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史記》2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 作者:秋田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論天幕下老祖宗們如何議論紛紛,天幕上綜藝還在繼續播放,小撒老師開場過後,是四位當代讀書人解讀《史記》。
張大可:“《史記》是記載三千年曆史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剛才幾位出場的曆史人物,烘托出了《史記》裏兩大要素和特點。
一個是紀傳體,一個是通史。從黃帝到秦始皇,到張騫,它貫通了三千年。
《史記》它是有五體構成,《本紀》十二篇,是寫帝王的;《世家》三十篇,是寫諸侯的;《列傳》七十篇,是寫名臣將相和社會各界代表人物的。
這三體在一百三十篇中,占了百分之九十的篇幅。”
蒙曼:“其實最好的一點在哪兒呢,《史記》以人物為中心。
它寫了四千多人物,精雕細刻的人物就有三百多。
比方說,我們知道屈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他有著什麽樣的誌節,有著什麽樣的遭遇。
那是司馬遷的《屈原賈生列傳》,其文約,其詞微,其誌潔,其行廉,推此誌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所以它是一個三千年的英雄群像,就這麽栩栩如生的,如同剛才演繹的那樣出現在我們麵前了。”
張大可:“《史記》有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實錄,司馬遷在《項羽本紀》把項羽塑造成一個傳奇英雄的形象。
可是在《史記》的其他篇目裏麵,比如說,《高祖本紀》《陳丞相世家》裏又補敘了項羽的性情比較殘忍的一麵。
《漢書》的作者班固,他對《史記》有這麽一個評價:不虛美、不隱惡,這就是寫史的實錄精神。”
九州一色的霜:雖然司馬遷黑衛霍,把他們寫進《佞幸列傳》裏,但是在眾多修史的史官裏,他算是比較客觀的了。
草莓奶糖:畢竟衛青騎奴出身,本來就不被當時世人所喜,司馬遷又跟李廣一家私交不錯嘛。
始皇大大的狗:辯證看待吧,說實話是我我高低要偷摸寫點壞話,他其實已經算收斂了。
劉徹眉頭一皺,什麽玩意兒,他的衛霍被司馬遷寫進《佞幸列傳》了?他又不是不想給李廣封侯,自己不爭氣能怪誰。
豬豬陛下暗想,這次可不興這麽寫了啊,他的帝國雙璧值得最好的。
衛青霍去病倒是無所謂,放在哪裏都行,起碼司馬遷是如實把他們的功績寫下來的,朝中不知多少人就盼著拉他們下馬。
正在收拾行囊準備出遊的司馬遷聽到這裏,有些尷尬地咳嗽一聲,看來以後一定是出什麽事了。
那這次他要不再看看?好像後人對他把衛霍放在《佞幸列傳》裏還挺不滿,他的《太史公書》得力求完美。
天幕上,讀書人們還在繼續解讀《史記》:
“西漢王朝在漢武帝的時代是一個多民族的大一統的王朝,在這個時候,基本上實現了思想、政治、文化的統一。
司馬遷是站在這個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統的時代,敘寫了多元包容的文化和曆史。”
蒙曼:“是的,這個戲劇中出場的第一個曆史人物是黃帝,《史記》把華夏民族的源頭追溯到黃帝。
黃帝統一諸侯,立家建國,家國一體的產生是黃帝的功績,這就是司馬遷以大一統曆史觀,站在華夏民族曆史的坐標係上給出的一個起點。”
張大可:“對,這個就是現在我們說的華夏民族共同體,一個大家庭,就這樣構建出來了。”
九州一色的霜:感謝始皇,感謝太史公,所以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一統的民族。
草莓奶糖:想想現在,天南海北,幅員遼闊的祖國,我一輩子都逛不完,真的是太幸福了。
唐—李白:有生之年,李某希望能看遍名山大川,海洋大漠,歌我華夏,頌我炎黃。
明—徐霞客:徐某畢生所願與詩仙一樣,徐某已經在路上了,這一路雖艱難險阻,卻也其樂無窮。
明月鬆間照:看得我都想辭職了。
草莓奶糖:嘿嘿,我馬上畢業了,畢業第一件事先出去玩一圈。
觀眾們蠢蠢欲動,老師們還在繼續:“《史記》首創了民族史傳,裏麵有《匈奴列傳》,《東越》列傳,《南越》列傳等等。
司馬遷寫出了一部多民族走向融合的曆史,這就是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修史觀念,其內核就是多元包容的大一統思想。”
蒙曼:“那麽很多人隻知道司馬遷,其實《史記》的總設計師是他的父親——司馬談。”
蒙曼老師:“司馬談就是想要寫《太史公書》的,司馬談說,漢興海內為一統。
那這時候明主賢君、忠臣義士,這些事情是我們應該記錄下來的。”
張大可:“司馬談臨死的時候,就是讓司馬遷修這個千年之史,他爸爸沒有寫完,他要寫完的,他不能辜負的。
是這樣的一個信念,所以就是父子兩代人這樣的一個精神傳承,也支撐著他在困境中寫完了這樣一部巨著。”
蒙曼老師:“司馬遷生逢其時,他不僅遊曆大漢的江山,而且他的父親口傳身授,他自己又轉益多師。
其實就是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讀萬卷書就是司馬遷十歲的時候就開始誦讀國文,他跟孔安國學,跟董仲舒學,這是當時最厲害的學者。
然後行萬裏路就是,他二十歲的時候,那是他爸爸資助他壯遊,這個就為這部偉大的著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九州一色的霜:好好好,原來大家沒成名都是啃老族。
明月鬆間照:杜甫\/蘇洵:你心髒誰呢。
杜甫\/蘇洵:不是你們後人什麽毛病,就非得說出來讓我們社死是吧!
明月鬆間照:嘿嘿。
張大可:“所以他最終才能寫出這樣一步,究天人之際、通比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學巨著。”
最後,張大可老師總結到:“聊了這麽多,我們也非常期待主創人員的典讀會,是怎麽來識讀《史記》的。”
視頻這時畫麵一轉,又來到了主創門的典讀會。
張大可:“《史記》是記載三千年曆史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剛才幾位出場的曆史人物,烘托出了《史記》裏兩大要素和特點。
一個是紀傳體,一個是通史。從黃帝到秦始皇,到張騫,它貫通了三千年。
《史記》它是有五體構成,《本紀》十二篇,是寫帝王的;《世家》三十篇,是寫諸侯的;《列傳》七十篇,是寫名臣將相和社會各界代表人物的。
這三體在一百三十篇中,占了百分之九十的篇幅。”
蒙曼:“其實最好的一點在哪兒呢,《史記》以人物為中心。
它寫了四千多人物,精雕細刻的人物就有三百多。
比方說,我們知道屈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他有著什麽樣的誌節,有著什麽樣的遭遇。
那是司馬遷的《屈原賈生列傳》,其文約,其詞微,其誌潔,其行廉,推此誌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所以它是一個三千年的英雄群像,就這麽栩栩如生的,如同剛才演繹的那樣出現在我們麵前了。”
張大可:“《史記》有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實錄,司馬遷在《項羽本紀》把項羽塑造成一個傳奇英雄的形象。
可是在《史記》的其他篇目裏麵,比如說,《高祖本紀》《陳丞相世家》裏又補敘了項羽的性情比較殘忍的一麵。
《漢書》的作者班固,他對《史記》有這麽一個評價:不虛美、不隱惡,這就是寫史的實錄精神。”
九州一色的霜:雖然司馬遷黑衛霍,把他們寫進《佞幸列傳》裏,但是在眾多修史的史官裏,他算是比較客觀的了。
草莓奶糖:畢竟衛青騎奴出身,本來就不被當時世人所喜,司馬遷又跟李廣一家私交不錯嘛。
始皇大大的狗:辯證看待吧,說實話是我我高低要偷摸寫點壞話,他其實已經算收斂了。
劉徹眉頭一皺,什麽玩意兒,他的衛霍被司馬遷寫進《佞幸列傳》了?他又不是不想給李廣封侯,自己不爭氣能怪誰。
豬豬陛下暗想,這次可不興這麽寫了啊,他的帝國雙璧值得最好的。
衛青霍去病倒是無所謂,放在哪裏都行,起碼司馬遷是如實把他們的功績寫下來的,朝中不知多少人就盼著拉他們下馬。
正在收拾行囊準備出遊的司馬遷聽到這裏,有些尷尬地咳嗽一聲,看來以後一定是出什麽事了。
那這次他要不再看看?好像後人對他把衛霍放在《佞幸列傳》裏還挺不滿,他的《太史公書》得力求完美。
天幕上,讀書人們還在繼續解讀《史記》:
“西漢王朝在漢武帝的時代是一個多民族的大一統的王朝,在這個時候,基本上實現了思想、政治、文化的統一。
司馬遷是站在這個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統的時代,敘寫了多元包容的文化和曆史。”
蒙曼:“是的,這個戲劇中出場的第一個曆史人物是黃帝,《史記》把華夏民族的源頭追溯到黃帝。
黃帝統一諸侯,立家建國,家國一體的產生是黃帝的功績,這就是司馬遷以大一統曆史觀,站在華夏民族曆史的坐標係上給出的一個起點。”
張大可:“對,這個就是現在我們說的華夏民族共同體,一個大家庭,就這樣構建出來了。”
九州一色的霜:感謝始皇,感謝太史公,所以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一統的民族。
草莓奶糖:想想現在,天南海北,幅員遼闊的祖國,我一輩子都逛不完,真的是太幸福了。
唐—李白:有生之年,李某希望能看遍名山大川,海洋大漠,歌我華夏,頌我炎黃。
明—徐霞客:徐某畢生所願與詩仙一樣,徐某已經在路上了,這一路雖艱難險阻,卻也其樂無窮。
明月鬆間照:看得我都想辭職了。
草莓奶糖:嘿嘿,我馬上畢業了,畢業第一件事先出去玩一圈。
觀眾們蠢蠢欲動,老師們還在繼續:“《史記》首創了民族史傳,裏麵有《匈奴列傳》,《東越》列傳,《南越》列傳等等。
司馬遷寫出了一部多民族走向融合的曆史,這就是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修史觀念,其內核就是多元包容的大一統思想。”
蒙曼:“那麽很多人隻知道司馬遷,其實《史記》的總設計師是他的父親——司馬談。”
蒙曼老師:“司馬談就是想要寫《太史公書》的,司馬談說,漢興海內為一統。
那這時候明主賢君、忠臣義士,這些事情是我們應該記錄下來的。”
張大可:“司馬談臨死的時候,就是讓司馬遷修這個千年之史,他爸爸沒有寫完,他要寫完的,他不能辜負的。
是這樣的一個信念,所以就是父子兩代人這樣的一個精神傳承,也支撐著他在困境中寫完了這樣一部巨著。”
蒙曼老師:“司馬遷生逢其時,他不僅遊曆大漢的江山,而且他的父親口傳身授,他自己又轉益多師。
其實就是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讀萬卷書就是司馬遷十歲的時候就開始誦讀國文,他跟孔安國學,跟董仲舒學,這是當時最厲害的學者。
然後行萬裏路就是,他二十歲的時候,那是他爸爸資助他壯遊,這個就為這部偉大的著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九州一色的霜:好好好,原來大家沒成名都是啃老族。
明月鬆間照:杜甫\/蘇洵:你心髒誰呢。
杜甫\/蘇洵:不是你們後人什麽毛病,就非得說出來讓我們社死是吧!
明月鬆間照:嘿嘿。
張大可:“所以他最終才能寫出這樣一步,究天人之際、通比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學巨著。”
最後,張大可老師總結到:“聊了這麽多,我們也非常期待主創人員的典讀會,是怎麽來識讀《史記》的。”
視頻這時畫麵一轉,又來到了主創門的典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