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說的這個正陽關鎮1,是在什麽地方呢?


    正陽關,位於壽縣城西南三十公裏淮河、潁河、淠河三水交匯處,素有“七十二水通正陽”之稱。


    正陽關古稱“潁尾、羊石”,曆史悠久,早在東周中期,已初具雛形。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在此設立稅關,正陽關因此而聞名。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正陽成為舟楫繁忙、物阜民豐的商品集散地和聞名遐邇的“淮上重鎮”。


    正陽關還是屬於壽縣境域,雖然離縣城較遠,但因是水陸交通樞紐,故繁華熱鬧並不亞於壽春城。


    李三的師兄叫甘牯子,從朱家集師從李三的父親,師滿之後,就一直是在正陽這地方謀生。


    原先李三的父親還跟著李三夫妻住在朱家集鎮的鐵匠鋪裏,甘牯子每逢年節還會去拜會師父。


    可是後來李三的父母親因為年事已高,已經幫不了什麽忙了,就回到了李家莊安度晚年。因為交通的原因,甘牯子才來往得少些。


    還是在張子清光臨一條街之後,李三就在心裏想著換一個地方。


    他當時想,這個張子清絕不是等閑之輩,他一個人能大張旗鼓地“支鍋”盜挖李三古堆,沒有一些本事決難做到。


    而這樣的人想做某件事是一定要做到的。坊間的傳言絕不可能是空穴來風,而且有許多傳言己被事實證明了。


    但到那兒去呢?事實上,到那兒去都很難躲過張子清的魔爪。


    最後他選中正陽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有個師兄在那兒,他們可以得到師兄的照應。


    正當他們準備動身去正陽關的時候,突然傳來噩耗,李三年事已高的父母親因為疾病和饑餓,在家中去世。


    李三夫婦聞此惡耗,雙雙奔回家中料理喪事。


    那年頭災荒一個接一個,己經有許多人因為災荒離開人世。荒野中的墳塋一座接一座,李三的父母親隻是其中之一罷了!


    由於李三的父母親同時離世,故李三想為父母建一座合墳。


    按照風俗,建合墳要選一黃道吉日。還要選地址。


    本來父母是不可能一起走的,應該有先有後。如果那樣,想要把父母合葬在一起,就要牽扯到遷移墓地了。


    然而現在李三不用考慮這些因素,就可以將父母親合葬在一起。


    黃道吉日選好後,就要選一塊合適的墓地,而墓地地勢是至關重要的。古習有好的地勢就有好的地運和龍脈之說,這樣的墓地才能夠給後世子孫帶來好的運勢。


    正處災荒年月,人們飯都吃不飽,還有心思去注意這些。


    可李三卻想將父母的合葬辦得風光些。


    於是他請來風水師給他父母看地。這個風水師給看的地是村南的一個土岡上。


    這個土岡地勢較高,一看確實是塊不錯的地。


    可是村裏的老人說這塊地不好,下麵可能有古。


    有古的地方不能葬墳,這也是風俗。


    風水師說沒有,他敢打保證。


    在這種時候,風水師的話比村裏老人的話有靈驗。李三於是去請八仙來挖墓穴。


    李家莊村子小,人不多,為了活命,這不多的人也逃荒去了。


    風水師見一個村子湊不齊一桌八仙,就自告奮勇對李三說,他可以幫他找八仙,價錢不會好貴。


    結果,風水師給李三找來了八仙。


    風水師對李三說,按照習俗,挖墓穴時除了八仙和風水師,其他的人都不能在場。


    這是不是風俗,李三也沒去過問。


    李三聽從風水師的話,除了第一天動土時他到過土岡,其餘時間就再也沒有到土岡上去。也吩咐親朋好友不要到土岡上去。


    墓穴很難挖,挖了幾天都沒成功。李三問風水師到底怎麽回事?風水師說挖到了硬層,所以很難挖。


    但風水師說挖到硬層的地最好,請李三稍安勿躁。


    到了第五天中午,八仙和風水師都沒回來吃飯。趕去土岡上一看,哪有人的蹤影,土岡上隻留下一個幾丈寬的大坑。


    李三一看,知道中了風水師的圈套。風水師和那些所謂的八仙借給他父母親挖墓穴的機會,成功盜挖了一座古墓。從古墓裏出土的古物不知有多少。


    李三夫婦一看,知道事情非同小可。知底細者知是風水師所為,不知底細者還以為是李三內外勾結,盜竊古墓。


    倪玉霞讓李三趕緊去找風水師,讓風水師把古物上交。但是找到風水師的村子,村人言,風水師一年前就不在村裏了。


    這一下,李三隻得草草安葬父母親,合葬的願望也成為泡影。


    安葬好後,李三夫婦逃也似地離開了李家莊。


    回到一條街,正打算往西南的正陽關走,張子清的人就找上門來了。


    這次來的不是兩人,而是十幾人。領頭的就是上次那個說話很橫的人,叫馬強。


    “打好了吧?我們來取貨。”馬強說。


    “老總,實在對不起,我父母親雙雙餓死,我們去家裏料理了後事,沒有時間打鐵呐!”李三據實相告,希望他們能收回成命,不打洛陽鏟了。


    馬強看李三夫婦戴著孝,知道李三說的是真話,卻沒有絲毫原諒的意思!


    馬強說:“你家死人了我不管,我隻管要五把洛陽鏟。”


    倪玉霞知道想取得這些人的寬容無異於與虎謀皮。反正自己要換一個地方謀生,索性先答應下來,到時再說。


    於是倪玉霞說:“這位老總,要麽這樣,十日後你們來拿。這次實在是對不起,不是我們不願為你們效力,而確實是家中出了變故!”


    馬強見李三確實沒打洛陽鏟,今天怎麽也拿不到貨,於是順水推舟說:


    “就原諒你們這一回。記住,十日之後,如果還沒拿到貨,你們知道是什麽結果!”馬強惡很狠地說。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1正陽關鎮,又名正陽關,係中華八大名關之一,古稱潁尾,陽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鎮,早在東周中期已具雛形。《左傳》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有“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記載,以此計算,正陽關鎮已有2530多年曆史;又據明嘉靖29年(公元1550年)出版的《壽州誌》載“東正陽鎮,州南六十裏,古名羊市,漢昭烈築城屯兵於此”。據此正陽關至今已有1780餘年的築城史。


    正陽關在宋代名為“來遠鎮”,是壽州下轄的重要市鎮,南宋時是宋金邊界貿易口岸。明代,朝廷見河南的正陽縣是收取商人、船民賦稅的好地方,就於明成化元年六月(公元1465年)在此設立收鈔大關,直屬戶部管理,稱之為“銀正陽”,或“東正陽”。“正陽關”即因此得名。


    解放前安正鐵路的落馬,即安慶到正陽關的鐵路,直接導致了正陽關的沒落,應水而生應水而落,正陽關在全國八大關中可謂是最命運多舛的一個,也是目前區劃建製為鎮的僅有的一個中華民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三古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兵阿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兵阿三並收藏李三古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