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五胡亂華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 作者:秋田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解說員一邊示意俞悅跟著她走,一邊繼續向觀眾解釋:“我們知道,佛教傳入華夏後,本土佛教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傳承發展了千年之久。
佛教創始人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喬答摩·悉達多,他成佛後,人們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佛教初創階段沒有佛教藝術,直到公元前約1世紀,才在印度西北部犍陀羅和馬圖拉,分別出現了佛教藝術。
犍陀羅藝術是印度佛教文化和希臘、”羅馬和波斯藝術混合而成,而馬圖拉的佛教藝術則是印度本土的藝術。
約公元前後,印度的佛教藝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華夏。從印度傳來的這兩種佛教藝術也極大影響了華夏早期的佛教文化。敦煌地接西域,是我國比較早接觸佛教文化的地方。
敦煌漢代懸泉遺址出土的一枚東漢時期的簡牘,上麵刻著“浮屠裏”的地名,“浮屠”是佛教的專有名詞,意為佛塔。
通過這枚簡牘,有學者推測,早在東漢時期敦煌就有可能已經接受了西域傳入的佛教,到了兩晉十六國時期,一些西域著名高僧來華夏傳教,於是這個時期華夏北部地區佛教石窟如雨後春筍一般發展起來。
敦煌也在公元66年開始了石窟的開鑿,莫高窟從4世紀兩晉十六國時期開始至14世紀元代,開鑿、塑像、繪畫的佛教活動持續千年之久。
至今在鳴沙山東麓1700多米長的斷崖上,保存了735多個洞窟,分成南北兩區,南區492個洞窟,是禮佛的殿堂,有2000多身彩塑,平方米壁畫;北區243個洞窟,是和尚休息和生活的場所,裏麵隻有土炕和土灶。”
俞悅點點頭,隨後又問道:“那這應該要說到佛教的興起了吧。”
解說員:“是的,漢武帝打通了絲綢之路,佛教傳入本土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以迅速發展。
我們華夏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自己發達的係統的宗教的民族,這其實是由於我們的民族特色就是世俗主義。這就給佛教傳播提供了空間。
再一個就是當時整個社會風氣崇尚清談,玄學,其實也就是儒家倫理之外的一種精神上的需求。佛學和玄學有想通之處,以玄學講佛學也是當時佛教文化的一種傳播方式。”
聽到這裏,俞悅歎了口氣,補充到:“大家也知道,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逐鹿中原,但最後誰都不是贏家,因為司馬懿太能活了,超長待機熬死了曹家祖孫三代。於是三家歸晉被司馬家摘了桃子。
要說爭天下這種事其實大家對誰最後上位是沒有什麽意見的,成王敗寇嘛。但是司馬家真是太一言難盡了。
司馬懿指著洛水發誓曹爽如果投降他就不殺曹爽,可惜曹爽剛投降他就把屠刀架到了曹爽的脖子上,於是洛水之誓不再被人們在意。
他的子孫後代更盛,魏天子曹髦對日益做大的司馬一族忍無可忍,於是帶著幾百個人親自出宮8討伐,卻被司馬昭當街殺害。
這其實算是一個陽謀,年輕的天子在拿自己的命賭,如果司馬昭不敢當街殺他,那麽以後隻能對他俯首帖耳;如果司馬昭選擇在大庭廣眾之下殺了他,那麽他則以自己年輕的生命換去司馬家的遺臭萬年。
顯然,司馬昭選擇了後者。在司馬家之前,大家爭權奪利也好,問鼎中原也罷,麵子上都還是要過得去的。
比如他篡的曹魏第一任扛把子曹操,一輩子都是漢朝的丞相,死後才被曹丕追諡魏武帝。可以說他司馬家是開了曆史的先河,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權臣的下限。”
漢家天子樂得看戲,聽起來這曹魏後世會取他大漢而代之,最後又被這司馬一族截胡,真是報應不爽。隻是這司馬家的所作所為也太令人不恥了些。
蜀地大營,張飛一臉不忿:“怎的我們三家打來打去,最後竟為他人做了嫁衣。”
劉備拍拍他的肩,示意張飛不要著急。他和諸葛亮對視了一眼,總覺得這天幕還有什麽沒說。
吳地的周瑜也是一臉凝重。
而此時的曹魏大營落針可聞,曹操本來在宴請群臣,這會兒再看他手中的杯子竟被生生捏碎,手上的鮮血流了一地,看著有些嚇人。
曹操卻好像感覺不到疼痛,他冷眼看著剛被人帶上來的司馬懿,從剛剛的惶恐不安到現在的滿臉灰敗,麵上甚至帶了一絲笑意。
曹操給自己重新倒了一杯酒,才分給司馬懿一個眼神:“曹爽,曹髦,你司馬家倒真是好的很哪,你且先跪著,待我聽完天幕。”
俞悅又繼續道:“司馬家上台之後,竟然開曆史的倒車,妄想分封。最後把一個傻子推上高位做皇帝還不夠,八個王爺你方唱罷我登場,使得整個晉廷動蕩不安。
最後竟還有人鬼迷心竅,既然八方勢力誰都打不贏,不如找外援,於是求助異族。隻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此舉最終導致異族入侵,五胡亂華,從兩晉十六國一直到隋唐再次一統,中原大地經曆了近三百年的亂世,百姓苦不堪言。”
嘩!
天幕下,晉朝之前的人一片嘩然。
嬴政勃然大怒:“蠢貨!”你們司馬家再怎麽打是你們自己的事,說穿了肉還是爛在鍋裏,怎會有人妄想通過借兵異族來奪權,這兵是那麽好借的嗎。
劉徹氣得摔了杯子,這司馬老賊怎麽這麽能活!他怎麽不早點死!他揚聲叫到:“去叫衛青和桑弘羊來見朕!”豬豬陛下很生氣。但司馬家遠在他幾百年之後,現在隻能打打匈奴出出氣了。
晉朝之後,亂世的百姓們滿臉麻木地聽天幕訴說著他們的悲慘遭遇,心裏隻是想著如果能吃上一口飽飯就好了。
李世民也是一聲歎息,他是從隋末的亂世一路走過來的人,見過太多的人間煉獄,最苦的還是百姓了。
朱家父子一如既往地默契,朱元璋冷笑一聲,天幕提這種上不得台麵的東西真是汙了他的耳朵。永樂時期的朱棣罵了一句廢物,馬上天子可見不得這種晦氣玩意。
俞悅平複了一下心情,才又道:“這段曆史總是讓人不忍卒讀的,我在這裏也不詳細的說明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查閱相關資料了解。
總之,佛教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紮根成長的,因為佛教講究來生,祂告訴人們這輩子隻要多做好事就會有一個不再受苦受難的來生。”
佛教創始人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喬答摩·悉達多,他成佛後,人們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佛教初創階段沒有佛教藝術,直到公元前約1世紀,才在印度西北部犍陀羅和馬圖拉,分別出現了佛教藝術。
犍陀羅藝術是印度佛教文化和希臘、”羅馬和波斯藝術混合而成,而馬圖拉的佛教藝術則是印度本土的藝術。
約公元前後,印度的佛教藝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華夏。從印度傳來的這兩種佛教藝術也極大影響了華夏早期的佛教文化。敦煌地接西域,是我國比較早接觸佛教文化的地方。
敦煌漢代懸泉遺址出土的一枚東漢時期的簡牘,上麵刻著“浮屠裏”的地名,“浮屠”是佛教的專有名詞,意為佛塔。
通過這枚簡牘,有學者推測,早在東漢時期敦煌就有可能已經接受了西域傳入的佛教,到了兩晉十六國時期,一些西域著名高僧來華夏傳教,於是這個時期華夏北部地區佛教石窟如雨後春筍一般發展起來。
敦煌也在公元66年開始了石窟的開鑿,莫高窟從4世紀兩晉十六國時期開始至14世紀元代,開鑿、塑像、繪畫的佛教活動持續千年之久。
至今在鳴沙山東麓1700多米長的斷崖上,保存了735多個洞窟,分成南北兩區,南區492個洞窟,是禮佛的殿堂,有2000多身彩塑,平方米壁畫;北區243個洞窟,是和尚休息和生活的場所,裏麵隻有土炕和土灶。”
俞悅點點頭,隨後又問道:“那這應該要說到佛教的興起了吧。”
解說員:“是的,漢武帝打通了絲綢之路,佛教傳入本土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以迅速發展。
我們華夏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自己發達的係統的宗教的民族,這其實是由於我們的民族特色就是世俗主義。這就給佛教傳播提供了空間。
再一個就是當時整個社會風氣崇尚清談,玄學,其實也就是儒家倫理之外的一種精神上的需求。佛學和玄學有想通之處,以玄學講佛學也是當時佛教文化的一種傳播方式。”
聽到這裏,俞悅歎了口氣,補充到:“大家也知道,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逐鹿中原,但最後誰都不是贏家,因為司馬懿太能活了,超長待機熬死了曹家祖孫三代。於是三家歸晉被司馬家摘了桃子。
要說爭天下這種事其實大家對誰最後上位是沒有什麽意見的,成王敗寇嘛。但是司馬家真是太一言難盡了。
司馬懿指著洛水發誓曹爽如果投降他就不殺曹爽,可惜曹爽剛投降他就把屠刀架到了曹爽的脖子上,於是洛水之誓不再被人們在意。
他的子孫後代更盛,魏天子曹髦對日益做大的司馬一族忍無可忍,於是帶著幾百個人親自出宮8討伐,卻被司馬昭當街殺害。
這其實算是一個陽謀,年輕的天子在拿自己的命賭,如果司馬昭不敢當街殺他,那麽以後隻能對他俯首帖耳;如果司馬昭選擇在大庭廣眾之下殺了他,那麽他則以自己年輕的生命換去司馬家的遺臭萬年。
顯然,司馬昭選擇了後者。在司馬家之前,大家爭權奪利也好,問鼎中原也罷,麵子上都還是要過得去的。
比如他篡的曹魏第一任扛把子曹操,一輩子都是漢朝的丞相,死後才被曹丕追諡魏武帝。可以說他司馬家是開了曆史的先河,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權臣的下限。”
漢家天子樂得看戲,聽起來這曹魏後世會取他大漢而代之,最後又被這司馬一族截胡,真是報應不爽。隻是這司馬家的所作所為也太令人不恥了些。
蜀地大營,張飛一臉不忿:“怎的我們三家打來打去,最後竟為他人做了嫁衣。”
劉備拍拍他的肩,示意張飛不要著急。他和諸葛亮對視了一眼,總覺得這天幕還有什麽沒說。
吳地的周瑜也是一臉凝重。
而此時的曹魏大營落針可聞,曹操本來在宴請群臣,這會兒再看他手中的杯子竟被生生捏碎,手上的鮮血流了一地,看著有些嚇人。
曹操卻好像感覺不到疼痛,他冷眼看著剛被人帶上來的司馬懿,從剛剛的惶恐不安到現在的滿臉灰敗,麵上甚至帶了一絲笑意。
曹操給自己重新倒了一杯酒,才分給司馬懿一個眼神:“曹爽,曹髦,你司馬家倒真是好的很哪,你且先跪著,待我聽完天幕。”
俞悅又繼續道:“司馬家上台之後,竟然開曆史的倒車,妄想分封。最後把一個傻子推上高位做皇帝還不夠,八個王爺你方唱罷我登場,使得整個晉廷動蕩不安。
最後竟還有人鬼迷心竅,既然八方勢力誰都打不贏,不如找外援,於是求助異族。隻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此舉最終導致異族入侵,五胡亂華,從兩晉十六國一直到隋唐再次一統,中原大地經曆了近三百年的亂世,百姓苦不堪言。”
嘩!
天幕下,晉朝之前的人一片嘩然。
嬴政勃然大怒:“蠢貨!”你們司馬家再怎麽打是你們自己的事,說穿了肉還是爛在鍋裏,怎會有人妄想通過借兵異族來奪權,這兵是那麽好借的嗎。
劉徹氣得摔了杯子,這司馬老賊怎麽這麽能活!他怎麽不早點死!他揚聲叫到:“去叫衛青和桑弘羊來見朕!”豬豬陛下很生氣。但司馬家遠在他幾百年之後,現在隻能打打匈奴出出氣了。
晉朝之後,亂世的百姓們滿臉麻木地聽天幕訴說著他們的悲慘遭遇,心裏隻是想著如果能吃上一口飽飯就好了。
李世民也是一聲歎息,他是從隋末的亂世一路走過來的人,見過太多的人間煉獄,最苦的還是百姓了。
朱家父子一如既往地默契,朱元璋冷笑一聲,天幕提這種上不得台麵的東西真是汙了他的耳朵。永樂時期的朱棣罵了一句廢物,馬上天子可見不得這種晦氣玩意。
俞悅平複了一下心情,才又道:“這段曆史總是讓人不忍卒讀的,我在這裏也不詳細的說明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查閱相關資料了解。
總之,佛教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紮根成長的,因為佛教講究來生,祂告訴人們這輩子隻要多做好事就會有一個不再受苦受難的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