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退讓,正主兒出現。
職務,大康朝朝廷首席執行官、行政總裁、最高執行長,本朝大股東,化名包老六,aka後宮大泰迪。
隨著天子出現,數十名禁衛將齊燁等人圍的裏三層外三層,掌握刀鞘,虎視眈眈。
尤其是很多擔任過當年天子親隨的禁衛們,望著齊燁滿麵冷色,就等天子一聲令下,自己就抽出長刀將齊燁大卸八塊,然後再回到家中哭著幹掉妻兒老小一把火燒了房子,最起碼死的還能痛快點。
滿麵怒容的天子雙眼都快噴出火來了,可見到齊燁後,神情微變。
因為齊燁施禮了,臉上沒有任何錯愕、震驚、困惑的神情,隻是淡淡的施了禮,問了安。
“微臣,京兆府主事齊燁,參見陛下。”
倒是文德,一副不出所料的神情。
阿卓整日跟著齊燁胡鬧,現在都敢將司衛交由齊燁指揮,可想而知二人的交情有多深,如此深厚的交情,又豈會繼續隱瞞包老六的真實身份。
事實上阿卓早在出太仆寺事件就告訴過齊燁了,也就是救濟災民之後。
隻是文德看向一群親軍司衛時,到底還是露出了困惑的神情,很懵。
因為這群司衛,他一個都不認識。
“你果然早就知曉了朕的身份。”
當著群臣的麵前,天子沉聲說了一句後,冷笑連連:“因此,才百無禁忌,因此,才張狂無度,因此,才如此膽大妄為,齊燁,你有幾個腦袋,夠朕砍!”
這話,很嚴重,十分嚴重,當天子說出砍腦袋這句話時,正常情況下,一般都會有人掉腦袋。
齊燁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垂著頭:“微臣惶恐,不知微臣哪裏觸犯了龍顏。”
“還敢裝傻。”
天子怒意更甚,大手一揮:“拿下,押入天牢,重審重懲!”
齊燁的嘴角微微上揚,什麽都沒說,任由禁衛衝上來欲將他“繩之於法”。
就在此時,一聲極為“突兀”的聲音響起。
“陛下息怒,老臣有一事不解。”
開口的正是戶部尚書贇乘泰,老大人站在齊燁身邊,很是認真的問道:“敢問陛下,幽王府世子、京兆府司律主事齊燁,所犯何罪。”
天子愣住了,群臣無不錯愕。
別說群臣了,齊燁也是極為意外。
誰也沒想到,贇乘泰竟然能說出這麽一番話。
問的不是廢話嗎,和黃喜等人擺了天子一道,令宮中和朝廷丟盡顏麵,今日一大早又在皇宮外麵搞了這麽一出,別說兩件事放在一起,就是單單拿出一件事來,那都夠死十幾遍了。
“贇乘泰。”
本就怒意勃發的天子,眯起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戶部尚書。
“你莫不是上朝前,吃醉了酒!”
“陛下乃是天下共主,賞罰分明,國朝自有法度,倘若陛下要嚴懲的是幽王府齊世子,老臣自要退避,此為宮中家事,可陛下要捉的是京兆府司律主事,老夫身為戶部尚書,自要問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說完後,不等天子開口,贇乘泰突然回頭一把奪過段平手中的冊子,吐氣開聲。
“太仆寺楊群,薈鶯樓狎妓與南地商賈拳腳相向,事後交代關外番商馬販拓跋英對南地商賈行凶致雙腿俱殘…”
“太仆寺張雅韻,酒後揚言,當今天子得位不正,以殺伐奪宮竊據大寶…”
“太仆寺柳宴,前朝科舉時賄賂前禮部員外郎陳永善…”
“太仆寺魏逍客,強搶民女…”
“太仆寺劉崇遠…”
“太仆寺…”
“太仆…”
“典牧主事王齊言膽敢自封王爵自稱主事王…”
本來冊子上沒最後這一句的,段平剛剛現加上去的。
一樁樁,一件件,一字字,一句句,直到念完最後一人的罪證,贇乘泰雙目灼灼。
“敢問陛下,捉拿太仆寺一眾賊人的是親軍司衛,與幽王府世子齊燁有何幹係,為何要捉拿齊燁,再問陛下,便是齊燁要捉拿他們,至多是逾權之過,逾吏、刑、大理寺三衙之權,有錯卻無罪,既無罪,為何要關押天牢,若是關押天牢,那便是以天家私事為由,關押的是幽王府世子,而非京兆府主事。”
有理有據,毫無漏洞可鑽。
事是這麽個事,情況是這麽個情況,可性質,卻不是這個性質。
所有人看贇乘泰的目光都變了,包括天子,包括文德,所有人都覺著這老家夥瘋了!
其實這一番話說的很有道理,齊燁也好,抱刀司也罷,不是無緣無故的抓人,罪狀都宣讀了。
既然有罪,為什麽不能抓?
如果是抱刀司抓,那麽就和齊燁沒關係。
退一步來講,就算是齊燁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抓了太仆寺的官員,那他最多就是個逾權,是過,而非罪,他本來就是京兆府官員,還是司律主事,插科打諢胡攪蠻纏的話,也能和司法權沾點邊兒。
話說回來,瞎子都看出來了天子為什麽震怒,和抓誰無關,和抓的這群人有罪沒罪也無關,而是在哪抓,當著什麽人的麵抓,又打了誰的臉,還是接連啪啪啪的打臉。
天子,徹底下不來台了。
皇權的威嚴,接二連三的被挑釁著。
現在已經不是處理不處理齊燁的事了,而是要連贇乘泰一起收拾。
即便是從龍老臣,即便私交再好,現在是宮外,是當著群臣的麵,如果天子不連贇乘泰一起收拾了,他這個皇帝,那真的是下不來台了,皇帝威嚴,不說蕩然無存,至少也是大丟顏麵。
“贇乘泰,你當真以為,朕,缺不了你這戶部尚書?”
“老臣不敢。”
贇乘泰的麵容帶著幾分苦澀:“當年竹山論道時,老臣便說過,何德何能哪能擔當大任,竹山之諾,老臣…”
贇乘泰直勾勾的望著天子,語氣莫名:“老臣,一日不敢忘卻。”
“竹山”二字一出,不少臣子神情微動,天子則是怒容一滯,臉上浮現幾分不自然的尷尬之色,胸中的怒火,也頓時消了個五六成。
天子沉默了,臉上露出幾分回憶之色,夾雜著莫名的情緒,這種情緒也包含著某種苦楚。
誰也不知道天子在想著什麽,反正大部分臣子都不知道。
不過倒是有些老臣知道“竹山”,所謂竹山,是距離京中不遠的一處山莊,山莊後麵有一片竹林,雅稱竹山,這處山莊在前朝時也屬於康家名下。
康止戈造反的起點,其實就在竹山。
前朝天子忌憚康止戈軍中威名,既是聽信小人讒言,也是本就心胸狹窄,隨即開始打壓康止戈,先是一點一點收回兵權,緊接著令人散播對康止戈不利的謠言等等,欲將老六置於死地。
最關鍵的節點,就是在竹山那個階段,康止戈本欲直接上書請辭了,誰知前朝皇帝派了內侍到了竹山,叫康止戈在竹山中閉門待參,說是有人檢舉揭發康止戈圖謀不軌,朝廷正在查證。
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不少與康止戈關係不錯的軍中將領和文臣過來勸說,勸說老六速速離京回西關,並且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他趕緊跑路,所謂朝廷查證,隻不過是康止戈在軍中死忠的反應,一旦沒有過激的行為,那麽便會以莫須有的罪名弄死老六。
勸說康止戈的人其實並不多,都是患難見真情的,其中就包括了贇乘泰。
贇乘泰在竹山待的最久,與康老六二人秉燭夜談。
最終,康老六說不如造反,幹他娘的,本就有許多世家明裏暗裏找過他,想要利用他在軍中的威望推翻前朝。
贇乘泰連連點頭,沒錯,精神點,別丟份兒,好樣的。
要知道贇乘泰的影響力也不俗,老六大喜過望,那咱就幹唄?
贇乘泰說,幹不幹的,咱先別說,我就問你一句話,倘若在世家的幫助下造反成功,你老六登基為帝,新朝與前朝有何區別?
康老六哈哈大笑著,狂笑著,說了很多,很多很多。
若是登基,必當勤政愛民,必當廣納賢才、善言,必當…必當…必當…必當…
這必登必當了好多必當,最終,康老六要贇乘泰幫助他,幫助他一起造反,有朝一日登基為帝,奉為上卿並授予戶部尚書之職掌管天下錢糧。
贇乘泰說戶部尚書就算了,他沒這個能耐,隻是有一個要求,一個小小的要求。
老六問他,什麽要求。
老贇答曰,世家把控朝堂非一日之弊,不求老六嫉惡如仇對貪官汙吏絕不姑息,隻求他日有正直之士匡扶正義時,莫要遭受打壓,莫要寒了忠臣義士的心。
說白了,就是可以放過壞人,但是不要害了好人,隻有這一個要求,隻有這麽唯一一個要求,無論是什麽原因,無論顧忌了什麽,無論有再多的理由,都不要去這麽做。
老六肯定答應啊,非但答應,還拍著胸脯保證。
“齊燁,押至大殿之外,諸臣…”
天子無聲的歎息了一口,再不去看贇乘泰,轉過身,走向宮中:“上朝。”
或許這也是齊燁對朝堂最大的誤解,滿朝文武,自然有十惡不赦之人,反之,也有心懷正義之人,若不然,這新朝也不會維持了這麽多年。
職務,大康朝朝廷首席執行官、行政總裁、最高執行長,本朝大股東,化名包老六,aka後宮大泰迪。
隨著天子出現,數十名禁衛將齊燁等人圍的裏三層外三層,掌握刀鞘,虎視眈眈。
尤其是很多擔任過當年天子親隨的禁衛們,望著齊燁滿麵冷色,就等天子一聲令下,自己就抽出長刀將齊燁大卸八塊,然後再回到家中哭著幹掉妻兒老小一把火燒了房子,最起碼死的還能痛快點。
滿麵怒容的天子雙眼都快噴出火來了,可見到齊燁後,神情微變。
因為齊燁施禮了,臉上沒有任何錯愕、震驚、困惑的神情,隻是淡淡的施了禮,問了安。
“微臣,京兆府主事齊燁,參見陛下。”
倒是文德,一副不出所料的神情。
阿卓整日跟著齊燁胡鬧,現在都敢將司衛交由齊燁指揮,可想而知二人的交情有多深,如此深厚的交情,又豈會繼續隱瞞包老六的真實身份。
事實上阿卓早在出太仆寺事件就告訴過齊燁了,也就是救濟災民之後。
隻是文德看向一群親軍司衛時,到底還是露出了困惑的神情,很懵。
因為這群司衛,他一個都不認識。
“你果然早就知曉了朕的身份。”
當著群臣的麵前,天子沉聲說了一句後,冷笑連連:“因此,才百無禁忌,因此,才張狂無度,因此,才如此膽大妄為,齊燁,你有幾個腦袋,夠朕砍!”
這話,很嚴重,十分嚴重,當天子說出砍腦袋這句話時,正常情況下,一般都會有人掉腦袋。
齊燁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垂著頭:“微臣惶恐,不知微臣哪裏觸犯了龍顏。”
“還敢裝傻。”
天子怒意更甚,大手一揮:“拿下,押入天牢,重審重懲!”
齊燁的嘴角微微上揚,什麽都沒說,任由禁衛衝上來欲將他“繩之於法”。
就在此時,一聲極為“突兀”的聲音響起。
“陛下息怒,老臣有一事不解。”
開口的正是戶部尚書贇乘泰,老大人站在齊燁身邊,很是認真的問道:“敢問陛下,幽王府世子、京兆府司律主事齊燁,所犯何罪。”
天子愣住了,群臣無不錯愕。
別說群臣了,齊燁也是極為意外。
誰也沒想到,贇乘泰竟然能說出這麽一番話。
問的不是廢話嗎,和黃喜等人擺了天子一道,令宮中和朝廷丟盡顏麵,今日一大早又在皇宮外麵搞了這麽一出,別說兩件事放在一起,就是單單拿出一件事來,那都夠死十幾遍了。
“贇乘泰。”
本就怒意勃發的天子,眯起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戶部尚書。
“你莫不是上朝前,吃醉了酒!”
“陛下乃是天下共主,賞罰分明,國朝自有法度,倘若陛下要嚴懲的是幽王府齊世子,老臣自要退避,此為宮中家事,可陛下要捉的是京兆府司律主事,老夫身為戶部尚書,自要問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說完後,不等天子開口,贇乘泰突然回頭一把奪過段平手中的冊子,吐氣開聲。
“太仆寺楊群,薈鶯樓狎妓與南地商賈拳腳相向,事後交代關外番商馬販拓跋英對南地商賈行凶致雙腿俱殘…”
“太仆寺張雅韻,酒後揚言,當今天子得位不正,以殺伐奪宮竊據大寶…”
“太仆寺柳宴,前朝科舉時賄賂前禮部員外郎陳永善…”
“太仆寺魏逍客,強搶民女…”
“太仆寺劉崇遠…”
“太仆寺…”
“太仆…”
“典牧主事王齊言膽敢自封王爵自稱主事王…”
本來冊子上沒最後這一句的,段平剛剛現加上去的。
一樁樁,一件件,一字字,一句句,直到念完最後一人的罪證,贇乘泰雙目灼灼。
“敢問陛下,捉拿太仆寺一眾賊人的是親軍司衛,與幽王府世子齊燁有何幹係,為何要捉拿齊燁,再問陛下,便是齊燁要捉拿他們,至多是逾權之過,逾吏、刑、大理寺三衙之權,有錯卻無罪,既無罪,為何要關押天牢,若是關押天牢,那便是以天家私事為由,關押的是幽王府世子,而非京兆府主事。”
有理有據,毫無漏洞可鑽。
事是這麽個事,情況是這麽個情況,可性質,卻不是這個性質。
所有人看贇乘泰的目光都變了,包括天子,包括文德,所有人都覺著這老家夥瘋了!
其實這一番話說的很有道理,齊燁也好,抱刀司也罷,不是無緣無故的抓人,罪狀都宣讀了。
既然有罪,為什麽不能抓?
如果是抱刀司抓,那麽就和齊燁沒關係。
退一步來講,就算是齊燁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抓了太仆寺的官員,那他最多就是個逾權,是過,而非罪,他本來就是京兆府官員,還是司律主事,插科打諢胡攪蠻纏的話,也能和司法權沾點邊兒。
話說回來,瞎子都看出來了天子為什麽震怒,和抓誰無關,和抓的這群人有罪沒罪也無關,而是在哪抓,當著什麽人的麵抓,又打了誰的臉,還是接連啪啪啪的打臉。
天子,徹底下不來台了。
皇權的威嚴,接二連三的被挑釁著。
現在已經不是處理不處理齊燁的事了,而是要連贇乘泰一起收拾。
即便是從龍老臣,即便私交再好,現在是宮外,是當著群臣的麵,如果天子不連贇乘泰一起收拾了,他這個皇帝,那真的是下不來台了,皇帝威嚴,不說蕩然無存,至少也是大丟顏麵。
“贇乘泰,你當真以為,朕,缺不了你這戶部尚書?”
“老臣不敢。”
贇乘泰的麵容帶著幾分苦澀:“當年竹山論道時,老臣便說過,何德何能哪能擔當大任,竹山之諾,老臣…”
贇乘泰直勾勾的望著天子,語氣莫名:“老臣,一日不敢忘卻。”
“竹山”二字一出,不少臣子神情微動,天子則是怒容一滯,臉上浮現幾分不自然的尷尬之色,胸中的怒火,也頓時消了個五六成。
天子沉默了,臉上露出幾分回憶之色,夾雜著莫名的情緒,這種情緒也包含著某種苦楚。
誰也不知道天子在想著什麽,反正大部分臣子都不知道。
不過倒是有些老臣知道“竹山”,所謂竹山,是距離京中不遠的一處山莊,山莊後麵有一片竹林,雅稱竹山,這處山莊在前朝時也屬於康家名下。
康止戈造反的起點,其實就在竹山。
前朝天子忌憚康止戈軍中威名,既是聽信小人讒言,也是本就心胸狹窄,隨即開始打壓康止戈,先是一點一點收回兵權,緊接著令人散播對康止戈不利的謠言等等,欲將老六置於死地。
最關鍵的節點,就是在竹山那個階段,康止戈本欲直接上書請辭了,誰知前朝皇帝派了內侍到了竹山,叫康止戈在竹山中閉門待參,說是有人檢舉揭發康止戈圖謀不軌,朝廷正在查證。
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不少與康止戈關係不錯的軍中將領和文臣過來勸說,勸說老六速速離京回西關,並且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他趕緊跑路,所謂朝廷查證,隻不過是康止戈在軍中死忠的反應,一旦沒有過激的行為,那麽便會以莫須有的罪名弄死老六。
勸說康止戈的人其實並不多,都是患難見真情的,其中就包括了贇乘泰。
贇乘泰在竹山待的最久,與康老六二人秉燭夜談。
最終,康老六說不如造反,幹他娘的,本就有許多世家明裏暗裏找過他,想要利用他在軍中的威望推翻前朝。
贇乘泰連連點頭,沒錯,精神點,別丟份兒,好樣的。
要知道贇乘泰的影響力也不俗,老六大喜過望,那咱就幹唄?
贇乘泰說,幹不幹的,咱先別說,我就問你一句話,倘若在世家的幫助下造反成功,你老六登基為帝,新朝與前朝有何區別?
康老六哈哈大笑著,狂笑著,說了很多,很多很多。
若是登基,必當勤政愛民,必當廣納賢才、善言,必當…必當…必當…必當…
這必登必當了好多必當,最終,康老六要贇乘泰幫助他,幫助他一起造反,有朝一日登基為帝,奉為上卿並授予戶部尚書之職掌管天下錢糧。
贇乘泰說戶部尚書就算了,他沒這個能耐,隻是有一個要求,一個小小的要求。
老六問他,什麽要求。
老贇答曰,世家把控朝堂非一日之弊,不求老六嫉惡如仇對貪官汙吏絕不姑息,隻求他日有正直之士匡扶正義時,莫要遭受打壓,莫要寒了忠臣義士的心。
說白了,就是可以放過壞人,但是不要害了好人,隻有這一個要求,隻有這麽唯一一個要求,無論是什麽原因,無論顧忌了什麽,無論有再多的理由,都不要去這麽做。
老六肯定答應啊,非但答應,還拍著胸脯保證。
“齊燁,押至大殿之外,諸臣…”
天子無聲的歎息了一口,再不去看贇乘泰,轉過身,走向宮中:“上朝。”
或許這也是齊燁對朝堂最大的誤解,滿朝文武,自然有十惡不赦之人,反之,也有心懷正義之人,若不然,這新朝也不會維持了這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