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高梁河車神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 作者:秋田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匡胤聽到‘高梁河車神’幾個字,覺得自己還是可能對趙光義處罰過早了,但杜太後護著他,自己也沒辦法,繼續聽吧。
俞悅:“宋軍從太原出發,先後收複了易州和涿州,一直打到了高粱河,高粱河戰役之初宋朝軍隊頻頻報捷。
於是驢宗大喜,認為勝利在望,便下令猛攻。
這時候,遼國戰神耶律休哥從右翼迂回到宋軍後方,耶律斜軫也從側翼趕過來,形成包夾之勢,大敗宋軍。
驢宗在呼延讚等人的保護下連夜逃至涿州,而這時遼軍又緊追而來,高粱河之戰,宋軍大敗,死者萬餘人,將士們爭相逃命,潰不成軍。
慌亂中,驢宗大腿中箭,疼痛難忍,已經聯係不上其他將領,士兵們也找不到各自的上級。
無奈之下,近臣們找來一輛驢車,宋太宗坐著驢車一路顛簸南逃至宋境。車神至此一戰成名。”
九州一色的霜:還得是車神啊,遼軍引以為傲的騎兵甚至連他的車燈尾氣都看不見。
明月鬆間照:那驢宗是跟你開玩笑的嗎,實至名歸好吧。
西漢—霍去病:用你們的話來說,真的很難評。
九州一色的霜:給小霍整無語了,小霍表示撒把米在地圖上雞都比驢宗會玩。
秋以為期:小霍做錯了什麽要被拿來跟車神比。
趙匡胤再也忍不住,勃然大怒,一腳踹翻了麵前的矮幾:“這個畜生都做了什麽!朕剛剛就該一劍殺了他!”
要擱以前,趙德昭兄弟倆估計還會勸勸自己父皇,畢竟趙光義再怎麽說也是自己叔叔,現在嘛。
兄弟倆都沉默了,他們的結局。一個‘羞憤’,一個死的不明不白,再加上自家父皇的‘斧聲燭影’,父子三人湊不出一個正常死亡的。
就這他們要是還給趙光義說好話那大概率腦子多少有點問題。
俞悅:“高梁河之戰是宋朝第一次大規模主動出擊遼境的一戰,也是宋朝為收複燕雲失地做出的第一次努力。
趙光義在拿下北漢都城太原的時候,將士們其實已經是精疲力盡。
他為了能夠出其不意的突入到幽州城下,遂下令拋棄所有的輜重,急行軍從太行山突襲而下,衝擊到了幽州城下。
對於宋軍將士來說,他們‘圍攻太原累月,饋餉且盡,軍士罷乏’,好不容易取勝,‘人人有希賞願’。
然而驢宗表示,要一舉拿下幽州後一並封賞。典型的‘光讓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遇到這樣的老板,真是倒了血黴。”
九州一色的霜:你看這個餅,它又大又圓。
明月鬆間照:像不像你老板說苦完這陣子就給你升職加薪?
俞悅:......
想到自己直播第一天就是離開前撕的尷尬局麵,俞悅咳了一聲:“隻能說人和人還是有點差距的。
比如我,我被前司上司畫大餅還能扔個文件進洗手池啥的,然而驢宗這麽玩,那還能有士氣嗎,難道是因為車技太好所以藝高人膽大?”
俞悅百思不得其解,根本想不明白他到底怎麽想的,觀眾們點了個讚,他們也覺得這操作確實難評。
不過俞悅想到幾位千古一帝也就釋然了,畢竟皇帝這種生物也挺多樣的,隻能說皇帝和皇帝的區別有時候比人和狗都大。
趙匡胤聽到這裏已經是急火攻心,生生咳出一口淤血,於是大宋皇宮人仰馬翻,頃刻間便亂作一團。
俞悅:“加上自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給遼國,自那以後,遼以幽州為南京,更是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城方36裏,城壕高3丈,寬1丈5尺,共8門,30萬人口。
一旦幽州不能及時攻克,宋軍不能越城攻取北麵關口,則隻能在華騎兵決戰,且遼國援軍一旦到來,就是腹背受敵,注定大敗。
軍在幽州城下鏖戰二十多日,加之四麵被圍,隻得連夜南退、爭道奔走,最終在遼國軍隊的追擊下演變為了潰敗。
這次戰役,宋軍死傷萬餘人,而遼獲兵仗、器甲、符印、糧饋、貨幣不可勝計,《遼史·本紀第九》記載:
秋七月癸未,沙等及宋兵戰於高梁河,少卻;休哥、斜軫橫擊,大敗之。
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高粱河車神由此也一戰成名!
北伐的失敗,使得宋朝的對外戰略從進攻轉向全麵防守,潘美和王生,也因此成為《楊家將》藝術中洗不白的大反派。”
曆朝曆代一眾名將紛紛對照著輿圖分析高梁河一戰的敗因,然後在武將群裏瘋狂複盤。
複盤內容大概以‘這究竟是怎麽輸的’和‘他到底為什麽這麽自信‘和‘北方騎兵……果然是我之心腹大患’幾種想法變來變去。
至於趙光義,大家基本都是無力吐槽,眾人幹脆下意識地忽略他,畢竟他都已經這樣了,他們讓讓他怎麽了。
而且想必他哥會出手。壓力再次來到我們宋太宗這邊。
剛服下速效救心丸沒多久的趙匡胤差點又被俞悅報的這一串戰損給再次氣得背過氣去。
他簡直都要無奈了,後人是沒說錯他趙光義啊。
得隴望蜀,打幾次勝仗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看到密密麻麻的彈幕飄過一句“生他不如生叉燒”,趙匡胤狠狠點了。
所以叉燒是什麽?
趙匡胤甚至還有空想些有的沒的。
聽到自家太宗光輝事跡又被天幕宣傳一遍的宋朝眾人:......
攤都攤上了,他們能怎麽辦呢。有心想替這個丟人現眼的東西找補幾句都不知道從哪入手,他們也挺無助的。
嶽家軍裏,有人聽到這裏,心中鄙夷,悅娘子說的沒錯,他趙宋皇帝從趙光義真是一脈相承的拉胯。
但腹誹歸腹誹,也沒誰會真傻到在大庭廣眾之下就把自己心裏的這種想法大喇喇地說出來。
反正今夜過後還不知道明天的大宋會是個什麽光景,大家目前都是得過且過,先吃完再說。
俞悅:“宋軍從太原出發,先後收複了易州和涿州,一直打到了高粱河,高粱河戰役之初宋朝軍隊頻頻報捷。
於是驢宗大喜,認為勝利在望,便下令猛攻。
這時候,遼國戰神耶律休哥從右翼迂回到宋軍後方,耶律斜軫也從側翼趕過來,形成包夾之勢,大敗宋軍。
驢宗在呼延讚等人的保護下連夜逃至涿州,而這時遼軍又緊追而來,高粱河之戰,宋軍大敗,死者萬餘人,將士們爭相逃命,潰不成軍。
慌亂中,驢宗大腿中箭,疼痛難忍,已經聯係不上其他將領,士兵們也找不到各自的上級。
無奈之下,近臣們找來一輛驢車,宋太宗坐著驢車一路顛簸南逃至宋境。車神至此一戰成名。”
九州一色的霜:還得是車神啊,遼軍引以為傲的騎兵甚至連他的車燈尾氣都看不見。
明月鬆間照:那驢宗是跟你開玩笑的嗎,實至名歸好吧。
西漢—霍去病:用你們的話來說,真的很難評。
九州一色的霜:給小霍整無語了,小霍表示撒把米在地圖上雞都比驢宗會玩。
秋以為期:小霍做錯了什麽要被拿來跟車神比。
趙匡胤再也忍不住,勃然大怒,一腳踹翻了麵前的矮幾:“這個畜生都做了什麽!朕剛剛就該一劍殺了他!”
要擱以前,趙德昭兄弟倆估計還會勸勸自己父皇,畢竟趙光義再怎麽說也是自己叔叔,現在嘛。
兄弟倆都沉默了,他們的結局。一個‘羞憤’,一個死的不明不白,再加上自家父皇的‘斧聲燭影’,父子三人湊不出一個正常死亡的。
就這他們要是還給趙光義說好話那大概率腦子多少有點問題。
俞悅:“高梁河之戰是宋朝第一次大規模主動出擊遼境的一戰,也是宋朝為收複燕雲失地做出的第一次努力。
趙光義在拿下北漢都城太原的時候,將士們其實已經是精疲力盡。
他為了能夠出其不意的突入到幽州城下,遂下令拋棄所有的輜重,急行軍從太行山突襲而下,衝擊到了幽州城下。
對於宋軍將士來說,他們‘圍攻太原累月,饋餉且盡,軍士罷乏’,好不容易取勝,‘人人有希賞願’。
然而驢宗表示,要一舉拿下幽州後一並封賞。典型的‘光讓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遇到這樣的老板,真是倒了血黴。”
九州一色的霜:你看這個餅,它又大又圓。
明月鬆間照:像不像你老板說苦完這陣子就給你升職加薪?
俞悅:......
想到自己直播第一天就是離開前撕的尷尬局麵,俞悅咳了一聲:“隻能說人和人還是有點差距的。
比如我,我被前司上司畫大餅還能扔個文件進洗手池啥的,然而驢宗這麽玩,那還能有士氣嗎,難道是因為車技太好所以藝高人膽大?”
俞悅百思不得其解,根本想不明白他到底怎麽想的,觀眾們點了個讚,他們也覺得這操作確實難評。
不過俞悅想到幾位千古一帝也就釋然了,畢竟皇帝這種生物也挺多樣的,隻能說皇帝和皇帝的區別有時候比人和狗都大。
趙匡胤聽到這裏已經是急火攻心,生生咳出一口淤血,於是大宋皇宮人仰馬翻,頃刻間便亂作一團。
俞悅:“加上自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給遼國,自那以後,遼以幽州為南京,更是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城方36裏,城壕高3丈,寬1丈5尺,共8門,30萬人口。
一旦幽州不能及時攻克,宋軍不能越城攻取北麵關口,則隻能在華騎兵決戰,且遼國援軍一旦到來,就是腹背受敵,注定大敗。
軍在幽州城下鏖戰二十多日,加之四麵被圍,隻得連夜南退、爭道奔走,最終在遼國軍隊的追擊下演變為了潰敗。
這次戰役,宋軍死傷萬餘人,而遼獲兵仗、器甲、符印、糧饋、貨幣不可勝計,《遼史·本紀第九》記載:
秋七月癸未,沙等及宋兵戰於高梁河,少卻;休哥、斜軫橫擊,大敗之。
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高粱河車神由此也一戰成名!
北伐的失敗,使得宋朝的對外戰略從進攻轉向全麵防守,潘美和王生,也因此成為《楊家將》藝術中洗不白的大反派。”
曆朝曆代一眾名將紛紛對照著輿圖分析高梁河一戰的敗因,然後在武將群裏瘋狂複盤。
複盤內容大概以‘這究竟是怎麽輸的’和‘他到底為什麽這麽自信‘和‘北方騎兵……果然是我之心腹大患’幾種想法變來變去。
至於趙光義,大家基本都是無力吐槽,眾人幹脆下意識地忽略他,畢竟他都已經這樣了,他們讓讓他怎麽了。
而且想必他哥會出手。壓力再次來到我們宋太宗這邊。
剛服下速效救心丸沒多久的趙匡胤差點又被俞悅報的這一串戰損給再次氣得背過氣去。
他簡直都要無奈了,後人是沒說錯他趙光義啊。
得隴望蜀,打幾次勝仗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看到密密麻麻的彈幕飄過一句“生他不如生叉燒”,趙匡胤狠狠點了。
所以叉燒是什麽?
趙匡胤甚至還有空想些有的沒的。
聽到自家太宗光輝事跡又被天幕宣傳一遍的宋朝眾人:......
攤都攤上了,他們能怎麽辦呢。有心想替這個丟人現眼的東西找補幾句都不知道從哪入手,他們也挺無助的。
嶽家軍裏,有人聽到這裏,心中鄙夷,悅娘子說的沒錯,他趙宋皇帝從趙光義真是一脈相承的拉胯。
但腹誹歸腹誹,也沒誰會真傻到在大庭廣眾之下就把自己心裏的這種想法大喇喇地說出來。
反正今夜過後還不知道明天的大宋會是個什麽光景,大家目前都是得過且過,先吃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