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早知今日
彪悍東北幼崽在青樓的舒心生活 作者:精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次見麵還是我們家徐正滿月時候,一別經年,你也滿頭白發了。”
——江南徐家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家給侯老爺倒了杯茶,這是待客的規矩。
侯老爺也有點兒懷念過去,那時候他還正值壯年,侯家剛剛起步,作為刺繡世家,他理應來拜訪徐老爺。
後來有了合作,變成了書信相交的好友。
隻不過這次,第一是做客,第二,女兒說了。
“爹,好歹這是人家親孫女,管他喜歡不喜歡?看還是要看的。”
人家七八十歲了,不能連親孫女都不給見呐。
“聽說你家女兒也厲害得很,在邊城時多虧鶯鶯照顧秋水了,伯父給你備了點兒薄禮,一會兒回去時候帶著。”
“多謝伯父。”
侯夫人彎腰行禮。
眾人都知道侯夫人守寡亡夫的事兒,很默契不提起這個點。
直到,徐老爺看到侯夫人懷裏抱的小嬰兒,隨後問道
“鶯鶯呐,這是誰家孩子?”
聽到這話,侯老爺笑臉瞬間消失,徐正沒在家,正在視察江南各個店麵與生意,秋水忙不過來那麽多,親爹能幹還得幹。
隻見侯夫人笑道
“伯父,這是我小女兒,今年剛出生。”
孩子養的好,按理說,這麽大的小孩兒不應當帶著舟車勞頓,可是耐不住霍瀟龍那靈泉水給小孩兒姐裝了一大瓶。
古大夫同小徒弟說了。
“隻要你不把那水對著你小妹兒鼻子裏灌,這一路平安無恙,放心吧。”
徐老爺聽到這有點兒覺著自己可能說錯話了,要不問問爹是誰?
侯夫人這時繼續說道
“伯父,這是您親孫女,我們今天來還有一件事兒便是讓您看看她,您放心,我侯家沒有別的意思,這孩子姓侯。”
“……”
“……”
徐家老兩口聽到這話有點兒沒反應過來,確實他們收到過兒子傳信,說自己對侯家世妹有了情愫。
可是近一年來兒子就給家裏來過一封家書,若不是徐家在邊城也有生意,有人管家經常見到徐正並在信裏匯報,老兩口都以為這孩子出啥事了呢。
徐正:忙著爬牆,伺候孩子。
“昂?”
徐老爺半天吐出這麽一個字兒,好像還沒反應過來。
“你昂啥?就是你兒子的種,不過現在是我家孩子,畢竟她二人沒有什麽名分,戶籍還在邊城上著呢。”
——啪。
徐老夫人旁邊的桌子被她拍的震震作響,她對著門外的管家道
“來人呐,把徐正這個不孝子給我押回來,再把老大老二和他們媳婦都叫回來!”
“老姐姐,不必如此興師動眾,兩個孩子的事兒,他們自己開心就好。”侯老夫人在一旁勸道。
正房門外,是今天穿了便衣的侯香香三人。
小孩兒姐咽了咽口水道
“要不咱仨去後院兒玩啊?”
“我都鎮北王了,誰還去後院玩。”
“她的意思是熱鬧好看。”大妮兒在一旁道。
徐夫人順了順氣,又坐回到座位上,拉著侯夫人的手,在她身邊靜靜看了看懷中嬰兒,隨後對她說道
“是我們家不對,鶯鶯,委屈你了。”
“你放心,我們老兩口手裏也有些體己,這孩子我們一樣心疼。”
“我記得你還有個女兒?”
侯夫人對長輩輕點頭,隨後說道
“對,在門口玩呢。”
“胡鬧,都快二十的大姑娘了,還能像小時候一樣往門口一放蹲地上玩?”
正在門口蹲著拿著小木棍摳泥巴的三人。
“……”
“說你呢,蹲地上玩!”霍瀟龍急忙站起身,指著小孩兒姐說道。
“你真賴啊霍瀟龍。”
再看老年組男人這邊,侯老爺對徐正近一年來的不滿肉眼可見,同他親爹大倒苦水。
“我曾記得你家徐正彬彬有禮,是個可懂事,做事兒沉穩的孩子。”
“剛開始吧,我知道他的心思,尋思兩個孩子發乎情止於禮就算了,誰知道?昂?有了孩子之後天天爬牆。”
“反正這孩子必須姓侯,萬萬不能在你這兒養著,老哥哥,別怪我說話直,我們家孩子本來就少,而且隻有香香一個獨女,不像你家,孩子一堆堆。”
徐老爺其實剛剛就想開口說這個事兒,他家一個閨女都沒有,哦,有一個,跑邊城不回家。
所以能不能把這孩子放到自己身邊養?
這也是徐秋水在家裏受寵的原因,雖然沒有娘,可是徐老夫人把這孩子帶的很好。
“賢弟,咱商量商量,你看,孩子都有了,兩個小輩的婚事?”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女兒絕對不能再走一家,她這輩子都擱家待著,就當大小姐。”
徐家與旁人家也有些不一樣,還沒有徐正的時候,徐家隻是江南一普通富商,老大老二每天晃晃悠悠吃喝玩樂,直到徐正長大,先是出色的腦子讓他一躍成為家主,後審時度勢帶著徐家踏入皇商之路。
年輕時候的他也可以是個俊美貴氣不苟言笑的公子哥。
誰知道老了老了,還整上話本子嬌妻帶球跑那套。
“爹,您找我和老二。”
兩位中年男子帶著媳婦兒進來,後麵還跟著幾位青年,都是二十多歲的年紀,有的手裏提著鳥籠,有的還在那捧著話本子不撒手,還有一個直接提著食盒放到了桌上。
“爺爺奶奶,吃點心,挺好吃的,是北寧王家新開的酒樓,招牌菜很香。”
徐家二老有些不好意思,自己這幾個孫子也挺隨爹的,確實不咋爭氣。
之前天天被爹娘逼著學習看書,就怕徐家這一攤子沒人繼承。
後來,秋水去了邊城,以一己之力把剩了一半的徐家又賺了回來。
這回可好,兩對爹娘徹底不管放飛自我了,旁人問起來,人家理直氣壯地說道
“我弟閨女能扛起徐家,用我們這些叔伯表哥出什麽力,往後徐家還是他們三房的。”
“那你們呢?”
“我們等著吃分紅啊。”
徐老爺都沒空瞅小輩們一眼,一直在和侯老爺拉扯。
給老人家氣的,站起來說道
“早知道你兒子這樣,當初我來參加滿月酒時候就應該給你倆嘴巴子!”
“我要是早知道這事兒肯定八抬大轎去求娶鶯鶯了行不行?”
“行你奶奶個腿!”
也是兩位老人家年紀大了,徐老爺腿腳還挺好,侯老爺腿之前受過凍,現在走路還是有點兒困難,畢竟年紀大了,但拐棍掄的飛起。
徐老爺在前麵跑,侯老爺在後麵走著追。
“娘,爹咋被人打呢?”徐家老大問道。
“還不是你弟造的孽!”
——江南徐家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家給侯老爺倒了杯茶,這是待客的規矩。
侯老爺也有點兒懷念過去,那時候他還正值壯年,侯家剛剛起步,作為刺繡世家,他理應來拜訪徐老爺。
後來有了合作,變成了書信相交的好友。
隻不過這次,第一是做客,第二,女兒說了。
“爹,好歹這是人家親孫女,管他喜歡不喜歡?看還是要看的。”
人家七八十歲了,不能連親孫女都不給見呐。
“聽說你家女兒也厲害得很,在邊城時多虧鶯鶯照顧秋水了,伯父給你備了點兒薄禮,一會兒回去時候帶著。”
“多謝伯父。”
侯夫人彎腰行禮。
眾人都知道侯夫人守寡亡夫的事兒,很默契不提起這個點。
直到,徐老爺看到侯夫人懷裏抱的小嬰兒,隨後問道
“鶯鶯呐,這是誰家孩子?”
聽到這話,侯老爺笑臉瞬間消失,徐正沒在家,正在視察江南各個店麵與生意,秋水忙不過來那麽多,親爹能幹還得幹。
隻見侯夫人笑道
“伯父,這是我小女兒,今年剛出生。”
孩子養的好,按理說,這麽大的小孩兒不應當帶著舟車勞頓,可是耐不住霍瀟龍那靈泉水給小孩兒姐裝了一大瓶。
古大夫同小徒弟說了。
“隻要你不把那水對著你小妹兒鼻子裏灌,這一路平安無恙,放心吧。”
徐老爺聽到這有點兒覺著自己可能說錯話了,要不問問爹是誰?
侯夫人這時繼續說道
“伯父,這是您親孫女,我們今天來還有一件事兒便是讓您看看她,您放心,我侯家沒有別的意思,這孩子姓侯。”
“……”
“……”
徐家老兩口聽到這話有點兒沒反應過來,確實他們收到過兒子傳信,說自己對侯家世妹有了情愫。
可是近一年來兒子就給家裏來過一封家書,若不是徐家在邊城也有生意,有人管家經常見到徐正並在信裏匯報,老兩口都以為這孩子出啥事了呢。
徐正:忙著爬牆,伺候孩子。
“昂?”
徐老爺半天吐出這麽一個字兒,好像還沒反應過來。
“你昂啥?就是你兒子的種,不過現在是我家孩子,畢竟她二人沒有什麽名分,戶籍還在邊城上著呢。”
——啪。
徐老夫人旁邊的桌子被她拍的震震作響,她對著門外的管家道
“來人呐,把徐正這個不孝子給我押回來,再把老大老二和他們媳婦都叫回來!”
“老姐姐,不必如此興師動眾,兩個孩子的事兒,他們自己開心就好。”侯老夫人在一旁勸道。
正房門外,是今天穿了便衣的侯香香三人。
小孩兒姐咽了咽口水道
“要不咱仨去後院兒玩啊?”
“我都鎮北王了,誰還去後院玩。”
“她的意思是熱鬧好看。”大妮兒在一旁道。
徐夫人順了順氣,又坐回到座位上,拉著侯夫人的手,在她身邊靜靜看了看懷中嬰兒,隨後對她說道
“是我們家不對,鶯鶯,委屈你了。”
“你放心,我們老兩口手裏也有些體己,這孩子我們一樣心疼。”
“我記得你還有個女兒?”
侯夫人對長輩輕點頭,隨後說道
“對,在門口玩呢。”
“胡鬧,都快二十的大姑娘了,還能像小時候一樣往門口一放蹲地上玩?”
正在門口蹲著拿著小木棍摳泥巴的三人。
“……”
“說你呢,蹲地上玩!”霍瀟龍急忙站起身,指著小孩兒姐說道。
“你真賴啊霍瀟龍。”
再看老年組男人這邊,侯老爺對徐正近一年來的不滿肉眼可見,同他親爹大倒苦水。
“我曾記得你家徐正彬彬有禮,是個可懂事,做事兒沉穩的孩子。”
“剛開始吧,我知道他的心思,尋思兩個孩子發乎情止於禮就算了,誰知道?昂?有了孩子之後天天爬牆。”
“反正這孩子必須姓侯,萬萬不能在你這兒養著,老哥哥,別怪我說話直,我們家孩子本來就少,而且隻有香香一個獨女,不像你家,孩子一堆堆。”
徐老爺其實剛剛就想開口說這個事兒,他家一個閨女都沒有,哦,有一個,跑邊城不回家。
所以能不能把這孩子放到自己身邊養?
這也是徐秋水在家裏受寵的原因,雖然沒有娘,可是徐老夫人把這孩子帶的很好。
“賢弟,咱商量商量,你看,孩子都有了,兩個小輩的婚事?”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女兒絕對不能再走一家,她這輩子都擱家待著,就當大小姐。”
徐家與旁人家也有些不一樣,還沒有徐正的時候,徐家隻是江南一普通富商,老大老二每天晃晃悠悠吃喝玩樂,直到徐正長大,先是出色的腦子讓他一躍成為家主,後審時度勢帶著徐家踏入皇商之路。
年輕時候的他也可以是個俊美貴氣不苟言笑的公子哥。
誰知道老了老了,還整上話本子嬌妻帶球跑那套。
“爹,您找我和老二。”
兩位中年男子帶著媳婦兒進來,後麵還跟著幾位青年,都是二十多歲的年紀,有的手裏提著鳥籠,有的還在那捧著話本子不撒手,還有一個直接提著食盒放到了桌上。
“爺爺奶奶,吃點心,挺好吃的,是北寧王家新開的酒樓,招牌菜很香。”
徐家二老有些不好意思,自己這幾個孫子也挺隨爹的,確實不咋爭氣。
之前天天被爹娘逼著學習看書,就怕徐家這一攤子沒人繼承。
後來,秋水去了邊城,以一己之力把剩了一半的徐家又賺了回來。
這回可好,兩對爹娘徹底不管放飛自我了,旁人問起來,人家理直氣壯地說道
“我弟閨女能扛起徐家,用我們這些叔伯表哥出什麽力,往後徐家還是他們三房的。”
“那你們呢?”
“我們等著吃分紅啊。”
徐老爺都沒空瞅小輩們一眼,一直在和侯老爺拉扯。
給老人家氣的,站起來說道
“早知道你兒子這樣,當初我來參加滿月酒時候就應該給你倆嘴巴子!”
“我要是早知道這事兒肯定八抬大轎去求娶鶯鶯了行不行?”
“行你奶奶個腿!”
也是兩位老人家年紀大了,徐老爺腿腳還挺好,侯老爺腿之前受過凍,現在走路還是有點兒困難,畢竟年紀大了,但拐棍掄的飛起。
徐老爺在前麵跑,侯老爺在後麵走著追。
“娘,爹咋被人打呢?”徐家老大問道。
“還不是你弟造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