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秋到嚴冬,地裏沒活兒,當屬農閑,可是農業學大寨、抓革命促生產仍然熱火朝天。除了農田基本建設,雷莊還要抽調一部分勞力參加本縣“躍進渠”水利工程建設。聽說粟邑縣與相鄰的兄弟縣份還要共同修建一個比“躍進渠”更大的水利工程,今冬明春也要開工。留在家裏的弱勞力、女勞力也閑不住,小麥冬季田間管理,積肥,還要搞副業——比如用紅苕做澱粉掛粉條。社員家庭需要蓋房子楦窯,也隻能選擇農閑季節見縫插針進行。
“我看,咱把窯楦了,借這一陣地裏沒活兒。”百謙說。逢春的父母商量修建新宅院的事情。
“成是成,恐怕糧食不夠吃,給匠人的工錢也不夠。”清竹說。
“咱家的糧食楦窯夠了吧?以後沒糧吃再想辦法,給匠人的工錢先借。窯不楦不行,住不開嘛,冬天了逢春還睡床,把娃凍的,跟他爺、奶擠一個炕也不是事兒。”百謙力主馬上楦窯。
清竹想了想,點頭表示讚同。
百謙於是向隊長告假,然後從本隊和相鄰的生產隊請來幫忙的人,拉開楦窯的陣勢。請泥水匠要帶上例行的禮物——兩包點心,兩瓶酒。泥水匠不僅僅是工匠,還是楦窯的技術大拿,相當於工程師。百謙請來的泥水匠叫雷振才,本村人,很友好,一再表示在收取酬金方麵要給予百謙最大的優惠。清竹找來幾個麻利的鄰家婦女,幫她給楦窯的人做飯。
“爹,我咋弄哩?”逢春問。
“突擊隊不給你請假?咱楦窯呢,大事情嘛。”百謙搞不懂兒子的意思。
“不是不給請,我……”逢春覺得難以啟齒。
“咋呢?哦,你是說,你當著青年突擊隊副隊長,不好意思請假?不要緊,我給拴牢說去。”
“不是的,不是的……”逢春不知道怎樣表達才對。
“哦,你是不想請假,怕人家說你不積極?”
逢春點頭,臉上有些羞澀。
“也是。你剛回來鍛煉,接受再教育,應該好好表現。是這,你在突擊隊幹著,咱屋裏這活兒也不指望你一人,多尋個幫忙的就成了。”
“突擊隊倒班呢,我也能騰出空兒給咱家幹。”逢春感激父親深明事理。
第二天一大早,趙逢春家磚窯洞修建工程開工,他卻照常來到農田基本建設工地,履行帶班的青年突擊隊副隊長職責。
“逢春,你咋來了,你屋裏不是楦窯嗎?”突擊隊隊員雷奎生問,“早上路過你家新莊子,看你爹尋下好多人,挖地基呢。你屋裏這麽大的事,你咋還到這兒來?修地是日弄閑的(白費功夫),把熟土蓋到底下,上頭淨弄些生土,好幾年不長莊稼。還水澆地呢,誰知道水庫哪年才能修成?你不幹家裏的正事,把這爛事這麽認真!不就是個突擊隊隊長嗎,還是副的。狗屁!你趕緊回去,修地球的活兒,撂下就撂下了。”雷奎生劈頭蓋臉一頓數落,讓趙逢春招架不及。
“你咋這麽說呢?”逢春有點兒臉紅脖子粗。
“我不這麽說,還咋個說?哥說一句難聽話,你是個瓜熊!”
雷奎生一席話動搖了逢春的信念。他確實沒有想過修地有多大意義,更沒有想到把多年耕種的熟土翻到下麵對莊稼地是一種毀壞。本以為舍棄給家裏楦窯,堅持搞農田基建是一種犧牲,是先公後私大公無私,誰知道讓雷奎生說成“瓜熊”!他簡直有點兒垂頭喪氣。
“你看你看,哥這嘴有時候把不住,胡說哩。逢春你不敢給大隊幹部匯報,人家把我的話上綱上線,弄不好就成階級鬥爭新動向了,我招不住。我是說楦窯重要,你還在這兒修地,人家會笑話你。”雷奎生見逢春情緒低落,又主動過來圓場。
一個上午,趙逢春一直提不起精神。
中午,何拴牢來接班,對逢春說:“我才聽說你屋裏楦窯哩。你明兒甭來了,我替你帶班,咋樣?”
“我還來。給我爹說好了,下了班再給我家幹活兒。”逢春低著頭說。
“哎呀,逢春你不簡單!能把農業學大寨、農田基建看得比自家楦窯還重要,這不是大公無私是啥?你真的不簡單,不簡單!不過你要勞逸結合,不敢弄得太乏,你還是個娃娃。我尋佑斌主任說去,像你這號好娃,甭說入團,要趕緊發展入黨哩。”
何拴牢一席話讓趙逢春堅定了信念,他的情緒立即高漲:“沒啥沒啥。我爹說了,要我把青年突擊隊的事幹好,我屋裏楦窯幫忙的人多。沒事沒事。”
“你今兒咋不高興?”回家路上,何蓉蓉問逢春。
“沒有啊!”逢春矢口否認。
“裝!你當我瓜。”何蓉蓉反駁。
逢春笑了,一臉的不好意思。
“哎,你屋裏得是楦窯哩?”
“嗯。”
“那你還不給自家屋裏幹去?我都想給你屋裏幫忙呢。”
進了村,逢春顧不上回家,先來到楦窯現場,何蓉蓉跟在他身後。
泥水匠雷振才帶了一個徒弟,他們師徒掌瓦刀砌磚。逢春爺爺會泥水匠手藝,老當益壯,和匠人一同砌磚,其他人都是“普工”,和泥的和泥,遞磚的遞磚,有人將磚泡到水缸裏滲透再撈出來,有人運土以供和泥之需。現場瓦刀與磚塊碰撞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用鐵鍁和泥發出噗哧噗哧的聲音,幹磚泡進水裏冒氣泡也吱吱響,現場幹活的人喧嘩嚷叫,十分熱鬧。
僅半天時間,四眼窯洞的地基挖下去,又用磚砌上來了。工程進展順利。
逢春四下看看,到處插不上手,隻能將堆放在較遠處的磚往滲磚的地方搬。他動手搬磚,何蓉蓉幫著一起搬。沒有圍裙,不一會兒蓉蓉的紅格子上衣弄髒了,百謙看見了,說,“這女子,看把你衣服弄成這了!趕緊趕緊,甭弄了。”何蓉蓉笑著說,“沒事沒事,叔。”百謙說,“逢春,你還沒吃飯,趕緊回去,等你媽把晌午飯弄好,你來叫大家吃。蓉蓉也趕緊回去。”
“蓉蓉,你先回去。我再努(停留)一會兒。”逢春對何蓉蓉說。
何蓉蓉不高興,但肚子餓得咕咕叫,隻好嘴噘著走了。
快到吃晌午飯的時候了,逢春早已餓得滿頭虛汗眼冒金星,才在父親催促下回家。他看見母親正和幾個鄰家婦女忙著弄飯,嬸子俊香也在。叔父家的雙胞胎峰峰、川川站在一旁哼哼唧唧,“我要吃,我要吃呢。”奶奶趕忙把孩子拉開,“麵還是生生,吃狗屁哩,趕緊過來,甭髒嚷人。”
鍋台上支著壓餄餎麵的床子,鍋裏的水咕嘟咕嘟冒氣。將和好的麵搓成圓柱狀,放進餄餎床子的圓孔裏,再把柱狀的木頭杵子對準圓孔,用杠子壓下——這工具采用了杠杆原理——呈線狀的餄餎麵就從床子下麵網狀的小眼眼擠出,直接進入沸水,煮熟,撈出來,從涼水中一過,晾在篦子上,拌少許熟油防止粘在一起。另外一個爐子上,中等大小的鐵鍋正煮澆麵的臊子,主料是豆腐、蔥、蘿卜丁,聞起來挺香。
“逢春,你先吃些,早起吃了一碗煎水泡饃,餓到這陣兒了。飯馬上就好,你吃了,再去叫你楦窯的人把活兒停下,回來吃飯。”母親交代說。
楦窯的人回來,洗洗手,一人一個大老碗,用筷子抄上餄餎麵,澆一大勺子臊子,或坐或蹲,“呼嚕呼嚕”吃飯。
“嫂子做的飯好吃,我能咥三碗。”一個幫忙的說。
“你咥嘛,盡飽。”清竹說。
幹活的都是好飯量,一般人至少兩碗,多的三碗四碗,好幾篦子餄餎麵一會兒風卷殘雲被消滅了。
“吃煙吃煙。”逢春拿上早已準備好的紅盒子“寶成”牌紙煙,給放下飯碗的人散發。
煙點著,香香地抽著,幹活兒的人滿臉的愜意和滿足。
“飯後一鍋煙,賽過活神仙。美得太嘛!”
“飯吃飽,煙癮過美,再吃住咥,要對得起主家這飯呢。”主事的匠人雷振才說,“後晌就要搭架子,百謙哥,搭架子的板凳、板子、繩啥的,都預備停當了沒有?”
“停當了,沒麻搭。”逢春爹說。
後晌,在楦窯現場,逢春看見叔父拖著石膏腿,一手拄棍子,另一隻手拿鐵鍁和泥。
“二大,你甭弄了,你腿上有傷,坐下指揮,我來和。”逢春說。
“楦窯砌磚的泥好和,不攪麥秸,省勁,主要是掌握稀稠。這活不重,不過有技術哩,我能行,你恐怕弄不了。”叔父說,“架子搭起來了,滲好的磚要往上搬,你搬磚去。”
看著家人和親戚鄰居全力以赴為創建新家辛勤勞作,趙逢春隻能竭盡全力幹活兒。到了晚上,他的頭一挨枕頭就睡著了。
“不光給咱楦窯,還要在突擊隊幹,非把娃掙日塌不可。”晚上,母親在父親麵前怨悵,“逢春還沒服下呢,能受得了這罪?”
“唉,沒辦法,生到這黃土地上,服不下也要服,受不了也得受。叫他給拴牢請假,娃還要進步,硬硬地不請。自家楦窯,親戚鄰居都幫忙,他不幹說不過去,看著心疼也沒辦法。唉呀,我這腰也成硬的了,翻個身都艱難。”
果不其然,趙逢春累出毛病來了。
楦窯第三天,逢春在突擊隊帶夜班。半夜收工,他覺得全身乏力,滿頭虛汗,汗衫緊貼在脊背上,走起路來步履維艱。
“逢春,你咋哩?”何蓉蓉及時出現在他麵前。
“我不咋。”小夥子還要強撐,保住自尊。
“還不咋?我看你走路浪(踉蹌)哩,我用架子車把你拉上。”何蓉蓉說。
“沒事,不用。”逢春抹一把冷汗,再用手拍了拍腦門,覺得清醒了許多。
“我跟你廝趕著走。”何蓉蓉說。
“能成。”逢春在鄉間土路高一腳低一腳走著,感覺頭重腳輕,腦子一陣兒清醒一陣兒糊塗。
“逢春,我問你個事。拴牢叔把靈俠開除了,還扣她工分,這對不對?”何蓉蓉問。
“嗯?這事我也說不清。”逢春回答得很隨意。
“你也不講究是非黑白?還是突擊隊副隊長呢!”何蓉蓉對逢春的回答很不滿意,語氣忿忿不平。
“那你說,這事該咋處理?”
“我說?要我說不能光處理女的。男的都不算犯錯誤,光靈俠錯了?這不公道嘛!要開除都開除,要扣工分都扣工分。”
“拴牢叔說,母狗不搖尾,公狗不上身,還說,哪達有棉花遇見火不著?”盡管是黑夜,逢春對何蓉蓉說這些話仍然感覺難以啟齒,臉都紅了。
“耶,耶,耶耶耶,這是啥話嘛!叫我說,純粹欺負弱女子哩。我以前覺著拴牢叔啥都對,從這件事看,他也欺軟怕硬,一碗水端不平。是不是男人都向著男人?”
“沒有沒有。拴牢叔沒辦法,胡搞的男人不是一個兩個,有句話叫法不治眾,拴牢叔說了,他會想辦法照顧趙靈俠。哎呀,這事我說不清,這陣兒頭昏得不行。”
走到何蓉蓉家門口,要分手,蓉蓉伸手摸了摸逢春的額頭。
“哎呀,燒得太。你先回去,我屋裏有退燒藥,一會兒給你送去。”
“算了算了,半夜了,你趕緊回去睡覺,我沒事。”
“還沒事呢,燒得跟火炭似的!你回去甭關門,我一下下就來咧。”
果然,逢春進家不久,何蓉蓉送藥來了,安乃近,還有索密痛。
逢春母親也沒睡,她讓兒子服了藥,說,“你發燒哩,蒙上被子,捂一身汗,就好了。”
回到小窯洞,清竹對丈夫說,“老何家女子對逢春咋恁好的?該不會有啥事?”
百謙睡得迷迷糊糊,說,“你操那閑心!趕緊睡覺,明兒還要早早起來拾掇飯哩。”
第二天,父母沒有叫逢春起床。他睡到半早晌,一睜眼,看見何蓉蓉坐在床頭。
“哎呀,這時候了!”逢春一下坐起來,揉著眼睛。何蓉蓉捂了嘴“嗤嗤嗤”笑,逢春才發現自己光著膀子。“哎呀,你咋在這兒呢?”他趕忙尋找家織的白布衫,慌裏慌張往身上套。
“我到楦窯的地方去了,看你不在,估計你還睡哩。你媽在前院忙著,你奶叫你二大家的娃纏住了,沒人管,我就進來了。”
“噝——哎喲,我咋渾身疼呢?”逢春伸展一下腰肢,覺得全身不得勁,“不行,我要趕緊到楦窯那達去哩。已經遲了,這會兒才去,像啥話嘛!趕緊,蓉蓉你出去,我先把衣服穿上。”
“怕誰把你看著了!”何蓉蓉嘴噘著出去了。
逢春呲牙咧嘴穿好衣服趕忙往外麵衝:“媽,你咋不叫我?遲成啥了!”
“你咋起來了?我剛才摸你的頭,燒得厲害,繼續睡去,楦窯那達人多,不少你一個。”母親說。
“不行不行,我要去哩。”逢春說罷,舀一瓢水倒進臉盆,在臉上“噗哧噗哧”幾下,再用毛巾沾了沾,趕緊跑出去了,何蓉蓉在後頭追著。母親在身後喊,讓逢春吃點兒東西再去,他仿佛沒聽見。
按照修建磚窯的工藝流程,“窯腿子”砌起來,中間要搭起架子,支好兩道弧狀的“楦弓”,再在“楦弓”上鋪“楦板”,這樣形成洞狀的模具——“窯楦”。緊接著,依托“窯楦”,將磚擺放成窯洞形狀,再用很多磁片楔進磚縫隙,最後用泥漿澆灌。同一眼窯洞需分段完成,像逢春家這樣的小窯洞一般分為兩段施工。做完一眼窯,接著完成相鄰的另一眼。施工過程中,“窯腿子”用木頭頂著,以防止單方麵受力或受力不均勻導致歪斜、傾倒。等所有窯洞都“楦”好了,再在上麵壓八、九十公分厚的黃土,四周用築土牆的方式夯實,和“窯幫”形成一個整體,護衛磚窯洞堅固耐用,曆經數十年上百年而不衰。
楦窯工程即將完成,最後一眼窯洞砌最後一塊磚之前,要貼上“合龍大吉”的紅紙貼,懸掛紅稠,燃放鞭炮,叫做“合龍口”,等同於蓋房子舉行上梁儀式。儀式過後,主家要宴請所有參建者以及拿著鞭炮禮物來祝賀的親鄰。
趙逢春家“合龍口”,老天不作美,烏雲密布。“合龍口”的鞭炮剛剛燃響,天空傳來深秋季節少有的驚雷,隨後狂風大作,暴雨傾盆。窯頂上、腳手架上幹活的人都趕忙撤下來避雨。
“窯底下敢不敢停人?”有人問。
“一般情況下沒問題。大家最好避到鄰家去,甭在新窯裏頭努。”雷振才說。
幹活的人把衣服頂到頭上跑出去避雨。
“振才,這大的雨,要緊不要緊?”百謙問匠人。
“沒事沒事,隻要不下霖雨。萬一下霖雨,就得到糧站借帆布去,蓋上,下十天八天雨都不要緊。”雷振才說。
一陣狂風暴雨過後,雨小了,但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楦窯合龍口,本來要在院裏支八仙桌擺筵席招待大家,因為下雨,除了匠人和最重要的客人在爺爺奶奶大窯裏擺一張桌子之外,其餘人把各種菜舀到碗裏,一人端個大老碗,或蹲或站,找沒雨的地方分頭去吃。
吃完飯,百謙帶著人,拉著架子車,冒雨到公社附近的糧油收購站借帆布。不巧,收購站的兩塊大帆布已經被鄰近楊家大隊楦窯的人家借走了。
一直到晚上,雨還不停。借不來帆布,百謙和逢春舅父等幾個人把家裏僅有的幾個塑料袋子,以及床單等物品都拿來蓋窯頂,但基本不管用。這些小東西經不起風吹,一小塊一小塊的,縫隙太多,往裏麵進水。找鄰居或者生產隊幫忙,最多能找來幾塊小小的塑料布,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逢春一家眼巴巴盼望老天爺開眼,千萬不能下霖雨啊!
“我看,咱把窯楦了,借這一陣地裏沒活兒。”百謙說。逢春的父母商量修建新宅院的事情。
“成是成,恐怕糧食不夠吃,給匠人的工錢也不夠。”清竹說。
“咱家的糧食楦窯夠了吧?以後沒糧吃再想辦法,給匠人的工錢先借。窯不楦不行,住不開嘛,冬天了逢春還睡床,把娃凍的,跟他爺、奶擠一個炕也不是事兒。”百謙力主馬上楦窯。
清竹想了想,點頭表示讚同。
百謙於是向隊長告假,然後從本隊和相鄰的生產隊請來幫忙的人,拉開楦窯的陣勢。請泥水匠要帶上例行的禮物——兩包點心,兩瓶酒。泥水匠不僅僅是工匠,還是楦窯的技術大拿,相當於工程師。百謙請來的泥水匠叫雷振才,本村人,很友好,一再表示在收取酬金方麵要給予百謙最大的優惠。清竹找來幾個麻利的鄰家婦女,幫她給楦窯的人做飯。
“爹,我咋弄哩?”逢春問。
“突擊隊不給你請假?咱楦窯呢,大事情嘛。”百謙搞不懂兒子的意思。
“不是不給請,我……”逢春覺得難以啟齒。
“咋呢?哦,你是說,你當著青年突擊隊副隊長,不好意思請假?不要緊,我給拴牢說去。”
“不是的,不是的……”逢春不知道怎樣表達才對。
“哦,你是不想請假,怕人家說你不積極?”
逢春點頭,臉上有些羞澀。
“也是。你剛回來鍛煉,接受再教育,應該好好表現。是這,你在突擊隊幹著,咱屋裏這活兒也不指望你一人,多尋個幫忙的就成了。”
“突擊隊倒班呢,我也能騰出空兒給咱家幹。”逢春感激父親深明事理。
第二天一大早,趙逢春家磚窯洞修建工程開工,他卻照常來到農田基本建設工地,履行帶班的青年突擊隊副隊長職責。
“逢春,你咋來了,你屋裏不是楦窯嗎?”突擊隊隊員雷奎生問,“早上路過你家新莊子,看你爹尋下好多人,挖地基呢。你屋裏這麽大的事,你咋還到這兒來?修地是日弄閑的(白費功夫),把熟土蓋到底下,上頭淨弄些生土,好幾年不長莊稼。還水澆地呢,誰知道水庫哪年才能修成?你不幹家裏的正事,把這爛事這麽認真!不就是個突擊隊隊長嗎,還是副的。狗屁!你趕緊回去,修地球的活兒,撂下就撂下了。”雷奎生劈頭蓋臉一頓數落,讓趙逢春招架不及。
“你咋這麽說呢?”逢春有點兒臉紅脖子粗。
“我不這麽說,還咋個說?哥說一句難聽話,你是個瓜熊!”
雷奎生一席話動搖了逢春的信念。他確實沒有想過修地有多大意義,更沒有想到把多年耕種的熟土翻到下麵對莊稼地是一種毀壞。本以為舍棄給家裏楦窯,堅持搞農田基建是一種犧牲,是先公後私大公無私,誰知道讓雷奎生說成“瓜熊”!他簡直有點兒垂頭喪氣。
“你看你看,哥這嘴有時候把不住,胡說哩。逢春你不敢給大隊幹部匯報,人家把我的話上綱上線,弄不好就成階級鬥爭新動向了,我招不住。我是說楦窯重要,你還在這兒修地,人家會笑話你。”雷奎生見逢春情緒低落,又主動過來圓場。
一個上午,趙逢春一直提不起精神。
中午,何拴牢來接班,對逢春說:“我才聽說你屋裏楦窯哩。你明兒甭來了,我替你帶班,咋樣?”
“我還來。給我爹說好了,下了班再給我家幹活兒。”逢春低著頭說。
“哎呀,逢春你不簡單!能把農業學大寨、農田基建看得比自家楦窯還重要,這不是大公無私是啥?你真的不簡單,不簡單!不過你要勞逸結合,不敢弄得太乏,你還是個娃娃。我尋佑斌主任說去,像你這號好娃,甭說入團,要趕緊發展入黨哩。”
何拴牢一席話讓趙逢春堅定了信念,他的情緒立即高漲:“沒啥沒啥。我爹說了,要我把青年突擊隊的事幹好,我屋裏楦窯幫忙的人多。沒事沒事。”
“你今兒咋不高興?”回家路上,何蓉蓉問逢春。
“沒有啊!”逢春矢口否認。
“裝!你當我瓜。”何蓉蓉反駁。
逢春笑了,一臉的不好意思。
“哎,你屋裏得是楦窯哩?”
“嗯。”
“那你還不給自家屋裏幹去?我都想給你屋裏幫忙呢。”
進了村,逢春顧不上回家,先來到楦窯現場,何蓉蓉跟在他身後。
泥水匠雷振才帶了一個徒弟,他們師徒掌瓦刀砌磚。逢春爺爺會泥水匠手藝,老當益壯,和匠人一同砌磚,其他人都是“普工”,和泥的和泥,遞磚的遞磚,有人將磚泡到水缸裏滲透再撈出來,有人運土以供和泥之需。現場瓦刀與磚塊碰撞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用鐵鍁和泥發出噗哧噗哧的聲音,幹磚泡進水裏冒氣泡也吱吱響,現場幹活的人喧嘩嚷叫,十分熱鬧。
僅半天時間,四眼窯洞的地基挖下去,又用磚砌上來了。工程進展順利。
逢春四下看看,到處插不上手,隻能將堆放在較遠處的磚往滲磚的地方搬。他動手搬磚,何蓉蓉幫著一起搬。沒有圍裙,不一會兒蓉蓉的紅格子上衣弄髒了,百謙看見了,說,“這女子,看把你衣服弄成這了!趕緊趕緊,甭弄了。”何蓉蓉笑著說,“沒事沒事,叔。”百謙說,“逢春,你還沒吃飯,趕緊回去,等你媽把晌午飯弄好,你來叫大家吃。蓉蓉也趕緊回去。”
“蓉蓉,你先回去。我再努(停留)一會兒。”逢春對何蓉蓉說。
何蓉蓉不高興,但肚子餓得咕咕叫,隻好嘴噘著走了。
快到吃晌午飯的時候了,逢春早已餓得滿頭虛汗眼冒金星,才在父親催促下回家。他看見母親正和幾個鄰家婦女忙著弄飯,嬸子俊香也在。叔父家的雙胞胎峰峰、川川站在一旁哼哼唧唧,“我要吃,我要吃呢。”奶奶趕忙把孩子拉開,“麵還是生生,吃狗屁哩,趕緊過來,甭髒嚷人。”
鍋台上支著壓餄餎麵的床子,鍋裏的水咕嘟咕嘟冒氣。將和好的麵搓成圓柱狀,放進餄餎床子的圓孔裏,再把柱狀的木頭杵子對準圓孔,用杠子壓下——這工具采用了杠杆原理——呈線狀的餄餎麵就從床子下麵網狀的小眼眼擠出,直接進入沸水,煮熟,撈出來,從涼水中一過,晾在篦子上,拌少許熟油防止粘在一起。另外一個爐子上,中等大小的鐵鍋正煮澆麵的臊子,主料是豆腐、蔥、蘿卜丁,聞起來挺香。
“逢春,你先吃些,早起吃了一碗煎水泡饃,餓到這陣兒了。飯馬上就好,你吃了,再去叫你楦窯的人把活兒停下,回來吃飯。”母親交代說。
楦窯的人回來,洗洗手,一人一個大老碗,用筷子抄上餄餎麵,澆一大勺子臊子,或坐或蹲,“呼嚕呼嚕”吃飯。
“嫂子做的飯好吃,我能咥三碗。”一個幫忙的說。
“你咥嘛,盡飽。”清竹說。
幹活的都是好飯量,一般人至少兩碗,多的三碗四碗,好幾篦子餄餎麵一會兒風卷殘雲被消滅了。
“吃煙吃煙。”逢春拿上早已準備好的紅盒子“寶成”牌紙煙,給放下飯碗的人散發。
煙點著,香香地抽著,幹活兒的人滿臉的愜意和滿足。
“飯後一鍋煙,賽過活神仙。美得太嘛!”
“飯吃飽,煙癮過美,再吃住咥,要對得起主家這飯呢。”主事的匠人雷振才說,“後晌就要搭架子,百謙哥,搭架子的板凳、板子、繩啥的,都預備停當了沒有?”
“停當了,沒麻搭。”逢春爹說。
後晌,在楦窯現場,逢春看見叔父拖著石膏腿,一手拄棍子,另一隻手拿鐵鍁和泥。
“二大,你甭弄了,你腿上有傷,坐下指揮,我來和。”逢春說。
“楦窯砌磚的泥好和,不攪麥秸,省勁,主要是掌握稀稠。這活不重,不過有技術哩,我能行,你恐怕弄不了。”叔父說,“架子搭起來了,滲好的磚要往上搬,你搬磚去。”
看著家人和親戚鄰居全力以赴為創建新家辛勤勞作,趙逢春隻能竭盡全力幹活兒。到了晚上,他的頭一挨枕頭就睡著了。
“不光給咱楦窯,還要在突擊隊幹,非把娃掙日塌不可。”晚上,母親在父親麵前怨悵,“逢春還沒服下呢,能受得了這罪?”
“唉,沒辦法,生到這黃土地上,服不下也要服,受不了也得受。叫他給拴牢請假,娃還要進步,硬硬地不請。自家楦窯,親戚鄰居都幫忙,他不幹說不過去,看著心疼也沒辦法。唉呀,我這腰也成硬的了,翻個身都艱難。”
果不其然,趙逢春累出毛病來了。
楦窯第三天,逢春在突擊隊帶夜班。半夜收工,他覺得全身乏力,滿頭虛汗,汗衫緊貼在脊背上,走起路來步履維艱。
“逢春,你咋哩?”何蓉蓉及時出現在他麵前。
“我不咋。”小夥子還要強撐,保住自尊。
“還不咋?我看你走路浪(踉蹌)哩,我用架子車把你拉上。”何蓉蓉說。
“沒事,不用。”逢春抹一把冷汗,再用手拍了拍腦門,覺得清醒了許多。
“我跟你廝趕著走。”何蓉蓉說。
“能成。”逢春在鄉間土路高一腳低一腳走著,感覺頭重腳輕,腦子一陣兒清醒一陣兒糊塗。
“逢春,我問你個事。拴牢叔把靈俠開除了,還扣她工分,這對不對?”何蓉蓉問。
“嗯?這事我也說不清。”逢春回答得很隨意。
“你也不講究是非黑白?還是突擊隊副隊長呢!”何蓉蓉對逢春的回答很不滿意,語氣忿忿不平。
“那你說,這事該咋處理?”
“我說?要我說不能光處理女的。男的都不算犯錯誤,光靈俠錯了?這不公道嘛!要開除都開除,要扣工分都扣工分。”
“拴牢叔說,母狗不搖尾,公狗不上身,還說,哪達有棉花遇見火不著?”盡管是黑夜,逢春對何蓉蓉說這些話仍然感覺難以啟齒,臉都紅了。
“耶,耶,耶耶耶,這是啥話嘛!叫我說,純粹欺負弱女子哩。我以前覺著拴牢叔啥都對,從這件事看,他也欺軟怕硬,一碗水端不平。是不是男人都向著男人?”
“沒有沒有。拴牢叔沒辦法,胡搞的男人不是一個兩個,有句話叫法不治眾,拴牢叔說了,他會想辦法照顧趙靈俠。哎呀,這事我說不清,這陣兒頭昏得不行。”
走到何蓉蓉家門口,要分手,蓉蓉伸手摸了摸逢春的額頭。
“哎呀,燒得太。你先回去,我屋裏有退燒藥,一會兒給你送去。”
“算了算了,半夜了,你趕緊回去睡覺,我沒事。”
“還沒事呢,燒得跟火炭似的!你回去甭關門,我一下下就來咧。”
果然,逢春進家不久,何蓉蓉送藥來了,安乃近,還有索密痛。
逢春母親也沒睡,她讓兒子服了藥,說,“你發燒哩,蒙上被子,捂一身汗,就好了。”
回到小窯洞,清竹對丈夫說,“老何家女子對逢春咋恁好的?該不會有啥事?”
百謙睡得迷迷糊糊,說,“你操那閑心!趕緊睡覺,明兒還要早早起來拾掇飯哩。”
第二天,父母沒有叫逢春起床。他睡到半早晌,一睜眼,看見何蓉蓉坐在床頭。
“哎呀,這時候了!”逢春一下坐起來,揉著眼睛。何蓉蓉捂了嘴“嗤嗤嗤”笑,逢春才發現自己光著膀子。“哎呀,你咋在這兒呢?”他趕忙尋找家織的白布衫,慌裏慌張往身上套。
“我到楦窯的地方去了,看你不在,估計你還睡哩。你媽在前院忙著,你奶叫你二大家的娃纏住了,沒人管,我就進來了。”
“噝——哎喲,我咋渾身疼呢?”逢春伸展一下腰肢,覺得全身不得勁,“不行,我要趕緊到楦窯那達去哩。已經遲了,這會兒才去,像啥話嘛!趕緊,蓉蓉你出去,我先把衣服穿上。”
“怕誰把你看著了!”何蓉蓉嘴噘著出去了。
逢春呲牙咧嘴穿好衣服趕忙往外麵衝:“媽,你咋不叫我?遲成啥了!”
“你咋起來了?我剛才摸你的頭,燒得厲害,繼續睡去,楦窯那達人多,不少你一個。”母親說。
“不行不行,我要去哩。”逢春說罷,舀一瓢水倒進臉盆,在臉上“噗哧噗哧”幾下,再用毛巾沾了沾,趕緊跑出去了,何蓉蓉在後頭追著。母親在身後喊,讓逢春吃點兒東西再去,他仿佛沒聽見。
按照修建磚窯的工藝流程,“窯腿子”砌起來,中間要搭起架子,支好兩道弧狀的“楦弓”,再在“楦弓”上鋪“楦板”,這樣形成洞狀的模具——“窯楦”。緊接著,依托“窯楦”,將磚擺放成窯洞形狀,再用很多磁片楔進磚縫隙,最後用泥漿澆灌。同一眼窯洞需分段完成,像逢春家這樣的小窯洞一般分為兩段施工。做完一眼窯,接著完成相鄰的另一眼。施工過程中,“窯腿子”用木頭頂著,以防止單方麵受力或受力不均勻導致歪斜、傾倒。等所有窯洞都“楦”好了,再在上麵壓八、九十公分厚的黃土,四周用築土牆的方式夯實,和“窯幫”形成一個整體,護衛磚窯洞堅固耐用,曆經數十年上百年而不衰。
楦窯工程即將完成,最後一眼窯洞砌最後一塊磚之前,要貼上“合龍大吉”的紅紙貼,懸掛紅稠,燃放鞭炮,叫做“合龍口”,等同於蓋房子舉行上梁儀式。儀式過後,主家要宴請所有參建者以及拿著鞭炮禮物來祝賀的親鄰。
趙逢春家“合龍口”,老天不作美,烏雲密布。“合龍口”的鞭炮剛剛燃響,天空傳來深秋季節少有的驚雷,隨後狂風大作,暴雨傾盆。窯頂上、腳手架上幹活的人都趕忙撤下來避雨。
“窯底下敢不敢停人?”有人問。
“一般情況下沒問題。大家最好避到鄰家去,甭在新窯裏頭努。”雷振才說。
幹活的人把衣服頂到頭上跑出去避雨。
“振才,這大的雨,要緊不要緊?”百謙問匠人。
“沒事沒事,隻要不下霖雨。萬一下霖雨,就得到糧站借帆布去,蓋上,下十天八天雨都不要緊。”雷振才說。
一陣狂風暴雨過後,雨小了,但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楦窯合龍口,本來要在院裏支八仙桌擺筵席招待大家,因為下雨,除了匠人和最重要的客人在爺爺奶奶大窯裏擺一張桌子之外,其餘人把各種菜舀到碗裏,一人端個大老碗,或蹲或站,找沒雨的地方分頭去吃。
吃完飯,百謙帶著人,拉著架子車,冒雨到公社附近的糧油收購站借帆布。不巧,收購站的兩塊大帆布已經被鄰近楊家大隊楦窯的人家借走了。
一直到晚上,雨還不停。借不來帆布,百謙和逢春舅父等幾個人把家裏僅有的幾個塑料袋子,以及床單等物品都拿來蓋窯頂,但基本不管用。這些小東西經不起風吹,一小塊一小塊的,縫隙太多,往裏麵進水。找鄰居或者生產隊幫忙,最多能找來幾塊小小的塑料布,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逢春一家眼巴巴盼望老天爺開眼,千萬不能下霖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