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周被發現,現在跑也跑不了了,周圍看戲的人才發現他不是村民,紛紛遠離他,用怪異的眼神盯著他和念垚。
有村民反應過來:“他們就是前兩天提著刀進村的那兩個。”
此話一出,人群議論起來,大概就是在猜測他們是怎樣的壞人,念垚犯了難。
這時,村長站了出來,製止了事態進一步地發展。
他莊嚴地對大家說:“大家都不要人雲亦雲,他們倆是不是壞人我會問清楚,會給大家一個交代,都散了吧。”
村長的話好像命令一般,大家紛紛遵守紀律,該做什麽就做什麽,不再聚堆看戲。
念垚就好奇了,這個村長怎如此厲害,把村民們拿捏得死死的。
她先道明了身份和來意:“我們是遠處一座靈山門派的弟子,下山曆練誤入了村子,想在此休整幾日再北行,然後我們還想跟您了解一下村子。”
糾紛案的雙方“戰士”已經暫時休戰了,村長隻好先解決他們倆的事情。
村長拍掉頭巾上的黃沙,對他們說:“外麵風沙大,先跟我來吧。”
他們被帶到了村長家,也在中央街道,他的老伴正在織布裁衣,看這裏專業工具很多,念垚初步斷定他的妻子是專給村民做衣服的。
隻是她眼神呆滯,連家裏來了人她也不知道看哪裏,但是她沒有絲毫惡意,溫良莞爾地問道:“是春娘來了?你要的衣服已經做好嘍,就在案台上的木框子裏,自個兒拿啊。”
念垚這才明白她是個瞽人1,不過她卻做著最需要雙眼的女工活,倒是令她刮目相看。
村長跟她解釋:“不是春娘,是村裏來的客人,春娘要午後才來拿衣服。”
婦人聽完就跟他們道歉:“原來是客人啊,不好意思啊,我看不見。”
軒周見狀趕緊搖頭擺手:“沒有沒有沒有。”
她看不見,但聽得出:“是年輕小夥子啊,年輕好啊。”
是這麽個道理,但是她說的未免也太奇怪了,為什麽要說年輕好?軒周認為她在懷念自己年輕時的模樣。
念垚則不說話,拿起案台上木框子裏的衣服仔細看了看,做工很細致,可以說一個視力正常的人也不一定有她這個手藝,更何況她還是個瞎子。
再看這屋內的陳設,不敵客棧的十分之一,極樸素,看上去很貧窮。
村長給他們擺好了凳子,這估計已經是他們家最好的待客方式了。
坐下後,村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麽想了解村子?”
念垚:“因為沒見過,一直待在山上,不明白為什麽沙漠裏還住著人。”
她沒有拐彎抹角,而是直抒胸臆,希望能盡快結束對話,離開這裏。
村長沒有絲毫的不情願,把該說的都說了。
他說:“我們龍村以前是個鬱鬱蔥蔥、流水湯湯的地方,後來龍神受傷,這裏也就蕭條了,大家夥說要報答龍神,所以就一直住在這裏。”
這就奇怪了,有龍神,還知道他受傷了。
念垚又問:“真的有龍神嗎?”
村長篤定地說:“當然有。”
軒周看出狀況,配合念垚假意震驚:“好厲害啊,還有龍神,那這裏一定是風水寶地。”
村長依舊是一副正經的樣子:“從前又怎麽不是一塊頂好的寶地?也許是從前太過奢華不知節約,禍害了龍神,大家於心中有愧,所以都不肯搬走。
隻有那一戶人家,不信龍神,當時堅決要搬走,但最後被我們攔下來,沒成想這些年的艱苦日子還沒讓他們相信,所以才遭了劫難。”
村長打開門,指著對麵那戶人家,雖然風沙大,但是他們倆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了,那是黃毛小子的家,門口的幹柴很明顯。
念垚和軒周同時轉頭麵麵相覷,被這個新消息震驚住了。
村長還在繼續說:“我原以為那孩子沒了父母,已經受到了懲罰,可他還是逃不過。昨日暴斃而死。”
為什麽他這麽說?一定是安岩這麽說的,念垚篤定。
那照這樣來說,安岩應該就是村民們所謂的龍神,他用這個身份控製住了村民們的思想。
軒周心中五味雜陳,想說出真相又不能,他也知道如果他拿不出證據,這裏沒有人會相信他,反而會打亂念垚的計劃。
但是他心裏暗暗下定決心,一定會讓村民擺脫龍神信仰,看清現實。
婦人聽到這裏也開口,語氣和臉色已經大變樣:“這就是龍神的懲罰,對龍神不忠而遭劫難,可謂活該。”
這個村裏怕都是他們這樣的人,油鹽不進,龍神信仰已經深深地紮根村民心中。
想要改變他們的信仰,猶如舀盡江水般難。
婦人說起這些事情,好像特別激動,仿佛要殺了那一家人的是她。
說不定是以前積了深仇大恨,現在也見不得人家好,人家遭了殃自己得意洋洋。
他們聊到正午,兩個老人強留他們吃飯,念垚不好推辭,雖然知曉軒周不喜歡這裏也隻好答應。
吃的是一些冷食,幹餅子和粘稠的酪漿,有酪漿已經出乎念垚的意料了,看來是拿出了最好的東西來招待他們。
軒周沒吃過這些難吃的東西,但也沒有怨言,隻管吃。
他明白夫婦二人都是頂好的人,隻是深受龍神信仰的迫害。
午膳後又留他們聊了一會兒,到了他們倆要走時,村長才想起正事,從破舊的木櫃子裏找出一麵銅鑼,帶他們來到水井處。
他猛地敲鑼,把周圍的村民都召集起來,見人到的都差不多了,就開始鄭重其事地宣布:“這兩個年輕人是修士,對咱們村子沒有惡意,大家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他們。”
村民沒有異議,此後看著他倆的眼神都變了,真的沒有絲毫惡意。
念垚就不明白了,一個村長的話怎麽比聖旨還管用?
人群散後,念垚和軒周也和村長暫時道別,約定臨行前還會來拜訪。
——
1瞽人:指盲人
有村民反應過來:“他們就是前兩天提著刀進村的那兩個。”
此話一出,人群議論起來,大概就是在猜測他們是怎樣的壞人,念垚犯了難。
這時,村長站了出來,製止了事態進一步地發展。
他莊嚴地對大家說:“大家都不要人雲亦雲,他們倆是不是壞人我會問清楚,會給大家一個交代,都散了吧。”
村長的話好像命令一般,大家紛紛遵守紀律,該做什麽就做什麽,不再聚堆看戲。
念垚就好奇了,這個村長怎如此厲害,把村民們拿捏得死死的。
她先道明了身份和來意:“我們是遠處一座靈山門派的弟子,下山曆練誤入了村子,想在此休整幾日再北行,然後我們還想跟您了解一下村子。”
糾紛案的雙方“戰士”已經暫時休戰了,村長隻好先解決他們倆的事情。
村長拍掉頭巾上的黃沙,對他們說:“外麵風沙大,先跟我來吧。”
他們被帶到了村長家,也在中央街道,他的老伴正在織布裁衣,看這裏專業工具很多,念垚初步斷定他的妻子是專給村民做衣服的。
隻是她眼神呆滯,連家裏來了人她也不知道看哪裏,但是她沒有絲毫惡意,溫良莞爾地問道:“是春娘來了?你要的衣服已經做好嘍,就在案台上的木框子裏,自個兒拿啊。”
念垚這才明白她是個瞽人1,不過她卻做著最需要雙眼的女工活,倒是令她刮目相看。
村長跟她解釋:“不是春娘,是村裏來的客人,春娘要午後才來拿衣服。”
婦人聽完就跟他們道歉:“原來是客人啊,不好意思啊,我看不見。”
軒周見狀趕緊搖頭擺手:“沒有沒有沒有。”
她看不見,但聽得出:“是年輕小夥子啊,年輕好啊。”
是這麽個道理,但是她說的未免也太奇怪了,為什麽要說年輕好?軒周認為她在懷念自己年輕時的模樣。
念垚則不說話,拿起案台上木框子裏的衣服仔細看了看,做工很細致,可以說一個視力正常的人也不一定有她這個手藝,更何況她還是個瞎子。
再看這屋內的陳設,不敵客棧的十分之一,極樸素,看上去很貧窮。
村長給他們擺好了凳子,這估計已經是他們家最好的待客方式了。
坐下後,村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麽想了解村子?”
念垚:“因為沒見過,一直待在山上,不明白為什麽沙漠裏還住著人。”
她沒有拐彎抹角,而是直抒胸臆,希望能盡快結束對話,離開這裏。
村長沒有絲毫的不情願,把該說的都說了。
他說:“我們龍村以前是個鬱鬱蔥蔥、流水湯湯的地方,後來龍神受傷,這裏也就蕭條了,大家夥說要報答龍神,所以就一直住在這裏。”
這就奇怪了,有龍神,還知道他受傷了。
念垚又問:“真的有龍神嗎?”
村長篤定地說:“當然有。”
軒周看出狀況,配合念垚假意震驚:“好厲害啊,還有龍神,那這裏一定是風水寶地。”
村長依舊是一副正經的樣子:“從前又怎麽不是一塊頂好的寶地?也許是從前太過奢華不知節約,禍害了龍神,大家於心中有愧,所以都不肯搬走。
隻有那一戶人家,不信龍神,當時堅決要搬走,但最後被我們攔下來,沒成想這些年的艱苦日子還沒讓他們相信,所以才遭了劫難。”
村長打開門,指著對麵那戶人家,雖然風沙大,但是他們倆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了,那是黃毛小子的家,門口的幹柴很明顯。
念垚和軒周同時轉頭麵麵相覷,被這個新消息震驚住了。
村長還在繼續說:“我原以為那孩子沒了父母,已經受到了懲罰,可他還是逃不過。昨日暴斃而死。”
為什麽他這麽說?一定是安岩這麽說的,念垚篤定。
那照這樣來說,安岩應該就是村民們所謂的龍神,他用這個身份控製住了村民們的思想。
軒周心中五味雜陳,想說出真相又不能,他也知道如果他拿不出證據,這裏沒有人會相信他,反而會打亂念垚的計劃。
但是他心裏暗暗下定決心,一定會讓村民擺脫龍神信仰,看清現實。
婦人聽到這裏也開口,語氣和臉色已經大變樣:“這就是龍神的懲罰,對龍神不忠而遭劫難,可謂活該。”
這個村裏怕都是他們這樣的人,油鹽不進,龍神信仰已經深深地紮根村民心中。
想要改變他們的信仰,猶如舀盡江水般難。
婦人說起這些事情,好像特別激動,仿佛要殺了那一家人的是她。
說不定是以前積了深仇大恨,現在也見不得人家好,人家遭了殃自己得意洋洋。
他們聊到正午,兩個老人強留他們吃飯,念垚不好推辭,雖然知曉軒周不喜歡這裏也隻好答應。
吃的是一些冷食,幹餅子和粘稠的酪漿,有酪漿已經出乎念垚的意料了,看來是拿出了最好的東西來招待他們。
軒周沒吃過這些難吃的東西,但也沒有怨言,隻管吃。
他明白夫婦二人都是頂好的人,隻是深受龍神信仰的迫害。
午膳後又留他們聊了一會兒,到了他們倆要走時,村長才想起正事,從破舊的木櫃子裏找出一麵銅鑼,帶他們來到水井處。
他猛地敲鑼,把周圍的村民都召集起來,見人到的都差不多了,就開始鄭重其事地宣布:“這兩個年輕人是修士,對咱們村子沒有惡意,大家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他們。”
村民沒有異議,此後看著他倆的眼神都變了,真的沒有絲毫惡意。
念垚就不明白了,一個村長的話怎麽比聖旨還管用?
人群散後,念垚和軒周也和村長暫時道別,約定臨行前還會來拜訪。
——
1瞽人:指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