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初陽對趙時桉是又氣又憐,見他手疼也沒舍得朝他說句重話,隻道讓他以後做事要小心些。
趙時桉頷首,又問起王初陽腿上的傷有沒有好些。
“大夫來村換了一次藥,傷筋動骨沒那麽容易好,下個月才能拆木板。”王初陽好不容易拄著木棍過來,便沒急著回去,想起村裏的閑言,囑咐趙時桉道,“別聽那些嬸子夫郎們瞎說,我自個兒怎麽受的傷心裏清楚,咱捂不上別人的嘴,但不能因為這些個話,而讓自己心裏難受。”
“我知道,”趙時桉一邊小心的縫著嫁衣,一邊和王初陽搭著話,“這幾日我都沒在村裏轉悠,聽不到他們的閑言。”
在趙家待了半日,臨近晌午王初陽才拄著木棍回去,趙時桉本想送他,但被王初陽攔了下來,攏共沒多遠的路,用不著麻煩人。
趙雲程同王大壯說了趙時澤的事兒,下個月趙時澤就不再用去學院了,夫子該教的東西都已教過,趙時澤不走仕途,有那些學識足夠。
“那我先帶他去府城走一遭,這出去可不比在家中享福,保不齊回來後,澤小子就得打退堂鼓。”王大壯揶揄道,趙時澤可是在蜜罐裏長大的孩子,可不像他們這輩,都是苦出來的。
趙雲程不在意的笑笑:“其哥兒還不願讓時澤出去闖蕩呢,打退堂鼓正合了他的心意,我倒覺得沒啥,小子就得膽大些。”
說定了趙時澤的事兒,趙雲程又去了後山院兒裏翻動了一番陰幹的煙灰和墨條。
五月的天兒說變就變,這一會兒功夫,外頭已是烏雲密布,趙雲程將屋門落了鎖,趕忙回了村裏。
一月過後,王初陽腿上的木板終於被取下,但大夫還是囑咐他不要過多的走動。
楊府沒急著要王初陽回去教書,而是讓他安心多休養幾月,還將這些時日的束修分文不少的送了過來,順便帶了一些補品。
楊嵐很喜歡王初陽這個夫子,他一點兒也不像哥哥們口中言說的那般嚴厲嚇人,這次過來探望,還特意讓人帶著他。
趙時澤終究是選擇隨王大壯去了府城,臨行前一夜,徐言其擔心到連覺都睡不著,可趙時澤卻興奮得很,一點兒也沒考慮到他阿麽對他的憂慮。
到底是胞弟,趙時桉難得沒和趙時澤鬥嘴,收起了平時嬉皮笑臉,囑咐趙時澤出去後一定要照料好自己。
正值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這一行七日,趙時澤回來後整個人被曬黑了不少,但精神頭兒卻很足,簡單洗漱之後,不曾歇息的同徐言其和高宴清說起了一路的見聞。
“阿麽,下次我要和叔父去兆州的其他府城看看,咱們汝慶府還不是兆州最富裕的府城,外頭兒定然更加熱鬧繁華。”
徐言其瞬間便釋然了,他的身份不允許他去到四方鎮以外的地方,那他更應該讓孩子們去見識見識大昭的繁盛,而不是將他們拘束在自己的身邊。
田文和田昭才從嵇州回來沒多久,下次出門要等秋收之後,趙時澤待在家中無事,和趙雲程忙起家中的雜事。
自從王初陽考上了秀才,趙雲程便將家中的田掛靠在了他的名下,秀才能免五十畝地的田稅,除了村裏的人,連鎮上富商的田地也有不少掛靠在了王大寶和王初陽的頭上,每年年末他們會給二人一筆錢財,與繳田稅相比,這般還是劃算一些。
又到秋收之時,家中田少的漢子提前去趙家打聽是否要雇人割稻,好規劃好時間,先把自家田裏的稻子先收了。
秀才隻能免兩人的丁稅,因而除去田稅,趙雲程一家的丁稅需得按人繳納。
衙門來收過稅後,天兒便漸涼了起來,趁著真正寒天還沒來,田文和田昭打算去其他府城一趟,大概半月就能回來。
這一趟,田文帶上了趙時澤,並朝徐言其保證路上會盡可能的照顧好澤小子,讓他在家不必過於憂心。
冬月,去州府應考秋闈的王大寶回了村裏,他自知這次自己無望舉人,但不去考這一回,他總覺心中難安,過了這些年,家中不似之前那般窮苦,王大剛便依他折騰。
王小寶六歲時,王大剛也曾送他去學堂啟蒙,可這個孩子不是讀書的料,經常逃學去戲耍,何倩見狀,幹脆讓他回家和王大剛去學著幹活兒,不再浪費那些錢財。
“爹,我不去考舉人了,明年開春就安心待在村裏當夫子。”寒門難出貴子,王大寶知道自己的分量,在苦磕下去沒有任何意義。
“成,我兒做什麽都好,和曼娘在村裏過日子也不錯。”王大剛慈愛的笑著,轉而瞧見自己那不爭氣的二兒子,又瞬間變了臉色,“二寶,你都不小了,啥時候想成家啊?”
王二寶撓了撓頭:“爹,我這都沒份正經營生,娶了媳婦兒拿啥養活?”
“該!讓你讀書,你非得去放牛。”何倩從灶房出來,伸指戳了戳他的額頭,“等開春,和你爹一起出去賣墨條。”
冬月寒冷,進了下旬,趙雲程去尋了屠夫過來宰年豬,劉正年歲大了,家裏的兒子又不喜這份營生,他便隻在家中安心養豬賣豬,不再幹宰豬的活兒。
眼瞅著離開春沒幾個月,王大壯和啞哥兒拿著兩個孩子的生辰八字去合了日子。
二月初十,易婚嫁納婿,拿著日子,王大壯一家前去趙家請期,若是趙雲程和徐言其沒什麽異議,這日子就可定下來。
“二月十三是其哥兒的生辰,這麽一來,就和回門的日子撞上了。”趙雲程蹙眉,問起了徐言其的想法。
徐言其沒那麽多顧慮,“撞上便撞上了,有新婿陪著過個生辰不也挺好?”
“那咱兩家就這麽定下,二月初十初陽來迎娶桉哥兒。”王大壯笑得合不攏嘴,啞哥兒也喜著,等了這麽多年,兩個孩子的事兒終究是成了。
這一年除夕,是趙時桉在家中過的最後一年,往後他就有自己的小家了,雖然就在後頭的院子,但其中心境卻大不相同,徐言其備為傷感,明明隻是眨眼的功夫,他和趙雲程的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
趙時桉頷首,又問起王初陽腿上的傷有沒有好些。
“大夫來村換了一次藥,傷筋動骨沒那麽容易好,下個月才能拆木板。”王初陽好不容易拄著木棍過來,便沒急著回去,想起村裏的閑言,囑咐趙時桉道,“別聽那些嬸子夫郎們瞎說,我自個兒怎麽受的傷心裏清楚,咱捂不上別人的嘴,但不能因為這些個話,而讓自己心裏難受。”
“我知道,”趙時桉一邊小心的縫著嫁衣,一邊和王初陽搭著話,“這幾日我都沒在村裏轉悠,聽不到他們的閑言。”
在趙家待了半日,臨近晌午王初陽才拄著木棍回去,趙時桉本想送他,但被王初陽攔了下來,攏共沒多遠的路,用不著麻煩人。
趙雲程同王大壯說了趙時澤的事兒,下個月趙時澤就不再用去學院了,夫子該教的東西都已教過,趙時澤不走仕途,有那些學識足夠。
“那我先帶他去府城走一遭,這出去可不比在家中享福,保不齊回來後,澤小子就得打退堂鼓。”王大壯揶揄道,趙時澤可是在蜜罐裏長大的孩子,可不像他們這輩,都是苦出來的。
趙雲程不在意的笑笑:“其哥兒還不願讓時澤出去闖蕩呢,打退堂鼓正合了他的心意,我倒覺得沒啥,小子就得膽大些。”
說定了趙時澤的事兒,趙雲程又去了後山院兒裏翻動了一番陰幹的煙灰和墨條。
五月的天兒說變就變,這一會兒功夫,外頭已是烏雲密布,趙雲程將屋門落了鎖,趕忙回了村裏。
一月過後,王初陽腿上的木板終於被取下,但大夫還是囑咐他不要過多的走動。
楊府沒急著要王初陽回去教書,而是讓他安心多休養幾月,還將這些時日的束修分文不少的送了過來,順便帶了一些補品。
楊嵐很喜歡王初陽這個夫子,他一點兒也不像哥哥們口中言說的那般嚴厲嚇人,這次過來探望,還特意讓人帶著他。
趙時澤終究是選擇隨王大壯去了府城,臨行前一夜,徐言其擔心到連覺都睡不著,可趙時澤卻興奮得很,一點兒也沒考慮到他阿麽對他的憂慮。
到底是胞弟,趙時桉難得沒和趙時澤鬥嘴,收起了平時嬉皮笑臉,囑咐趙時澤出去後一定要照料好自己。
正值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這一行七日,趙時澤回來後整個人被曬黑了不少,但精神頭兒卻很足,簡單洗漱之後,不曾歇息的同徐言其和高宴清說起了一路的見聞。
“阿麽,下次我要和叔父去兆州的其他府城看看,咱們汝慶府還不是兆州最富裕的府城,外頭兒定然更加熱鬧繁華。”
徐言其瞬間便釋然了,他的身份不允許他去到四方鎮以外的地方,那他更應該讓孩子們去見識見識大昭的繁盛,而不是將他們拘束在自己的身邊。
田文和田昭才從嵇州回來沒多久,下次出門要等秋收之後,趙時澤待在家中無事,和趙雲程忙起家中的雜事。
自從王初陽考上了秀才,趙雲程便將家中的田掛靠在了他的名下,秀才能免五十畝地的田稅,除了村裏的人,連鎮上富商的田地也有不少掛靠在了王大寶和王初陽的頭上,每年年末他們會給二人一筆錢財,與繳田稅相比,這般還是劃算一些。
又到秋收之時,家中田少的漢子提前去趙家打聽是否要雇人割稻,好規劃好時間,先把自家田裏的稻子先收了。
秀才隻能免兩人的丁稅,因而除去田稅,趙雲程一家的丁稅需得按人繳納。
衙門來收過稅後,天兒便漸涼了起來,趁著真正寒天還沒來,田文和田昭打算去其他府城一趟,大概半月就能回來。
這一趟,田文帶上了趙時澤,並朝徐言其保證路上會盡可能的照顧好澤小子,讓他在家不必過於憂心。
冬月,去州府應考秋闈的王大寶回了村裏,他自知這次自己無望舉人,但不去考這一回,他總覺心中難安,過了這些年,家中不似之前那般窮苦,王大剛便依他折騰。
王小寶六歲時,王大剛也曾送他去學堂啟蒙,可這個孩子不是讀書的料,經常逃學去戲耍,何倩見狀,幹脆讓他回家和王大剛去學著幹活兒,不再浪費那些錢財。
“爹,我不去考舉人了,明年開春就安心待在村裏當夫子。”寒門難出貴子,王大寶知道自己的分量,在苦磕下去沒有任何意義。
“成,我兒做什麽都好,和曼娘在村裏過日子也不錯。”王大剛慈愛的笑著,轉而瞧見自己那不爭氣的二兒子,又瞬間變了臉色,“二寶,你都不小了,啥時候想成家啊?”
王二寶撓了撓頭:“爹,我這都沒份正經營生,娶了媳婦兒拿啥養活?”
“該!讓你讀書,你非得去放牛。”何倩從灶房出來,伸指戳了戳他的額頭,“等開春,和你爹一起出去賣墨條。”
冬月寒冷,進了下旬,趙雲程去尋了屠夫過來宰年豬,劉正年歲大了,家裏的兒子又不喜這份營生,他便隻在家中安心養豬賣豬,不再幹宰豬的活兒。
眼瞅著離開春沒幾個月,王大壯和啞哥兒拿著兩個孩子的生辰八字去合了日子。
二月初十,易婚嫁納婿,拿著日子,王大壯一家前去趙家請期,若是趙雲程和徐言其沒什麽異議,這日子就可定下來。
“二月十三是其哥兒的生辰,這麽一來,就和回門的日子撞上了。”趙雲程蹙眉,問起了徐言其的想法。
徐言其沒那麽多顧慮,“撞上便撞上了,有新婿陪著過個生辰不也挺好?”
“那咱兩家就這麽定下,二月初十初陽來迎娶桉哥兒。”王大壯笑得合不攏嘴,啞哥兒也喜著,等了這麽多年,兩個孩子的事兒終究是成了。
這一年除夕,是趙時桉在家中過的最後一年,往後他就有自己的小家了,雖然就在後頭的院子,但其中心境卻大不相同,徐言其備為傷感,明明隻是眨眼的功夫,他和趙雲程的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