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靖論被放走了。
鑽進吊籃,吊籃放下,跨離吊籃,撒腿就跑。
牆頭上的齊燁嘟嘟囔囔。
他覺得一個沒挨過打的人,一個沒挨過毒打的人,不可能吐露情報,如果不挨打就能吐露所有情報的話,還要親軍司衛幹嘛。
或許這也是白修竹與齊燁互看不順眼,不,應該說是大部分人與齊燁互看不順眼的緣故。
齊燁不是很在乎禮儀,他隻在乎利益,他更不在乎所謂的顏麵,因為顏麵這個東西從來不是別人給的,自己有了,那就有了,自己沒有,再怎麽要別人也不會給。
所謂的兩軍交戰不斬來,早就成了一句笑話。
不斬來使,這個“規矩”起源於周朝,那個時期所有諸侯都必須嚴格遵守周禮,不可有絲毫逾越。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不但不能斬,還要好酒好肉的伺候著,哪怕雙方恨不得滅對方的國家,那也不能動來使。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初期,周天子權威尚在,周禮還是挺好使的,哪怕到了戰國時期,諸侯亂戰,依舊保持著不斬來使的戰爭“禮節”。
可要分清楚什麽叫“來使”,叫的出名的叫來使,不是阿貓阿狗誰都能當使節的。
春秋戰國的時期諸侯混戰,其實有點類似於親戚大亂鬥,各國君主和權貴階層都算是親戚。
當時大部分的諸侯國全是周朝封的,周天子長子繼位後,兒子被分封各地,加上後期因為血統以及政治投資的關係,大家開始聯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天可能管誰誰誰叫什麽什麽兄什麽什麽弟,過兩天可能就管人家叫田文鏡了。
就說當時的秦、趙兩國,本就是一個氏族,都是嬴姓,同宗。
在這種情況下,使者其實也是“親戚”,代表某個國家,去某個國家,然後這個使者和兩個國家的貴族以及統治者都是親戚關係,因此使者才會受到熱情款待。
其實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句話沒有任何法律上的約束力,主要看道德、素質。
不管怎麽說,這種戰爭禮儀都是“內部圈子”裏的規矩。
事實上到了戰國中後期,從爭霸戰打成了滅國戰,所謂的仁義、禮儀,早就不存在了,因此才有了春秋不義戰的說法。
沒了規矩,想要恢複規矩,那就需要拳頭,很大很硬的拳頭,比如漢朝。
各朝各代論霸氣,漢朝絕對位列前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就體現在了漢朝時期。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
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
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這就是殺漢朝使節的下場,漢朝的霸氣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漢朝沒了後,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又成了一句“看心情”的空話,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人們都遵守著戰爭禮儀,結果誰也沒想到橫空殺出個老六。
老六出現前,大家打架很講武德,中軍對中軍,左軍對左軍,你說什麽時候打,咱就什麽時候打,你打輸了,潰逃了,隻要能逃出五十步,那就算你跑的快,咱不追了。
然後有個叫孫子的老六就提出了一個理論,兵者,詭道也,並以此為核心寫了本書《孫子兵法》。
其實老六隻是理論老六,時代在發展,戰爭體係在完善,武德這種事和輸贏比起來並不重要,就算老六不寫書,以後也會有老七、老八、老九去寫書。
之後,就是各朝代的三大道德水平大滑坡事件了。
第一件事,呂蒙白衣渡江,可以理解為無情背刺,影響極其深遠,牽連了太多太多無辜的人,開了先河。
第二件事,司馬懿洛水為誓,其中包括廢帝廢後、當街弑君、殘害忠臣賢良,不斷突破政治鬥爭的下限以及人性的下限,最終也導致了整個國家和民族分崩離析,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近三百年的時間裏成為了華夏民族的至暗時刻,人口從兩千多萬銳減到了四百萬,險些被滅族。
第三個道德大滑坡,在後世中足以被載入“民間”史冊的彭宇案,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麽要扶,就問你服不服!
齊燁兩世為人,上一輩子見識的多,這一輩子又在京中將見識的給經曆了,因此對一些“禮”是不屑一顧的,這些所謂的“禮”又何嚐不是某種“毒”,被無數朝代和無數慘痛經曆印證過的“毒”。
既然是毒,他為什麽要在乎,要守這個規矩。
“剛剛我聽他們說,這家夥也是前朝的官員,哪個道的折衝府來著。”
齊燁望著跑出戰馬的方靖論背影:“還是個總旗,是吧。”
“是。”喻斌剛才光明正大的“偷聽”了一下,點頭說道:“渭縣折衝府總旗,折衝府都尉正是前朝晉王一黨。”
“叛了前朝,又和異族一起打咱們漢家兒郎,賣國賊加狗漢奸雙重buff。”
齊燁看向旁邊站著的弓卒:“射死他。”
“啪嗒”一聲,弓卒手中的長弓掉在了地上,滿麵呆滯,下意識看向遠處的白修竹。
“老夫來。”
龔信腳尖一提,長弓在手挽弓拉弦,“嗖”的一聲,箭矢穿透了剛上了戰馬的方靖論胸膛。
在城頭上數百上千人的注視下,齊燁幹掉了一個使者。
之前隻是毆打,打個半死,沒當場幹掉,這次是當場幹掉了。
可令齊燁無比詫異的是,白修竹竟然沒開罵,隻是惱怒,隔的遠遠的,隻是狠狠瞪了他一眼,而非破口大罵。
“脫敏這麽快嗎?”齊燁略顯狐疑:“這就適應習慣了?”
還真不是白修竹脫敏脫的快,而是他也想幹掉方靖論,隻不過礙於身份不好下手罷了。
現在根本不是和關外異族交戰那麽簡單的事了,是漢人建朝了,名為大越,越國要攻打大康,而且是為了“複國”,並且手持玉璽!
正如齊燁所說,沒有和談,不死不休,殺了使者反而代表南軍決心。
要是和手持玉璽想要滅掉大康想要複國的敵軍“談來談去”,傳到朝廷耳中早晚是個隱患,沒人針對南軍還好,一旦有人想針對南軍,這就是個大把柄。
白修竹瞪了一眼齊燁後,略顯無力的下了令。
“不出意外,今日首戰算是結束了,弓卒下城歇息去吧。”
白修竹凝望著遠方的拋車,目光幽幽。
沉默了片刻,白修竹朗聲道:“誰若可毀敵軍拋車,等同先登之功,勇冠三軍,本帥為他請封朝廷封官進爵!”
旁邊一群校尉們沒人吭聲,都明白白修竹的意思,這麽被動挨打肯定不行,遲早要出關而戰,現在就等著餘思彤探查敵情回來後確定要不要入夜後出關而戰。
太子不由看向了遠處吊兒郎當的齊燁,微微歎了口氣。
精通軍器的隻有董孝通和公輸甲,前者愁容滿麵,後者也見不到,想來這二人都沒應對之策。
此時齊燁正在嘖嘖稱奇,他終於發現了小舅子的一個優點。
季元思沒練過武,但是這家夥眼神特別好使,目力過人,竟然能看到衝城車上有幾根鉚釘。
龔信還說這小子若是從小練箭術的話,必會成為神射手。
季元思樂嗬嗬的,早知道留個一架車弩讓他好好過把癮好了。
一群人在這嬉皮笑臉嗬嗬樂樂,更是讓白修竹等人看不順眼。
鑽進吊籃,吊籃放下,跨離吊籃,撒腿就跑。
牆頭上的齊燁嘟嘟囔囔。
他覺得一個沒挨過打的人,一個沒挨過毒打的人,不可能吐露情報,如果不挨打就能吐露所有情報的話,還要親軍司衛幹嘛。
或許這也是白修竹與齊燁互看不順眼,不,應該說是大部分人與齊燁互看不順眼的緣故。
齊燁不是很在乎禮儀,他隻在乎利益,他更不在乎所謂的顏麵,因為顏麵這個東西從來不是別人給的,自己有了,那就有了,自己沒有,再怎麽要別人也不會給。
所謂的兩軍交戰不斬來,早就成了一句笑話。
不斬來使,這個“規矩”起源於周朝,那個時期所有諸侯都必須嚴格遵守周禮,不可有絲毫逾越。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不但不能斬,還要好酒好肉的伺候著,哪怕雙方恨不得滅對方的國家,那也不能動來使。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初期,周天子權威尚在,周禮還是挺好使的,哪怕到了戰國時期,諸侯亂戰,依舊保持著不斬來使的戰爭“禮節”。
可要分清楚什麽叫“來使”,叫的出名的叫來使,不是阿貓阿狗誰都能當使節的。
春秋戰國的時期諸侯混戰,其實有點類似於親戚大亂鬥,各國君主和權貴階層都算是親戚。
當時大部分的諸侯國全是周朝封的,周天子長子繼位後,兒子被分封各地,加上後期因為血統以及政治投資的關係,大家開始聯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天可能管誰誰誰叫什麽什麽兄什麽什麽弟,過兩天可能就管人家叫田文鏡了。
就說當時的秦、趙兩國,本就是一個氏族,都是嬴姓,同宗。
在這種情況下,使者其實也是“親戚”,代表某個國家,去某個國家,然後這個使者和兩個國家的貴族以及統治者都是親戚關係,因此使者才會受到熱情款待。
其實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句話沒有任何法律上的約束力,主要看道德、素質。
不管怎麽說,這種戰爭禮儀都是“內部圈子”裏的規矩。
事實上到了戰國中後期,從爭霸戰打成了滅國戰,所謂的仁義、禮儀,早就不存在了,因此才有了春秋不義戰的說法。
沒了規矩,想要恢複規矩,那就需要拳頭,很大很硬的拳頭,比如漢朝。
各朝各代論霸氣,漢朝絕對位列前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就體現在了漢朝時期。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
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
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這就是殺漢朝使節的下場,漢朝的霸氣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漢朝沒了後,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又成了一句“看心情”的空話,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人們都遵守著戰爭禮儀,結果誰也沒想到橫空殺出個老六。
老六出現前,大家打架很講武德,中軍對中軍,左軍對左軍,你說什麽時候打,咱就什麽時候打,你打輸了,潰逃了,隻要能逃出五十步,那就算你跑的快,咱不追了。
然後有個叫孫子的老六就提出了一個理論,兵者,詭道也,並以此為核心寫了本書《孫子兵法》。
其實老六隻是理論老六,時代在發展,戰爭體係在完善,武德這種事和輸贏比起來並不重要,就算老六不寫書,以後也會有老七、老八、老九去寫書。
之後,就是各朝代的三大道德水平大滑坡事件了。
第一件事,呂蒙白衣渡江,可以理解為無情背刺,影響極其深遠,牽連了太多太多無辜的人,開了先河。
第二件事,司馬懿洛水為誓,其中包括廢帝廢後、當街弑君、殘害忠臣賢良,不斷突破政治鬥爭的下限以及人性的下限,最終也導致了整個國家和民族分崩離析,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近三百年的時間裏成為了華夏民族的至暗時刻,人口從兩千多萬銳減到了四百萬,險些被滅族。
第三個道德大滑坡,在後世中足以被載入“民間”史冊的彭宇案,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麽要扶,就問你服不服!
齊燁兩世為人,上一輩子見識的多,這一輩子又在京中將見識的給經曆了,因此對一些“禮”是不屑一顧的,這些所謂的“禮”又何嚐不是某種“毒”,被無數朝代和無數慘痛經曆印證過的“毒”。
既然是毒,他為什麽要在乎,要守這個規矩。
“剛剛我聽他們說,這家夥也是前朝的官員,哪個道的折衝府來著。”
齊燁望著跑出戰馬的方靖論背影:“還是個總旗,是吧。”
“是。”喻斌剛才光明正大的“偷聽”了一下,點頭說道:“渭縣折衝府總旗,折衝府都尉正是前朝晉王一黨。”
“叛了前朝,又和異族一起打咱們漢家兒郎,賣國賊加狗漢奸雙重buff。”
齊燁看向旁邊站著的弓卒:“射死他。”
“啪嗒”一聲,弓卒手中的長弓掉在了地上,滿麵呆滯,下意識看向遠處的白修竹。
“老夫來。”
龔信腳尖一提,長弓在手挽弓拉弦,“嗖”的一聲,箭矢穿透了剛上了戰馬的方靖論胸膛。
在城頭上數百上千人的注視下,齊燁幹掉了一個使者。
之前隻是毆打,打個半死,沒當場幹掉,這次是當場幹掉了。
可令齊燁無比詫異的是,白修竹竟然沒開罵,隻是惱怒,隔的遠遠的,隻是狠狠瞪了他一眼,而非破口大罵。
“脫敏這麽快嗎?”齊燁略顯狐疑:“這就適應習慣了?”
還真不是白修竹脫敏脫的快,而是他也想幹掉方靖論,隻不過礙於身份不好下手罷了。
現在根本不是和關外異族交戰那麽簡單的事了,是漢人建朝了,名為大越,越國要攻打大康,而且是為了“複國”,並且手持玉璽!
正如齊燁所說,沒有和談,不死不休,殺了使者反而代表南軍決心。
要是和手持玉璽想要滅掉大康想要複國的敵軍“談來談去”,傳到朝廷耳中早晚是個隱患,沒人針對南軍還好,一旦有人想針對南軍,這就是個大把柄。
白修竹瞪了一眼齊燁後,略顯無力的下了令。
“不出意外,今日首戰算是結束了,弓卒下城歇息去吧。”
白修竹凝望著遠方的拋車,目光幽幽。
沉默了片刻,白修竹朗聲道:“誰若可毀敵軍拋車,等同先登之功,勇冠三軍,本帥為他請封朝廷封官進爵!”
旁邊一群校尉們沒人吭聲,都明白白修竹的意思,這麽被動挨打肯定不行,遲早要出關而戰,現在就等著餘思彤探查敵情回來後確定要不要入夜後出關而戰。
太子不由看向了遠處吊兒郎當的齊燁,微微歎了口氣。
精通軍器的隻有董孝通和公輸甲,前者愁容滿麵,後者也見不到,想來這二人都沒應對之策。
此時齊燁正在嘖嘖稱奇,他終於發現了小舅子的一個優點。
季元思沒練過武,但是這家夥眼神特別好使,目力過人,竟然能看到衝城車上有幾根鉚釘。
龔信還說這小子若是從小練箭術的話,必會成為神射手。
季元思樂嗬嗬的,早知道留個一架車弩讓他好好過把癮好了。
一群人在這嬉皮笑臉嗬嗬樂樂,更是讓白修竹等人看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