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茜話音剛落,便稍作停頓,靜待一到兩分鍾之久,好給諸位大臣一些時間去思考和探討自己剛才所說之話語。待眾人稍作消化之後,時茜方才再度開口:“聖上,貞瑾覺得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其財富並不僅僅局限於金銀財寶、糧食以及廣袤的土地,更應當將人力囊括其中。相較之下,與那些金銀財寶、糧食和土地相比,人才無疑才是最為關鍵所在。畢竟隻要擁有了人才,何愁無法獲取金銀財寶、充裕的糧食以及遼闊的土地呢?”
皇帝聞得此言,不禁陷入沉思之中,須臾過後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並抬手示意時茜繼續往下講。時茜側耳傾聽著小凡傳遞而來的大臣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此次竟出乎意料地發現,大臣們竟然罕見地無人對自己提出的這番觀點表示異議。這使得時茜心中暗自竊喜不已,忍不住暗暗思忖道:“嘿嘿,那可不就是嘛!我怎麽可能會說錯呢?要知道,這話可是出自偉大領袖毛主席之口——‘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呀!”
時茜:“既然人才如珍寶般珍貴,那就不應讓其在無謂的內耗中損耗……”
“貞瑾伯爵,人才乃是擁有非凡本事、卓越能耐之人,可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被稱作人才。”一個官員滿臉傲慢,毫不客氣地打斷時茜的話,心中還暗自嘲笑時茜一介女流,頭發長見識短。
那官員身旁的其他官員,生怕像上次中純陽符籙那般,遭受池魚之殃,急忙都往旁邊挪了挪,那官員身邊瞬間出現了一片真空地帶,那些挪開的人,都在心中默念,這人跟我可沒關係呀!前麵那麽多一品、二品的大員都沒吭聲,你一個站在門邊的,瞎摻和什麽呀!顯你能是不是?
時茜回頭張望了一番,也沒看清說話的人究竟是誰,皇帝見狀,輕聲一笑,道:“貞瑾,方才那位愛卿所言,倒也有些道理,並非是個人就能被稱為人才,還有那無用的庸才。”大臣們聽了皇帝的話,紛紛隨聲附和了幾句。
時茜轉過頭來,道:“聖上,詩仙李白的《將進酒》中有句詩,天生我材必有用。
所以貞瑾認為,是個人那便是人才,即便是那庸才,也有其可用之處,沒有庸才作對比,又怎能知曉誰是天才呢。退而求其次,倘若地上有水,你不想弄髒自己的鞋子,那就讓庸才背你過去呀,讓他出出苦力,隻要不是個傻子都能勝任,貞瑾覺得出苦力就挺適合庸才的,蠢點就蠢點,隻要聽話照做就行。
若是不聽話,大可以像馴服驢子那樣,給它戴上嚼子,再用鞭子抽打,如此一來,也還是能派上用場的。”
“貞瑾伯爵,您這難道不是把人視作牲口、牛馬一般嗎?”
時茜言道:“此言語雖傷人,然貞瑾仍需坦言,那既無真本事,又聽不懂人話之徒,便隻能淪為牛馬了。亦無需為這般人叫屈,若是讓我在這類人與牛馬之間擇一幫手以完成某些工作,我定然寧選牛馬,也絕不選此類人,蓋因牛馬皆比此類人聰慧。
恰似那狗,其對人呲牙咧嘴、狂吠不止,人若一蹲下,那狗便會如喪家之犬般夾著尾巴逃竄,隻因狗會思忖人蹲下是要撿石頭揍它。牛馬亦如此,人揚起鞭子,它們便知曉應埋頭苦幹了。
可那些庸才卻自以為是,習以為常,總認為自己亦是人,他人會的自己亦會,隻是未逢良機展露,見人騎馬,便能抬腳跨上馬背,全然不顧自己是否會騎,在那些人眼中,上了馬背便是會騎馬,若是不慎從馬背上摔落,便能理直氣壯地指著他人咒罵,是他人驚了馬才致使自己摔落,若無可推諉之人,那便是路不平,馬失前蹄,反正是誰皆可能犯錯,唯獨他絕不會有錯,此乃他們聽不懂、不聽他人之話的緣由。
實則,世間之人才,恰似我們人之手指,有長有短,卻各有其用,唯有合力方能成事,單指難以拿刀、持筷、提筆,諸事皆不可為。然五指協同,我們便可成就諸多事情了。
人才亦然,有出謀劃策者,尚需身體力行,亦要有智勇雙全之將軍、保鏢、護院,否則,稍有成績,便會被那妄圖不勞而獲之人覬覦搶奪,甚至還會因此丟了性命,懷璧其罪,所言正是此理。
一人縱是再聰明、再能幹,亦不可能做完做好所有之事,那何不分工協作呢?
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有治國理政之能者,可在聖上的英明領導下安邦定國;武藝高強、善於用兵、智謀過人者,就去領兵出征,威懾外敵,保家衛國;而剩下的人呢,則可以躬耕農田、養殖家畜、紡織綢緞等等,讓家中一塵不染,糧倉滿滿,六畜興旺,有享用不盡的美味佳肴,穿不完的綾羅綢緞,如此這般,難道不好嗎?”
皇帝頷首道:“貞瑾,你所言倒也有些道理。隻是,這與設立傷情鑒定處又有何關聯呢?”
時茜:“聖上,人才乃國家之棟梁,豈能讓人在無謂的內耗中消磨殆盡。戰爭以及人的生老病死所帶來的損耗固然難以避免,但某些違法的暴力傷害卻是可以避免的。設立傷情鑒定處,正是為了遏製那些暴力不法行為。
聖上,貞瑾有一個尚不成熟的想法,並未寫在奏折之中,此想法與傷情鑒定處略有牽連,不知聖上是否準許貞瑾,在這大殿之上暢所欲言。”
皇帝略作思索後道:“朕,準了,貞瑾你但說無妨。”
時茜:“謝聖上!貞瑾認為傷情鑒定處可設立一個分支,名曰婦救會。”
“婦救會?”“這貞瑾伯爵的新名詞可真是層出不窮啊。”……
皇帝聽著大臣們的竊竊私語,輕咳一聲,大臣們瞬間鴉雀無聲,皇帝道:“貞瑾,這婦救會究竟有何作用?”
時茜:“回聖上,婦救會顧名思義,乃是婦人若遭遇不法侵害,可尋求援助之所。”
“貞瑾伯爵,若遇不法之事,不是有衙門在嗎?貞瑾伯爵,你要設立這婦救會,難道是想讓女子另立門戶嗎?”
皇帝聞此,眉頭亦緊蹙起來,另立門戶,貞瑾莫非真有此等念頭,這著實有些危險……
時茜進言道:“聖上,貞瑾自己也是女子,深知女子之不易,諸多不便如影隨形。傷情鑒定處的法醫需經考核,故而不出意外的話,法醫應多為男子。
即便聖上頒布新規,允許女子讀書識字學醫,學有所成者亦可開辦女子學堂、坐堂行醫,然新規初頒,三五年內恐難見成效。
如此一來,法醫皆為男子,那女子若受了傷,又怎會情願讓男子檢查?女子名節受損,無異於要了她們的性命。
再者,傷情鑒定處與婦救會皆非衙門,既無執法權,亦不能斷案,二者皆為衙門服務。
貞瑾且打個比方,若有人遭受不法侵害,前往傷情鑒定處鑒定傷情,此處的法醫不斷案、不抓人,隻管鑒別受害者身上傷的傷害程度,而後給出傷情鑒定報告,一式三份,一份交予受害者拿去衙門作為證據狀告施暴者,一份移交衙門,做為佐證,以免有人偽造傷情鑒定報告,一份留提點刑獄司存檔,以備查驗。
斷案、拿人,此乃衙門之事,法醫無權幹涉。不過,提點刑獄司倒是可以,若法醫覺得案件有疑點或存在問題,那麽便有職責向提點刑獄司檢舉,再由提點刑獄司與衙門交涉。
倘若法醫個人擅自查案,衙門有權拿下涉事法醫,將其關押,而後向提點刑獄司問責,提點刑獄司再向聖上奏請革去其法醫之職。
婦救會亦是如此,婦救會呈上的傷情鑒定報告,猶如一道分水嶺,將衙門斷案、查案的事務與自身隔絕開來。”
大臣們聞聽時茜所言,婦救會既非衙門,又無執法權,且不得插手衙門之事,那這婦救會究竟是何許存在?有何作為?莫非僅是供那些遭受欺淩、滿腹委屈之人哭訴抱怨的場所?
時茜聽那話,嫣然一笑:“正是如此,婦救會便是讓我們女子受屈時,有一處可傾訴發泄之所,這氣出了,自是益處多多,這氣出了便順暢了,氣順了心情便能愉悅起來,就不會化為怨念。
人若心中存怨,在世時怨氣便會衍變為恨意,這恨意積聚過多,便會化作殺人的利刃,倘若你身旁有恨意滔天之人,你睡覺都需睜一隻眼,隻因這類人極度危險,隨時可能拔刀相向,殘害身邊之人。
再者,據傳,那些心懷怨氣離世之人,會化作惡鬼、怨靈,最為恐怖的,甚至會變為僵屍呢。”
大臣們聞聽時茜這番話,皆驚恐地身體往後一縮,輕聲道:“貞瑾伯爵,這些話莫非是你祖父鎮國公的陰魂所告知?”
時茜一愣,數秒後在心中默念,爺爺,這黑鍋你都背了,再多一點也無妨,便故作嚴肅地道:“嗯,正是祖父所言。”言罷,心中暗自補充,其實我不過是在電視劇中所見,電視劇中便是如此演繹,含著怨氣死去的便會化為僵屍、怨靈。至於怨氣變恨意殺人,那是觀看法治節目所得,諸多激情殺人的案例,皆是因積攢了過多怨氣、委屈情緒未得宣泄,從而釀成的悲劇。
大臣們聽了,又嘰嘰喳喳地議論了一番,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成立這婦救會似乎也挺不錯。“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這家中的女子聚在一起,就像那麻雀窩裏的麻雀,沒有不嘰嘰喳喳拌嘴的。這一拌嘴,心裏就憋了一肚子氣,等咱們一回家,就跟咱們吵得雞飛狗跳,你說咱們在外頭當了一天差,回了家還不得清淨,真是煩透了。”
“可不是嘛!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什麽一件衣裳、一塊布啦,都是些讓人不省心的破事兒。把自己搞得跟個深閨怨婦似的,還怪咱們不好,說咱們變心,心裏沒她這沒她那的,她變成那樣誰不害怕呀!這怕了又惹不起,不就隻能躲到別處去了。”……
時茜心想,這設立婦救會看來有戲,皇帝雖頒布女子可讀書、學醫、行醫,但卻沒有給女子設立崗位與職位,讓她們參與到國家、社會的工作中,如此一來,對提高女子的社會地位並無多大助益,幾年之後,女子恐怕最終還是會回歸原來的狀態。
女子讀書識字,卻不能參加科考,雖可學醫行醫,但又會有多少個醫館願意請女子坐堂行醫呢。所以,必須有一個屬於女子的部門,婦救會。
若是一開始,就讓婦救會參與到政事裏,那麽……時茜環視了一下勤政殿的文武大臣,在心裏暗暗說道,這些自視甚高的男人們肯定不會同意,這第一步都邁不出去,又怎能邁出後麵的九十九步呢。
自己得先讓女子走出家門,參與到一些事情的觀看與學習中,至於剩下的那九十九步,她們自然會自己走的。因為女人也是人,這其中不乏佼佼者,所以時茜一點也不擔心,女人們走了一步就會停滯不前,女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頭腦,是人都會有積極向上的心。
時茜嘴角微微上揚,一抹狡黠的笑容如狡黠的狐狸般在心中悄然浮現。時茜深知,要想實現解放女子的宏偉計劃,隻需如春風拂柳般稍稍放鬆捆綁女子的繩索即可。倘若一開始便企圖如壯士斷腕般剪斷那根束縛之繩,無疑是一種愚不可及的舉動。如此行事,非但無法成功,反而會如南轅北轍般弄巧成拙,導致滿盤皆輸。畢竟,以一己之力與整個社會的男子抗衡,實在是如螳臂當車,自不量力之舉。
時茜並非愚人,對自身實力有著如明鏡般清晰的認知。作為一個人,絕無可能與眾多如鋼鐵般強大的人正麵交鋒,一個人對抗社會大環境是不可能會成功的。而且,自己如惜金般惜命,破壞一個大環境的法則結果就是會讓你如墜深淵般付出生命的慘敗。
因此,時茜選擇了更為明智的做法——僅將繩索略微鬆開一些。這樣一來,既能給予女子一定程度的自由,又能避免過度激怒皇帝及大臣們而引發如火山爆發般不必要的危險。
至於後續的發展,時茜決定放手讓那些女子如自由的鳥兒般自由發揮。時茜相信,當女子們獲得些許自由後,定會如沉睡的雄獅般展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能力和智慧。而這種未知性使得事情充滿了如繁星般無限的可能性,也會讓整個生活變得愈發如迷霧般撲朔迷離、妙趣橫生。
大臣們有了結果,便安靜下來,然後一起向皇帝陳情,附和時茜設立傷情鑒定處及婦救會的事情。
不過,大臣們始終覺得法醫的品階定得過高,說這話時,大臣們的眼睛都像老鼠一樣,悄咪咪地看向時茜。大臣們始終忌憚鎮國公的陰魂,生怕惹惱時茜招來鎮國公陰魂的報複,那他們可真是承受不起。
時茜心想,哥哥與自己提及此事時,自己已經深思熟慮過,有了一個折中的方案。時茜躬身朝皇帝一拜,說道:“聖上,貞瑾這有個兩全其美的方案。先委以從五品官職征召法醫,一年之後進行法醫考核,通過者可享正五品待遇,並賜法醫銘牌,成為正式法醫。沒通過者,去留隨意,留下就轉為見習法醫,享六品或七品待遇。見習法醫可以做傷情鑒定出傷情鑒定報告,但傷情鑒定報告上需要法醫簽字已閱方能生效,見習法醫經過法醫批準,可單獨驗屍出報告,見習法醫的驗屍報告也需要法醫簽字才能生效。見習法醫若表現良好,三年後可晉升為法醫。”
石太傅道:“貞瑾伯爵,你這不是先把人騙來嗎?這可不地道。”石太傅心想,自己的女兒與貞瑾伯爵是要好的姐妹,自己得提醒她一下,她這麽搞,最後倒黴的可是她呀,那些法醫以後可都是她的下屬。
時茜:“石太傅,本爵是個實誠孩子,絕對不會幹那坑蒙拐騙之事。把這些都明明白白寫在公告上,那能算騙嗎?”
“這不就是,那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時茜:“而且到時貞瑾也會一起參加考核,貞瑾若是考砸了,那他們還有機會成為法醫官,成為正三品大員,這可是終極大獎了。”
皇帝:“貞瑾,你也要參加考核。”
時茜巧笑嫣然道:“聖上,貞瑾在奏折上可是明明白白寫著的呢。貞瑾同樣也要參加法醫的考核,若是未能通過,還望聖上在勝出的法醫中挑選賢能之士呀!”
皇帝聞聽此言,拿起奏折,翻至最後,果不其然寫得清清楚楚。
大臣們聽了這話,頓時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貞瑾伯爵這是要將自己的官職拱手相讓啊!要知道,貞瑾伯爵可是在朧月庵長大的,從未上過女學,她參加考核能行嗎?
有些大臣站出來,虛情假意地為時茜說話,言稱時茜那三品官職乃是聖上欽點,無需參加法醫的考核了。
時茜嘴角輕揚,似笑非笑地說道:“幾位大人莫非是覺得,本爵定然會名落孫山,丟了聖上及皇家的臉麵不成?”
“爵爺,下官豈敢有此意。”那些求情的大臣急忙說道,心中暗自叫苦,真是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了。
時茜收了笑容,一本正經地說道:“聖上放心,貞瑾不敢妄言自己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但還是有些真才實學的。《中華詩集》《檢屍法則》《痕跡鑒定》《龍吟九針》等等書籍,貞瑾不但能夠倒背如流,更是能夠學以致用。痕跡鑒定之術,乃是貞瑾先傳授給侍女映日,而後再由映日傳授給大家的。
故而,若去考取狀元,本爵或許並無把握,但考法醫,本爵可是信心十足的。”
勤政殿裏眾多大臣聽了時茜這番話,皆紛紛點頭,事實的確如此,貞瑾伯爵並非不學無術之徒,而是有著真才實學的,隨後他們便如看小醜一般,看向那幾個出來為時茜說情的人。
皇帝聞得此言,不禁陷入沉思之中,須臾過後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並抬手示意時茜繼續往下講。時茜側耳傾聽著小凡傳遞而來的大臣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此次竟出乎意料地發現,大臣們竟然罕見地無人對自己提出的這番觀點表示異議。這使得時茜心中暗自竊喜不已,忍不住暗暗思忖道:“嘿嘿,那可不就是嘛!我怎麽可能會說錯呢?要知道,這話可是出自偉大領袖毛主席之口——‘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呀!”
時茜:“既然人才如珍寶般珍貴,那就不應讓其在無謂的內耗中損耗……”
“貞瑾伯爵,人才乃是擁有非凡本事、卓越能耐之人,可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被稱作人才。”一個官員滿臉傲慢,毫不客氣地打斷時茜的話,心中還暗自嘲笑時茜一介女流,頭發長見識短。
那官員身旁的其他官員,生怕像上次中純陽符籙那般,遭受池魚之殃,急忙都往旁邊挪了挪,那官員身邊瞬間出現了一片真空地帶,那些挪開的人,都在心中默念,這人跟我可沒關係呀!前麵那麽多一品、二品的大員都沒吭聲,你一個站在門邊的,瞎摻和什麽呀!顯你能是不是?
時茜回頭張望了一番,也沒看清說話的人究竟是誰,皇帝見狀,輕聲一笑,道:“貞瑾,方才那位愛卿所言,倒也有些道理,並非是個人就能被稱為人才,還有那無用的庸才。”大臣們聽了皇帝的話,紛紛隨聲附和了幾句。
時茜轉過頭來,道:“聖上,詩仙李白的《將進酒》中有句詩,天生我材必有用。
所以貞瑾認為,是個人那便是人才,即便是那庸才,也有其可用之處,沒有庸才作對比,又怎能知曉誰是天才呢。退而求其次,倘若地上有水,你不想弄髒自己的鞋子,那就讓庸才背你過去呀,讓他出出苦力,隻要不是個傻子都能勝任,貞瑾覺得出苦力就挺適合庸才的,蠢點就蠢點,隻要聽話照做就行。
若是不聽話,大可以像馴服驢子那樣,給它戴上嚼子,再用鞭子抽打,如此一來,也還是能派上用場的。”
“貞瑾伯爵,您這難道不是把人視作牲口、牛馬一般嗎?”
時茜言道:“此言語雖傷人,然貞瑾仍需坦言,那既無真本事,又聽不懂人話之徒,便隻能淪為牛馬了。亦無需為這般人叫屈,若是讓我在這類人與牛馬之間擇一幫手以完成某些工作,我定然寧選牛馬,也絕不選此類人,蓋因牛馬皆比此類人聰慧。
恰似那狗,其對人呲牙咧嘴、狂吠不止,人若一蹲下,那狗便會如喪家之犬般夾著尾巴逃竄,隻因狗會思忖人蹲下是要撿石頭揍它。牛馬亦如此,人揚起鞭子,它們便知曉應埋頭苦幹了。
可那些庸才卻自以為是,習以為常,總認為自己亦是人,他人會的自己亦會,隻是未逢良機展露,見人騎馬,便能抬腳跨上馬背,全然不顧自己是否會騎,在那些人眼中,上了馬背便是會騎馬,若是不慎從馬背上摔落,便能理直氣壯地指著他人咒罵,是他人驚了馬才致使自己摔落,若無可推諉之人,那便是路不平,馬失前蹄,反正是誰皆可能犯錯,唯獨他絕不會有錯,此乃他們聽不懂、不聽他人之話的緣由。
實則,世間之人才,恰似我們人之手指,有長有短,卻各有其用,唯有合力方能成事,單指難以拿刀、持筷、提筆,諸事皆不可為。然五指協同,我們便可成就諸多事情了。
人才亦然,有出謀劃策者,尚需身體力行,亦要有智勇雙全之將軍、保鏢、護院,否則,稍有成績,便會被那妄圖不勞而獲之人覬覦搶奪,甚至還會因此丟了性命,懷璧其罪,所言正是此理。
一人縱是再聰明、再能幹,亦不可能做完做好所有之事,那何不分工協作呢?
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有治國理政之能者,可在聖上的英明領導下安邦定國;武藝高強、善於用兵、智謀過人者,就去領兵出征,威懾外敵,保家衛國;而剩下的人呢,則可以躬耕農田、養殖家畜、紡織綢緞等等,讓家中一塵不染,糧倉滿滿,六畜興旺,有享用不盡的美味佳肴,穿不完的綾羅綢緞,如此這般,難道不好嗎?”
皇帝頷首道:“貞瑾,你所言倒也有些道理。隻是,這與設立傷情鑒定處又有何關聯呢?”
時茜:“聖上,人才乃國家之棟梁,豈能讓人在無謂的內耗中消磨殆盡。戰爭以及人的生老病死所帶來的損耗固然難以避免,但某些違法的暴力傷害卻是可以避免的。設立傷情鑒定處,正是為了遏製那些暴力不法行為。
聖上,貞瑾有一個尚不成熟的想法,並未寫在奏折之中,此想法與傷情鑒定處略有牽連,不知聖上是否準許貞瑾,在這大殿之上暢所欲言。”
皇帝略作思索後道:“朕,準了,貞瑾你但說無妨。”
時茜:“謝聖上!貞瑾認為傷情鑒定處可設立一個分支,名曰婦救會。”
“婦救會?”“這貞瑾伯爵的新名詞可真是層出不窮啊。”……
皇帝聽著大臣們的竊竊私語,輕咳一聲,大臣們瞬間鴉雀無聲,皇帝道:“貞瑾,這婦救會究竟有何作用?”
時茜:“回聖上,婦救會顧名思義,乃是婦人若遭遇不法侵害,可尋求援助之所。”
“貞瑾伯爵,若遇不法之事,不是有衙門在嗎?貞瑾伯爵,你要設立這婦救會,難道是想讓女子另立門戶嗎?”
皇帝聞此,眉頭亦緊蹙起來,另立門戶,貞瑾莫非真有此等念頭,這著實有些危險……
時茜進言道:“聖上,貞瑾自己也是女子,深知女子之不易,諸多不便如影隨形。傷情鑒定處的法醫需經考核,故而不出意外的話,法醫應多為男子。
即便聖上頒布新規,允許女子讀書識字學醫,學有所成者亦可開辦女子學堂、坐堂行醫,然新規初頒,三五年內恐難見成效。
如此一來,法醫皆為男子,那女子若受了傷,又怎會情願讓男子檢查?女子名節受損,無異於要了她們的性命。
再者,傷情鑒定處與婦救會皆非衙門,既無執法權,亦不能斷案,二者皆為衙門服務。
貞瑾且打個比方,若有人遭受不法侵害,前往傷情鑒定處鑒定傷情,此處的法醫不斷案、不抓人,隻管鑒別受害者身上傷的傷害程度,而後給出傷情鑒定報告,一式三份,一份交予受害者拿去衙門作為證據狀告施暴者,一份移交衙門,做為佐證,以免有人偽造傷情鑒定報告,一份留提點刑獄司存檔,以備查驗。
斷案、拿人,此乃衙門之事,法醫無權幹涉。不過,提點刑獄司倒是可以,若法醫覺得案件有疑點或存在問題,那麽便有職責向提點刑獄司檢舉,再由提點刑獄司與衙門交涉。
倘若法醫個人擅自查案,衙門有權拿下涉事法醫,將其關押,而後向提點刑獄司問責,提點刑獄司再向聖上奏請革去其法醫之職。
婦救會亦是如此,婦救會呈上的傷情鑒定報告,猶如一道分水嶺,將衙門斷案、查案的事務與自身隔絕開來。”
大臣們聞聽時茜所言,婦救會既非衙門,又無執法權,且不得插手衙門之事,那這婦救會究竟是何許存在?有何作為?莫非僅是供那些遭受欺淩、滿腹委屈之人哭訴抱怨的場所?
時茜聽那話,嫣然一笑:“正是如此,婦救會便是讓我們女子受屈時,有一處可傾訴發泄之所,這氣出了,自是益處多多,這氣出了便順暢了,氣順了心情便能愉悅起來,就不會化為怨念。
人若心中存怨,在世時怨氣便會衍變為恨意,這恨意積聚過多,便會化作殺人的利刃,倘若你身旁有恨意滔天之人,你睡覺都需睜一隻眼,隻因這類人極度危險,隨時可能拔刀相向,殘害身邊之人。
再者,據傳,那些心懷怨氣離世之人,會化作惡鬼、怨靈,最為恐怖的,甚至會變為僵屍呢。”
大臣們聞聽時茜這番話,皆驚恐地身體往後一縮,輕聲道:“貞瑾伯爵,這些話莫非是你祖父鎮國公的陰魂所告知?”
時茜一愣,數秒後在心中默念,爺爺,這黑鍋你都背了,再多一點也無妨,便故作嚴肅地道:“嗯,正是祖父所言。”言罷,心中暗自補充,其實我不過是在電視劇中所見,電視劇中便是如此演繹,含著怨氣死去的便會化為僵屍、怨靈。至於怨氣變恨意殺人,那是觀看法治節目所得,諸多激情殺人的案例,皆是因積攢了過多怨氣、委屈情緒未得宣泄,從而釀成的悲劇。
大臣們聽了,又嘰嘰喳喳地議論了一番,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成立這婦救會似乎也挺不錯。“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這家中的女子聚在一起,就像那麻雀窩裏的麻雀,沒有不嘰嘰喳喳拌嘴的。這一拌嘴,心裏就憋了一肚子氣,等咱們一回家,就跟咱們吵得雞飛狗跳,你說咱們在外頭當了一天差,回了家還不得清淨,真是煩透了。”
“可不是嘛!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什麽一件衣裳、一塊布啦,都是些讓人不省心的破事兒。把自己搞得跟個深閨怨婦似的,還怪咱們不好,說咱們變心,心裏沒她這沒她那的,她變成那樣誰不害怕呀!這怕了又惹不起,不就隻能躲到別處去了。”……
時茜心想,這設立婦救會看來有戲,皇帝雖頒布女子可讀書、學醫、行醫,但卻沒有給女子設立崗位與職位,讓她們參與到國家、社會的工作中,如此一來,對提高女子的社會地位並無多大助益,幾年之後,女子恐怕最終還是會回歸原來的狀態。
女子讀書識字,卻不能參加科考,雖可學醫行醫,但又會有多少個醫館願意請女子坐堂行醫呢。所以,必須有一個屬於女子的部門,婦救會。
若是一開始,就讓婦救會參與到政事裏,那麽……時茜環視了一下勤政殿的文武大臣,在心裏暗暗說道,這些自視甚高的男人們肯定不會同意,這第一步都邁不出去,又怎能邁出後麵的九十九步呢。
自己得先讓女子走出家門,參與到一些事情的觀看與學習中,至於剩下的那九十九步,她們自然會自己走的。因為女人也是人,這其中不乏佼佼者,所以時茜一點也不擔心,女人們走了一步就會停滯不前,女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頭腦,是人都會有積極向上的心。
時茜嘴角微微上揚,一抹狡黠的笑容如狡黠的狐狸般在心中悄然浮現。時茜深知,要想實現解放女子的宏偉計劃,隻需如春風拂柳般稍稍放鬆捆綁女子的繩索即可。倘若一開始便企圖如壯士斷腕般剪斷那根束縛之繩,無疑是一種愚不可及的舉動。如此行事,非但無法成功,反而會如南轅北轍般弄巧成拙,導致滿盤皆輸。畢竟,以一己之力與整個社會的男子抗衡,實在是如螳臂當車,自不量力之舉。
時茜並非愚人,對自身實力有著如明鏡般清晰的認知。作為一個人,絕無可能與眾多如鋼鐵般強大的人正麵交鋒,一個人對抗社會大環境是不可能會成功的。而且,自己如惜金般惜命,破壞一個大環境的法則結果就是會讓你如墜深淵般付出生命的慘敗。
因此,時茜選擇了更為明智的做法——僅將繩索略微鬆開一些。這樣一來,既能給予女子一定程度的自由,又能避免過度激怒皇帝及大臣們而引發如火山爆發般不必要的危險。
至於後續的發展,時茜決定放手讓那些女子如自由的鳥兒般自由發揮。時茜相信,當女子們獲得些許自由後,定會如沉睡的雄獅般展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能力和智慧。而這種未知性使得事情充滿了如繁星般無限的可能性,也會讓整個生活變得愈發如迷霧般撲朔迷離、妙趣橫生。
大臣們有了結果,便安靜下來,然後一起向皇帝陳情,附和時茜設立傷情鑒定處及婦救會的事情。
不過,大臣們始終覺得法醫的品階定得過高,說這話時,大臣們的眼睛都像老鼠一樣,悄咪咪地看向時茜。大臣們始終忌憚鎮國公的陰魂,生怕惹惱時茜招來鎮國公陰魂的報複,那他們可真是承受不起。
時茜心想,哥哥與自己提及此事時,自己已經深思熟慮過,有了一個折中的方案。時茜躬身朝皇帝一拜,說道:“聖上,貞瑾這有個兩全其美的方案。先委以從五品官職征召法醫,一年之後進行法醫考核,通過者可享正五品待遇,並賜法醫銘牌,成為正式法醫。沒通過者,去留隨意,留下就轉為見習法醫,享六品或七品待遇。見習法醫可以做傷情鑒定出傷情鑒定報告,但傷情鑒定報告上需要法醫簽字已閱方能生效,見習法醫經過法醫批準,可單獨驗屍出報告,見習法醫的驗屍報告也需要法醫簽字才能生效。見習法醫若表現良好,三年後可晉升為法醫。”
石太傅道:“貞瑾伯爵,你這不是先把人騙來嗎?這可不地道。”石太傅心想,自己的女兒與貞瑾伯爵是要好的姐妹,自己得提醒她一下,她這麽搞,最後倒黴的可是她呀,那些法醫以後可都是她的下屬。
時茜:“石太傅,本爵是個實誠孩子,絕對不會幹那坑蒙拐騙之事。把這些都明明白白寫在公告上,那能算騙嗎?”
“這不就是,那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時茜:“而且到時貞瑾也會一起參加考核,貞瑾若是考砸了,那他們還有機會成為法醫官,成為正三品大員,這可是終極大獎了。”
皇帝:“貞瑾,你也要參加考核。”
時茜巧笑嫣然道:“聖上,貞瑾在奏折上可是明明白白寫著的呢。貞瑾同樣也要參加法醫的考核,若是未能通過,還望聖上在勝出的法醫中挑選賢能之士呀!”
皇帝聞聽此言,拿起奏折,翻至最後,果不其然寫得清清楚楚。
大臣們聽了這話,頓時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貞瑾伯爵這是要將自己的官職拱手相讓啊!要知道,貞瑾伯爵可是在朧月庵長大的,從未上過女學,她參加考核能行嗎?
有些大臣站出來,虛情假意地為時茜說話,言稱時茜那三品官職乃是聖上欽點,無需參加法醫的考核了。
時茜嘴角輕揚,似笑非笑地說道:“幾位大人莫非是覺得,本爵定然會名落孫山,丟了聖上及皇家的臉麵不成?”
“爵爺,下官豈敢有此意。”那些求情的大臣急忙說道,心中暗自叫苦,真是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了。
時茜收了笑容,一本正經地說道:“聖上放心,貞瑾不敢妄言自己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但還是有些真才實學的。《中華詩集》《檢屍法則》《痕跡鑒定》《龍吟九針》等等書籍,貞瑾不但能夠倒背如流,更是能夠學以致用。痕跡鑒定之術,乃是貞瑾先傳授給侍女映日,而後再由映日傳授給大家的。
故而,若去考取狀元,本爵或許並無把握,但考法醫,本爵可是信心十足的。”
勤政殿裏眾多大臣聽了時茜這番話,皆紛紛點頭,事實的確如此,貞瑾伯爵並非不學無術之徒,而是有著真才實學的,隨後他們便如看小醜一般,看向那幾個出來為時茜說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