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你祖宗還是你祖宗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 作者:秋田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開元年間的李隆基內心止不住的發冷。他知道武周時期小時候的自己必死無疑。太宗高宗都不會放過他,至於他那位奶奶,李隆基想到兒時在她手底下討生活的日子,身體幾乎發抖。
他想告訴自己,你已經是皇帝了,你怕什麽呢,大不了破罐破摔,拉著整個唐王朝給自己陪葬。
可他畢竟還是開元時沒有頭腦發昏的李隆基,他想到自己也算勵精圖治,他沒有辦法抵抗名垂青史的誘惑,尤其魚死網破的代價是現在吏治清明的大唐。
而且,他收到了來自他的曾祖,太宗文皇帝,天可汗李世民的私信,即使他沒有發過彈幕。
他自然不知道貞觀那邊已經通過搜索框研究出可以直接搜索人物名字,還有其對應朝代年份,很是方便。
[私信]唐—太宗—李世民:李隆基,朕念你目前尚算腦子清醒,還有得救,你最好時刻記得你後來都做了什麽,給朕勤勉一些,不許有絲毫懈怠。
第二條消息隔了一會才發送過來,那邊似乎在思索什麽。
[私信]唐—太宗—李世民:如果你仍要走老路。縱情聲色,那麽你也最好日夜祈禱。天幕不會有什麽其他能連接時代的申通。
[私信]唐—太宗—李世民:不然你也是知道的,朕當初是怎麽坐上這皇位的,朕對一個素未謀麵的曾孫,應當不會有太多舐犢之情。
開元年間的李隆基戰戰兢兢的回複謹遵太宗陛下教誨,然後假裝沒事人一樣的上朝,隻是他內心在想什麽沒人知道。
大概他一生都會活在這樣的恐懼中了。
至於天寶年間,自從聽到天幕說安史之亂後。李隆基幹脆利落的關閉了天幕,這怎麽可能是他的治下會發生的事呢,他選擇掩耳盜鈴。
此刻他正在後宮和楊玉環研究綠腰舞,朝堂之事自然有李林甫處理,他勤勤懇懇了幾十年才有如今萬國來朝的大唐,享受享受怎麽了。
安史之亂爆發的前一年,中年杜甫在收到太宗陛下的私信的時候感覺自己已經激動到語無倫次了,這可是太宗陛下誒!大唐白月光誒!
太宗陛下竟然跟他說他受苦了,大唐的百姓們都受苦了,是他李氏兒孫對不起大唐百姓。
那杜甫聽到太宗陛下這樣直白的自省他還能清醒嗎,他必不可能清醒。於是他暈暈乎乎的就把正在鎮守邊關的將領名單告訴了太宗陛下,什麽封長清,哥舒翰,高仙芝,給了,通通給了。
在太宗陛下誇了一句做得不錯後,杜甫簡直開心到模糊,家人們誰懂啊,偶像誇我了誒!要怎麽多寫幾首詩誇誇呢,詩聖罪惡的大手開始提筆了。
貞觀群臣花了兩個時辰就差不多摸清李隆基的朝臣關係脈絡,又在錦鯉李承乾的幫助下解鎖了群聊功能。
李世民當機立斷,聯係了李隆基還在世的第三子李亨、前任丞相張九齡、姚崇、宋璟、顏真卿等一眾重臣。
兩朝文武百官分析得出安史之亂應該是指安祿山、史思明,畢竟安祿山已經是平盧、範陽、河東三節度使,平時行事作風也有目共睹,安史安史,安字指誰不作他想。至於史思明,則是被安祿山薦為平盧兵馬使,妥妥的心腹。
於是李世民起草了一份詔書,直接讓李亨聯係文武百官清君側,誅殺楊國忠,讓顏杲卿直接帶兵捉拿安祿山及其手下心腹,若有反抗一律亂刀砍死了事。
至於李隆基,本朝也不是沒有先例。直接尊為太上皇,他若乖覺便罷,否則太上皇突發惡疾暴斃也不是什麽大事。
於是李亨以雷霆手段登基為帝,等他本人真的坐在龍椅上開始處理朝政時,他和群臣都像活在夢裏一樣。
他想,他這個皇帝是太宗陛下和貞觀群臣幫他坐上來的,這可不就是跟活在夢裏一樣嗎。
果然,你祖宗還是你祖宗。
群臣則是在想,那可是太宗陛下啊,他們有生之年竟然得以聽從太宗陛下的政令,族譜都得單開一頁吧。
李世民可不關心他們在想什麽,他隻關心李亨能不能把這個皇帝做好,他幹脆直接指派李承乾的老師來教導李亨,李亨自然無有不應。
這個平行時空的唐朝百姓並不知道,他們懷念的太宗陛下在盡力的給自己的曾孫收拾爛攤子,同時也幫他們消弭了一場禍事。
而圍觀了唐朝幾個皇帝的奇怪彈幕後曆朝曆代的聰明人都知道會發生什麽,不過他們不是很關心,還是通過幾個唐朝皇帝發現的私信和群聊功能好玩。
作為朋友圈裏什麽奇奇怪怪的詩仙火速拉了個群,把他的所愛都拉到了群裏,什麽?為什麽要用都?詩仙本人表示他是比較博愛一點啦。
不過這都不重要,謝安?拉進來,謝朓?拉進來,孟浩然?拉進來,賀知章?拉進來,杜甫?嗯,小迷弟也拉進來。完美。
蘇軾也開始了他的表演...
李清照覺得有個閨蜜群多是一件美事啊...
各行各業的工匠們也發現群聊的便宜之處,於是大家都開始拉群。
.....
一時間,群聊幾乎成了曆朝曆代人們的時尚單品。
俞悅對此當然一無所知,她也並不知道因為自己的一場直播,給這些平行時空帶來了怎樣的蝴蝶效應。
她收拾好心情回到酒店,告訴大家她要請假兩天:“雖然說每天給大家直播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是這小半個月我也確實玩累啦,所以準備回貴陽後先休息兩天,調整好狀態再回來帶給大家更好的內容。
不過也不是什麽都不做了,目前初步想法是給大家放一些紀錄片,旅遊的,曆史的,或者大家還有什麽想看的也都可以告訴我。”
於是古人很誠實地把自己想看的東西打在公屏上。
秦—始皇—嬴政:朕想知道土豆如何能畝產兩千斤。
秦—農家—俠魁:主播可否也說說其他的作物後世是如何改良的?
秦—墨家—钜子:敢問主播這出行工具不用牲畜拉著就能走是何原理?
漢—武帝—劉徹:後世是如何徹底解決匈奴問題的?
東漢—張衡:我們生活的世界真的是個球嗎,後世是如何證明的?
三國—華佗:後世之人是如何治療外傷的?
......
俞悅直呼好家夥,趕緊開口打斷大家:“看得出來大家真的為了人設在拚命了,看來我這個曆史主播是坐實了。這樣吧,我回去會挑一些大家感興趣的視頻放給你們看,但因為我隻休息兩三天,可能不能照顧到每一個人的需求哦。”
眾人表示沒關係,能學一點是一點。
俞悅比了個“ok”的手勢,說了句貴陽見就下了播。古人們雖然看不懂那是什麽意思,但他們隻要知道能了解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行。
他想告訴自己,你已經是皇帝了,你怕什麽呢,大不了破罐破摔,拉著整個唐王朝給自己陪葬。
可他畢竟還是開元時沒有頭腦發昏的李隆基,他想到自己也算勵精圖治,他沒有辦法抵抗名垂青史的誘惑,尤其魚死網破的代價是現在吏治清明的大唐。
而且,他收到了來自他的曾祖,太宗文皇帝,天可汗李世民的私信,即使他沒有發過彈幕。
他自然不知道貞觀那邊已經通過搜索框研究出可以直接搜索人物名字,還有其對應朝代年份,很是方便。
[私信]唐—太宗—李世民:李隆基,朕念你目前尚算腦子清醒,還有得救,你最好時刻記得你後來都做了什麽,給朕勤勉一些,不許有絲毫懈怠。
第二條消息隔了一會才發送過來,那邊似乎在思索什麽。
[私信]唐—太宗—李世民:如果你仍要走老路。縱情聲色,那麽你也最好日夜祈禱。天幕不會有什麽其他能連接時代的申通。
[私信]唐—太宗—李世民:不然你也是知道的,朕當初是怎麽坐上這皇位的,朕對一個素未謀麵的曾孫,應當不會有太多舐犢之情。
開元年間的李隆基戰戰兢兢的回複謹遵太宗陛下教誨,然後假裝沒事人一樣的上朝,隻是他內心在想什麽沒人知道。
大概他一生都會活在這樣的恐懼中了。
至於天寶年間,自從聽到天幕說安史之亂後。李隆基幹脆利落的關閉了天幕,這怎麽可能是他的治下會發生的事呢,他選擇掩耳盜鈴。
此刻他正在後宮和楊玉環研究綠腰舞,朝堂之事自然有李林甫處理,他勤勤懇懇了幾十年才有如今萬國來朝的大唐,享受享受怎麽了。
安史之亂爆發的前一年,中年杜甫在收到太宗陛下的私信的時候感覺自己已經激動到語無倫次了,這可是太宗陛下誒!大唐白月光誒!
太宗陛下竟然跟他說他受苦了,大唐的百姓們都受苦了,是他李氏兒孫對不起大唐百姓。
那杜甫聽到太宗陛下這樣直白的自省他還能清醒嗎,他必不可能清醒。於是他暈暈乎乎的就把正在鎮守邊關的將領名單告訴了太宗陛下,什麽封長清,哥舒翰,高仙芝,給了,通通給了。
在太宗陛下誇了一句做得不錯後,杜甫簡直開心到模糊,家人們誰懂啊,偶像誇我了誒!要怎麽多寫幾首詩誇誇呢,詩聖罪惡的大手開始提筆了。
貞觀群臣花了兩個時辰就差不多摸清李隆基的朝臣關係脈絡,又在錦鯉李承乾的幫助下解鎖了群聊功能。
李世民當機立斷,聯係了李隆基還在世的第三子李亨、前任丞相張九齡、姚崇、宋璟、顏真卿等一眾重臣。
兩朝文武百官分析得出安史之亂應該是指安祿山、史思明,畢竟安祿山已經是平盧、範陽、河東三節度使,平時行事作風也有目共睹,安史安史,安字指誰不作他想。至於史思明,則是被安祿山薦為平盧兵馬使,妥妥的心腹。
於是李世民起草了一份詔書,直接讓李亨聯係文武百官清君側,誅殺楊國忠,讓顏杲卿直接帶兵捉拿安祿山及其手下心腹,若有反抗一律亂刀砍死了事。
至於李隆基,本朝也不是沒有先例。直接尊為太上皇,他若乖覺便罷,否則太上皇突發惡疾暴斃也不是什麽大事。
於是李亨以雷霆手段登基為帝,等他本人真的坐在龍椅上開始處理朝政時,他和群臣都像活在夢裏一樣。
他想,他這個皇帝是太宗陛下和貞觀群臣幫他坐上來的,這可不就是跟活在夢裏一樣嗎。
果然,你祖宗還是你祖宗。
群臣則是在想,那可是太宗陛下啊,他們有生之年竟然得以聽從太宗陛下的政令,族譜都得單開一頁吧。
李世民可不關心他們在想什麽,他隻關心李亨能不能把這個皇帝做好,他幹脆直接指派李承乾的老師來教導李亨,李亨自然無有不應。
這個平行時空的唐朝百姓並不知道,他們懷念的太宗陛下在盡力的給自己的曾孫收拾爛攤子,同時也幫他們消弭了一場禍事。
而圍觀了唐朝幾個皇帝的奇怪彈幕後曆朝曆代的聰明人都知道會發生什麽,不過他們不是很關心,還是通過幾個唐朝皇帝發現的私信和群聊功能好玩。
作為朋友圈裏什麽奇奇怪怪的詩仙火速拉了個群,把他的所愛都拉到了群裏,什麽?為什麽要用都?詩仙本人表示他是比較博愛一點啦。
不過這都不重要,謝安?拉進來,謝朓?拉進來,孟浩然?拉進來,賀知章?拉進來,杜甫?嗯,小迷弟也拉進來。完美。
蘇軾也開始了他的表演...
李清照覺得有個閨蜜群多是一件美事啊...
各行各業的工匠們也發現群聊的便宜之處,於是大家都開始拉群。
.....
一時間,群聊幾乎成了曆朝曆代人們的時尚單品。
俞悅對此當然一無所知,她也並不知道因為自己的一場直播,給這些平行時空帶來了怎樣的蝴蝶效應。
她收拾好心情回到酒店,告訴大家她要請假兩天:“雖然說每天給大家直播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是這小半個月我也確實玩累啦,所以準備回貴陽後先休息兩天,調整好狀態再回來帶給大家更好的內容。
不過也不是什麽都不做了,目前初步想法是給大家放一些紀錄片,旅遊的,曆史的,或者大家還有什麽想看的也都可以告訴我。”
於是古人很誠實地把自己想看的東西打在公屏上。
秦—始皇—嬴政:朕想知道土豆如何能畝產兩千斤。
秦—農家—俠魁:主播可否也說說其他的作物後世是如何改良的?
秦—墨家—钜子:敢問主播這出行工具不用牲畜拉著就能走是何原理?
漢—武帝—劉徹:後世是如何徹底解決匈奴問題的?
東漢—張衡:我們生活的世界真的是個球嗎,後世是如何證明的?
三國—華佗:後世之人是如何治療外傷的?
......
俞悅直呼好家夥,趕緊開口打斷大家:“看得出來大家真的為了人設在拚命了,看來我這個曆史主播是坐實了。這樣吧,我回去會挑一些大家感興趣的視頻放給你們看,但因為我隻休息兩三天,可能不能照顧到每一個人的需求哦。”
眾人表示沒關係,能學一點是一點。
俞悅比了個“ok”的手勢,說了句貴陽見就下了播。古人們雖然看不懂那是什麽意思,但他們隻要知道能了解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