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悅悅,今天我們從成都出發去眉山,然後就不回來啦,直接從那邊去重慶。”


    一大早,俞悅打開直播,盤腿坐在床上,邊收拾行李邊跟直播間的觀眾們報告自己接下來的行程。


    九州一色的霜:不是說要去峨眉山嗎。


    俞悅:“不想爬山了,昨天給我爬累了,下次有機會再來四川一定去爬峨眉山看嗎嘍。”


    怎麽擁抱彩虹:這就走啦?你甚至連文殊院都不願意去看看。


    俞悅:“對哦,文殊院還沒去,算了,我行李都收拾完了,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怎麽擁抱彩虹:.....


    怎麽擁抱彩虹:我真的好想去成都站肚你然後給你兩皮坨,兒豁。


    俞悅:“嘿嘿。”


    她最後拉上箱子拉鏈:“出發!”


    兩個小時後,俞悅站在了眉山三蘇祠前:“既然都來眉山了,怎麽能不順路來看看三蘇故裏呢。”


    九州一色的霜:我一猜你就要來這兒。


    明月鬆間照:畢竟是眉山三蘇故裏,一家三個天才也是千古難尋了。


    草莓奶糖:我建安三曹不配有姓名嗎。


    始皇大大的狗:嘶,真要比的話,還是三蘇比較行。


    三曹:?


    不是他們就看個旅遊博主怎麽也要被cue啊,曹植酒也不喝了,他倒要看看這三蘇有多天才。


    謝靈運正帶著家丁浩浩蕩蕩地往會稽山去呢,俞悅最近老爬山給他看的也想動一動了,他聽到這話也停下來。


    謝靈運安排下人原地休整,他對曹子建頗為推崇,他可是能說出“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的。


    不過自從天幕出現後,謝靈運心裏的天平有些傾斜了,他現在尤愛李太白的仙才和李長吉的鬼才,幾人已經成忘年交了。


    至於蘇軾,雖然從後人提起他時十分尊敬的態度可以看出他必定在宋朝也是當世大家,但俞悅也並未過多介紹過他。


    而且蘇軾每次出現好像都是吃吃吃,謝靈運就沒見過對口腹之欲這麽執著的人,所以對他的才華暫時持保留態度,更別說其他二蘇了。


    俞悅:“提起北宋三蘇,那可真是如雷貫耳,畢竟他們可是父子三人都位列唐宋八大家。


    不過除了蘇軾,好像蘇洵和蘇轍名聲都不是很大,蘇轍還好,這兩年因為撈哥哥和官至副宰相又重新火了一把。


    蘇洵好像除了一篇《六國論》就完全沒有存在感了,甚至還一度成了‘懂事晚’的反麵教材。


    三字經說他是‘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他早年遊手好閑,到了二十七歲才開始發奮讀書,古人的平均壽命擺在那,等於說蘇洵人到中年才開始準備高考。


    而且尷尬的是,他一輩子也沒考上進士,這更讓人對他的水平產生懷疑了,似乎他這輩子最大的成就隻是培養出了蘇軾和蘇轍。”


    九州一色的霜:嘶,他一篇《六國論》就足夠發人深省了吧。


    怎麽擁抱彩虹: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已經開始痛苦麵具了,大家的“小眾”是我期末不願麵對的噩夢。


    始皇大大的狗: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上來就把大家鎮住了吧。


    西漢賈誼聽到這裏,若有所思,弊在賂秦嗎,這種說法倒是新鮮。


    俞悅繼續道:“但其實,蘇洵不但教子有方,而且自己也很牛,他的水平可能超乎大家想象的上限。


    歐陽修甚至拿他和荀子比,荀子是何等人物,大家可想而知。


    蘇洵不同於其他的七大家,他並不精於詩詞歌賦,而是著重於思想和文章。


    蘇洵的思想波瀾壯闊,無比深邃,猶如江河大海,是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的思想家。


    想要真正了解蘇洵和他了不起的地方,我們要先從他的原生家庭說起,看看什麽樣的家庭才能像下餃子一樣的量產天才。”


    九州一色的霜:雖然聽過這個故事很多遍,還是會很羨慕他的原生家庭。


    明月鬆間照:蘇軾就是典型的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吧。


    就要芋泥波波:他這個原生家庭的氛圍我就隻敢在夢裏想想了。


    天幕下蘇軾和蘇轍聽到這裏,他們想起在眉山的童年,祖父,母親,父親,還有彼此,相視一笑。


    他們的原生家庭自然是極好的。


    俞悅:“一生都在羨慕別人原生家庭的華夏人啊,其實我也好羨慕。


    大家可能會覺得,蘇洵到二十七歲才開始好好學習似乎也太晚了些。而且他已經二十七歲,就算開始發憤讀書又能有這輩子又能有多大的成就呢?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如果蘇洵是這麽一個懂事玩的人,他又怎麽能培養得出蘇軾和蘇轍這樣兩位出道及頂牛的天才少年呢?


    不得不說良好的教育不見得非要體現在書本上更重要的是長輩們的身體力行?


    蘇家是眉山的望族,蘇洵的父親蘇序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人。他性情詼諧,樂觀豁達,一點價值也沒有。


    無論是麵對達官顯貴還是田間野老,他都恭謙有禮,不分貴賤,所有人跟他相處都很舒服。


    這畫風大家是不是有點熟悉啊?沒錯,上到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小乞丐褲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蘇軾也是這樣的人。


    可見家風對後代的影響有多大,


    蘇序還具有愛心,且腦子活絡,點子特別多。


    比如到了稻米豐收之年,蘇序會把稻米換成價格低廉的粟米,沒剝殼的那種。然後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儲存於地下,可以放好幾年。


    當時很多人不理解,然而過了幾年以後碰見了災荒,百姓們沒吃的,蘇序就把存下的粟米拿出來分給大家解燃眉之急,並且不收一文錢。


    蘇軾為啥會有一副菩薩心腸,且極有辦法解決現實問題,到處溫暖人間,這都跟爺爺的作風一脈相承。


    除了言傳身教外,蘇序對後代的培養方式也與眾不同。


    蘇洵有兩個哥哥中了進士,蘇序對他們從小就管教甚嚴,但唯獨對不愛學習隻愛遊山玩水的蘇洵,卻十分的放縱,幾乎不怎麽過問。


    周圍人都很不解,屢屢追問。蘇洵則是笑著回答,從來不擔心老三的學業。他以後一定會有大出息的。


    不得不說,蘇序看人很準,知道什麽人適合頭懸梁錐刺股,什麽人又適合個性化培養。”


    草莓奶糖:好家夥,這真是進士批發啊。


    知道古代進士有多難考的老祖宗們更是倒吸一口涼氣,蘇洵的兩個哥哥和兩個兒子都是進士,那他家豈不是一門四進士!


    許多考生人都麻了,不是,考進士這麽容易嗎?怎麽他們說起來就跟吃飯喝水一樣?


    蘇軾\/蘇轍:啊?進士?那不是有手就行嗎.jpg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田辣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田辣椒並收藏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