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悅睡了個好覺,第二天一早,她被鬧鍾叫醒,她麻溜地爬起來收拾完退房,然後直接趕車到重慶。


    站在解放碑前的那一刻,俞悅唯一的想法是:“我要熱死了,現在還隻是六月份,到底誰會在七八月份來重慶旅遊啊。”


    多芒楊枝甘露:本重慶人現在在雲南旅遊,這邊天氣真的好爽,不過來的第一天直接感冒了。


    芝士葡萄:謝邀,人在重慶,已經要融化了,但這還不是最熱的時候,珍惜現在的三十多度吧。


    想想傳聞中的重慶路況,俞悅望而卻步:“不行,我覺得這樣逛一圈下來我真的會死,我沒跟你們開玩笑。


    所以我決定我們先去吃一頓,然後回酒店擺爛,下午或者晚上我再出來,別問,問就是夜行生物。”


    俞悅按以往的慣例,邊溜達邊看看吃什麽,反正回酒店也還得一會兒,她準備就在解放碑吃飯了。


    雖然是景區,但是被坑就被坑吧,俞悅安慰自己,隻要東西好吃就行,她就抱著這樣的擺爛心態找到一家來鳳魚。


    俞悅:“來鳳魚是什麽魚?沒見過,走,我們吃魚去!”


    點完菜以後,俞悅發現商家牆上有關於來鳳魚的介紹,但是她是個近視,她果斷把鏡頭轉過去當放大鏡用。


    俞悅:“原來來鳳驛原是成渝古驛道上的一個驛站,與龍泉驛、雙鳳驛、白市驛齊名,是成渝古道上的‘四大名驛’之一;


    自古為魚米之鄉,《華陽國誌·巴誌》雲:‘土植山兮,牲具六畜,桑蠶、麻、魚、鹽皆納貢之。’


    嘉慶《璧山誌》載:‘鱗之屬有江鯉、崖鯉、白鰱、鱒鯽、七星魚、紅梢魚、子巾魚等’,其有盛產在璧山來鳳璧南河中的‘七星魚’、‘紅梢魚’、‘青剝魚’為曆代貢品。


    70年代中期,以鄧永全(人稱鄧胖子)唐治榮(人稱唐聾子)為首的一幫廚師,在繼承川菜傳統烹製手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


    他們燒取出以‘麻、辣、燙、嫩’為主要特征的‘來鳳魚’,受到了過往食客的喜愛。著名書法家楊萱庭欣然題書‘鮮魚美’,盛讚味在來鳳。


    引來著名表演藝術家張瑞芬、遊本昌,歌星李丹陽、蔡國慶,書法家範樸,政界要人等專程到來鳳吃魚。


    一時間,食客不分遠近,身份不論貴賤,雲集來鳳,共品佳肴。”


    九州一色的霜:好家夥,聽起來就好吃,話說感覺悅悅好久沒有這樣好好吃飯了吧,這兩天都是帶回酒店。


    俞悅:“沒辦法,實在是天氣太熱了,我感覺我要被熱死在川渝了,還是我們貴州比較涼快。尤其我還在貴陽六盤水兩地跑。


    不行,我逛完重慶要直奔昆明,想念春城了,雖然它紫外線很強,但是真的很涼快,而且也很好逛。


    官渡古鎮啊,昆明老街啊,鬥南花市啊我都很愛,而且這個季節,怎麽能不去嚐嚐紅傘傘,白杆杆呢。”


    明月鬆間照:看來悅悅經常去雲南啊。


    俞悅:“因為我姨媽一家定居在昆明,所以有空就會過去玩,那邊看山看水看花都很不錯,實在不行還可以去滇池喂海鷗。”


    多芒楊枝甘露:所以你是身在重慶心在雲南咯?渣女。


    俞悅:“畢竟小孩子才做選擇嘛。”


    北宋—蘇軾:所以這個來鳳魚到底是怎麽做的,悅娘子可否再說一二。


    藍莓芝士多:東坡大大真的是吃貨人設不倒。


    俞悅:“好的東坡大大,讓我看看,這個商家牆上就沒有了,等我搜索一下萬能的某度,它是這麽說的:


    來鳳魚烹飪原料:草魚1000-1500克(現用花鰱居多)


    配料:幹辣椒節30克,幹辣椒麵30克,胡椒麵5克,花椒麵5克,花椒5克,大蔥150克,大蒜10克,鮮湯100克,濕紅薯澱粉50克,薑末10克,醋5克,泡薑10克,泡椒10克,白糖5克,味精5克,料酒30克,豆瓣50克,紅醬油5克,混合油250克,蔥花10克。


    烹飪方法:


    草魚一條,治淨切塊,反複清洗幹淨後用料酒醃製;


    鍋內下寬油,燒熱後下入幹辣椒段、花椒、蔥薑蒜末、 泡薑泡海椒末、郫縣豆瓣、辣椒麵炒香至油色紅亮;


    下入魚塊加料酒、大蔥段翻炒至顏色發白,加入適量鮮湯,燒開後調入鹽、白糖和胡椒粉;


    邊燒魚邊晃動鍋,待魚到八分熟時, 調入醬油、香醋,用水澱粉勾芡, 盆內用香蔥段打底,將魚倒入盆中, 撒上花椒麵、蔥薑蒜末,燒滾油澆在其上;


    來鳳魚起鍋八成熟即可,然後淋上熱油剛剛好,魚肉又鮮又嫩。


    呃,但是大大,這個東西你好像沒有辦法複刻誒,因為你們宋朝現在還沒有辣椒,更別說二荊條了。”


    九州一色的霜:紮心了。


    就要芋泥波波:沒關係,我可以交易給東坡大大,如果你下周有次數的話,我下周正好去重慶。


    北宋—蘇軾:......你看半年後可以嗎。


    就要芋泥波波:......你聽聽你說的是人話嗎。


    蘇轍扶額,這大饞兄長,身邊親朋好友的交易次數都快被他薅光了,基本上每周一就用完了。


    蘇軾歎氣,又是辣椒,行吧,看來又是一道注定無法複刻的美食了,鄭和到底能不能穿越到大宋去給他帶辣椒還回來啊!


    不過雖然蘇軾沒有辣椒,但是judy有啊!


    明—太宗—朱棣:悅姑娘,這個郫縣豆瓣是怎麽做的可否煩請告知一二?三寶已經給朕把辣椒帶回大明了。


    俞悅:“好家夥,不愧是你太宗陛下,這執行力杠杠的,讓我找找,郫縣豆瓣醬在哪呢...


    找到了,不過挺麻煩的誒:


    首先要用二荊條海椒,去把後用扁鍬切成一寸二分長,與鹽混合放入槽桶中於太陽下暴曬,每天翻攪兩次;


    然後是經冷水浸泡後的二流板幹蠶豆放入開水鍋中稍煮一下撈起冷卻後用石磨碾壓去皮;


    之後用黃豆磨成麵後與糯米混合製成曲餅,與精麵粉混合,和去皮的蠶豆瓣攪拌,放入扁筐中,送入曲房,使之自然發酵;


    再把發酵後的豆瓣入缸與海椒混合;


    最後就是每天早晨都需要翻、曬、露,一年左右後紅豆瓣成熟,黑豆瓣一年半以上成熟。


    感覺不僅是個技術活還特別考驗人的耐心,不過您肯定就沒有這個煩惱了,等著吃就行。”


    朱棣:嘻嘻。


    其他沒有辣椒的朝代皇帝們:不嘻嘻。


    俞悅:“軍事大佬們沒有給曆朝曆代的祖宗們規劃海外優品進口路線嗎,感覺好多朝代其實完全可以走出去的。”


    九州一色的霜:要時間的吧。


    俞悅:“也是,不管了,事已至此,先吃飯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田辣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田辣椒並收藏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