44碼的(不知道多少碼作者瞎編的)鞋底蠢蠢欲動:“臭小子,咱還想吃呢!倒是得有啊,咱看你像土豆!”
馬皇後和朱標忍笑,一人一邊安撫二人。
燕王殿下撇嘴。
行吧,不吃就不吃唄。
俞悅又拿起洋芋粑咬了一口,咽下去才笑著道:“折耳根嘛,跟榴蓮香菜一樣,兩極分化嚴重。”
她又把洋芋粑在鏡頭麵前晃了一圈:“你們別看它上麵有這麽多辣椒,其實一點也不辣,貴州的辣椒都是香辣,香飄十裏那種。貴州人民吃辣椒和吃洋芋一樣。都有一手的。”
俞悅:“辣椒是明朝末期傳入中國的,一開始也隻是被人當作觀賞植物,畢竟眾所周知,顏色鮮豔的東西一般都有毒,所以剛傳進來沒什麽人吃。
後來在西南傳開是因為古代的冬天很冷,南方的冬天大家都知道,屬於是魔法攻擊,能夠無視物理防禦直接滲到骨子裏那種冷。而辣椒裏含有辣椒素,能夠刺激人的交感神經,加速血液循環,刺激人體產熱,所以古代人吃辣椒其實更多是為了禦寒。”
各朝各代的統治者眼睛都亮了起來,要知道古代的冬天是真的能凍死人的。而冬天燒柴取暖的話成本又太高,如果真如主播所說,一點辣椒就能禦寒,那他們可太需要了。
俞悅接著道:“貴州特別多好吃的都是後來傳入中國的,這是因為古代中國一直以來都是農耕文明,古人說民以食為天,大部分古代底層人民終其一生都在麵朝黃土背朝天,當然也包括貴州人民。
但貴州是高原丘陵地帶,山特別多,著名的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裏平。而我國古代主要農作物又是水稻和小麥,並不適應貴州的氣候。
後來傳入的土豆比較適應貴州的氣候,又經過科學家們嘔心瀝血幾百年的研究,一代一代的選育,最終達到了畝產2000斤以上,所以才走進貴州,成為貴州當之無愧的平民美食。”
她吃完最後一點又說道:“不過土豆種植的話對土地會造成一定影響,兩三年以後就會減產。所以貴州一般是把玉米和土豆一起種植,玉米是在明朝嘉靖年間傳入中國的,玉米杆可以燒成草木灰或者帶回豬圈化糞池之類的地方漚肥。
當然,玉米本身也是很好吃的食物,畢竟你要永遠相信張騫優選和鄭和嚴選,老祖宗的眼光總不會錯的。”
就要芋泥波波:“死去的記憶開始攻擊我,小時候一到農忙就要幫著家裏撅苞穀。”
草莓奶糖:+1
西瓜火龍果:+1
始皇大大的狗:+1
魚魚魚魚:我們東北叫掰苞米誒。
九州一色的霜:樓上破壞隊形,叉出去。
網友們又開始歪樓,但各朝各代的君臣們已經顧不上看彈幕了。
嬴政眉頭一跳:“畝產2000斤?”主播說這洋芋是明朝傳入中國,就是不知道這明朝距離他大秦多少年,要是距離大秦不久,興許能派人去找。
劉徹感覺自己已經顧不上什麽帝王威儀了,他張大了嘴巴:“她說奪少?大農令呢?她說奪少???”
大農令本來想裝死,但皇帝陛下都點名了,他不回答可能會變成物理意義上的死掉。他顫顫巍巍出列:“陛下,主播說畝產2000斤。”
武帝陛下深吸口氣:“張騫呢?怎麽還不回來,給朕派人去接!”
朱元璋滿耳朵都是畝產2000斤,連聽到明朝末期幾個字都顧不上晦氣了。朱元璋一拍大腿,他要是有這土豆,明朝不得萬年?
永樂朱棣則是把目光轉向鄭和,三寶這幾次帶來的東西都沒有主播所說的土豆玉米辣椒,難道是去的還不夠遠?
俞悅吃完又帶著直播間邊走邊逛,然後她突然眼睛一亮,向前麵跑去:“剛好這裏有家書店玻璃上貼了世界地圖。給你們大致畫一下張騫和鄭和的出行路線吧。”
幾乎是地圖出現的一瞬間,各朝各代的大臣不用皇帝說,已經開始看著天幕畫地圖了,有著急找不到紙筆的幹脆折了樹枝在地上作畫。
李世民朱棣兩人更是直接跟著天幕一起畫,沒辦法,他們不知道天幕會持續多久,能畫一點是一點。
俞悅等大致說完二人的路線以後,吐槽道:“不過其實他倆不管向東向西都無所謂,因為地球是個球,他們無論怎麽走都能走回來。”
東漢張衡猛地抬頭,原來他們竟是生活在一個球上嗎。
之後的半天,俞悅又帶著直播間眾人逛吃逛吃,什麽蛋包洋芋、洋芋炒飯、炸洋芋坨坨那是一個不少地嚐了,甚至還去黔靈山看了猴子和熊貓,最後踩著夕陽餘暉坐地鐵回了家。
皇帝們又又又一次被震驚了,他們可是真真切切地看著主播走了一天的路,為什麽她回去會那麽快?這叫地鐵的又是何物?
俞悅可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麽,她上完電梯開門進家以後跟觀眾們道別就下了播。
“好啦,關於洋芋我們就先說到這,貴州其實人文景點不是那麽多,好看的是自然風光,這兩天我會帶大家大致都逛一圈的,那我們明天見啦,拜拜!”
西瓜火龍果:!!!把我這個四川人炸出來了,折耳根yyds,折門![祈禱]
始皇大大的狗:雲貴川渝不能沒有折耳根,就像西方不能沒有(),折門。[祈禱]
就要芋泥波波:嗚嗚嗚看到折耳根想家了,折耳根會保佑每一個在外的西南人民。[折門]
九州一色的霜:雖然我不是西南人民,但是,折門。[祈禱]
脆脆但難鯊:啊啊啊啊之前去貴州玩吃過一次,我要用我的一生去治愈那一口折耳根。但是,折門。[祈禱]
魚魚魚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味出現了,折耳根退!退!退!但是,折門。[祈禱]
南北朝之前的人們看著天幕上這個雙手合十的圖標有些摸不著頭腦,這是什麽意思?
作為後世有名的和尚皇帝,南梁武帝蕭衍表示他有話要說,這雙手合十不就是佛教的禮儀嗎,看來後世人也跟他一樣信奉佛祖,隻是這折門又是什麽意思,佛祖也沒告訴他有這一門啊。
貞觀君臣看著彈幕若有所思,還是杜如晦先開了口:“陛下,想來這折耳根應該是味道極其霸道之物,這才讓愛者愛極,恨者恨極。”
宿國公程知節砸吧砸吧嘴:“我也想吃,看著就好吃。”
李世民無語,朕也想吃好吧!
還是燕王的小朱棣大聲:“爹,我也想吃土豆!”
朱元璋44碼的(不知道多少碼作者瞎編的)鞋底蠢蠢欲動:“臭小子,咱還想吃呢!倒是得有啊,咱看你像土豆!”
馬皇後和朱標忍笑,一人一邊安撫二人。
燕王殿下撇嘴。
行吧,不吃就不吃唄。
俞悅又拿起洋芋粑咬了一口,咽下去才笑著道:“折耳根嘛,跟榴蓮香菜一樣,兩極分化嚴重。”
她又把洋芋粑在鏡頭麵前晃了一圈:“你們別看它上麵有這麽多辣椒,其實一點也不辣,貴州的辣椒都是香辣,香飄十裏那種。貴州人民吃辣椒和吃洋芋一樣。都有一手的。”
俞悅:“辣椒是明朝末期傳入中國的,一開始也隻是被人當作觀賞植物,畢竟眾所周知,顏色鮮豔的東西一般都有毒,所以剛傳進來沒什麽人吃。
後來在西南傳開是因為古代的冬天很冷,南方的冬天大家都知道,屬於是魔法攻擊,能夠無視物理防禦直接滲到骨子裏那種冷。而辣椒裏含有辣椒素,能夠刺激人的交感神經,加速血液循環,刺激人體產熱,所以古代人吃辣椒其實更多是為了禦寒。”
各朝各代的統治者眼睛都亮了起來,要知道古代的冬天是真的能凍死人的。而冬天燒柴取暖的話成本又太高,如果真如主播所說,一點辣椒就能禦寒,那他們可太需要了。
俞悅接著道:“貴州特別多好吃的都是後來傳入中國的,這是因為古代中國一直以來都是農耕文明,古人說民以食為天,大部分古代底層人民終其一生都在麵朝黃土背朝天,當然也包括貴州人民。
但貴州是高原丘陵地帶,山特別多,著名的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裏平。而我國古代主要農作物又是水稻和小麥,並不適應貴州的氣候。
後來傳入的土豆比較適應貴州的氣候,又經過科學家們嘔心瀝血幾百年的研究,一代一代的選育,最終達到了畝產2000斤以上,所以才走進貴州,成為貴州當之無愧的平民美食。”
她吃完最後一點又說道:“不過土豆種植的話對土地會造成一定影響,兩三年以後就會減產。所以貴州一般是把玉米和土豆一起種植,玉米是在明朝嘉靖年間傳入中國的,玉米杆可以燒成草木灰或者帶回豬圈化糞池之類的地方漚肥。
當然,玉米本身也是很好吃的食物,畢竟你要永遠相信張騫優選和鄭和嚴選,老祖宗的眼光總不會錯的。”
就要芋泥波波:“死去的記憶開始攻擊我,小時候一到農忙就要幫著家裏撅苞穀。”
草莓奶糖:+1
西瓜火龍果:+1
始皇大大的狗:+1
魚魚魚魚:我們東北叫掰苞米誒。
九州一色的霜:樓上破壞隊形,叉出去。
網友們又開始歪樓,但各朝各代的君臣們已經顧不上看彈幕了。
嬴政眉頭一跳:“畝產2000斤?”主播說這洋芋是明朝傳入中國,就是不知道這明朝距離他大秦多少年,要是距離大秦不久,興許能派人去找。
劉徹感覺自己已經顧不上什麽帝王威儀了,他張大了嘴巴:“她說奪少?大農令呢?她說奪少???”
大農令本來想裝死,但皇帝陛下都點名了,他不回答可能會變成物理意義上的死掉。他顫顫巍巍出列:“陛下,主播說畝產2000斤。”
武帝陛下深吸口氣:“張騫呢?怎麽還不回來,給朕派人去接!”
朱元璋滿耳朵都是畝產2000斤,連聽到明朝末期幾個字都顧不上晦氣了。朱元璋一拍大腿,他要是有這土豆,明朝不得萬年?
永樂朱棣則是把目光轉向鄭和,三寶這幾次帶來的東西都沒有主播所說的土豆玉米辣椒,難道是去的還不夠遠?
俞悅吃完又帶著直播間邊走邊逛,然後她突然眼睛一亮,向前麵跑去:“剛好這裏有家書店玻璃上貼了世界地圖。給你們大致畫一下張騫和鄭和的出行路線吧。”
幾乎是地圖出現的一瞬間,各朝各代的大臣不用皇帝說,已經開始看著天幕畫地圖了,有著急找不到紙筆的幹脆折了樹枝在地上作畫。
李世民朱棣兩人更是直接跟著天幕一起畫,沒辦法,他們不知道天幕會持續多久,能畫一點是一點。
俞悅等大致說完二人的路線以後,吐槽道:“不過其實他倆不管向東向西都無所謂,因為地球是個球,他們無論怎麽走都能走回來。”
東漢張衡猛地抬頭,原來他們竟是生活在一個球上嗎。
之後的半天,俞悅又帶著直播間眾人逛吃逛吃,什麽蛋包洋芋、洋芋炒飯、炸洋芋坨坨那是一個不少地嚐了,甚至還去黔靈山看了猴子和熊貓,最後踩著夕陽餘暉坐地鐵回了家。
皇帝們又又又一次被震驚了,他們可是真真切切地看著主播走了一天的路,為什麽她回去會那麽快?這叫地鐵的又是何物?
俞悅可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麽,她上完電梯開門進家以後跟觀眾們道別就下了播。
“好啦,關於洋芋我們就先說到這,貴州其實人文景點不是那麽多,好看的是自然風光,這兩天我會帶大家大致都逛一圈的,那我們明天見啦,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