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之間,原本還微弱的火光衝天而起。
火光開始跳躍,旋轉,如同一個調皮的孩子蹦躂在黑夜之中丟下了一顆顆糖果,紅色的糖果,掉在地上就會燃起烈焰的糖果,宛若燒燒果實。
烈焰熊熊,火,映紅了黑夜,在西風的催促下快馬加鞭奔騰著,點燃了一片片土地。
空氣中彌漫著令人遮鼻的氣味,熬過寒冬的翠綠樹木被火紅覆蓋,紅如血,那一顆顆樹木又好似一具具烈焰中的殘軀,滴落的不是血跡,而是星星點點的火星,這些火星在眨眼之間便會變成火團,吞噬著另一顆樹木。
火焰映紅了齊燁平靜的目光,第一個人影出現了,被濃煙與熱浪驅趕著的第一個董家私兵出現了,狼狽,慌亂。
沒等守株待兔的折衝府將士們衝過去,第二個,第三個,一群又一群董家私軍跑了出來,咳嗽連連,別說兵器甲胄,身上的衣服都沒穿全,其中不少人就穿個兜襠褲,腿上傷疤累累,一看就知是卸甲山卒。
如狼似虎武裝到了牙齒的折衝府將士們撲了上去。
踹倒或摁倒。
反綁或刀鞘砸頭。
表明身份或大聲嗬斥。
場麵雖是混亂不堪,訓練有素的折衝府將士們亂中有序,兩人一組,抓一個捆一個,捆一個踹出來一個。
跑出來的私兵越來越多,全是男子,多是壯年男子,其中不少赤膊的一看就知是軍伍出身,偶有反抗,皆被無情鎮壓。
如張藝騫所說,董家果然招募了不少軍伍卸甲後成為家族私兵。
齊燁當機立斷:“帶著司衛去幫忙。”
阿卓猶豫了一下,打了個手勢,百名身穿黑袍的司衛分出一半,快步跑了過去。
人手有些不夠用了,一共就帶來千名折衝府將士,其中一部分去了兩側,等待官道守株待兔的也就五百多人,跑出來的人越多,越是著急,越是著急,越是手忙腳亂,越是手忙腳亂,碰到反抗的越多。
這些出自軍中的董家私軍可不全是善男信女,跑出來後見到穿著甲胄的官軍守株待兔,亂糟糟的也不知道在喊著什麽,也有腦子一熱的想跑或是反抗,場麵愈發混亂,火勢也越來越大。
站在齊燁旁邊的季元思嗦樂嗦樂手指頭,豎起了食指。
“姐夫,這風向好似…”季元思夜不太確定:“不是西風了。”
“是嗎。”
齊燁沒當回事,望著那一顆顆被捆了後摁在官道上的家族私兵們,心放下了一半,這都抓了少說二百多人了,加上兩側也會抓上一些,湊夠三百人,就不信三百人裏麵沒人認識死去的山卒。
“風變了。”和沒事人似的龔信淡淡的說道:“轉南。”
“轉…”齊燁扭過頭,有點傻眼:“山林一直連著陳洲?”
季元思小雞啄米似的點著頭,和幸災樂禍似的:“要是燒過去,八成要燒到了陳洲城。”
“無吊所謂。”
齊燁聳了聳肩,衝著將士們大喊道:“反抗的全打倒,帶兵刃反抗的殺無赦!”
陳洲,齊燁做過功課,就是董家的大本營。
作為南地最富裕的幾個城鎮之一,陳洲是最小的,城內隻有兩萬戶,就這麽兩萬戶至少十萬人,至少三成是給董家打工的,剩下六成的其中三成,都得看董家臉色過活。
衣、食、住、行,董家涉足方方麵麵。
城中所有成衣鋪的布料全是從董家商行那買的。
高端酒樓、客棧,全是董家下麵商賈開的,還有米麵鋪子,最大的供應商就是董家的“地”。
住就更被提了,城分東、南、西、北,城北百姓所居,地契都是董家的,或是牙行及商賈從董家手裏買的,城南高門大院,想要建宅、修葺,都要找牙行,而七家牙行中有五家是董家開的,剩下兩家不是,是陳洲知府開的,陳誠知府是董家的女婿。
至於這行,吸一營行,車馬行、售販馬匹等行業,也被董家給壟斷了。
除此之外,南地的三道軍器監衙署也在陳洲下麵的衡縣之中,特設一處兵備府,超編滿額七百人,都是輔兵。
陳洲能這麽富,主要是因為做了南邊軍的生意,朝廷將錢撥給南邊軍,采買的大部分物資都要從陳洲走。
南邊軍一共六支大營,人倒是不多,不算輔兵正規軍八萬人,陳洲除了賺這八萬軍伍的錢之外,還有一些見不得光的錢,戶部撥的,不公開。
這個錢是收買關外異族部落的,銀票不流通,異族部落需要物資,而這些物資也一般都是由董家運出關交給一些部落,可想而知中間的油水有多大。
前朝就有這種情況了,不是漢家兒郎怕異族部落,隻是權衡利弊後覺得還是“花錢”合適。
一個異族部落,三四千人,能征善戰,也能撐善灌,如果去叩關,官軍會有傷亡,傷亡後有撫恤,加上軍器損耗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可要是用這個錢換成物資運出關外交給這個部落的話,就能起到很多的作用,關鍵時刻反水、說服其他部落、搜集軍情情報,甚至可以打幾場代理人戰爭,畢竟關外深山老林中各部落林立,內部也是紛爭不斷。
也正是因為如此,董家才能夠在前朝時期發展的異常迅猛,第一桶金就是從南邊軍和關外異族部落身上賺來的,為了保證這兩條線長久運轉,董家開始介入柳州各行各業,大有一座城“服務”南邊軍和異族部落的趨勢。
這也是南地人盡皆知的秘密,包括京中,宮中與朝廷,其實大家心裏和明鏡似的,不過不排斥,沒了董家還有李家、王家、各種家,沒差別。
現在別說火還沒燒到柳州,就是燒到了,齊燁也不會當回事,那麽大一座城,還有護城河,怎麽可能燒進城中,再者說了,退一萬步講,就算燒進了柳州城,和他齊燁有什麽關係,百姓也不傻,總不能連躲都不會躲吧,人會躲,房屋不會躲,燒就燒唄,董家會出錢重新修葺或是建蓋的。
“少爺。”
在第一線的蔣少鱗騎著馬回來了,臉都被熏黑了:“衝進去嗎?”
“這麽大煙衝什麽衝,在官道上等著,等到天亮開始審,兩邊不耽誤,繼續守著繼續抓。”
齊燁話音剛落,一名校尉騎馬奔了過來。
“燒…燒差地兒了。”
校尉翻身下馬,滿麵驚慌失措:“點火的兄弟們沒往深了跑,火旺了才見到林西有不少倉房,抓了幾個狗日的問了,皆是董家建的倉房,有出關入關的貨物、糧米、酒水、還有不少甲胄,以及大量財貨。”
“是嗎?”
齊燁撓了撓額頭:“有多少。”
“不知,去年入秋後董家商隊便將貨物放在了此處,想著開春時在運出南地販賣。”
“存了快四個月?”
“是。”
“哈哈哈哈。”
齊燁樂的和三孫子似的:“活該。”
站在旁邊一直默不作聲的龔信突然開口問道:“奇哉怪哉,那火…是何人引的?”
一群人麵麵相覷,這不廢話嗎,咱點的,最早還是你提議的,老年癡呆了吧。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旺仔,破口大罵:“這群狗日的東家私兵,知曉那些倉房中有罪證,竟一把火將後方的財貨都燒了,此地無銀三百兩!”
眾人恍然大悟,連連點頭,對,沒錯,董家人自己點的火!
火光開始跳躍,旋轉,如同一個調皮的孩子蹦躂在黑夜之中丟下了一顆顆糖果,紅色的糖果,掉在地上就會燃起烈焰的糖果,宛若燒燒果實。
烈焰熊熊,火,映紅了黑夜,在西風的催促下快馬加鞭奔騰著,點燃了一片片土地。
空氣中彌漫著令人遮鼻的氣味,熬過寒冬的翠綠樹木被火紅覆蓋,紅如血,那一顆顆樹木又好似一具具烈焰中的殘軀,滴落的不是血跡,而是星星點點的火星,這些火星在眨眼之間便會變成火團,吞噬著另一顆樹木。
火焰映紅了齊燁平靜的目光,第一個人影出現了,被濃煙與熱浪驅趕著的第一個董家私兵出現了,狼狽,慌亂。
沒等守株待兔的折衝府將士們衝過去,第二個,第三個,一群又一群董家私軍跑了出來,咳嗽連連,別說兵器甲胄,身上的衣服都沒穿全,其中不少人就穿個兜襠褲,腿上傷疤累累,一看就知是卸甲山卒。
如狼似虎武裝到了牙齒的折衝府將士們撲了上去。
踹倒或摁倒。
反綁或刀鞘砸頭。
表明身份或大聲嗬斥。
場麵雖是混亂不堪,訓練有素的折衝府將士們亂中有序,兩人一組,抓一個捆一個,捆一個踹出來一個。
跑出來的私兵越來越多,全是男子,多是壯年男子,其中不少赤膊的一看就知是軍伍出身,偶有反抗,皆被無情鎮壓。
如張藝騫所說,董家果然招募了不少軍伍卸甲後成為家族私兵。
齊燁當機立斷:“帶著司衛去幫忙。”
阿卓猶豫了一下,打了個手勢,百名身穿黑袍的司衛分出一半,快步跑了過去。
人手有些不夠用了,一共就帶來千名折衝府將士,其中一部分去了兩側,等待官道守株待兔的也就五百多人,跑出來的人越多,越是著急,越是著急,越是手忙腳亂,越是手忙腳亂,碰到反抗的越多。
這些出自軍中的董家私軍可不全是善男信女,跑出來後見到穿著甲胄的官軍守株待兔,亂糟糟的也不知道在喊著什麽,也有腦子一熱的想跑或是反抗,場麵愈發混亂,火勢也越來越大。
站在齊燁旁邊的季元思嗦樂嗦樂手指頭,豎起了食指。
“姐夫,這風向好似…”季元思夜不太確定:“不是西風了。”
“是嗎。”
齊燁沒當回事,望著那一顆顆被捆了後摁在官道上的家族私兵們,心放下了一半,這都抓了少說二百多人了,加上兩側也會抓上一些,湊夠三百人,就不信三百人裏麵沒人認識死去的山卒。
“風變了。”和沒事人似的龔信淡淡的說道:“轉南。”
“轉…”齊燁扭過頭,有點傻眼:“山林一直連著陳洲?”
季元思小雞啄米似的點著頭,和幸災樂禍似的:“要是燒過去,八成要燒到了陳洲城。”
“無吊所謂。”
齊燁聳了聳肩,衝著將士們大喊道:“反抗的全打倒,帶兵刃反抗的殺無赦!”
陳洲,齊燁做過功課,就是董家的大本營。
作為南地最富裕的幾個城鎮之一,陳洲是最小的,城內隻有兩萬戶,就這麽兩萬戶至少十萬人,至少三成是給董家打工的,剩下六成的其中三成,都得看董家臉色過活。
衣、食、住、行,董家涉足方方麵麵。
城中所有成衣鋪的布料全是從董家商行那買的。
高端酒樓、客棧,全是董家下麵商賈開的,還有米麵鋪子,最大的供應商就是董家的“地”。
住就更被提了,城分東、南、西、北,城北百姓所居,地契都是董家的,或是牙行及商賈從董家手裏買的,城南高門大院,想要建宅、修葺,都要找牙行,而七家牙行中有五家是董家開的,剩下兩家不是,是陳洲知府開的,陳誠知府是董家的女婿。
至於這行,吸一營行,車馬行、售販馬匹等行業,也被董家給壟斷了。
除此之外,南地的三道軍器監衙署也在陳洲下麵的衡縣之中,特設一處兵備府,超編滿額七百人,都是輔兵。
陳洲能這麽富,主要是因為做了南邊軍的生意,朝廷將錢撥給南邊軍,采買的大部分物資都要從陳洲走。
南邊軍一共六支大營,人倒是不多,不算輔兵正規軍八萬人,陳洲除了賺這八萬軍伍的錢之外,還有一些見不得光的錢,戶部撥的,不公開。
這個錢是收買關外異族部落的,銀票不流通,異族部落需要物資,而這些物資也一般都是由董家運出關交給一些部落,可想而知中間的油水有多大。
前朝就有這種情況了,不是漢家兒郎怕異族部落,隻是權衡利弊後覺得還是“花錢”合適。
一個異族部落,三四千人,能征善戰,也能撐善灌,如果去叩關,官軍會有傷亡,傷亡後有撫恤,加上軍器損耗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可要是用這個錢換成物資運出關外交給這個部落的話,就能起到很多的作用,關鍵時刻反水、說服其他部落、搜集軍情情報,甚至可以打幾場代理人戰爭,畢竟關外深山老林中各部落林立,內部也是紛爭不斷。
也正是因為如此,董家才能夠在前朝時期發展的異常迅猛,第一桶金就是從南邊軍和關外異族部落身上賺來的,為了保證這兩條線長久運轉,董家開始介入柳州各行各業,大有一座城“服務”南邊軍和異族部落的趨勢。
這也是南地人盡皆知的秘密,包括京中,宮中與朝廷,其實大家心裏和明鏡似的,不過不排斥,沒了董家還有李家、王家、各種家,沒差別。
現在別說火還沒燒到柳州,就是燒到了,齊燁也不會當回事,那麽大一座城,還有護城河,怎麽可能燒進城中,再者說了,退一萬步講,就算燒進了柳州城,和他齊燁有什麽關係,百姓也不傻,總不能連躲都不會躲吧,人會躲,房屋不會躲,燒就燒唄,董家會出錢重新修葺或是建蓋的。
“少爺。”
在第一線的蔣少鱗騎著馬回來了,臉都被熏黑了:“衝進去嗎?”
“這麽大煙衝什麽衝,在官道上等著,等到天亮開始審,兩邊不耽誤,繼續守著繼續抓。”
齊燁話音剛落,一名校尉騎馬奔了過來。
“燒…燒差地兒了。”
校尉翻身下馬,滿麵驚慌失措:“點火的兄弟們沒往深了跑,火旺了才見到林西有不少倉房,抓了幾個狗日的問了,皆是董家建的倉房,有出關入關的貨物、糧米、酒水、還有不少甲胄,以及大量財貨。”
“是嗎?”
齊燁撓了撓額頭:“有多少。”
“不知,去年入秋後董家商隊便將貨物放在了此處,想著開春時在運出南地販賣。”
“存了快四個月?”
“是。”
“哈哈哈哈。”
齊燁樂的和三孫子似的:“活該。”
站在旁邊一直默不作聲的龔信突然開口問道:“奇哉怪哉,那火…是何人引的?”
一群人麵麵相覷,這不廢話嗎,咱點的,最早還是你提議的,老年癡呆了吧。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旺仔,破口大罵:“這群狗日的東家私兵,知曉那些倉房中有罪證,竟一把火將後方的財貨都燒了,此地無銀三百兩!”
眾人恍然大悟,連連點頭,對,沒錯,董家人自己點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