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悅這邊說著杜甫啃老,除了杜甫本人比較羞恥以外,李亨一朝,其他人都是揶揄戲謔居多,畢竟大多數人在沒有入朝為官之前都是和他一樣啃老。


    連帶著被杜甫波及的李白也沒覺得有什麽,畢竟他是唐朝當之無愧的“網紅”,有的是粉絲給他打榜。


    貞觀朝這邊,杜審言正琢磨呢,杜甫的這個杜跟他杜審言的杜是不是有什麽關係,就聽俞悅說,杜甫是他的孫子。


    杜審言:!


    他的第一反應是不愧是我的乖孫,我杜家可是出了個名垂青史的詩聖啊!然後就是可惜,怎麽這乖孫現在還沒出生。


    他瞪了兒子一眼。


    杜閑:???


    不是阿耶你有點過分了哈,這是我說生就生的嗎,我現在媳婦兒都還沒影呢!


    杜審言懶得看他的糟心兒子,他火速給老友們遞帖子我,準備辦個鑒詩會,他要在大會上橫著走!


    武德殿內,貞觀群臣也在討論杜甫,李世民想到杜審言,也笑了:“之前子美倒是未曾提及他的身世。


    悅娘子倒是提了一嘴他跟朕還是拐著彎的親戚,也沒細說,原來他是杜必簡的孫子,那他的尾巴還不翹到天上去。”


    群臣就也都笑了,笑裏還泛酸,他們家要有個詩聖的孫子他們也狂,出門可以把‘我孫子是詩聖’刻在臉上,那不是沒有嗎!


    唐朝眾人羨慕嫉妒恨。


    這邊俞悅調侃完,又接著說這位偉大的詩人的生平:“杜甫旅遊的第一站,是吳越之地,也就是今天的江浙一帶。


    他二十歲出門遊曆,在吳越之地一直待到二十四歲,才不慌不忙地去洛陽參加科舉。


    結果他落榜了。


    杜甫也沒當回事,轉頭就去爬泰山了,於是千古名篇《望嶽》誕生了,天才總是自負的,更何況杜甫這樣的天才。


    他覺得以自己的實力,出入朝堂,揚名立萬是遲早的事,此時他還沒有遭受過社會的毒打。


    接著杜甫又跑到齊趙大地逛了四五年,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按他的說法是‘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台上,冬獵青丘旁。’


    就這樣,他一直遊山玩水到33歲,公元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陽遇上了李白,聞一多先生蹦把他們的相遇比喻為天空中太陽和月亮的相遇。


    好像如果他們隻是兩條平行線沒有相交點,就是整個華夏文壇永遠的遺憾,實不相瞞,我也是這麽覺得的。”


    九州一色的霜:俺也一樣。


    明月鬆間照:俺也一樣。


    宋—李清照:俺也一樣。


    唐—杜甫:俺也一樣。


    就要芋泥波波:俺也一樣。


    俞悅:“你們這個隊形好像偷偷混進去了什麽奇怪的東西,不愧是給詩仙寫了15首詩的詩聖,迷弟人設屹立不倒。”


    李白眉頭微微一挑。


    唐—李白:15首詩?


    九州一色的霜:是的李白大大,15首,什麽《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二首》等等。


    九州一色的霜:好家夥,那真是無時無刻不在憶你懷你啊。


    杜甫: 求求你別說了,真的很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寫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麽,怎麽從別人嘴裏說出來這麽奇怪啊!


    偏偏這時候李白還裝模作樣地對他一揖:“那白就多謝詩聖厚愛了。”


    杜甫:......


    完了,李太白跟天幕好的不學,倒是越來越會揶揄人了,詩聖心累。


    可惜隻有詩聖一個人覺得尷尬,禦花園裏其他人都笑的很開心。


    天幕這邊,俞悅還在繼續:


    “兩位驢友既然都相遇了,那杜甫就繼續不務正業了,44歲的李白帶著33歲的小老弟杜甫又一頭紮進了深山老林尋仙采藥去了。


    也就是沒真讓他們找到長生不老藥,不然這倆人估計直接就環遊世界去了?


    他們在山林裏待了幾個月才分別,還約好了秋天繼續一起鑽山林,第二次李杜還拉上了一位姓高的詩人。


    這段跟偶像和好友三個人喝酒,論詩,尋仙訪友的時光,大概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了。


    他們‘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隻是可惜人有悲歡離合,他們終究還是要分別的,李杜一生中見了三次,第三次是在齊魯。


    李白最後送了杜甫首詩,‘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都在酒裏了。


    兩人此後一別,再未相逢。”


    天幕下李白咀嚼著“都在酒裏了”這幾個字,笑了,這種大白話竟然好像也包含了千言萬語,何嚐不是一種大道至簡。


    現代觀眾們要是知道詩仙的想法可能會瘋狂搖頭,不不不,我們隻是單純的沒文化罷了,別抬舉我們。


    不過現代觀眾們不知道,他們現在已經開始覺得難過了。


    九州一色的霜:接下來要開始刀我了是吧,嗚嗚嗚又要心絞痛了。


    草莓奶糖:詩聖的前半生和後半生真的割裂到像兩個人,他後半生太苦了啊。


    就要芋泥波波:我先溜了,隻要我不聽,我就不會被刀嗚嗚嗚。


    李亨一朝的臣子們不著痕跡地對視一眼,按時間線推,知道是俞悅那方世界的安史之亂要來了。


    想想這個世界已故的太上皇李隆基,姚崇,宋璟,顏真卿等人交換了下眼神,都不自覺地鬆了口氣。


    天幕出現了這麽久,他們心裏也都清楚,沒有萬世的王朝,可他們還是認為太宗陛下一手建立的煌煌巨唐不一樣。


    起碼不應該因為一場變亂戛然而止,像被人攔腰斬斷,他們接受不了。


    不過現在這位陛下...


    姚崇在心裏搖頭,也非明君之相,而且他身體也不太好,萬一...得抓緊培養下一位繼承人了。


    幾位重臣不約而同地想到一處,天幕上俞悅也開始了她的轉折,應該是杜甫生平的轉折。


    俞悅:“的確,雖然說華夏的詩人也好,其他名人也罷,成名之前總要經曆苦難,但我還是覺得,杜甫的一生也實在太苦了者。


    就好像天道不公,對他總是格外苛刻一些,而這一切,都從他35歲告別李高,收心去往長安再次參加科舉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田辣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田辣椒並收藏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