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視頻裏,up就看到大片大片盛開的梅花,俞悅再一次捶胸頓足,好像夏天來揚州確實不是時候。


    解說:“這一大片花都開了,隻不過現在這個時節還沒有完全開,過段時間全開了也就到旅遊旺季了。”


    穿過一片現在隻剩下光禿禿的枝丫的梅林,俞悅和徐楨繼續往五亭橋前進。


    解說:“大家看,現在馬上就到五亭橋了,它的橋體由五個連起來的亭子組成,所以因此得名。


    不過它並不止這一個名字,大家如果在空中看的話,它又像是一朵綻放的蓮花,所以又叫蓮花橋。


    它的橋墩有北方建築的感覺,亭子有南方建築的感覺,集南秀北雄於一身,是揚州的地標建築。


    它的瓦片是黃色的,五亭橋又被叫做華夏最美的橋,這個五亭橋上還掛滿了風鈴。風吹的時候搖來晃去的,聲音可好聽了。”


    很巧,解說話音剛落,就是一陣微風吹過,橋上的風鈴當即丁零當啷地響了起來,聲音確實清脆悅耳。


    俞悅眯起眼睛:“揚州人民也吃得太好了,這裏真的好適合來晨跑或者飯後散步,光找個地方坐會兒也很好。”


    這個倒是,這幾乎是宋朝之前的皇帝們心裏的第一個想法,看慣了北方雄渾大氣的建築,眼前精致的小橋流水確實眉清目秀。


    看來俞悅沒有騙他們啊,果然南方人有多向往大漠,北方人就有多渴望江南,人總想去自己沒去過的地方看看。


    始皇大大甚至已經在心裏思考了兩秒鍾他在江南建個行宮,然後每年都去住一兩個月的可能性。


    不過也就僅僅兩秒,這個想法就被他自己否決了,畢竟現在的江南可不是後世的江南。


    況且如今他大秦正是缺少人手的時候,享受享受倒也不是不行,但沒必要,用後人的話來說,性價比太低。


    始皇大大想到這裏,順手戳了塊手下人最近在南詔國新發現的可以食用的果子,還挺甜,現在他的飲食水平對此以前也算是享受了。


    更何況他如今坐鎮鹹陽都有人虎視眈眈地不安分,更遑論他要是真的有什麽動作他們會有多大反應了。


    始皇大大不到一分鍾就把自己說服了,然後他繼續邊工作邊把天幕當背景音,嗯,長城也修得差不多了吧。


    俞悅和徐楨自然是不知道始皇大大的想法,她倆還在那感歎五亭橋的美貌順便哢嚓哢嚓呢。


    反正草莓老師說了,她倆隨便拍,拍好的照片她負責給她們p,想p成什麽樣就p成什麽樣。


    俞悅和徐楨拍了十分鍾才意猶未盡地收手,然後繼續跟著講解往前走。


    解說:“過了五亭橋,就能看到那個白塔了,它也是這裏的必逛點之一。”


    她們一路跟著路燈走到白塔邊上,然後才發現它是真的高,俞悅:“我腦子裏一直有句歌詞在盤旋。”


    明月鬆間照:海麵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俞悅:“明月老師你是懂我的,所以這個白塔和那個白塔到底有沒有關係啊,我真的很好奇。”


    徐楨:“不如聽聽解說怎麽說。”


    俞悅:“也行。”


    解說:“據說白塔的來曆是這樣的,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瘦西湖的時候,說這個瘦西湖的風景跟北海公園很像,就是少了一個白塔。


    然後揚州的鹽商聽到乾隆皇帝這句話,就投其所好,一夜之間就把這個白塔造出來了。”


    俞悅:“劃重點,一夜之間,不知道又會有多少百姓為了這隨口一句枉送性命,真是萬惡的封建社會。”


    乾隆垂死病中驚坐起:對!沒錯!就是這個味兒!他就說嘛,該來的總會要來的,他預判了她們的預判!


    他沒有空大!


    不得不說,如果俞悅知道乾小四在想什麽,估計會說一句:弘曆你這個精神狀態有些堪憂啊,像是不小心暴露了什麽。


    不過她聽不到,所以她隻能又掏出手機在白塔前麵打卡拍照,然後跟著解說的路線繼續走。


    解說:“又走過了一點,馬上就到熙春台了。熙春台就是乾隆下江南的時候鹽商蓋起來,為乾隆的母親祝壽的。


    然後遠處還能看到一個塔,現在已經能隱隱約約看到這個塔了,那個是大明寺的棲靈塔。


    雖然這座棲靈塔不在瘦西湖內,但是我們卻能在瘦西湖內看到它,並拍出它的照片,這種方式建造叫做借景。”


    俞悅和徐楨眯起眼睛,果然能看見遠處隱隱約約有座高塔,兩人不得不感歎,古人真是太有智慧了。


    天幕下有建造瘦西湖的工匠已經驕傲地在家人麵前挺起了胸:“儂看看,儂看看,這就是阿拉造的瘦西湖,好看不啦。”


    家人哭笑不得地順著他道:“好看好看,你飯吃不吃的啦,阿拉的天幕都被你擋住了,讓開點。”


    工匠悻悻地繼續坐下扒飯。


    到了熙春台,俞悅和徐楨看著眼前這個富麗堂皇的綠頂,感歎不愧是給乾隆的母親祝壽的建築,看上去果然端莊大氣。


    解說:“而且在這個熙春台這裏,還剛好能看到遠處的五亭橋呢,它沒有怎麽被遮擋,真的非常巧妙啊。”


    俞悅:“這空間感,感覺要是讓我來,我連圖都看不明白。”


    徐楨:“這個我同意。”


    完蛋!幾乎所有從事工匠行業的老祖宗們心中哀嚎,看這架勢,他們好像又要來活兒了,不是能不能拒絕啊!


    嗚嗚嗚悅娘子,徐娘子,你們兩個千萬別誇了,誇得我們都要心動了,更何況那些貴人們呢。


    工匠老祖宗們仿佛已經看到自己未來加班加到頭禿的日子了,真是前途未卜啊。


    一無所知的俞悅從熙春台走到西門,解說:“熙春台的旁邊就是瘦西湖的西門,但是我們還要往前走。


    如果體力不好的人也可以先走了,因為大部分景點已經都看完了,剩下的就還有兩三個地方了。”


    俞悅和徐楨自然是無視up的忠告,繼續往前走,終於,視頻裏傳來一句:“對麵就是二十四橋了。”


    俞悅瞬間覺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氣能跑到二十四橋了,她撒腿就往前跑,實在是等不及了。


    解說:“這個橋的名字來源於杜牧的那首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二十四橋的台階一共有二十四階,台階是越往上越陡,從弧形側麵看的話還是呈弧形的。


    二十四橋這個橋的欄杆還是用漢白玉做的,上麵的痕跡是經過風吹日曬以後形成的,現在已經很光滑了。”


    說到漢白玉,俞悅表示自己有話要說:“我之前一直以為漢白玉是一種玉,真的,沒開玩笑。


    我當時上學的時候看書上說天安門前麵的橋都是用漢白玉鋪的,我就想寫得多好看啊,冬天得多滑啊。”


    徐楨:“......你這個是真的無敵了,人家介紹的時候不是直接就叫漢白玉石嗎,聽課隻聽一半是吧。”


    用漢白玉建造故宮本人的朱棣也哽住了,不是這真要是用玉造個破橋,得多燒錢啊!


    有那些錢他打蒙古,給三寶下西洋之類的幹點什麽不好,拿去燒著打水漂玩,他看起來像是傻子嗎!


    而且冬天還滑得要死!


    唐—韓愈:悅娘子之後再看書可莫要看漏了。


    俞悅可疑地臉紅了,還好現在是晚上,本身光線也不太好,沒人能看出來,不然她可丟大人了。


    大家說笑了一會兒,漸漸地安靜下來,俞悅和徐楨就著晚上的熱風,雙手搭在漢白玉欄杆的二十四橋上,靜靜地欣賞景色。


    其實硬要說的話,二十四橋也就那樣,除了樓梯稍微有點設計感以外,它甚至不如剛才她們看到的小紅橋有設計感。


    甚至景色也不如白天,因為這裏確實花裏胡哨的燈光很多,原本瘦西湖的十分靜謐都被燈光衝淡了八分。


    但是俞悅還是執拗地覺得,這裏就是不一樣,這裏有漫天的明月晚星,還有陪她懷古傷今的人。


    站在她身邊的徐楨雙手拖著下巴,看了一會兒忽然出聲:“杜牧大大,你說你當時寫詩的時候在想什麽呢。”


    你當時寫詩的時候在想什麽呢。


    杜牧聽到這個提問有些愣神,他此刻還在金陵,並沒有在揚州,可這句詩,顯然是一句送別詩。


    他會在將來的某個夜晚,在揚州的二十四橋,不,現在還是無名小橋,他會在那裏告別友人嗎。


    那他會想什麽呢。


    他回想自己在金陵寫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苦笑一聲。


    那個時候的自己,應當是送別友人的同時,還在想家國命運吧,明明有那麽多的前朝舊事可以引以為戒,可是沒有人聽。


    杜牧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沒有人會聽他說話。藩鎮割據八十年,整個大唐幾乎可以說是四分五裂。


    但達官貴人們仍然是縱情聲色,統治者們仍然寄希望於宗教鬼神,從科舉及第至今,自己也可以說是一事無成。


    自己還記得年少時的理想,可這理想要實現,又談何容易呢。


    杜牧想了很多,最後麵對徐楨無心的一句疑問,也隻剩下沉默,悠悠萬事千頭萬緒,他竟不知從何說起。


    沒有得到回答,徐楨也不在意,俞悅倒是忽然想起這個“造謠”達人,也是語文書上的常客。


    想了想,她預告了一下:“那我們待會兒回酒店以後,我給你們講講杜牧吧,以後有機會說說他的難兄難弟李商隱。”


    難兄難弟,杜牧和李商隱聽到這個形容詞,覺得形容他們倒是頗為貼切,如今的大唐。他們都是無根浮萍罷了。


    隻有二鳳嗅到一絲不太妙的氣息,從杜牧的這兩句詩來看,好像俞悅即將要說的故事他不是太愛聽。


    二鳳陛下當機立斷,先屏蔽了皇帝群聊,主打一個隻要我手速夠快,你們的嘲諷我就看不見。


    然後就是無盡的怒火了,因為很顯然,大唐不幸的根源都來源於他的那個好重孫,李!隆!基!


    自從天寶李隆基嘎了以後,開元李隆基也很自覺,如今一看俞悅說到大唐後期的詩人,他很自覺地準備好挨罵。


    果然,沒過多久,太宗陛下和他爺爺高宗陛下就聯袂而來,給他罵了個狗血淋頭,李隆基麵無表情地聽著。


    他也想過,自己堂堂天子,憑什麽聽這些老不死的喋喋不休,他們是千古一帝又如何,是自己的骨肉至親又如何。


    如今的自己才是整個大唐的實際掌控者,不是嗎。所以他為什麽要聽這些蒼蠅嗡嗡叫,徒增煩惱。


    但是他剛有這種想法,就會開始莫名心悸,甚至時常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滿身淤青,就好像...就好像被人打了。


    李隆基幾乎立刻就反應過來,這是那該死的天幕在作祟!看起來俞悅身後另有其人,而這人看不得他過得好。


    李隆基倒沒有懷疑過是俞悅幹的,畢竟這幾個月天幕看下來,他覺得那就是個城府全無的傻丫頭。


    於是被罵以後消極怠工的李隆基選擇認真聽李世民和李治的混合雙罵,別說,習慣了也就好了。


    而且他發現,隻要他忍著,被罵過後也不擺爛好好幹活,他的生活就不會有什麽變化,起床之後也不會有什麽淤青。


    李隆基也動過擺爛退位的念頭,但這個念頭剛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就立馬被他給否決了。


    如果沒有天幕,他當然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可是自從天幕出現後,他解決了安祿山和李林甫,也同時相當於解決了自己的兩個心腹。


    哦,楊國忠這個隻知道斂財的蠢貨不算。他像是生怕人不知道他是國舅,李隆基也是在解決他以後才發現這廝離譜到了什麽地步。


    但是如今天幕出現了,如今朝中的許多大臣都和李亨眉來眼去,他對朝堂的掌控力也大不如前了。


    以前退位後,他自然還能保證自己依舊大權獨攬,太子上位後也不過是他的提線木偶罷了,他想怎樣就怎樣。


    但是現在不行,現在他一旦退位,權力交割勢必不會如他預想中的那般順利,少不得要跟李亨起摩擦。


    一個為新皇所厭惡,並且手無寸鐵的太上皇會是如何,李隆基用腳都能想出來,到時候他的屍體不被扔永濟渠都算是李亨顧及幾分父子之情。


    所以,如果李隆基不想死,他隻能兢兢業業地在這個皇位上幹到死,這樣起碼權力還是掌握在他手裏。


    而他隻需要忍一忍李世民和李治心情不好就罵他兩句出出氣,以及已成氣候的太子黨時不時給他使個絆子。


    更何況他要是好好幹下去,也必定會是後世蓋章的千古一帝,搞不好功德簿上還能跟他太爺爺掰掰手腕。


    李隆基無疑是精明的,這筆賬他還是算得清楚的,所以就算現在李世民和李治對他混合雙罵,他也都是笑臉盈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田辣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田辣椒並收藏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