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報喜!請宋府接喜書!”


    學府的門吏一大早便送來了鄉試的喜書,宋家兄弟扶著年事已高的父親母親出來迎接,同行的還有許多鄉鄰。


    天幕下的眾人可算是覺得自己的眼睛沒那麽痛苦了,暫時不用麵對清朝半個禿瓢的奇葩發型了。


    從先秦到明朝的古人們一致覺得,比起清朝,還是明朝的衣冠好看點。


    現代觀眾:俺也一樣。


    宋家兩位公子都高中舉人,宋應星高中鄉試第三,宋應昇高中鄉試第六,被人稱為“奉新二宋”。


    宋應星自己都有些不敢置信能考中,兄長笑著誇他是天資聰穎,過目不忘,又說自己每日苦讀,而宋應星到處學習坊間技藝,竟還考到他之前,語氣裏有驕傲,也有失落。


    宋應星接道:“所以啊,要感謝兄長,你每日苦讀,念那麽多遍,我聽都聽會了。”


    兩人還沒感慨完,宋老太爺又催著他們拿著喜報祭祖,一群人又往宋家祠堂的方向去了。


    俞悅感歎了一句:“什麽叫熟讀《情商啊》,我什麽時候也能學會這種說話的藝術就好了。”


    現代觀眾們紛紛+1。


    二人的好友塗紹煃也高中鄉試第四,於是同年秋天,三人相約進京趕考,三人都是一路舟車,躊躇滿誌。


    他們來到碼頭,這裏不止有要進京趕考的舉人,還有許許多多的苦力在搬貨卸貨,甚至還有西洋的商人。


    宋應星船老大處得知,這方碼頭運的貨物五花八門,有瓷器,稻米,棉布,絲綢等等,塗紹煃感歎這才是人行天下,物通天下。


    吃過茶,看過洋人,宋應星又讓兩位兄長仔細看這船,說它大有不同。


    二人疑惑不解,宋應昇道:“漕船大致相仿,這艘船,有何不同啊?”


    宋應星意氣風發:“這艘船上,不僅是瓷器,還有萬曆四十四年的狀元,榜眼,探花!”


    三人相視大笑,就著酒菜,在船上度過了萬曆四十三年的除夕,這段友誼,也伴隨了他們的一生。


    年輕的宋應星一路走到京城,看到的都是實用之學,他意識到,這些都是可以為民所用,應於天下的,他萌生了著書的想法。


    宋應星對撒貝寧說,他的兩位兄長也都鼎力支持他寫書,撒貝寧不無羨慕的道:“都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先生,有兩位。”


    宋應星目光悠遠:“是啊,我們三人是同科舉人,滿心盼著能成為同科進士。”畫麵轉到了萬曆四十四年。


    這一年,三人走出考場,本以為可以榜上有名,卻遇到了科場舞弊風波,於是成績作廢,三人也隻能相約三年後再考。


    三年後,塗紹煃高中進士,二宋兄弟科考不順,再次名落孫山。此後,他們兄弟二人又去趕考。


    隻是他們二人六上公車,卻仍是不中,宋應昇已五十四歲,而宋應星,也從那個意氣風發說要做狀元的少年,變成了一個四十五歲失意落魄的中年人。


    六次落地,已經磨光了兩人的銳氣,宋應昇選擇在京城候職。


    而宋應星,在這十六年裏,看盡了世間萬象,看盡了民生百態,他決定回鄉侍奉母親,與此同時,整理筆記,編纂書稿。


    說到這裏,宋應星眼裏有淚,撒貝寧寬慰他道:“先生,您可能不知道,我們後世之人,已經不再以考取功名為己任了。


    但您的實用之學,一直造福後世。”


    宋應星擺擺手:“你說話總是能寬我的心,這話要是讓家兄和伯聚兄知道,他們一定很高興,這部書就是在他們的催促和支持之下完成的。”


    鏡頭裏,時光又倒回了他的兩位兄長都還在世的時候。


    宋應昇時任浙江桐鄉縣令,他發現了弟弟一定會感興趣的東西,於是立即邀請宋應星到他的任上來看。


    宋應星來到這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一語道破兄長是想讓他看看桑蠶養殖,宋應昇應是,帶他深入鄉裏。


    兄弟二人邊看邊說起了桑蠶養殖的來曆。


    宋應星:“種桑養蠶,據傳,是黃帝之妻嫘祖首創,早在上古典籍《尚書》中就有記載,兗州盛產彩綢,距今已有數千年曆史。”


    宋應昇:“我朝與絲綢相關的織機,技藝及養殖方法,無不是曆代先人留下來的瑰寶。”


    宋應星:“華夏絲綢精美絕倫,早在漢朝時,就已經貿易西域各國,成就商路繁忙。”


    宋應昇:“海上絲綢貿易,自唐宋之時,便已極其繁盛。我打大明朝鄭和七下西洋,更是成就了一番海上貿易的佳話。”


    撒貝寧適時補充:“這兩條商路,我們後世稱之為‘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如今貿易量越來越大,受益的國家也越來越多。”


    宋應星繼續道:“東西洋各國來我朝所購商品,絲綢,瓷器最多,茶葉次之。”


    宋應昇:“若大行天下桑蠶,重興海外貿易,我大明便可重開銀路,天下富足可期。”


    九州一色的霜:雖然儒學被玩壞了,但總有文人心憂天下,宋應昇確確實實是位父母官了。


    朱元璋聽到這裏,一直緊皺的眉頭可算鬆開了些,這二宋兄弟倒都是好的,都在真心實意地為他大明謀出路。


    草莓奶糖:可惜,這已經是崇禎年間了,大明馬上就要亡國,宋應昇在山河破碎後自盡,追隨著這個兩百多年的王朝而去。


    崇禎初年,朱由檢聽到這裏,頹然地跌坐在皇位上,心想大明江山竟真的在自己手中丟了,他有何顏麵下去見列祖列宗。


    他正自怨自艾的起勁呢,王承恩叫他趕緊看天幕,他回過神來,好家夥,自己的列祖列宗給他發了一堆小紅點。


    [私信]明—太祖—朱元璋:大孫,你好好給咱說說,你那邊現在是什麽情況,咱給你拿主意。


    [私信]明—太宗—朱棣:大孫,這異族是如何破關的現在可有苗頭?算了,你就給咱說說現在時局如何,咱掰開了揉碎了給你說。


    朱棣示意朱高熾拉個小群,把他和他爹還有崇禎都拉進來,至於太宗陛下自己怎麽不拉,嗯,可能是政務繁忙騰不出手吧。


    崇禎:!!!


    思路打開了啊,與其自己冥思苦想啥也不是,不如真的把列祖列宗搬出來當救兵,於是思宗開始大吐苦水。


    隻是第一句話就讓朱棣破防了。


    [群聊]明—思宗—朱由檢:太祖陛下,成祖陛下,仁宗陛下,兒孫心裏苦啊!


    朱棣瘋了,太祖好理解,是他爹,仁宗也好理解,是他兒子。


    那成祖是誰?


    [群聊]明—太宗—朱棣:朱由檢,朕問你,成祖是誰?!!!


    [群聊]明—太祖—朱元璋:嗬嗬。


    朱由檢火速退群。


    完了,他現在感覺列祖列宗比起想幫他,可能更想先刀了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田辣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田辣椒並收藏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