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不是病,痛起愁煞人”,這句俗話雖然不科學,但之所以能流傳至今,說明它畢竟傳達出了一些中國老百姓的兩種認知,一是比起別的絕症來,牙痛並不危及生命,二是牙痛的苦惱,有時甚至比得了其他髒器的險症更加難熬。其實口腔保健極其重要,不但要從幼童抓起,而且應該貫穿終生。人終有一老,人老齒落,乃正常的生理現象,隻是每個人的齒老搖落時間不盡相同,有的早些,有的晚些罷了。現在醫學發達,牙科的治療補救手段越來越先進,人們在平時注重牙齒保健的前提下,一旦牙痛,應及時找牙醫檢查處理,老年人更
耽誤不得。
退回二三百年,那時的中國老年人牙齒痛起來,雖貴為皇族,一般也沒有什麽立即止痛的妙招。話說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一日去向孝惠皇太後請安,太後向他訴苦,說自己“牙齒動搖,其已脫落者,則痛止,其未脫落者,痛難忍”,因而向康熙打聽治牙痛的偏方。康熙是個大孝子,何況更希望通過自己的孝行來推行“以孝治國”的方針,對孝惠皇太後的牙痛怎能掉以輕心?那時的太醫院也未必沒有能提供止痛偏方的太醫,何況康熙還很接納了些西方的傳教士,這些傳教士大都掌握包括牙科醫術的西方科學,按說為皇太後提供臨床治療也不是沒有條件,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康熙懂得,更有效的止痛方法是馬上給予皇太後心理治療,於是,他給皇太後獻上了“開心果”。
康熙對孝惠皇太後說:“太後聖壽已逾七旬,孫及曾孫殆及百餘,且太後之孫,皆已須發將白而牙齒將落矣,何況祖母享如此高年。我朝先輩,常言老人牙齒脫落,於子孫有益,此正太後慈闈福澤綿長之嘉兆也。”這些話語構成的“開心果”傾倒而出以後,皇太後心理上立即大舒解、大愉悅,心理的安適使生理上的痛苦大為緩解,竟覺得牙齒也不痛了,“歡喜倍常”,她連連稱讚皇兒是對症下藥,並表示:“皇帝此語,凡我老嫗輩,皆當聞之而生歡喜也!”也就是說,“康熙開心果”不僅對她適用,而且有加以推廣普及的必要。
康熙家族的人丁繁盛,有其特殊的原因,滿俗講究“老齒脫落有益兒孫”,也許含有不科學的因素;但篩掉這些成分,“康熙開心果”的富於營養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老年人一要承認自然規律,不要強求自己的生理感覺跟年輕人一樣,同時,應該從自己家族乃至民族生命的延續上,汲取慰藉與快樂。
人老病隨,就是暫且無病,生理上也總在走向衰竭,有病及時治療,無病注意保養,當然都很重要,但更重要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有的老年人不是以樂觀的精神對待自己的衰老病痛,而是整天沉溺在“我有病,我痛苦,我活不了啦”的悲觀情緒中,並且特別喜歡嘮叨自己的病痛,有的更對年輕一輩的健康歡樂產生嫉妒心理,總拿自己的病痛給晚輩出難題,晚輩怎麽著照顧也還是不滿意,甚至心理變態,對一切新生事物都無端排拒,恨恨然,悵悵然,自己仿佛生活在地獄裏,還要拉拽年輕的生命陰著臉歎著氣去陪受煎熬。這是很要不得的“老態”。康熙皇帝為皇太後提供的“開心果”,現在也還是治療這類老年心理疾患的妙方,而孝惠皇太後從中汲取了“知足常樂”以及“老年人應該以兒孫之福為樂”的心理營養後,認為應該再把這一妙方推及到所有“老嫗”的見識,也很值得肯定。其實不僅是“老嫗”,包括“老叟”,都應該為生命的正常代謝而釋懷,為年輕一代活蹦亂跳超越己輩而“歡喜倍常”,從而百病不懼,忘憂享壽。
耽誤不得。
退回二三百年,那時的中國老年人牙齒痛起來,雖貴為皇族,一般也沒有什麽立即止痛的妙招。話說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一日去向孝惠皇太後請安,太後向他訴苦,說自己“牙齒動搖,其已脫落者,則痛止,其未脫落者,痛難忍”,因而向康熙打聽治牙痛的偏方。康熙是個大孝子,何況更希望通過自己的孝行來推行“以孝治國”的方針,對孝惠皇太後的牙痛怎能掉以輕心?那時的太醫院也未必沒有能提供止痛偏方的太醫,何況康熙還很接納了些西方的傳教士,這些傳教士大都掌握包括牙科醫術的西方科學,按說為皇太後提供臨床治療也不是沒有條件,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康熙懂得,更有效的止痛方法是馬上給予皇太後心理治療,於是,他給皇太後獻上了“開心果”。
康熙對孝惠皇太後說:“太後聖壽已逾七旬,孫及曾孫殆及百餘,且太後之孫,皆已須發將白而牙齒將落矣,何況祖母享如此高年。我朝先輩,常言老人牙齒脫落,於子孫有益,此正太後慈闈福澤綿長之嘉兆也。”這些話語構成的“開心果”傾倒而出以後,皇太後心理上立即大舒解、大愉悅,心理的安適使生理上的痛苦大為緩解,竟覺得牙齒也不痛了,“歡喜倍常”,她連連稱讚皇兒是對症下藥,並表示:“皇帝此語,凡我老嫗輩,皆當聞之而生歡喜也!”也就是說,“康熙開心果”不僅對她適用,而且有加以推廣普及的必要。
康熙家族的人丁繁盛,有其特殊的原因,滿俗講究“老齒脫落有益兒孫”,也許含有不科學的因素;但篩掉這些成分,“康熙開心果”的富於營養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老年人一要承認自然規律,不要強求自己的生理感覺跟年輕人一樣,同時,應該從自己家族乃至民族生命的延續上,汲取慰藉與快樂。
人老病隨,就是暫且無病,生理上也總在走向衰竭,有病及時治療,無病注意保養,當然都很重要,但更重要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有的老年人不是以樂觀的精神對待自己的衰老病痛,而是整天沉溺在“我有病,我痛苦,我活不了啦”的悲觀情緒中,並且特別喜歡嘮叨自己的病痛,有的更對年輕一輩的健康歡樂產生嫉妒心理,總拿自己的病痛給晚輩出難題,晚輩怎麽著照顧也還是不滿意,甚至心理變態,對一切新生事物都無端排拒,恨恨然,悵悵然,自己仿佛生活在地獄裏,還要拉拽年輕的生命陰著臉歎著氣去陪受煎熬。這是很要不得的“老態”。康熙皇帝為皇太後提供的“開心果”,現在也還是治療這類老年心理疾患的妙方,而孝惠皇太後從中汲取了“知足常樂”以及“老年人應該以兒孫之福為樂”的心理營養後,認為應該再把這一妙方推及到所有“老嫗”的見識,也很值得肯定。其實不僅是“老嫗”,包括“老叟”,都應該為生命的正常代謝而釋懷,為年輕一代活蹦亂跳超越己輩而“歡喜倍常”,從而百病不懼,忘憂享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