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短劇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 作者:秋田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決定接下來何去何從以後,俞悅打開了熟悉的破站,然後就被別人從外站搬運過來的沙雕短劇硬控一下午。
她和普通觀眾們都看得挺起勁的,因為現代觀眾已經熟練地學會了不帶腦子,古代老百姓們則是看啥都新鮮。
隻有曆朝皇室、王公大臣和世家貴女們看得眉頭緊皺,不是這短劇演的都是些什麽東西啊?
唐朝時期某五姓七望的世家貴女目瞪口呆地跟自家姐妹討論劇情:“這這這,這天幕上的劇情是真實存在的嗎?”
她的姐妹們也深感無語:“弄權宦官、實權公主、高功將軍、攝政王爺、清流權臣,再配個壯年帝王,我有些看不懂。”
這位崔姓貴女覺得自己cpu都快幹燒了,就這種組合在一塊這個王朝竟然還能相安無事,大家隻知道談情說愛,是不是有點過於魔幻了。
她的妹妹也深以為然,就他們這麽折騰,今天你為了拉我下馬坑害十萬大軍,明天我為了栽贓嫁禍犧牲滿城百姓的,這個王朝竟然還沒被推翻真是奇跡。
世家貴女們尚且知曉其中一二分的利害,就更別說各位皇帝陛下和文武百官了,大家麵麵相覷。
嬴政不敢置信地問扶蘇:“天幕上這個長公主被她的多啊磋磨致死?她的駙馬公然養外室?朕聽錯了?”
扶蘇:“......您沒聽錯,確實如此,而且這位駙馬還攔著不讓公主出公主府進宮告狀。”
劉徹同樣無語:“不是,這公主的陪嫁都是死人嗎?而且她竟然還是有兩千府兵的公主,兩千!”
霍去病思考了一下,別說兩千了,給他八百都夠把匈奴摁在地上摩擦了,所以這兩千府兵到底是拿來幹嘛的?
衛青想到之前俞悅看過的那位五旬老太的采訪,小心翼翼地開口:“呃,或許是起到一個裝飾上的作用吧。”
衛子夫雖然在後宮,但顯然跟弟弟衛青心有靈犀,她拉過衛長公主,告誡她千萬不能如此窩囊,至於天幕上那位,衛子夫槽多無口:“這很難評,祝她成功吧。”
李二完全想象不到到底是個什麽朝堂才能有這種逆天配置,他匪夷所思:“這幾撥人是在做什麽?”
英明神武如二鳳,覺得如果真有宦官和文臣武將膽敢在自己手下弄權,還美其名曰一心隻為自己的公主,那他一定會讓這些人知道什麽叫後悔來這世界。
長孫皇後也對女兒們千叮嚀萬囑咐,戀愛腦著實要不得,要是她們以後竟敢被一個男人如此作弄,就別說是她的女兒。
連judy都沉默了,這所謂的白衣卿相連一件栽贓收尾的事都做不好,還要屠城來掃尾,就這智商到底是怎麽做到宰相的?
而且那麽大動靜,其他人愣是十幾年都沒發現,還要等到這個長公主被害死以後以靈魂狀態偷聽才真相大白。
你說這白衣宰相厲害吧,他的政鬥手段幼稚到近乎拙劣,你說他不厲害吧,就這麽個局還沒人發現。
真就比爛啊,judy越想越覺得無語凝噎,什麽叫矮子裏拔高個,他今天可算是見到了。
至於那個因為成年以後掌權的攝政王爺不想還政於他就一哭二鬧三上吊,還揚言要讓整個郭嘉陪葬的皇帝。
所有利益相關的人看了都隻有兩個字評價他的所作所為:傻逼。
八八百思不得其解,就你這一件人事不幹還天天拿國家機器作妖的態度,擱誰誰也不會還政啊。
總之不帶腦子看的現代觀眾們和看個熱鬧的古代百姓們都看得很開心,隻有利益相關的其他人覺得自己受到了冒犯。
大家紛紛要求俞悅換碟,俞悅意猶未盡:“這不是挺好看的嗎,隻要看之前不帶腦子就行了。”
西漢—武帝—劉徹:這到底哪裏能看了?朕覺得這是對朕智商的侮辱。
秦—始皇—嬴政:+1!
唐—太宗—李世民:+1!
宋—太祖—趙匡胤:+1!
明—太祖—朱元璋:+1!
明—太宗—朱棣:+1!
俞悅:“......”
九州一色的霜:笑死了,全是利益相關,不過雖然劇情降智,但是拍得確實抓馬。
始皇大大的狗:確實,雖然我不覺得這種公主讓她重生她能改變什麽,不過我愛看雄競修羅場。
宋—李清照:你們為什麽會知道她會重生啊?我看標題和簡介也沒寫啊。
草莓奶糖:看多了就知道是什麽套路了,現在基本都是這種劇情,小說寫爛了就翻拍電視劇和互聯網短劇。
九州一色的霜:我感覺不止各位比下,估計公主們這會兒也想打人了,到底有沒有人替她們發聲啊!
秦—陽滋公主—嬴陰嫚:父皇說,如果以後有人尚主後膽敢如此做派,特許妾先斬後奏。
西漢—衛長公主:父皇也說,我大漢絕不能出如此辱沒天家聲威的公主,一個駙馬算什麽東西。
唐—太平公主:實話說,不止太宗爺爺,本宮也覺得受到了冒犯,真有如此蠢鈍如豬的公主?
草莓奶糖:好好好,就愛看這種爽文劇情,可惜唐朝以後的公主越來越勢弱了。
明月鬆間照:笑死,虛假的大女主公主:戀愛腦至死重生繼續爭寵做嬌妻。真正的大女主公主:鎮國太平公主一心奪權想做皇太女。
天幕下太平公主看到這裏,不但沒覺得有什麽不妥,反而因為自己的野心天下皆知而覺得驕傲。
看,本宮就是這樣的人,不會掩飾自己的欲望和野心,為什麽要因為這些而覺得羞恥呢,她偏要爭。
後人對太平公主毫不掩飾野心的行為,語氣讚賞到快要溢出來,俞悅不知道古代有幾個女子聽了進去。
反正優秀的人在哪裏都會閃閃發亮,至於俞悅這種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刷完短劇又覺得自己餓了。
自覺豬精轉世的俞悅幹脆從沙發上一躍而起,也差不多到點了,她決定出門覓食然後順便去聽相聲。
她和普通觀眾們都看得挺起勁的,因為現代觀眾已經熟練地學會了不帶腦子,古代老百姓們則是看啥都新鮮。
隻有曆朝皇室、王公大臣和世家貴女們看得眉頭緊皺,不是這短劇演的都是些什麽東西啊?
唐朝時期某五姓七望的世家貴女目瞪口呆地跟自家姐妹討論劇情:“這這這,這天幕上的劇情是真實存在的嗎?”
她的姐妹們也深感無語:“弄權宦官、實權公主、高功將軍、攝政王爺、清流權臣,再配個壯年帝王,我有些看不懂。”
這位崔姓貴女覺得自己cpu都快幹燒了,就這種組合在一塊這個王朝竟然還能相安無事,大家隻知道談情說愛,是不是有點過於魔幻了。
她的妹妹也深以為然,就他們這麽折騰,今天你為了拉我下馬坑害十萬大軍,明天我為了栽贓嫁禍犧牲滿城百姓的,這個王朝竟然還沒被推翻真是奇跡。
世家貴女們尚且知曉其中一二分的利害,就更別說各位皇帝陛下和文武百官了,大家麵麵相覷。
嬴政不敢置信地問扶蘇:“天幕上這個長公主被她的多啊磋磨致死?她的駙馬公然養外室?朕聽錯了?”
扶蘇:“......您沒聽錯,確實如此,而且這位駙馬還攔著不讓公主出公主府進宮告狀。”
劉徹同樣無語:“不是,這公主的陪嫁都是死人嗎?而且她竟然還是有兩千府兵的公主,兩千!”
霍去病思考了一下,別說兩千了,給他八百都夠把匈奴摁在地上摩擦了,所以這兩千府兵到底是拿來幹嘛的?
衛青想到之前俞悅看過的那位五旬老太的采訪,小心翼翼地開口:“呃,或許是起到一個裝飾上的作用吧。”
衛子夫雖然在後宮,但顯然跟弟弟衛青心有靈犀,她拉過衛長公主,告誡她千萬不能如此窩囊,至於天幕上那位,衛子夫槽多無口:“這很難評,祝她成功吧。”
李二完全想象不到到底是個什麽朝堂才能有這種逆天配置,他匪夷所思:“這幾撥人是在做什麽?”
英明神武如二鳳,覺得如果真有宦官和文臣武將膽敢在自己手下弄權,還美其名曰一心隻為自己的公主,那他一定會讓這些人知道什麽叫後悔來這世界。
長孫皇後也對女兒們千叮嚀萬囑咐,戀愛腦著實要不得,要是她們以後竟敢被一個男人如此作弄,就別說是她的女兒。
連judy都沉默了,這所謂的白衣卿相連一件栽贓收尾的事都做不好,還要屠城來掃尾,就這智商到底是怎麽做到宰相的?
而且那麽大動靜,其他人愣是十幾年都沒發現,還要等到這個長公主被害死以後以靈魂狀態偷聽才真相大白。
你說這白衣宰相厲害吧,他的政鬥手段幼稚到近乎拙劣,你說他不厲害吧,就這麽個局還沒人發現。
真就比爛啊,judy越想越覺得無語凝噎,什麽叫矮子裏拔高個,他今天可算是見到了。
至於那個因為成年以後掌權的攝政王爺不想還政於他就一哭二鬧三上吊,還揚言要讓整個郭嘉陪葬的皇帝。
所有利益相關的人看了都隻有兩個字評價他的所作所為:傻逼。
八八百思不得其解,就你這一件人事不幹還天天拿國家機器作妖的態度,擱誰誰也不會還政啊。
總之不帶腦子看的現代觀眾們和看個熱鬧的古代百姓們都看得很開心,隻有利益相關的其他人覺得自己受到了冒犯。
大家紛紛要求俞悅換碟,俞悅意猶未盡:“這不是挺好看的嗎,隻要看之前不帶腦子就行了。”
西漢—武帝—劉徹:這到底哪裏能看了?朕覺得這是對朕智商的侮辱。
秦—始皇—嬴政:+1!
唐—太宗—李世民:+1!
宋—太祖—趙匡胤:+1!
明—太祖—朱元璋:+1!
明—太宗—朱棣:+1!
俞悅:“......”
九州一色的霜:笑死了,全是利益相關,不過雖然劇情降智,但是拍得確實抓馬。
始皇大大的狗:確實,雖然我不覺得這種公主讓她重生她能改變什麽,不過我愛看雄競修羅場。
宋—李清照:你們為什麽會知道她會重生啊?我看標題和簡介也沒寫啊。
草莓奶糖:看多了就知道是什麽套路了,現在基本都是這種劇情,小說寫爛了就翻拍電視劇和互聯網短劇。
九州一色的霜:我感覺不止各位比下,估計公主們這會兒也想打人了,到底有沒有人替她們發聲啊!
秦—陽滋公主—嬴陰嫚:父皇說,如果以後有人尚主後膽敢如此做派,特許妾先斬後奏。
西漢—衛長公主:父皇也說,我大漢絕不能出如此辱沒天家聲威的公主,一個駙馬算什麽東西。
唐—太平公主:實話說,不止太宗爺爺,本宮也覺得受到了冒犯,真有如此蠢鈍如豬的公主?
草莓奶糖:好好好,就愛看這種爽文劇情,可惜唐朝以後的公主越來越勢弱了。
明月鬆間照:笑死,虛假的大女主公主:戀愛腦至死重生繼續爭寵做嬌妻。真正的大女主公主:鎮國太平公主一心奪權想做皇太女。
天幕下太平公主看到這裏,不但沒覺得有什麽不妥,反而因為自己的野心天下皆知而覺得驕傲。
看,本宮就是這樣的人,不會掩飾自己的欲望和野心,為什麽要因為這些而覺得羞恥呢,她偏要爭。
後人對太平公主毫不掩飾野心的行為,語氣讚賞到快要溢出來,俞悅不知道古代有幾個女子聽了進去。
反正優秀的人在哪裏都會閃閃發亮,至於俞悅這種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刷完短劇又覺得自己餓了。
自覺豬精轉世的俞悅幹脆從沙發上一躍而起,也差不多到點了,她決定出門覓食然後順便去聽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