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岩和柳曼上了上海至北平的列車,他們要在蚌埠站下車。
蚌埠站雖是個小站,可它地處淮南,曆來是個交通樞紐。
柯岩沒有被穿越前,對蚌埠站是非常熟悉的,因為差不多每年他都要走幾個來回,而蚌埠站即是中轉站。
ah有座百年老站,當年家喻戶曉,如今,漸漸被淡忘。如果有人問你:ah有哪些知名的火車站,你會想到哪些站點呢?
關於這個問題,柯岩曾經問過許多朋友。大多數朋友,給出的答案,往往都是:合肥南站、蕪湖站、蚌埠南站、黃山北站、阜陽西站等等。
誠然,這些車站,在ah,確實很有名。但是,他們卻忽略一座百年老站——蚌埠火車站。
蚌埠火車站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1年。
彼時,一條由天津通往南京浦口的鐵路幹線,路過蚌埠,在蚌埠設一個站點,它,就是蚌埠站。
而這條鐵路幹線,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津浦鐵路。
津浦鐵路,改變了許多城市的命運,其中,就包括蚌埠。蚌埠,也因此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
而從1911年算起,到現在,蚌埠站已經有100多年的曆史了!
因此,說它是百年老站,一點都不為過!
當年的蚌埠站,不僅是京滬鐵路上的一個中間站,同時,還是淮南鐵路的起始站,路過ah的許多鐵路,都經過蚌埠站!
當年,合肥人坐火車去南京,甚至也要借道蚌埠。可見,當年的蚌埠站,有多麽牛!
當年的蚌埠站,還是ah省內第一個鐵路口岸站,說它是ah第一站,甚至一點都不為過。
其實,這座百年老站,並非一成不變!這100多年來,也經曆了數次大修大改。
柯岩記得,最早的蚌埠站的外立麵是一座堡壘式的建築,給人以一種厚重感。
而給他記憶猶新的是2006年改造的蚌埠站,“蚌埠”二字的中間是個“u”型,u型裏麵有個圓球。
這樣的蚌埠站外立麵,曾是一代人的記憶,當年,許多人外出上學,打工,都路過蚌埠站。
2019年蚌埠站又重新改造,改造後的蚌埠站,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蚌埠站外立麵。
相較於過去,現在的外立麵,看上去更整潔更利落一些。
隻可惜,現在的蚌埠站,風光不再。無論是知名度,還是繁忙程度,都不如從前。
不過,有一點他覺得挺好的。那就是:當許多老站已經退出曆史舞台的時候,蚌埠站,這座百年老站,依然還在發揮著作用,為大夥兒帶來乘車便利!
或許,這就是百年老站的魅力所在吧。
然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柯岩和柳曼看到的是灰暗的蚌埠火車站。
有人記得,這座蚌埠站建於1909年,1912年1月1日正式通車。
蚌埠站營運之初,隻是幾間磚瓦平房和大席棚。建站通車初期,每周僅試運行兩趟旅客列車,客運量很少。
由於蚌埠站處在南段徐州至浦口之間,無論南來北往的火車,按那時的車速,當晚隻能到達蚌埠,車頭需在此添煤加水,旅客下車在此住宿。
於是,蚌埠又成了津浦鐵路的重要“宿站“。
此時的蚌埠站,僅有兩股道,六個人,票房東西向,麵朝北,青磚平房,紅色波形瓦,一字排列著四間平房。
東首那間是售票房,正麵有磚垛子隔成三個門洞,方便旅客出入。進站後是個小院子,裏麵還有一、二等乘客的候車室,候車室裏僅設幾排硬木椅子,沒有沙發。
下車旅客經過站房東側席棚子搭成的出口處。從外麵還可以看到給火車加水的水塔。它高高地聳立著,比起那座灰暗的外觀麵,這座水塔倒成了火車站的標誌。
站房東邊,有個簡陋的花園,用木柵欄圍著,還可看到乘客翻越天橋上車的情形。
車站門前那塊場地,市民叫它為“雜拉地”,滿地鋪著鵝卵石。上下車的旅客每天不太多,而這裏卻是很熱鬧。
好多個小攤子,就地擺個瓦鍋腔子,放個小案桌子,炸油條、炸糖糕,那油鍋裏的香油味,飄得真遠,讓人沒到跟前早就聞到了。
走動的小生意也不少,推獨輪車賣布的、扛草把子賣冰糖球的、賣茶葉雞蛋、賣香幹臭幹的;手提大瓦壺賣茶水的……他(她)們在人窩裏鑽來擠去。
柳曼興致很高,她去攤上買來上十個茶葉雞蛋,用手絹兜著。
車站進出有些戴“紅帽子”的人,專為旅客裝卸和搬運行李貨物。那紅帽子很像太陽帽,作為搬運行業標記,雖然後來並不天天戴在頭上,但依然能攬了站上的活。
他們與站上警務人員很熟,有些走私的人,不好出站,也就花錢請“紅帽子”進出站搬運,好混過關。
他們是傍晚時分下的火車,暮色蒼茫中,蚌埠火車站站牌、站內景、站牌中文拚音標識為peng pu分外醒目。
當時蚌埠城市的規模也不大,對於從都市南京來的他們來說,簡直是寒酸。
他們找了一家比較大的客棧,這主要是考慮他們的身份一一在災荒年代仍然可以外出觀光旅遊,在當時的中國,一定是中產階級以上。
但是在登記的時候,倆人卻糾結了一會兒。
那個服務員很傻冒。她問:“請問您們要幾間房?”
柯岩回頭望了望柳曼,即回答說:“兩間。”
“有身份證嗎?”服務員見柳曼不悅的樣子,又問。
“有。”柯岩把兩張身份證遞了過去。
“既是夫妻,為什麽還要兩間房?”服務員詫異地問道。
“不是你問我們要幾間房嗎?我還以為在你們店裏住,都是一人一間房呐!”柯岩調侃地說。
“哦,很對不起!是我的錯。”服務員趕緊道歉。但是她卻不忘說明了一下,“您這位太太太顯年輕,太漂亮了。”
“是嘛?謝謝你的誇獎。其實我們的實際年齡相差沒超過八歲。”柯岩還是用調侃的語調說。
“是麽?您太幸福了!”服務員誇讚道。
進了客房,發現裏麵隻一張雙人床。於是柳曼就說:“科長,你怎麽那麽快就答應隻要一個房間呐?”
“我有什麽辦法,她查我們的身份證,這身份證是假的,你叫李瑞英,我叫……”柯岩遲疑了一下,他還不習慣他的新名字。
“你叫趙大年。”還是柳曼替他回答。
“對對,我叫趙大年。”柯岩趕緊說,“宋朝皇姓,過大年!唔,這名字其實很好記。”
“可是你竟沒有記住。”柳曼略帶譏諷地說。
“還是回到眼前的現實吧!”柯岩說,“小曼,你剛才問什麽?”
柳曼臉一紅,她沒有說話,隻是用下胲點了那張雙人床一下。
柯岩環顧四周,發現這張床占據了房間的大部空間,裏麵除了一張小桌子,兩個小凳子,什麽也沒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床上用品也是共用的,一床墊被,一床蓋被,兩個枕頭還是連在一起放置床頭。
或許柳曼一進房門就發現了這些,所以她才那樣問。
柯岩啞然失笑。
“怎麽辦?”柯岩故意皺著眉頭問。
“怎麽辦?還能怎麽辦?將就著睡唄!”柳曼平靜地說。
蚌埠站雖是個小站,可它地處淮南,曆來是個交通樞紐。
柯岩沒有被穿越前,對蚌埠站是非常熟悉的,因為差不多每年他都要走幾個來回,而蚌埠站即是中轉站。
ah有座百年老站,當年家喻戶曉,如今,漸漸被淡忘。如果有人問你:ah有哪些知名的火車站,你會想到哪些站點呢?
關於這個問題,柯岩曾經問過許多朋友。大多數朋友,給出的答案,往往都是:合肥南站、蕪湖站、蚌埠南站、黃山北站、阜陽西站等等。
誠然,這些車站,在ah,確實很有名。但是,他們卻忽略一座百年老站——蚌埠火車站。
蚌埠火車站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1年。
彼時,一條由天津通往南京浦口的鐵路幹線,路過蚌埠,在蚌埠設一個站點,它,就是蚌埠站。
而這條鐵路幹線,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津浦鐵路。
津浦鐵路,改變了許多城市的命運,其中,就包括蚌埠。蚌埠,也因此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
而從1911年算起,到現在,蚌埠站已經有100多年的曆史了!
因此,說它是百年老站,一點都不為過!
當年的蚌埠站,不僅是京滬鐵路上的一個中間站,同時,還是淮南鐵路的起始站,路過ah的許多鐵路,都經過蚌埠站!
當年,合肥人坐火車去南京,甚至也要借道蚌埠。可見,當年的蚌埠站,有多麽牛!
當年的蚌埠站,還是ah省內第一個鐵路口岸站,說它是ah第一站,甚至一點都不為過。
其實,這座百年老站,並非一成不變!這100多年來,也經曆了數次大修大改。
柯岩記得,最早的蚌埠站的外立麵是一座堡壘式的建築,給人以一種厚重感。
而給他記憶猶新的是2006年改造的蚌埠站,“蚌埠”二字的中間是個“u”型,u型裏麵有個圓球。
這樣的蚌埠站外立麵,曾是一代人的記憶,當年,許多人外出上學,打工,都路過蚌埠站。
2019年蚌埠站又重新改造,改造後的蚌埠站,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蚌埠站外立麵。
相較於過去,現在的外立麵,看上去更整潔更利落一些。
隻可惜,現在的蚌埠站,風光不再。無論是知名度,還是繁忙程度,都不如從前。
不過,有一點他覺得挺好的。那就是:當許多老站已經退出曆史舞台的時候,蚌埠站,這座百年老站,依然還在發揮著作用,為大夥兒帶來乘車便利!
或許,這就是百年老站的魅力所在吧。
然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柯岩和柳曼看到的是灰暗的蚌埠火車站。
有人記得,這座蚌埠站建於1909年,1912年1月1日正式通車。
蚌埠站營運之初,隻是幾間磚瓦平房和大席棚。建站通車初期,每周僅試運行兩趟旅客列車,客運量很少。
由於蚌埠站處在南段徐州至浦口之間,無論南來北往的火車,按那時的車速,當晚隻能到達蚌埠,車頭需在此添煤加水,旅客下車在此住宿。
於是,蚌埠又成了津浦鐵路的重要“宿站“。
此時的蚌埠站,僅有兩股道,六個人,票房東西向,麵朝北,青磚平房,紅色波形瓦,一字排列著四間平房。
東首那間是售票房,正麵有磚垛子隔成三個門洞,方便旅客出入。進站後是個小院子,裏麵還有一、二等乘客的候車室,候車室裏僅設幾排硬木椅子,沒有沙發。
下車旅客經過站房東側席棚子搭成的出口處。從外麵還可以看到給火車加水的水塔。它高高地聳立著,比起那座灰暗的外觀麵,這座水塔倒成了火車站的標誌。
站房東邊,有個簡陋的花園,用木柵欄圍著,還可看到乘客翻越天橋上車的情形。
車站門前那塊場地,市民叫它為“雜拉地”,滿地鋪著鵝卵石。上下車的旅客每天不太多,而這裏卻是很熱鬧。
好多個小攤子,就地擺個瓦鍋腔子,放個小案桌子,炸油條、炸糖糕,那油鍋裏的香油味,飄得真遠,讓人沒到跟前早就聞到了。
走動的小生意也不少,推獨輪車賣布的、扛草把子賣冰糖球的、賣茶葉雞蛋、賣香幹臭幹的;手提大瓦壺賣茶水的……他(她)們在人窩裏鑽來擠去。
柳曼興致很高,她去攤上買來上十個茶葉雞蛋,用手絹兜著。
車站進出有些戴“紅帽子”的人,專為旅客裝卸和搬運行李貨物。那紅帽子很像太陽帽,作為搬運行業標記,雖然後來並不天天戴在頭上,但依然能攬了站上的活。
他們與站上警務人員很熟,有些走私的人,不好出站,也就花錢請“紅帽子”進出站搬運,好混過關。
他們是傍晚時分下的火車,暮色蒼茫中,蚌埠火車站站牌、站內景、站牌中文拚音標識為peng pu分外醒目。
當時蚌埠城市的規模也不大,對於從都市南京來的他們來說,簡直是寒酸。
他們找了一家比較大的客棧,這主要是考慮他們的身份一一在災荒年代仍然可以外出觀光旅遊,在當時的中國,一定是中產階級以上。
但是在登記的時候,倆人卻糾結了一會兒。
那個服務員很傻冒。她問:“請問您們要幾間房?”
柯岩回頭望了望柳曼,即回答說:“兩間。”
“有身份證嗎?”服務員見柳曼不悅的樣子,又問。
“有。”柯岩把兩張身份證遞了過去。
“既是夫妻,為什麽還要兩間房?”服務員詫異地問道。
“不是你問我們要幾間房嗎?我還以為在你們店裏住,都是一人一間房呐!”柯岩調侃地說。
“哦,很對不起!是我的錯。”服務員趕緊道歉。但是她卻不忘說明了一下,“您這位太太太顯年輕,太漂亮了。”
“是嘛?謝謝你的誇獎。其實我們的實際年齡相差沒超過八歲。”柯岩還是用調侃的語調說。
“是麽?您太幸福了!”服務員誇讚道。
進了客房,發現裏麵隻一張雙人床。於是柳曼就說:“科長,你怎麽那麽快就答應隻要一個房間呐?”
“我有什麽辦法,她查我們的身份證,這身份證是假的,你叫李瑞英,我叫……”柯岩遲疑了一下,他還不習慣他的新名字。
“你叫趙大年。”還是柳曼替他回答。
“對對,我叫趙大年。”柯岩趕緊說,“宋朝皇姓,過大年!唔,這名字其實很好記。”
“可是你竟沒有記住。”柳曼略帶譏諷地說。
“還是回到眼前的現實吧!”柯岩說,“小曼,你剛才問什麽?”
柳曼臉一紅,她沒有說話,隻是用下胲點了那張雙人床一下。
柯岩環顧四周,發現這張床占據了房間的大部空間,裏麵除了一張小桌子,兩個小凳子,什麽也沒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床上用品也是共用的,一床墊被,一床蓋被,兩個枕頭還是連在一起放置床頭。
或許柳曼一進房門就發現了這些,所以她才那樣問。
柯岩啞然失笑。
“怎麽辦?”柯岩故意皺著眉頭問。
“怎麽辦?還能怎麽辦?將就著睡唄!”柳曼平靜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