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麵麵相覷,一群南地佬帶著萬民傘過來幹什麽?


    天子往返二殿,上朝大殿需核實身份,宮門口的禁衛負責。


    要是去敬儀殿見天子,入宮搜身一次,入殿也要搜身一次。


    一群南地佬今早入宮的時候是沒帶萬民傘的,等開朝的時候,宮外才送進來的,禁衛也檢查過了,已經開朝了,也沒辦法上殿告知文德。


    不管怎麽說,萬民傘被帶進來了,群臣很是奇怪。


    “老朽董摹,叩拜吾皇。”


    董摹麵露肅穆之色,躬身施禮。


    剩下十一個南地佬也是如此,衝著龍椅上的天子開始施禮。


    老六微微頷首,對文德輕聲言語了一句,隨即兩個小太監搬去了繡墩。


    群臣麵色各異。


    長腦子的,看明白了,天子主動示好,連太子少師都沒坐繡墩,給董摹搬個繡墩,何嚐不是希望這位南地家喻戶曉的老東西“嘴下留情”。


    沒長腦子的,不知為何天子對董摹這群人如此禮遇。


    董摹連連擺手,口說羞愧不敢。


    老六朗聲說道:“董翁舟車勞頓,昨日入京,今日入朝,奔波操勞,無需垂立聽政。”


    兩個關鍵詞,董翁,翁帶著尊敬之意,聽政,意思是你最好是聽,少說,別胡咧咧。


    董摹折煞老朽了半天,終究還是沒有坐下。


    老六也沒繼續虛與委蛇,就是走個過場罷了,要不是因為齊燁,還坐著,就這些世家的家主,他都恨不得讓這群人跪著,腦瓜子插褲襠裏全給掰成溝幫子燒雞!


    “董老大人。”


    曲芠博站起了身,衝著董摹施了一禮。


    天子沒讓他起來,他主動站起來了,膽兒很肥。


    膽肥的原因有二,一,南地佬順利入殿了,他有底牌和倚仗了,反正天子都表態了,不如索性就走直臣和錚臣路線了,不畏皇權,敢為天下萬民做主,名傳萬古。


    二,站起身也是為了給董摹壯膽,要不然他總跪著和個三孫子似的,滅大夥的威風。


    曲芠博挺直了胸部:“董老大人是有何冤屈,竟千裏迢迢入京告禦狀,想來此種因由定是人神共憤。”


    熊思賢淡淡的說出了倆字:“退下。”


    就這一聲“退下”,曲芠博是又羞又怒,敢怒不敢言。


    剛剛熊思賢已經對老六承諾過了,他來出頭“主持”這件事,既如此,就不會讓曲芠博占據主動權。


    熊思賢看向一群南地佬身後的萬民傘,苦笑道:“不知卓群兄身後這萬民傘,是何意?”


    卓群,董摹的字,名是摹,摹擬、模仿的募,字正好是反著來的,卓爾不群的卓群。


    呼其字,是因二人有過交情,董摹也在前朝時當過官,那時候品級就沒熊思賢高,叫“兄”,隻是因年紀大罷了。


    “老朽慚愧,這萬民傘自是要交於宮中,交於陛下。”


    董摹這話一開口,龍椅上的天子險些暴走,熊思賢也是眉頭猛皺。


    萬民傘這玩意吧,就是個挺奇葩的存在。


    最開始出現的時候,是鄉紳為了讚揚地方父母官的德政而贈送的,傘上麵綴著很多綢條,綢條上麵則是姓氏。


    官員曆任的時候,地方的鄉紳啊,商賈啊,就會整幾把萬民傘,表示挽留的意思,喻為官員像一把傘一樣遮蔽著當地百姓。


    送的傘越多呢,表示百姓對其越尊敬,越不舍,越愛戴。


    但是吧,正兒八經的官員,真正的清官,好官,最煩這玩意。


    老百姓窮的都成什麽個熊樣了,一天天累的倒床上就睡,誰有功夫去給你弄萬民傘,誰有那閑心在萬民傘上寫姓氏。


    弄萬民傘的,都是當地的鄉紳、商賈,說白了就是有錢人,有錢有閑的人。


    人們漸漸也就明白了,萬民傘這東西隻能說明兩件事,第一件事,官員比較喜歡形式化,整這些虛頭巴腦的,第二件事,官員是當“傘”了,給有錢人當傘了。


    前朝的時候這玩意都快標配了,甭管是調任還是高升,好多官員都自己“自費”找托弄這破玩意,然後讓吏部記錄下來。


    真正的好官,比如當年在常州擔任過縣府的張瑞山,老張曆任的時候可沒萬民傘,隻有百姓相送,家家戶戶的百姓隻要長腿的都去了,哭的唏哩呼嚕的,相送的人那麽多,唯獨沒有鄉紳,為什麽,因為縣裏的鄉紳都讓張瑞山幹的非死即殘,就那些殘的,都拖家帶口“遷戶”了。


    所以說,萬民傘這東西純純就是磕磣人寒顫人惡心人的。


    現在一聽是給宮中的,給天子的,老六能不怒嗎。


    老子一個天子,你給我送萬民傘,還一下送了這麽多?


    “這萬民傘…罷了。”熊思賢歎了口氣,懶得繼續兜圈子試探,索性開門見山。


    “卓群兄這萬民傘送至宮中,是望陛下為你等主持個公道,是也不是。”


    被所有人看著的董摹點了點頭:“是。”


    “好,卓群兄知曉,朝廷自有法度,來了朝堂便要守著臣禮殿儀,老夫問你什麽,你要答什麽,不可失儀。”


    “老大人!”


    董摹還沒開口呢,曲芠博急了。


    他也不是第一天出來混的,看出熊思賢明顯是要拉偏手。


    什麽叫問什麽答什麽,不問的不準說,這不是拉偏手是什麽?


    “君臣今在大殿,董老大人為尋公道,日夜兼程入京尋求公道,有何冤屈需直言才是。”


    熊思賢剛要開口,董摹望向曲芠博:“尋公道,何意?”


    “既有冤屈,自是要叫朝廷主持公道。”


    曲芠博衝著董摹重重的點了點頭,一副我挺你的模樣:“直言便是,朝廷自會給老大人一個公道。”


    “我等無冤屈。”董摹表情極為平靜:“無冤屈,又何來的尋朝廷主持公道。”


    曲芠博裝作一副苦笑的模樣:“老大人何須如此,既是入了京,難不成還擔憂朝廷不公不成,陛下乃是明君共主,斷然不會叫你等白白受了屈辱。”


    “曲大人說的這屈辱是…”


    “敢問老大人。”曲芠博深吸了一口氣:“可是因幽王府世子齊燁之因入京。”


    “是如此。”


    董摹應了一聲,身後一群人連連點頭。


    曲芠博臉上閃過一絲笑意:“那麽敢問幽王府世子殿下齊燁,究竟在南地做了何事,竟叫你等不遠萬裏入京。”


    這次輪到董摹深吸了一口氣了,隨即突然衝著龍椅方向跪倒。


    能當世家家主的,哪個不是演技派,董摹上來就是哭戲,聲嘶力竭。


    “我大康天子乃是明主明君,老朽,老朽等人佩服,南地佩服,佩服到五體投地!”


    “咣咣咣”三個響頭,董摹嗓子都喊劈了。


    “世子殿下已是告知我等,去南地是受陛下之命,陛下居於宮中運籌帷幄,攘外安內神機妙算,秘授世子殿下率抱刀司親軍趕赴南地,內,算無遺策鏟除南地亂黨,外,料敵先機決勝千裏助我大康南軍抵禦外敵,若無陛下調度有方,若無陛下定鼎乾坤,若無陛下謀巧妙略,若無陛下雄韜偉略縱橫捭闔智慧無雙以智取勝以勇立威以謀破敵,南地…南地三道…”


    其他十一人等到了“信號”,齊齊拜倒在地,撕聲大喊。


    “南地三道早已陷入萬劫不複水深火熱,吾皇…英明,吾皇,英明為伍,雄主明君,實乃我大康幸事,幸極,幸甚!”


    聲音一收,齊齊抓起萬民傘,高喊。


    “南地三道九姓二十七家,蒙陛下浩蕩隆恩為我等周全謀劃方有今日之安康,我等,代南地三道萬民,大禮叩謝陛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紈絝世子不好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菲碩莫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菲碩莫薯並收藏紈絝世子不好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