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茜正了正自己的腦袋說:“表哥,與茜兒說什麽了?茜兒方才沒聽清楚,煩勞表哥再說一遍。”
李戈:“今日咱們就不入城了。我們李家在京郊有一莊子,今晚咱們住哪裏如何?”
時茜對李戈的提議並不反對,已經到上京了,她的事不著急“茜兒,聽表哥的。”
李戈得到時茜的回應後,便召來六子:“你騎馬先行去農莊,著人收拾屋子、備好熱水、晚膳,我們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為申時,古人也稱哺時,有第二次進餐的意思)之前到農莊。”
六子應是,便打馬先行。京城通常是一個時代一個朝廷的中心地帶,是政治、文化、經濟最為繁榮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有個農莊,李家還是有實力的。
去農莊的路上,李戈與時茜說了農莊的情況,農莊是國公爺賞的,有近千畝的良田和三個山頭,田地都租給莊子附近的三百戶人家耕種,除去賦稅那些租戶隻需上交李家六成。時茜聽了不得不誇讚一句這李老爺是個有善心有良知的人,給佃農留了糊口的糧食,便說道:“除去賦稅隻需上交六成,怕是在西周別處都沒有的好事。”
李戈:“茜兒,是知百姓疾苦的明白人。大多數都是收八留二,稍有良心的收七留三,這還沒除賦稅。
佃農收了糧食交了租子再交賦稅,手裏根本沒多少餘糧了,所以一個冬天會餓死不少人。我爹每到冬天都開粥棚施粥,粥棚會開到次年春天,還請人幹活、高價收柴火、碳。其實我家的柴火、碳在中秋之時就備好夠一個冬天用的。”
時茜輕聲說:“你爹是想給食不果腹的百姓有活下去的機會。”
李戈:“我爹這是跟老國公爺學的。我爹當年就是靠老國公冬天開粥棚施的那碗粥活下來的。
因此我爺在我爹七八歲的時候送我爹去國公府為奴,以報老國公爺活命之恩。
還有像我爹這樣為報恩賣身國公府的人有很多。英國公因身體有疾,在寺廟修養,不能在老國公膝下承歡,老國公就把我爹他們這些年紀的孩子當成英國公教養,請了文武師傅教學。
我爹因模樣好、人機靈,給老國公送寺廟裏陪英國公。我爹的功夫和學識是英國公親自指點教的,與英國公有師徒情分。”
聽了這些的時茜心裏在想,那些老國公請了文武師傅教養的孩子長大後恐怕就是蕭家軍的精英。有活命之恩又有父子情意,在講究孝義的年代,他們必會死心塌地維護蕭家,更重要的是,他們依附蕭家而活,若蕭家沒了,他們又要像以前那樣活著,站起來的人不會願意再跪下。
李戈很快用話印證了時茜的猜測。李戈告訴時茜,農莊裏有很多地缺(後天殘疾的人),這些地缺都是他爹的袍澤,因地缺在別處不好謀生,他爹便收在農莊裏幹活,地缺的家眷都可以租中他農莊裏的良田,前提是照顧好這些地缺的袍澤。
時茜笑著問:“租中農莊田地的那三百戶人家是蕭家軍的後人吧,國公府的農莊應該也有很多這樣的地缺之人吧。”
李戈不承認也不否認,隻說國公爺曆來體恤下屬體察下情。
下午四點左右,時茜一行趕到農莊,時茜看了農莊的牌匾餘暉(傍晚的陽光),如李戈所說,一路上時茜果然看到不少地缺。
進入莊院後,時茜看到在農莊裏侍候的人,都不是很嚴重,有的隻是腿瘸了,有的是斷了手筋,一隻手不能動了,但手還在,有的是傷了眼睛,一隻眼睛看不清楚東西,有的是臉上留了很深的刀疤,還有一個是缺了一隻耳朵。
李戈怕那些人嚇著時茜,送東西取東西的事都是讓六子領著胡德友他們幹的,把東西送到時茜住的院子二門外,再由莊上的婦人領著莊子裏的小丫頭送進院中。
時茜總算明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意思了。外邊來的男子隻能到二門外,而住院中的小姐也不能邁出二門,甚至有的連繡樓都不能下。
時茜不是土著人,不想守這些規矩,要出門逛逛,相信李戈也不能說什麽,畢竟時茜有言在先,她可沒有大家閨秀那麽多規矩。
坐輿車走了七八天,還挺累人的,時茜便不想出門,就在居住的院中走走轉轉或與莊裏的小丫頭說話。
巧姐,她父親曾是蕭家軍裏的百戶,如今不在軍中,在軍中的是她二哥和六哥。巧姐和藍玉一般大,愛說愛笑,比藍玉要鬧騰多了。巧姐是李戈找來幫忙幾日的,不是簽有賣身契的丫頭,在時茜麵前要大膽些。
“姑娘,你在屋裏嗎。”時茜放下手中的書說:“是巧姐嗎?”
“是我,姑娘,我進屋了。”話音剛落小丫頭提著一個籃子跑了進來。
時茜看著巧姐手上的籃子說:“籃子裏裝著什麽?可是給我的,拿來我看看。”
巧姐把籃子往身後藏了藏說:“籃子裏沒什麽,不是給姑娘的。”藍子裏裝的是巧姐去山上采摘下來的野果,巧姐是想給時茜的,可想到那東西的味道,姑娘給她吃好吃的果子,卻把這拿來給姑娘,姑娘嚐過後會不會認為自己在戲弄她,會不會生氣。
這麽一想,巧姐就不敢把自己摘的野果子拿出來了。
時茜:“既然籃子沒什麽,那你藏什麽?
你這小丫頭,我剛才還與藍玉說你實誠,這下就打臉了。
到底藏了什麽寶貝,不給我看我偏要看。快拿出來,不然我著人攆你出去了。”
巧姐不想被攆出去便說:“籃子裏是我去山上摘的野果子。
就是昨日姑娘送我山竹時,我說過山上有種野果長得和山竹有些相似,姑娘玩笑說可能是親戚。姑娘可還記得?”
時茜點了點頭說:“才昨日的事,怎麽可能忘得那麽快。
莫非籃子裏裝的,是山竹的那親戚。
那快拿來我看看。”
巧姐認真想了一下又說:“這是個寒酸的窮親戚,巧姐可以把它給姑娘,隻是姑娘能不能別為這寒酸親戚生巧姐的氣。”
時茜的好奇心起來了,是什麽樣的野果子?還能讓她看了生氣便說:“我答應你,不管看到什麽都不生你氣。”
巧姐聽了放心的把籃子遞給時茜,時茜接過籃子一看,籃子裏裝的一種像葡萄一樣成串紫皮的野果子。
時茜摘下一個,拿在手裏看。巧姐介紹道:“把果皮扒開,吃裏麵的果肉。”
時茜把果子紫色外皮扒掉,看到裏麵果肉,果肉像山竹那樣成幾瓣的,但果肉不是白色,而是淡黃色的。
時茜聞了一下,有股淡淡的香味,便想把果肉放嘴裏嚐嚐它的味道。巧姐伸手攔下說:“姑娘,你等會。這果子有個名字,叫老太太的臉嗬嗬~”
時茜不解的說:“老太太的臉?這名字有點長啊。為什麽是老太太的臉,不能是老爺爺的臉。難道說了,吃了這果子的人的臉會變成老太太那樣的”
巧姐停住笑說:“唉,姑娘猜對了。姑娘現在還想嚐嚐嗎?”
時茜,我才不信會有這樣的果子,聽都沒聽過,我到要試試。時茜拿起就要往嘴裏送,藍玉攔住說:“小姐,你沒巧姐說的話嗎?這東西哪裏能吃。”
時茜躲開藍玉伸來搶奪果子的手,把果肉直接塞嘴裏,藍玉見時茜把果肉放嘴裏後,急了剛要說讓時茜吐出來。
時茜已經先把果肉吐出來了,時茜整張臉都皺起來了,媽呀,好酸啊。藍玉趕緊倒水給時茜漱口。
時茜漱了口後說:“我知道為什麽叫老太太的臉了,這果子好酸,酸得人整張臉都皺起來。”
巧姐見時茜並沒有生氣,又嗬嗬的笑起來。
藍玉用手指點了點巧姐的頭“得虧我家小姐不計較這些,換成別人非打你一頓板子。”
巧姐笑著說:“我知道姑娘不計較這些,才樂意來這裏與姑娘說話,才敢把這酸果帶來。不然我早回家去。”
巧姐這話時茜信的,巧姐身上穿著的衣裳也是細棉布的,手上還戴著細條銀鐲子,可見在家是得哥哥和爹爹寵愛的,在她這裏若覺得委屈,定不然不會留下。“藍玉,找個盤子把酸果倒騰出來,別扔我有用,再給巧姐裝些咱們的果子,一會讓她帶回去。”
藍玉聽了便去拿了盤子過來:“這麽酸的果子,小姐留著它做什麽?”
時茜回道:“我想吃酸甜口的菜,你一會把送到廚房出。不,藍玉今晚的菜你來做,你讓六子和胡德友他們去大廚房裏拿食材,要是有肋骨,讓他們拿幾根過來。”
藍玉接過話茬說:“肋骨這東西比不得肉,廚房裏怕不會常備著。”
時茜想了一會就說:“沒有,便讓他們弄條魚來。”
藍玉又說:“隻是藍玉的手藝,怕糟蹋了好東西。”
時茜便說:“沒事,還有我在呢。”
藍玉看了一眼時茜,心裏說有小姐在隻怕更糟,小姐看起來可不像是會這些活計的人。藍玉想著住進院子的第二天,時茜就對著灶台和鍋看了大半天,隻怕小姐就沒進過廚房,所以連灶台和鍋都沒見過。
時茜若知道肯定大呼冤枉,她進過廚房,會做做菜好嗎,隻是這樣的灶台和大鍋,在九州和原來她生活的地方都少見了,她才多看了幾眼,哪有藍玉想那麽誇張,看半天。
“姑娘,巧姐可在你屋裏。”喬家嬸子在院中喊到。
巧姐聽了便說:“姑娘,喬家嬸子找我呢,我出去了。”藍玉加快往籃子裏放了一些果子,拉住要跑的巧姐,把籃子塞給她。
喬家嬸子看到巧姐從屋子出來,就對她說:“你爹的老毛病又犯了,疼的厲害,人都站不住了,你去葛大夫給你爹看看。”
巧姐聽了急了轉身便跑,喬家嬸子後麵跟著,到院門時遇到李戈,巧姐和喬家嬸子忙行禮“李公子,安。”
李戈望向院中“是小姐出什麽事了嗎?你們著急忙慌的。”
巧姐和喬家嬸子忙說:“不,姑娘沒事,是我爹(巧姐她爹)出事了。”
李戈聽了沒有責怪,揮手讓她們走。
李戈:“今日咱們就不入城了。我們李家在京郊有一莊子,今晚咱們住哪裏如何?”
時茜對李戈的提議並不反對,已經到上京了,她的事不著急“茜兒,聽表哥的。”
李戈得到時茜的回應後,便召來六子:“你騎馬先行去農莊,著人收拾屋子、備好熱水、晚膳,我們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為申時,古人也稱哺時,有第二次進餐的意思)之前到農莊。”
六子應是,便打馬先行。京城通常是一個時代一個朝廷的中心地帶,是政治、文化、經濟最為繁榮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有個農莊,李家還是有實力的。
去農莊的路上,李戈與時茜說了農莊的情況,農莊是國公爺賞的,有近千畝的良田和三個山頭,田地都租給莊子附近的三百戶人家耕種,除去賦稅那些租戶隻需上交李家六成。時茜聽了不得不誇讚一句這李老爺是個有善心有良知的人,給佃農留了糊口的糧食,便說道:“除去賦稅隻需上交六成,怕是在西周別處都沒有的好事。”
李戈:“茜兒,是知百姓疾苦的明白人。大多數都是收八留二,稍有良心的收七留三,這還沒除賦稅。
佃農收了糧食交了租子再交賦稅,手裏根本沒多少餘糧了,所以一個冬天會餓死不少人。我爹每到冬天都開粥棚施粥,粥棚會開到次年春天,還請人幹活、高價收柴火、碳。其實我家的柴火、碳在中秋之時就備好夠一個冬天用的。”
時茜輕聲說:“你爹是想給食不果腹的百姓有活下去的機會。”
李戈:“我爹這是跟老國公爺學的。我爹當年就是靠老國公冬天開粥棚施的那碗粥活下來的。
因此我爺在我爹七八歲的時候送我爹去國公府為奴,以報老國公爺活命之恩。
還有像我爹這樣為報恩賣身國公府的人有很多。英國公因身體有疾,在寺廟修養,不能在老國公膝下承歡,老國公就把我爹他們這些年紀的孩子當成英國公教養,請了文武師傅教學。
我爹因模樣好、人機靈,給老國公送寺廟裏陪英國公。我爹的功夫和學識是英國公親自指點教的,與英國公有師徒情分。”
聽了這些的時茜心裏在想,那些老國公請了文武師傅教養的孩子長大後恐怕就是蕭家軍的精英。有活命之恩又有父子情意,在講究孝義的年代,他們必會死心塌地維護蕭家,更重要的是,他們依附蕭家而活,若蕭家沒了,他們又要像以前那樣活著,站起來的人不會願意再跪下。
李戈很快用話印證了時茜的猜測。李戈告訴時茜,農莊裏有很多地缺(後天殘疾的人),這些地缺都是他爹的袍澤,因地缺在別處不好謀生,他爹便收在農莊裏幹活,地缺的家眷都可以租中他農莊裏的良田,前提是照顧好這些地缺的袍澤。
時茜笑著問:“租中農莊田地的那三百戶人家是蕭家軍的後人吧,國公府的農莊應該也有很多這樣的地缺之人吧。”
李戈不承認也不否認,隻說國公爺曆來體恤下屬體察下情。
下午四點左右,時茜一行趕到農莊,時茜看了農莊的牌匾餘暉(傍晚的陽光),如李戈所說,一路上時茜果然看到不少地缺。
進入莊院後,時茜看到在農莊裏侍候的人,都不是很嚴重,有的隻是腿瘸了,有的是斷了手筋,一隻手不能動了,但手還在,有的是傷了眼睛,一隻眼睛看不清楚東西,有的是臉上留了很深的刀疤,還有一個是缺了一隻耳朵。
李戈怕那些人嚇著時茜,送東西取東西的事都是讓六子領著胡德友他們幹的,把東西送到時茜住的院子二門外,再由莊上的婦人領著莊子裏的小丫頭送進院中。
時茜總算明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意思了。外邊來的男子隻能到二門外,而住院中的小姐也不能邁出二門,甚至有的連繡樓都不能下。
時茜不是土著人,不想守這些規矩,要出門逛逛,相信李戈也不能說什麽,畢竟時茜有言在先,她可沒有大家閨秀那麽多規矩。
坐輿車走了七八天,還挺累人的,時茜便不想出門,就在居住的院中走走轉轉或與莊裏的小丫頭說話。
巧姐,她父親曾是蕭家軍裏的百戶,如今不在軍中,在軍中的是她二哥和六哥。巧姐和藍玉一般大,愛說愛笑,比藍玉要鬧騰多了。巧姐是李戈找來幫忙幾日的,不是簽有賣身契的丫頭,在時茜麵前要大膽些。
“姑娘,你在屋裏嗎。”時茜放下手中的書說:“是巧姐嗎?”
“是我,姑娘,我進屋了。”話音剛落小丫頭提著一個籃子跑了進來。
時茜看著巧姐手上的籃子說:“籃子裏裝著什麽?可是給我的,拿來我看看。”
巧姐把籃子往身後藏了藏說:“籃子裏沒什麽,不是給姑娘的。”藍子裏裝的是巧姐去山上采摘下來的野果,巧姐是想給時茜的,可想到那東西的味道,姑娘給她吃好吃的果子,卻把這拿來給姑娘,姑娘嚐過後會不會認為自己在戲弄她,會不會生氣。
這麽一想,巧姐就不敢把自己摘的野果子拿出來了。
時茜:“既然籃子沒什麽,那你藏什麽?
你這小丫頭,我剛才還與藍玉說你實誠,這下就打臉了。
到底藏了什麽寶貝,不給我看我偏要看。快拿出來,不然我著人攆你出去了。”
巧姐不想被攆出去便說:“籃子裏是我去山上摘的野果子。
就是昨日姑娘送我山竹時,我說過山上有種野果長得和山竹有些相似,姑娘玩笑說可能是親戚。姑娘可還記得?”
時茜點了點頭說:“才昨日的事,怎麽可能忘得那麽快。
莫非籃子裏裝的,是山竹的那親戚。
那快拿來我看看。”
巧姐認真想了一下又說:“這是個寒酸的窮親戚,巧姐可以把它給姑娘,隻是姑娘能不能別為這寒酸親戚生巧姐的氣。”
時茜的好奇心起來了,是什麽樣的野果子?還能讓她看了生氣便說:“我答應你,不管看到什麽都不生你氣。”
巧姐聽了放心的把籃子遞給時茜,時茜接過籃子一看,籃子裏裝的一種像葡萄一樣成串紫皮的野果子。
時茜摘下一個,拿在手裏看。巧姐介紹道:“把果皮扒開,吃裏麵的果肉。”
時茜把果子紫色外皮扒掉,看到裏麵果肉,果肉像山竹那樣成幾瓣的,但果肉不是白色,而是淡黃色的。
時茜聞了一下,有股淡淡的香味,便想把果肉放嘴裏嚐嚐它的味道。巧姐伸手攔下說:“姑娘,你等會。這果子有個名字,叫老太太的臉嗬嗬~”
時茜不解的說:“老太太的臉?這名字有點長啊。為什麽是老太太的臉,不能是老爺爺的臉。難道說了,吃了這果子的人的臉會變成老太太那樣的”
巧姐停住笑說:“唉,姑娘猜對了。姑娘現在還想嚐嚐嗎?”
時茜,我才不信會有這樣的果子,聽都沒聽過,我到要試試。時茜拿起就要往嘴裏送,藍玉攔住說:“小姐,你沒巧姐說的話嗎?這東西哪裏能吃。”
時茜躲開藍玉伸來搶奪果子的手,把果肉直接塞嘴裏,藍玉見時茜把果肉放嘴裏後,急了剛要說讓時茜吐出來。
時茜已經先把果肉吐出來了,時茜整張臉都皺起來了,媽呀,好酸啊。藍玉趕緊倒水給時茜漱口。
時茜漱了口後說:“我知道為什麽叫老太太的臉了,這果子好酸,酸得人整張臉都皺起來。”
巧姐見時茜並沒有生氣,又嗬嗬的笑起來。
藍玉用手指點了點巧姐的頭“得虧我家小姐不計較這些,換成別人非打你一頓板子。”
巧姐笑著說:“我知道姑娘不計較這些,才樂意來這裏與姑娘說話,才敢把這酸果帶來。不然我早回家去。”
巧姐這話時茜信的,巧姐身上穿著的衣裳也是細棉布的,手上還戴著細條銀鐲子,可見在家是得哥哥和爹爹寵愛的,在她這裏若覺得委屈,定不然不會留下。“藍玉,找個盤子把酸果倒騰出來,別扔我有用,再給巧姐裝些咱們的果子,一會讓她帶回去。”
藍玉聽了便去拿了盤子過來:“這麽酸的果子,小姐留著它做什麽?”
時茜回道:“我想吃酸甜口的菜,你一會把送到廚房出。不,藍玉今晚的菜你來做,你讓六子和胡德友他們去大廚房裏拿食材,要是有肋骨,讓他們拿幾根過來。”
藍玉接過話茬說:“肋骨這東西比不得肉,廚房裏怕不會常備著。”
時茜想了一會就說:“沒有,便讓他們弄條魚來。”
藍玉又說:“隻是藍玉的手藝,怕糟蹋了好東西。”
時茜便說:“沒事,還有我在呢。”
藍玉看了一眼時茜,心裏說有小姐在隻怕更糟,小姐看起來可不像是會這些活計的人。藍玉想著住進院子的第二天,時茜就對著灶台和鍋看了大半天,隻怕小姐就沒進過廚房,所以連灶台和鍋都沒見過。
時茜若知道肯定大呼冤枉,她進過廚房,會做做菜好嗎,隻是這樣的灶台和大鍋,在九州和原來她生活的地方都少見了,她才多看了幾眼,哪有藍玉想那麽誇張,看半天。
“姑娘,巧姐可在你屋裏。”喬家嬸子在院中喊到。
巧姐聽了便說:“姑娘,喬家嬸子找我呢,我出去了。”藍玉加快往籃子裏放了一些果子,拉住要跑的巧姐,把籃子塞給她。
喬家嬸子看到巧姐從屋子出來,就對她說:“你爹的老毛病又犯了,疼的厲害,人都站不住了,你去葛大夫給你爹看看。”
巧姐聽了急了轉身便跑,喬家嬸子後麵跟著,到院門時遇到李戈,巧姐和喬家嬸子忙行禮“李公子,安。”
李戈望向院中“是小姐出什麽事了嗎?你們著急忙慌的。”
巧姐和喬家嬸子忙說:“不,姑娘沒事,是我爹(巧姐她爹)出事了。”
李戈聽了沒有責怪,揮手讓她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