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遙遠的距離,即便是有著一百塊化能板的引力,也依然需要不少時間。
終於,在五個小時之後,文山感覺到空間的變化減緩了,意識到他已經將極為遙遠對方的空間拉過來了,下一步的操作就是放出一團化能放入到遙遠空間中,之後就是感應了。
文山很快將化能團放進空間,然後撤掉引力,讓空間緩慢恢複,同時也在關注著化能團的情況並心裏做著測量。
一百公裏、一千五百公裏、五千公裏······
這個距離測量不一定準確,隻是憑借文山的經驗來計算的,但是總好過什麽數據都沒有,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
當距離已經達到文山現有知識水平可以計算的最遠距離之時,文山隻能更改策略,開始使用時間段測距。
現在差不多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而距離就是文山算不出來的距離,那麽兩個小時之後就是兩個算不出來的距離,之後再進行相加計算。
雖然這種方法是粗糙中的粗糙,但是文山要的也不是精確數據,隻是大概了解一下他的極限。
終於五個小時過去,文山結束了計算,並不是他感應不到了化能團,隻是這個距離他已經滿足了。
他和已知星域做了對比,現在的距離絕對遠遠超過已知星域的最遠距離。
這就可以了,至少在最近的幾十年中,他應該也就會在已知星域中到處轉轉,太遠的旅行等到幾十年之後再說吧。
極限已經沒有極限了,那就試一試各個招式的極限吧。
首先是文山最早開發出來的偵查能力,之前的全方位偵查時一百公裏,放到現在來說,有些不夠用了,文山需要更遠距離的偵查能力,因為他的敵人現在在哪都不知道。
化能放出,還是之前的化能量,文山開始向外擴散。
一個巨大的化能球立即不斷擴大,然後覆蓋整個基地,向外擴張。
當化能終於停止的時候,他看到了整個的小九,以及小九周邊的星空。
文山很平淡地接觸了化能,並沒有多麽欣喜,這個距離不好也不壞,勉勉強強。
看來想要找到那些故意隱藏起來的文明,他還需要繼續努力。
之後的幾天時間,文山不是在測試能力就是在拓展能力,並沒有實際開始新內容的訓練。
文山覺得隻有了解了自身,才能更容易地做到各種進步。
在文山訓練的時候,星盟的遷徙計劃已經被眾多的族群、勢力得知了,而他們的反應也基本一致,那就是反對,強烈的反對。
他們不知道什麽隱秘,也不知道是否被圈養,他們隻知道這裏是他們的家園,這裏有著他們的資源,這裏還是他們接下來各種展望、各種計劃的舞台,他們不能離開。
但是星盟的態度卻很堅決,如果不離開,那麽星盟將會放棄他們,任他們自生自滅,星盟不會出手幫助任何一個選擇留下的組織。
現在情況有些微妙了。
星盟是所有的族群共同組建的組織,負責各個族群之間的利益分配以及關係協調。
但是現在星盟開始想要主導各個族群的內部決策了,這可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情況,他們還是希望星盟能夠好好為他們工作,為他們賺取足夠的利益。
星盟中的那些席位也都有各個族群內部推選出來的代表占據,他們雖然明白這其中的關鍵,但是他們的族群並不明白,也不理解,而他們又不能隨便將圈養者的情報說出去,因此就形成了這種僵持的局麵。
離開就意味著要重新開始,甚至有可能族群內部需要重新洗牌,這是當權者不能忍受也不願承受的風險。
鯡族在內的三霸族同樣也得到了星盟的通知,但是他們族群並沒有在意這種事情,星盟對他們來說就是癢癢撓,有了星盟,一些事情處理起來就方便多了,但是沒有了星盟,他們同樣可以處理那些事情,隻不過有些麻煩罷了。
拉索爾並不這麽認為,星盟突然這麽大張旗鼓地行動,必定是有原因的,而且絕對不會是小事,這讓拉索爾不自覺地想到了它們的祖先一直在擔心的事情,圈養者追來了。
這個想法來得突然,但是卻讓拉索爾警覺,這種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甚至很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否則星盟不會害怕成這個樣子,即便是麵對他們三霸族,星盟都隻是因為不願意開戰而勉強任由他們作為罷了。
但是它沒有人可以去問,星盟裏的那些人也都不會告訴它的,而它們族群派到星盟裏的那些代表,也因為不願意離開這裏而被星盟驅逐回來了。
它們雖然是代表,但是真正接觸星盟核心的還是幾個人類族群,他們將消息封鎖得很嚴密,並沒有透露給太多的人,所以其他知道真相的族群也都不多。
那些不願意離開的族群開始聯合起來對抗星盟了,這個被他們一手拉扯起來的星盟竟然開始公然反抗了,那可不行,必須給星盟點兒顏色瞧瞧。
星盟的大部分資源還是來自於各個族群的提供,隻有一小部分資源來自於星盟自己管理的產業,所以那些反對的族群理所當然地就斷絕了給星盟的資源供給,這讓星盟瞬間損失了大半的資源,現在能夠帶離的人和資源都不多了。
再這樣堅持下去,很可能星盟會眾叛親離,得不到任何好處,但是星盟又不願意放棄這麽好的逃離機會,所以依然沒有停止動作。
有人開始擔心他們會和星盟開啟戰爭,這樣的內訌可不是之前那種各個族群之間的小摩擦級別的戰爭,而是幾乎將整個已知星域內的族群都牽扯到裏麵的空前規模的戰爭。
如果這場戰爭真的開啟,那麽滅亡的族群絕對不止一個。
如果還有一些族群保持著理智,他們一定會盡量將這種趨勢壓下去的,會盡量使用過去無數年來一直使用的常用伎倆——談判——來將事情放到桌麵上好好拆開分析。
這也是那些人組織星盟搬離已知星域的一個方法,談判必定會耗時很久,而且還是星盟離開已知星域這種大事,肯定會耗費個幾百上千年時間,等到那個時候,也許他們談判的最初目的都會被遺忘吧。
文明,在此刻好像真的變成了嘴上說的東西,不付諸行動就是真正的文明。
這樣的僵持持續了五個月時間,星盟和反對者的關係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由於星盟一直都在進行著遷徙,所以已經爆發過不少次的摩擦了,激烈程度不斷升級,最近甚至開始出現大規模傷亡的情況。
這已經不能算是摩擦了,各個族群都開始緊急備戰,各種武裝到牙齒的戰艦都被他們從倉庫中拉了出來,放到了與星盟對峙的最前線。
而星盟這邊,主要支持它的就是幾個知道真相的人類族群,也就是說,如果開戰,基本就是人類和其他生命族群的戰爭,而且還是不占據優勢的戰爭。
現在三霸族那邊還沒有動靜,也不知道它們會怎麽選擇,如果同樣選擇反對星盟,那麽人類將會更加不占據優勢,甚至沒有勝利的可能。
但是這條路必須走下去,這不是為了他們自己,而是未來。
隻要他們將一些族人保留下來,就有可能在無數年之後,發展到和那些圈養者相同實力,然後帶著希望回來拯救那些依然被圈養著的族群,並告訴他們當年星盟的正確性。
其實這件事情沒有一個對錯,因為他們都不能預先知道未來會發生的事情,也就沒辦法判斷哪個選擇會給他們帶來毀滅,哪個選擇帶來的是希望與明天。
對於這種需要時間驗證的事情,他們雙方都沒有做錯,隻是因為考慮的角度不同才會有不同的選擇。
星盟這邊也在極力地壓製戰爭的爆發,內訌永遠不是明智的選擇,隻會消耗族群力量。
現在看來,好像唯一的希望就是將真相公之於眾了,但是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即便那些族群知道了真相,也有可能會繼續反對星盟的決策。
說與不說,成為了這段時間以來,星盟內部討論最多的話題,基本每一次的會議都會將這個問題提起,然後不了了之,從來沒有得出一個準確的結論。
盡管星盟不願意告知眾人真相,還是有人將消息放了出來,並迅速地成為了熱點話題,被廣泛討論。
各種言論也隨之而起。
有的認為這是星盟編造的借口,因為交界帶已經消失,那些神秘的儀器也都被星盟掌控著,已經沒有任何的辦法證明星盟說的那些是否是真的,星盟編造了一個找不到證據的理由來氣騙他們離開這片家園。
也有人認為這是很有可能的,畢竟未知星域中存在著各種危險,他們從來沒有真正探索過,存在著某種強大族群是很有可能的,圈養他們自然合理。??
終於,在五個小時之後,文山感覺到空間的變化減緩了,意識到他已經將極為遙遠對方的空間拉過來了,下一步的操作就是放出一團化能放入到遙遠空間中,之後就是感應了。
文山很快將化能團放進空間,然後撤掉引力,讓空間緩慢恢複,同時也在關注著化能團的情況並心裏做著測量。
一百公裏、一千五百公裏、五千公裏······
這個距離測量不一定準確,隻是憑借文山的經驗來計算的,但是總好過什麽數據都沒有,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
當距離已經達到文山現有知識水平可以計算的最遠距離之時,文山隻能更改策略,開始使用時間段測距。
現在差不多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而距離就是文山算不出來的距離,那麽兩個小時之後就是兩個算不出來的距離,之後再進行相加計算。
雖然這種方法是粗糙中的粗糙,但是文山要的也不是精確數據,隻是大概了解一下他的極限。
終於五個小時過去,文山結束了計算,並不是他感應不到了化能團,隻是這個距離他已經滿足了。
他和已知星域做了對比,現在的距離絕對遠遠超過已知星域的最遠距離。
這就可以了,至少在最近的幾十年中,他應該也就會在已知星域中到處轉轉,太遠的旅行等到幾十年之後再說吧。
極限已經沒有極限了,那就試一試各個招式的極限吧。
首先是文山最早開發出來的偵查能力,之前的全方位偵查時一百公裏,放到現在來說,有些不夠用了,文山需要更遠距離的偵查能力,因為他的敵人現在在哪都不知道。
化能放出,還是之前的化能量,文山開始向外擴散。
一個巨大的化能球立即不斷擴大,然後覆蓋整個基地,向外擴張。
當化能終於停止的時候,他看到了整個的小九,以及小九周邊的星空。
文山很平淡地接觸了化能,並沒有多麽欣喜,這個距離不好也不壞,勉勉強強。
看來想要找到那些故意隱藏起來的文明,他還需要繼續努力。
之後的幾天時間,文山不是在測試能力就是在拓展能力,並沒有實際開始新內容的訓練。
文山覺得隻有了解了自身,才能更容易地做到各種進步。
在文山訓練的時候,星盟的遷徙計劃已經被眾多的族群、勢力得知了,而他們的反應也基本一致,那就是反對,強烈的反對。
他們不知道什麽隱秘,也不知道是否被圈養,他們隻知道這裏是他們的家園,這裏有著他們的資源,這裏還是他們接下來各種展望、各種計劃的舞台,他們不能離開。
但是星盟的態度卻很堅決,如果不離開,那麽星盟將會放棄他們,任他們自生自滅,星盟不會出手幫助任何一個選擇留下的組織。
現在情況有些微妙了。
星盟是所有的族群共同組建的組織,負責各個族群之間的利益分配以及關係協調。
但是現在星盟開始想要主導各個族群的內部決策了,這可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情況,他們還是希望星盟能夠好好為他們工作,為他們賺取足夠的利益。
星盟中的那些席位也都有各個族群內部推選出來的代表占據,他們雖然明白這其中的關鍵,但是他們的族群並不明白,也不理解,而他們又不能隨便將圈養者的情報說出去,因此就形成了這種僵持的局麵。
離開就意味著要重新開始,甚至有可能族群內部需要重新洗牌,這是當權者不能忍受也不願承受的風險。
鯡族在內的三霸族同樣也得到了星盟的通知,但是他們族群並沒有在意這種事情,星盟對他們來說就是癢癢撓,有了星盟,一些事情處理起來就方便多了,但是沒有了星盟,他們同樣可以處理那些事情,隻不過有些麻煩罷了。
拉索爾並不這麽認為,星盟突然這麽大張旗鼓地行動,必定是有原因的,而且絕對不會是小事,這讓拉索爾不自覺地想到了它們的祖先一直在擔心的事情,圈養者追來了。
這個想法來得突然,但是卻讓拉索爾警覺,這種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甚至很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否則星盟不會害怕成這個樣子,即便是麵對他們三霸族,星盟都隻是因為不願意開戰而勉強任由他們作為罷了。
但是它沒有人可以去問,星盟裏的那些人也都不會告訴它的,而它們族群派到星盟裏的那些代表,也因為不願意離開這裏而被星盟驅逐回來了。
它們雖然是代表,但是真正接觸星盟核心的還是幾個人類族群,他們將消息封鎖得很嚴密,並沒有透露給太多的人,所以其他知道真相的族群也都不多。
那些不願意離開的族群開始聯合起來對抗星盟了,這個被他們一手拉扯起來的星盟竟然開始公然反抗了,那可不行,必須給星盟點兒顏色瞧瞧。
星盟的大部分資源還是來自於各個族群的提供,隻有一小部分資源來自於星盟自己管理的產業,所以那些反對的族群理所當然地就斷絕了給星盟的資源供給,這讓星盟瞬間損失了大半的資源,現在能夠帶離的人和資源都不多了。
再這樣堅持下去,很可能星盟會眾叛親離,得不到任何好處,但是星盟又不願意放棄這麽好的逃離機會,所以依然沒有停止動作。
有人開始擔心他們會和星盟開啟戰爭,這樣的內訌可不是之前那種各個族群之間的小摩擦級別的戰爭,而是幾乎將整個已知星域內的族群都牽扯到裏麵的空前規模的戰爭。
如果這場戰爭真的開啟,那麽滅亡的族群絕對不止一個。
如果還有一些族群保持著理智,他們一定會盡量將這種趨勢壓下去的,會盡量使用過去無數年來一直使用的常用伎倆——談判——來將事情放到桌麵上好好拆開分析。
這也是那些人組織星盟搬離已知星域的一個方法,談判必定會耗時很久,而且還是星盟離開已知星域這種大事,肯定會耗費個幾百上千年時間,等到那個時候,也許他們談判的最初目的都會被遺忘吧。
文明,在此刻好像真的變成了嘴上說的東西,不付諸行動就是真正的文明。
這樣的僵持持續了五個月時間,星盟和反對者的關係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由於星盟一直都在進行著遷徙,所以已經爆發過不少次的摩擦了,激烈程度不斷升級,最近甚至開始出現大規模傷亡的情況。
這已經不能算是摩擦了,各個族群都開始緊急備戰,各種武裝到牙齒的戰艦都被他們從倉庫中拉了出來,放到了與星盟對峙的最前線。
而星盟這邊,主要支持它的就是幾個知道真相的人類族群,也就是說,如果開戰,基本就是人類和其他生命族群的戰爭,而且還是不占據優勢的戰爭。
現在三霸族那邊還沒有動靜,也不知道它們會怎麽選擇,如果同樣選擇反對星盟,那麽人類將會更加不占據優勢,甚至沒有勝利的可能。
但是這條路必須走下去,這不是為了他們自己,而是未來。
隻要他們將一些族人保留下來,就有可能在無數年之後,發展到和那些圈養者相同實力,然後帶著希望回來拯救那些依然被圈養著的族群,並告訴他們當年星盟的正確性。
其實這件事情沒有一個對錯,因為他們都不能預先知道未來會發生的事情,也就沒辦法判斷哪個選擇會給他們帶來毀滅,哪個選擇帶來的是希望與明天。
對於這種需要時間驗證的事情,他們雙方都沒有做錯,隻是因為考慮的角度不同才會有不同的選擇。
星盟這邊也在極力地壓製戰爭的爆發,內訌永遠不是明智的選擇,隻會消耗族群力量。
現在看來,好像唯一的希望就是將真相公之於眾了,但是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即便那些族群知道了真相,也有可能會繼續反對星盟的決策。
說與不說,成為了這段時間以來,星盟內部討論最多的話題,基本每一次的會議都會將這個問題提起,然後不了了之,從來沒有得出一個準確的結論。
盡管星盟不願意告知眾人真相,還是有人將消息放了出來,並迅速地成為了熱點話題,被廣泛討論。
各種言論也隨之而起。
有的認為這是星盟編造的借口,因為交界帶已經消失,那些神秘的儀器也都被星盟掌控著,已經沒有任何的辦法證明星盟說的那些是否是真的,星盟編造了一個找不到證據的理由來氣騙他們離開這片家園。
也有人認為這是很有可能的,畢竟未知星域中存在著各種危險,他們從來沒有真正探索過,存在著某種強大族群是很有可能的,圈養他們自然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