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府,柳錦芬回來後一夜未睡,枯坐於正堂之中。


    柳錦芬坐在那裏,麵無表情。


    夫人周芸奕,老老實實的坐在旁邊。


    柳源跪在外麵,管家站在一旁。


    知曉詳情的,隻有這四人。


    柳源與管家,滿心困惑,困惑到了極致。


    他們以為,若是柳錦芬能夠活著從南莊回來,回到柳府之中,周芸奕一定會要了柳錦芬的老命。


    可那些司衛也不知和周芸奕說了什麽,柳錦芬回來後,前者既不哭也不鬧,而是哀求,滿麵哀求,求柳錦芬別再招惹幽王府了。


    周芸奕嚇壞了,之前司衛給了她一張紙。


    這紙上麵全是周家人的信息,信息,足以置周家人於死地。


    周芸奕是恨柳錦芬的,可她現在不敢恨了,她隻是怕,怕柳錦芬連累她周家人一起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門子匆匆跑了進來,驚慌失措。


    “老爺,老爺出事了,一名國子監學子尋來,說京兆府抓了監生郭子華。”


    “什麽?!”


    柳錦芬霍然而起:“世子殿下竟如此大膽,那郭子華本是…”


    話沒說完,又是一個家丁跑了進來。


    “老爺,禮部來了一文吏,今日朝堂,禮部左侍郎提及了科考問策一事。”


    “問策?”


    “是,說問策應與南關山林有關。”


    柳錦芬聞言麵色劇變,身子突感無力,緩緩的坐在了凳子上,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換了別人,聽到策問與南關山林這幾個字,未必能聯想太深,可柳錦芬是什麽人,專業對口,豈能不知這意味著什麽。


    “這世子殿下…”柳錦芬麵露猶豫之色:“這是想與我國子監…”


    話沒說完,旁邊的周芸奕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老爺,老爺,當求你了,求您了還不成。”


    周芸奕滿麵哀求之色:“收手吧,快收手吧,外麵全是司衛。”


    與此同時,策問一事已經在京中各衙署傳開了。


    尤其是禮部,正在商討可行性。


    尚書不在,被留在了宮中,主持內部會議的是左侍郎仇潤豐。


    正堂之中討論不休,文吏快步而入,遞上了一個名冊。


    大家定睛望去,南莊書樓四個字極為顯眼。


    員外郎再往下看,倒吸了一口涼氣。


    “南莊書樓的百姓竟…書樓學子竟欲科考學子,足有這麽多人?!”


    仇潤豐本來是不意外的,直到他看到了一個名字,或者說是一個姓氏,康,康玨!


    他看的是康玨,其他人看的是書樓學子的名字,越看越無語。


    王大、李二牛、吳娃、張有福…


    不多不少,正好二十五人。


    本朝延續了前朝科考製度,並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修改。


    科舉考試一共有三次,也就是鄉試、會試、殿試。


    各地趕到京中的學子是已經參加完鄉試的,入京會試,之後是殿試。


    如果有京中戶口的話,是可以免去鄉試的。


    這個京中戶口不是說京中的可以互相…總之大致意思和是否在京中有房子無關,而是可以參加禮部認證的“書院”內部考試,成績優秀者不用鄉試了,直接參加會試就行。


    看似這個規則不公平,實際的確很他媽不公平。


    最早出現這個規則的時候是在前朝,科考亂七八糟的,很多王八蛋可以直接花錢買功名。


    到了本朝的時候,原本是應廢除,可老六做不到。


    本朝開朝的時候,朝廷窮的都尿血,國庫各種赤字,各衙署連俸祿都發不出,正好老六登基那年科考。


    要知道科考是需要花錢的,不是說考生自費到了京中直接去考就行,朝廷一分錢都不用花。


    隻要過了鄉試就可以成為秀才,成了秀才,朝廷就會給予各種優待,免除一些家庭成員的徭役和賦稅。


    除此之外,朝廷會根據科考成績報銷一部分路費,不是所有人都報,路費金額也根據成績和路途遠近程度有所區分。


    這裏還涉及到了驛站對考生的開放,包括一些食宿問題。


    這些錢財都是朝廷支出的一部分,隻是小頭,大頭則是在禮部那邊。


    考場規劃以及搭建使用、秩序維持、人員調動,還有類似於加班費的各種支出等等等等,都要由朝廷出錢。


    老六那時候剛登基,哪都需要錢,眼瞅著要科考了,戶部那邊是血招都沒有,最後大家說不如和前朝似的,繼續找外援吧。


    大致意思就是“民間書院”可以捐助點錢用來朝廷擇才科考,但是有個條件,就是各家書院推薦一些學子免於參加會試,直接從第二輪開始。


    老六找了幾個朝廷大佬,最終也就同意了這件事。


    也是從多方麵考慮,朝廷的確需要錢、改朝換代各衙署和各州府也出現了大量的官職空缺以及其他一些沒辦法告知世人的因素等等,最終這事就這麽定下了。


    當時老六想的是再開一次特例,以後有錢了就不這麽幹了,隻要朝廷有了錢,以後死活不受這窩囊氣。


    事實證明,老六的確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好漢子,之後幾年是不受窩囊氣了,因為習慣了,受窮受習慣了,血招沒有,既然習慣了,自然不覺得窩囊。


    斷斷續續的,也有人在朝堂上提出廢除這個“特例”,遭受了很多京中既得利者的反對,鬧的急頭白臉的。


    不管怎麽說,事還是這麽幹下去了,隻不過真正自持身份的書院,包括國子監,不會走這個“特殊渠道”,丟不起這人。


    真正走特殊渠道的,一般也沒什麽真才實學,到了會試照樣刷下去,即便通過了會試和殿試成為了官員,朝廷也不會重用,哪怕是分到了各個衙署中,也帶點低人一等的意思,吃席都得和狗坐一桌。


    有人不願意走特殊渠道,可有也有人願意,就奔著特殊渠道使勁,比如齊燁創辦的南莊書院。


    齊燁可不怕低人一等,就算不走特殊渠道,書樓學子照樣低人一等,與其如此,那就殺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二十五人,名單遞到了禮部。


    禮部是可以駁回的,因為之前沒申請。


    可禮部是不敢駁回的,因為在場官員大多數年富力強,誰也不是得了絕症不想活了。


    這種事也沒辦法計較,說符合程序吧,名單交上來的太晚,說不符合程序吧,也僅僅隻是名單交上來太晚。


    “仇大人。”


    一群禮部官員齊齊看向仇潤豐,麵帶詢問之色。


    員外郎問道:“不如,待老大人回來時再詢問一番?”


    老大人指的是禮部尚書,散朝後還沒回來。


    “允了。”


    仇潤豐當機立斷:“補上名錄就是。”


    一群禮部官員沉默不語,倒是沒說出有什麽異議。


    犯不上,他們覺得南莊書樓就是添亂,滿打滿算才創辦一年,還都是一群百姓之子,就算科考也不過是丟人現眼罷了。


    其實仇潤豐也是這麽想的,隻是望著名單上“康玨”二字,十分想不通,皇太孫小小年紀,沒事上趕著丟這人幹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紈絝世子不好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菲碩莫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菲碩莫薯並收藏紈絝世子不好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