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好萊塢拍攝了一部《美國麗人》,"美國麗人"是美國一種常見的玫瑰花品種,那電影海報就突出著那樣的一枝玫瑰花。影片裏的玫瑰花,特別是飄飛與堆砌的玫瑰花瓣,有著多重的象征意義。這部影片給予了我很強的衝擊力。所謂"美國生活方式",曾是美國人引為自豪的,"冷戰"時期,美國總統肯尼迪與蘇聯首腦赫魯曉夫之間曾發生過著名的"廚房辯論"。美方的"殺手鐧"就是美國人大都擁有設備齊全的廚房,並有豐裕的食品,可以享受到幸福生活;蘇聯呢,雖說衛星上天、軍備強大,一般老百姓的廚房裏卻"盤中羞澀"。赫魯曉夫當時惱羞成怒,他怎麽駁斥對方的,我已不記得,但我卻記得自那以後,赫魯曉夫也就把蘇聯所要實行的共產主義,定位於彼時所有人都可以在餐桌上享用一盤土豆燒牛肉。而這也成為了後來中蘇兩黨論戰中,中方狠批他搞修正主義的一大惡例,像我這樣歲數的中國人,那時一提起"土豆燒牛肉",就覺得是可恥的象征。
到20世紀末,美國人拍出了《美國麗人》,影片裏表現的是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他們有單棟的帶草坪的住宅,家庭成員各有各的汽車,廚房裏各種設備與食物一應俱全;影片裏的一家人在雅致的餐廳裏就餐時,在餐桌上擺放鮮花、點上蠟燭,還放送柔美的古典音樂,這雖並非每個中產階級家庭的必有景象,卻也絕非奇特罕見。但就是這部《美國麗人》,卻無情地撕開了掩蓋著那表麵溫柔富裕生活的麵紗,把美國一般中產階級人士生存的內在窘境與心理危機,予以鋒利地解剖,猙獰淒厲地展現出來,真可謂驚心動魄,甚至是令人毛骨悚然。我看完這部影片的心得之一,就是對美國電影界人士能對世界上許多人仍豔羨不止的"美國生活方式",持如此嚴峻的批判態度大為佩服;該片在美國放映後好評如潮,票房奇佳,後來又在奧斯卡評獎活動中大獲全勝,這是否證明著美國電影人以及觀眾們對自己的民族、社會,有著不怕揭醜、剖析的健康心理呢?
2000年初,報紙上一度刊登消息,說《美國麗人》將作為"大片"引進,在中國影院中正式公映。但後來所引進的年度10部"大片"裏並沒有它,是否負責引進審批的人士仔細研究後,覺得這部影片並不適宜向正"大步邁小康"的一般中國人推廣?
的確,以中國目前一般情況而論,像《美國麗人》所表現的那種家庭的物質生活,應該是已經超出小康,而達於大富了。美、中兩國國情不同,在美國,兩口子隻要其中一方有份穩定的工作,貸款買一棟兩層樓帶地下室和車庫草坪的住宅,簡直是"家常便飯"。當然,同樣大小質量的這種住宅,在不同的地點價位會有甚至是很大的區別,我們這裏且把諸如加州灣區、紐約長島海濱地區那類地方的住宅排除在議論的範圍以外。那麽,眼界越來越開闊的中國人應該懂得了,以住房而論,那種單棟房子就是一般美國人居家的常態,也有住聯體而單門進出的小樓的,也有單棟卻不起樓而往平麵上鋪開的,有的房後有遊泳池,有的草坪很大兼有高樹花圃,但一般來說,雖有某些差別,其價位有所不同,但總體而言,都還是"小康人家"而已,與真正美國的大富人家的豪宅,如電影《保鏢》、電視連續劇《豪門恩怨》裏所呈現的那種景象相比,還得說是寒酸。
改革開放以前,一般中國人對一般美國人的生活狀況不太了解,那時聽說美國人住的小樓後麵有遊泳池,真覺得不可思議,以為是何其富貴。後來不少中國青年人到美國留學,讀了學士讀碩士再讀博士,而且兩個這樣的男女結為伉儷,謀得了體麵穩定的職業,於是也就貸款買了那樣的洋房,雙方的父母輪流去探親時,發現那樣的住法實在稀鬆平常,滿眼皆然,房後的小遊泳池也算不得什麽富貴的象征。
接著還會發現兒女那樣的"高級打工仔"其實很苦,周一至周五要來回開兩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的車去城裏公司,周六照例要悶睡以彌補透支的精、氣、神,睡足後可能還得花不少的時間操起電動鋤草機修理草坪,倘若未及時修剪草坪而呈現瘋長狀態,那社區鄰裏們是會予以譴責的,麵子也就因此丟淨,萬不可等閑視之。周日則必須再開車到一處大的購物中心去采購一番,以充實業已開始空虛的廚房冰箱,及補充種種日常用品,而在那購物中心的餐館裏吃一次飯,便屬難得的享受,點菜時"膽敢"點一客甜點,更是"放肆歡樂",及至回到家中,往往又已筋疲力盡。房後的泳池,一年裏難得使用幾回,但池水卻要破費安裝蛇形電動吸穢器來保潔,這項開支又進一步督促他們到周一再去奮鬥,惟一的盼頭也無非是年假,那時也無非像其他美國白領一樣,錢少時自己開車去拉斯維加斯賭場一類場所"小試手氣",錢多時往歐洲等處一遊,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也就在此種"美國生活方式"中耗散掉各自的生命。
按說,已定居美國、並進入上麵所描述的生活狀態的中國血統人士,他們應該比《美國麗人》裏的主人公有更多更深的心理危機,因為他們除了一般美國中產階級的苦悶外,還無可避免地要遭遇種族與文化方麵或顯或隱的衝突,於是也有表現這種心路曆程的影視作品出現,如美國華人拍攝的電影《喜福會》和中國內地馮小剛執導的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等。但我就知道,因為美、中兩國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一些已定居美國、並已穩定地躋身中產階級階層的,原中國內地的人士,在回到中國內地以後,就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似的,明明在美國不過是一般人物,回到中國內地卻總擺出來自富國的"貴人"姿態。
我就遭遇過生動的一例:某女士在美國留學後嫁給了一位美國教授(現已退休),她操持家政之餘有興致寫些東西。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到了我的地址電話,於是從美國打來電話告訴我她即將回中國探親,路過北京時要我把看過她作品後的意見告訴她,並將把她的作品打印稿以快郵方式寄到我家。我與她和她的丈夫素昧平生,也沒得到我在美國的友人的舉薦,這樣一個電話過來我感到突然,於是試圖委婉拒絕,她那邊卻一聲"北京見"把電話掛斷了。大約一周後,某日午夜,我書桌上的電話忽然大響,一接電話,那邊是一位女士報出姓名後劈頭便說:"我到了!我後天見你!"我吃了一驚,好一會兒才悟出她是誰。就算她看過我寫的文章,知道我有深夜寫作的習慣,這樣地午夜來電,似欠禮貌,至少接通電話後也該道聲打攪吧。噫,她卻沒把我放在跟她平等的地位上,仿佛我按她的旅行計劃幫她看稿提供意見屬天經地義,如此倨傲,真令我大吃一驚。我們接下來的通話,雙方語氣上倒都不露棱角,那心理衝突卻相當地尖銳:
"我在北京的時間很緊,明天一整天沒工夫,後天晚上可以見你……"她這樣宣布。
我心想,您怎麽就不先打聽一下,我哪天哪段時間有工夫呢?再說,我就是有工夫,憑什麽就非得見您呢?
我正考慮如何回答她,她那邊又興衝衝地說:"我後天晚上大概八點半回到住處(她住在一位親友家裏),你可以那時候來……"
我於是客氣地回答她:"對不起,我從不到陌生人家裏去的。"
她顯然沒預料到會聽見這樣的答辭。稍停頓了一下,她客氣地說:"那……不要緊,我可以到你家裏去。"
我又客氣地回答她:"對不起,我從不在家裏接待陌生人。"
這肯定更令她吃驚,她問:"咦,那你怎麽把對我作品的意見講給我聽呢?"
我說:"自從我不再當編輯,我就再不讀任何人的未經發表的東西,無論是手稿還是打印稿,一來是忙,二來,因為我自己也寫東西,看了別人未經發表的東西,自己發表出東西來,萬一別人說取用了他的構思、細節什麽的,解釋不清……"
這當然是她更想不到的,她便說:"那麽,你收到了我的作品,難道就一點也沒過目嗎?"
我說:"我並沒有收到您寄來的作品。"
她說:"咦,奇怪,我寄的是快郵,怎麽你們中國的郵政這麽耽誤事兒?"
"你們中國"的說法在她來說也許非常自然,卻令我大不快。我確實沒收到,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怎麽能斷定不是美國方麵而是中國方麵耽誤了那個郵件?
我們的通話可想而知是"不歡而散"。第二天中午起床後,我把這場通話學舌給妻子聽,妻子說:"這位女士看來就是這麽種性格的人,人家請你看稿是看得起你,你何必做出那樣的反應。"而就在那天中午,她寄的快郵恰好到了。
後來,那把我地址電話告訴她的人,見到我時告訴我,該女士之所以有這樣的心態表現,是因為每次她回到家鄉,那裏的親友都圍著她轉,這個想把兒子去認她個幹媽,那個想求她出經濟擔保把女兒辦往美國,個個都竭誠地願為她效勞,爭著陪她遊覽名勝古跡。聽到她的住宅裏有三個衛生間、兩個汽車庫,後院有涼亭泳池,無不嘖嘖稱奇豔羨。她在這種氛圍裏浸潤久了,把自己看得比留在中國內地的人貴重,而無形中表現出優越感,凡事優先考慮自己需求方便,也就不足為奇。
這當然隻是一個方麵的例子,也有另外的例子。一位15年前去美國,現在也定居那裏、最近回來的朋友跟我說:"沒想到國內變化這麽大!記得10年前回來,拿些在美國買來的化妝品送人,個個都高興,顯得很高級;這次又帶了些回來,卻簡直拿不出手了,且不說在北京等處的大商廈一樓裏,比這些品牌更高級的進口化妝品都能買到,就是合資的、國產的這類東西,也質量都很不錯,滿坑滿穀不說,價錢也不貴!還有家用電器,我的印象,是比美國的還先進、還俏麗,而且便宜!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也在用影碟機看vcd光盤,這在美國卻並非一般家庭的享受,像我們家和附近社區的家庭就都還在看錄像帶……"
中國內地的經濟在高速而穩定地持續增長,帶動著一般中國人,特別是城市裏,包括東部許多農村裏的老百姓,物質生活水平不斷地提升著。正當的物欲在朝滿足的境界推進,橫流的物欲也在恣肆地起泡沸騰。中國就要正式加入wto了。這就引出了對跨國資本和全球一體化究竟是好還是壞的思考,當然,對此殫精竭慮的主要是人文學科的知識分子。
《美國麗人》那樣的美國電影,大概是受到在美國大學裏盛行的新左派理念的影響吧,它把建築在因跨國資本的運作與全球一體化基礎上而變成了人類"小康標本"的"美國生活方式",亦即中產階級的"雅皮"生活,給予了近乎毀滅性的批判。這是一種對當下世界經濟發展與生活方式演進趨勢的道義上的製衡。
但世界上的事情實在複雜。事情複雜,人心更複雜。事情往往是因地因時而異的,比如"土豆燒牛肉",40年前,"修正主義"曾作為"共產主義"的標誌,反"修"防"修"者則以為是追求物質享受的可恥符號。事到如今,就我所定居的北京而言,那算得什麽佳肴呢?無論是作為向往之物還是奢侈之物的符號,它都完全沒有資格,隻不過是最平凡的一道家常菜罷了。人心更往往是因地因時而異的,比如上麵寫到的那位女士,作為退休大學教授之妻,在美國過的也不過是一般中產階級(而且還要偏下)的生活,但她將自己的物質生活水平與國內親友相比,就覺得自己很不平凡。
事情與人心如果大錯位,那呈現的局麵就更複雜。比如有的知識分子在中國內地時觀點頗右,但真到西方去呆了下來,經受到種族、文化的衝撞,加以那邊時髦的學問大都是新左派之類的左傾理論,觀點也就左了起來,對跨國資本、全球一體化不說是恨之入骨,也是批判有加;更有中國、西方兩邊跑的人士,那就更顯得奇突,他被邀請到西方是跨國資本為背景的機構給的錢,以此從那邊取了新左派之經,在中國宣傳"新左"觀點,著書立說,大批跨國資本,呼籲重新樹起馬克思主義旗幟,進行製度創新,而且得了大獎,但那獎金卻又是直接從跨國財團那裏要來、並以那財團的名稱命名的,實在令人目眩費解。
現在我要說到另一部美國電影,就是2000年年尾推出的《家居男人》(香港又譯做《緣分交叉點》),這部影片似乎算不得什麽大製作,內容也不複雜,講的是聖誕節晚上,紐約某大金融公司老板,也就是資本家兼"知本家"的那麽一位成功人士,在有的下屬們急著想回家與親人們共進聖誕晚餐的時刻,還在摩天樓的辦公室裏興致勃勃地布置資產並購、股票上市之類的輝煌大業,直到興盡,才終於宣布休息。他一個人在聖誕節的街頭遊逛時,與一個黑人流浪漢發生了糾葛。回到他自己那豪華的公寓樓,在床上酣睡一番後,忽然醒來,卻駭然發現身上趴著一個老婆,而且有一個女兒跑來叫他爸爸,舉目一望,竟置身在了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裏,這令他費解,萬難接受,他衝了出去,不見自己的豪華轎車,隻好開上一輛廉價麵包車回自己的豪華公寓樓,但那門房竟說不認識他,鄰居也說沒見過他,不讓他進去,他再衝到公司大樓,那裏也不認他,無奈他隻好又回到那個本不屬於他的家裏,但那裏麵的婦女和女兒還有搖籃裏的兒子都隻把他當成家裏人,仿佛隻是覺得那一天他有些個暴躁而已……原來,他是被那個黑人流浪漢施了魔法。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至少就紐約的居民而言,在郊區擁有一棟兩層帶地下室與車庫的小樓是很平凡的生活狀態,而影片的主人公原來是超平凡的,他在曼哈頓富人街豪華公寓裏擁有兩個大單元,他不想結婚過"小日子",但有妖豔的情婦自動上門,性生活方麵很能滿足,連平時穿的西服上衣也都是2400美元一件的大名牌。陷入到尷尬的"小日子"裏,要養家糊口,開源節流,過遠離"大事業"的平凡生活,這令他苦惱不堪。但有一天,他發現了一盤舊錄像帶,放出來看,是他為妻子凱的生日在庭院裏搞派對的種種景象,他為慶賀妻子生日五音不全地唱了歌,妻子和來賓們都欣喜若狂。這些畫麵令他吃驚:難道這會是我嗎?也令他感動:這要真是我該多麽好啊!從此他發生了轉變,他喜歡上了這種平凡的家庭、庸常的"小日子"。但"好景不常",那魔法的時限到了,他又還原到了本來狀態,他竟反而不能忍受那"成功人士"的高級生活,他跑到那棟房子去,那裏麵的人說不認識他,他千方百計要找到凱,竟然找到了,但凱一點也不知道在魔法期間裏曾充任過他的妻子,而是一位與他相近的追求非凡的女強人,正要搬遷到法國巴黎去謀求更大發展。
正當凱要登機飛往巴黎時,他衝到了登機口,懇求凱留下來,一起喝一杯咖啡,他對感到莫名其妙的凱說,人生有比"大事業"更重要的東西,比如他們曾是平凡的夫妻,有兩個可愛的寶寶,雖然結婚已經13年,也經常爭吵慪氣,但卻始終相愛,在她過生日時他曾為她引吭高歌,互相常常會以一些並不昂貴卻細心準備的禮物讓對方驚喜不止……凱終於被他說動,留下來和他喝咖啡,影片最後的場麵是機場咖啡廳一角,他們相坐歡談,落地大玻璃窗外雪花紛飛……
這部影片是對《美國麗人》的一個反動,還是一個補充?前者試圖告訴我們,常態的"美國生活方式"的玫瑰花裏隱藏著深深的失落與嚴重的危機;後者卻努力地說明,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美國生活方式"裏,才包孕著人生的真價值與真樂趣。如果《美國麗人》不適宜引進到中國內地,那麽,《家居男人》是否就適宜向一般中國觀眾推薦呢?
中國內地的民眾正在奔小康,小康的官方標準是以人均享有的美元數目來厘定的,而美元後麵則至少在物質方麵體現著一般美國人的生活水平與方式,隻不過那更多地是一種方向、一種象征。以中國的底子薄、人口多,以及東西部和城鄉間的不平衡,中國一般民眾在住宅水平上普遍達到上述兩部美國影片裏所展現的那種狀態,至少在新世紀的前半葉內,恐怕還是不可能的。
看了《美國麗人》再看了《家居男人》,我覺得美國的文化藝術真是多元並存、各放光彩的局麵。我想他們理論上也該不止有"新左"一種,舉凡"後現代"、"後殖民"、"解構主義"、"女權主義",似乎都屬於左傾的一類,這些理論當然應該向中國人介紹,中國人也確實可以從中得到某些啟示,如對跨國資本進入及全球一體化進程中負麵因素加強必要的戒惕。但美國思想文化界裏另類的東西,不說是右的,或中間的吧——那樣太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比如《家居男人》及其背後的理論,看來也該介紹、研究。
近一年多來,中國報刊上掀起了一股鼓吹"知本家"的勁風,樹立起來一個價值標準,就是必須成為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吃香的科技與管理知識的人才算"當代英雄"。搞經濟似乎就必須搞"知識經濟",不懂電腦簡直無異於文盲,不上網成為"網民"差不多也就成了"愚氓"。許多報刊熱衷於刊登世界或中國的富人榜,"首富"、"富姐"、"富婆"都絕非譏稱而是美讚。電視上的許多廣告都直言不諱地宣稱他們的那個品牌是"成功人士,自當擁有"。對真文憑的崇拜達於極致,弄得假文憑的生意也便興旺起來。還有記者報導,說是北京大學一位考古專業的博士,去到一所小學應聘,因為試講拚音課失敗,慘被刷下,寫這消息的用意大概是用"一粒米"來照亮"不掌握最先進的科技管理知識成為知本家者,那就雖有博士學位也可能被淘汰"的"大千世界"。但很快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就發表正式聲明,說他們那裏絕無任何已獲博士學位或正攻學位的博士生有過這類的遭遇。
宣傳知識的重要性,突出尖端科技與管理科學的重要性,鼓勵年輕的學人在實踐中學習,像比爾·蓋茨那樣創建高科技公司,以及尊重在守法前提下的個人財富,重視學曆,在內地開辟發展美國矽穀那樣的新、高、尖的科技開發區,為有更多的成功人士鼓呼……這當然都是對的。然而,我以為要適可而止,要把握好分寸尺度,不要把奔小康演化成了奔大富,這有使富者更富、而使未達小康的俗眾敗興、乃至其中很大一部分反而變窮的危險,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另樣的聲音出來製衡。
《家居男人》這塊"他山石",就對"成功人士"的價值標準予以了置疑,而把黃金般的價值判斷,給予了平凡的人士、庸常的"小日子",發出了與《美國麗人》完全不同的聲音——《美國麗人》固然對美國中產階級的虛偽生存與內心危機做出了鞭辟入裏的剖析,但它隱含的價值觀,還是普通人應該更有"出息",能努力再向上登攀達到"成功"才好——《家居男人》對"美國生活方式"的頌讚裏也許有並不適合我們的成分,但它對疏離了所謂"成功"的平凡人生裏那些優美人性的肯定,卻是具有普適性的營養,值得我們吮吸。
1998年我第二次去美國,2000年第二次去法國,又去了英國,在那邊,我發現——其實也算不得什麽發現,那本是依靠合理想象也可以明白的——那些西方國家並不是到處是"矽穀",也有許許多多從事非高科技的俗眾,過著遠非天天要上網漫遊聊天的凡庸生活。那邊的一般人,包括大學生,崇拜比爾·蓋茨的似乎並沒有中國這麽多,有的提起他來甚至覺得是個很無聊的人,不過是賺了大錢,發了財罷了,哪裏算得什麽民族英雄、青年楷模、人類精英!一個法國知名的文科教授坦言他的電腦隻不過用來做文字處理,對上網毫無興趣,更不覺得應該去學會編程什麽的;一位美國詩人更是堅持手寫,他沒有電腦,而絕無"文盲"的自卑感。大學生輟學去開公司,他們覺得那隻是輟學者個人的私事,哪裏夠得上什麽"新生事物"?一般人都還是覺得學業應該堅持修完再去創業才好。
那邊固然重視文憑,卻並沒有達到矯情的地步,還是以實際的能力為第一位的舍取標準。經濟管理固然是相當熱門的學科,但也沒有人人爭而學之的氛圍。想想也是,倘若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全民都是善於"科學管理"的人士,那麽,誰又來充當被管理的一線工作人員呢?我在西方到處看到普通的加油站工人、集裝箱卡車司機、旅館清潔工、商店店員、公園裏的花木修剪工……也並非都是些少數民族、外來移民,還是白種青年人居多,大都麵無慍色羞赧,神色自若地從事他們的職業,安度他們的人生,哪裏是世界人類進入"納米時代",當不成"資本家"也當不成"知本家"就"必然落伍"的痛不欲生景象?他們許多家庭之所以還在使用錄放機放錄像帶看,並不另換影碟機去看光盤,除了其他因素以外,觀念上並不以使用的東西的高新科技成果含量為取舍標準;而相反的,返樸歸真,過平凡而簡單的生活倒成為了一種時尚。
因此,我覺得我們中國人,在目前的時勢下,應該有多種聲音供人們選擇,或綜合加以思考,其中的一種聲音,就應該是——給平凡以價值。這樣的"聲源",既可以從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裏挖掘,也可以從西方的文化(古典的、當代的、前衛的、通俗的)裏借鑒。這回我從美國兩部好萊塢電影談開,算是一次嚐試,這樣的聲音,我還將進一步使其渾厚、洪亮,並企盼得到合鳴與回應。
到20世紀末,美國人拍出了《美國麗人》,影片裏表現的是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他們有單棟的帶草坪的住宅,家庭成員各有各的汽車,廚房裏各種設備與食物一應俱全;影片裏的一家人在雅致的餐廳裏就餐時,在餐桌上擺放鮮花、點上蠟燭,還放送柔美的古典音樂,這雖並非每個中產階級家庭的必有景象,卻也絕非奇特罕見。但就是這部《美國麗人》,卻無情地撕開了掩蓋著那表麵溫柔富裕生活的麵紗,把美國一般中產階級人士生存的內在窘境與心理危機,予以鋒利地解剖,猙獰淒厲地展現出來,真可謂驚心動魄,甚至是令人毛骨悚然。我看完這部影片的心得之一,就是對美國電影界人士能對世界上許多人仍豔羨不止的"美國生活方式",持如此嚴峻的批判態度大為佩服;該片在美國放映後好評如潮,票房奇佳,後來又在奧斯卡評獎活動中大獲全勝,這是否證明著美國電影人以及觀眾們對自己的民族、社會,有著不怕揭醜、剖析的健康心理呢?
2000年初,報紙上一度刊登消息,說《美國麗人》將作為"大片"引進,在中國影院中正式公映。但後來所引進的年度10部"大片"裏並沒有它,是否負責引進審批的人士仔細研究後,覺得這部影片並不適宜向正"大步邁小康"的一般中國人推廣?
的確,以中國目前一般情況而論,像《美國麗人》所表現的那種家庭的物質生活,應該是已經超出小康,而達於大富了。美、中兩國國情不同,在美國,兩口子隻要其中一方有份穩定的工作,貸款買一棟兩層樓帶地下室和車庫草坪的住宅,簡直是"家常便飯"。當然,同樣大小質量的這種住宅,在不同的地點價位會有甚至是很大的區別,我們這裏且把諸如加州灣區、紐約長島海濱地區那類地方的住宅排除在議論的範圍以外。那麽,眼界越來越開闊的中國人應該懂得了,以住房而論,那種單棟房子就是一般美國人居家的常態,也有住聯體而單門進出的小樓的,也有單棟卻不起樓而往平麵上鋪開的,有的房後有遊泳池,有的草坪很大兼有高樹花圃,但一般來說,雖有某些差別,其價位有所不同,但總體而言,都還是"小康人家"而已,與真正美國的大富人家的豪宅,如電影《保鏢》、電視連續劇《豪門恩怨》裏所呈現的那種景象相比,還得說是寒酸。
改革開放以前,一般中國人對一般美國人的生活狀況不太了解,那時聽說美國人住的小樓後麵有遊泳池,真覺得不可思議,以為是何其富貴。後來不少中國青年人到美國留學,讀了學士讀碩士再讀博士,而且兩個這樣的男女結為伉儷,謀得了體麵穩定的職業,於是也就貸款買了那樣的洋房,雙方的父母輪流去探親時,發現那樣的住法實在稀鬆平常,滿眼皆然,房後的小遊泳池也算不得什麽富貴的象征。
接著還會發現兒女那樣的"高級打工仔"其實很苦,周一至周五要來回開兩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的車去城裏公司,周六照例要悶睡以彌補透支的精、氣、神,睡足後可能還得花不少的時間操起電動鋤草機修理草坪,倘若未及時修剪草坪而呈現瘋長狀態,那社區鄰裏們是會予以譴責的,麵子也就因此丟淨,萬不可等閑視之。周日則必須再開車到一處大的購物中心去采購一番,以充實業已開始空虛的廚房冰箱,及補充種種日常用品,而在那購物中心的餐館裏吃一次飯,便屬難得的享受,點菜時"膽敢"點一客甜點,更是"放肆歡樂",及至回到家中,往往又已筋疲力盡。房後的泳池,一年裏難得使用幾回,但池水卻要破費安裝蛇形電動吸穢器來保潔,這項開支又進一步督促他們到周一再去奮鬥,惟一的盼頭也無非是年假,那時也無非像其他美國白領一樣,錢少時自己開車去拉斯維加斯賭場一類場所"小試手氣",錢多時往歐洲等處一遊,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也就在此種"美國生活方式"中耗散掉各自的生命。
按說,已定居美國、並進入上麵所描述的生活狀態的中國血統人士,他們應該比《美國麗人》裏的主人公有更多更深的心理危機,因為他們除了一般美國中產階級的苦悶外,還無可避免地要遭遇種族與文化方麵或顯或隱的衝突,於是也有表現這種心路曆程的影視作品出現,如美國華人拍攝的電影《喜福會》和中國內地馮小剛執導的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等。但我就知道,因為美、中兩國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一些已定居美國、並已穩定地躋身中產階級階層的,原中國內地的人士,在回到中國內地以後,就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似的,明明在美國不過是一般人物,回到中國內地卻總擺出來自富國的"貴人"姿態。
我就遭遇過生動的一例:某女士在美國留學後嫁給了一位美國教授(現已退休),她操持家政之餘有興致寫些東西。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到了我的地址電話,於是從美國打來電話告訴我她即將回中國探親,路過北京時要我把看過她作品後的意見告訴她,並將把她的作品打印稿以快郵方式寄到我家。我與她和她的丈夫素昧平生,也沒得到我在美國的友人的舉薦,這樣一個電話過來我感到突然,於是試圖委婉拒絕,她那邊卻一聲"北京見"把電話掛斷了。大約一周後,某日午夜,我書桌上的電話忽然大響,一接電話,那邊是一位女士報出姓名後劈頭便說:"我到了!我後天見你!"我吃了一驚,好一會兒才悟出她是誰。就算她看過我寫的文章,知道我有深夜寫作的習慣,這樣地午夜來電,似欠禮貌,至少接通電話後也該道聲打攪吧。噫,她卻沒把我放在跟她平等的地位上,仿佛我按她的旅行計劃幫她看稿提供意見屬天經地義,如此倨傲,真令我大吃一驚。我們接下來的通話,雙方語氣上倒都不露棱角,那心理衝突卻相當地尖銳:
"我在北京的時間很緊,明天一整天沒工夫,後天晚上可以見你……"她這樣宣布。
我心想,您怎麽就不先打聽一下,我哪天哪段時間有工夫呢?再說,我就是有工夫,憑什麽就非得見您呢?
我正考慮如何回答她,她那邊又興衝衝地說:"我後天晚上大概八點半回到住處(她住在一位親友家裏),你可以那時候來……"
我於是客氣地回答她:"對不起,我從不到陌生人家裏去的。"
她顯然沒預料到會聽見這樣的答辭。稍停頓了一下,她客氣地說:"那……不要緊,我可以到你家裏去。"
我又客氣地回答她:"對不起,我從不在家裏接待陌生人。"
這肯定更令她吃驚,她問:"咦,那你怎麽把對我作品的意見講給我聽呢?"
我說:"自從我不再當編輯,我就再不讀任何人的未經發表的東西,無論是手稿還是打印稿,一來是忙,二來,因為我自己也寫東西,看了別人未經發表的東西,自己發表出東西來,萬一別人說取用了他的構思、細節什麽的,解釋不清……"
這當然是她更想不到的,她便說:"那麽,你收到了我的作品,難道就一點也沒過目嗎?"
我說:"我並沒有收到您寄來的作品。"
她說:"咦,奇怪,我寄的是快郵,怎麽你們中國的郵政這麽耽誤事兒?"
"你們中國"的說法在她來說也許非常自然,卻令我大不快。我確實沒收到,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怎麽能斷定不是美國方麵而是中國方麵耽誤了那個郵件?
我們的通話可想而知是"不歡而散"。第二天中午起床後,我把這場通話學舌給妻子聽,妻子說:"這位女士看來就是這麽種性格的人,人家請你看稿是看得起你,你何必做出那樣的反應。"而就在那天中午,她寄的快郵恰好到了。
後來,那把我地址電話告訴她的人,見到我時告訴我,該女士之所以有這樣的心態表現,是因為每次她回到家鄉,那裏的親友都圍著她轉,這個想把兒子去認她個幹媽,那個想求她出經濟擔保把女兒辦往美國,個個都竭誠地願為她效勞,爭著陪她遊覽名勝古跡。聽到她的住宅裏有三個衛生間、兩個汽車庫,後院有涼亭泳池,無不嘖嘖稱奇豔羨。她在這種氛圍裏浸潤久了,把自己看得比留在中國內地的人貴重,而無形中表現出優越感,凡事優先考慮自己需求方便,也就不足為奇。
這當然隻是一個方麵的例子,也有另外的例子。一位15年前去美國,現在也定居那裏、最近回來的朋友跟我說:"沒想到國內變化這麽大!記得10年前回來,拿些在美國買來的化妝品送人,個個都高興,顯得很高級;這次又帶了些回來,卻簡直拿不出手了,且不說在北京等處的大商廈一樓裏,比這些品牌更高級的進口化妝品都能買到,就是合資的、國產的這類東西,也質量都很不錯,滿坑滿穀不說,價錢也不貴!還有家用電器,我的印象,是比美國的還先進、還俏麗,而且便宜!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也在用影碟機看vcd光盤,這在美國卻並非一般家庭的享受,像我們家和附近社區的家庭就都還在看錄像帶……"
中國內地的經濟在高速而穩定地持續增長,帶動著一般中國人,特別是城市裏,包括東部許多農村裏的老百姓,物質生活水平不斷地提升著。正當的物欲在朝滿足的境界推進,橫流的物欲也在恣肆地起泡沸騰。中國就要正式加入wto了。這就引出了對跨國資本和全球一體化究竟是好還是壞的思考,當然,對此殫精竭慮的主要是人文學科的知識分子。
《美國麗人》那樣的美國電影,大概是受到在美國大學裏盛行的新左派理念的影響吧,它把建築在因跨國資本的運作與全球一體化基礎上而變成了人類"小康標本"的"美國生活方式",亦即中產階級的"雅皮"生活,給予了近乎毀滅性的批判。這是一種對當下世界經濟發展與生活方式演進趨勢的道義上的製衡。
但世界上的事情實在複雜。事情複雜,人心更複雜。事情往往是因地因時而異的,比如"土豆燒牛肉",40年前,"修正主義"曾作為"共產主義"的標誌,反"修"防"修"者則以為是追求物質享受的可恥符號。事到如今,就我所定居的北京而言,那算得什麽佳肴呢?無論是作為向往之物還是奢侈之物的符號,它都完全沒有資格,隻不過是最平凡的一道家常菜罷了。人心更往往是因地因時而異的,比如上麵寫到的那位女士,作為退休大學教授之妻,在美國過的也不過是一般中產階級(而且還要偏下)的生活,但她將自己的物質生活水平與國內親友相比,就覺得自己很不平凡。
事情與人心如果大錯位,那呈現的局麵就更複雜。比如有的知識分子在中國內地時觀點頗右,但真到西方去呆了下來,經受到種族、文化的衝撞,加以那邊時髦的學問大都是新左派之類的左傾理論,觀點也就左了起來,對跨國資本、全球一體化不說是恨之入骨,也是批判有加;更有中國、西方兩邊跑的人士,那就更顯得奇突,他被邀請到西方是跨國資本為背景的機構給的錢,以此從那邊取了新左派之經,在中國宣傳"新左"觀點,著書立說,大批跨國資本,呼籲重新樹起馬克思主義旗幟,進行製度創新,而且得了大獎,但那獎金卻又是直接從跨國財團那裏要來、並以那財團的名稱命名的,實在令人目眩費解。
現在我要說到另一部美國電影,就是2000年年尾推出的《家居男人》(香港又譯做《緣分交叉點》),這部影片似乎算不得什麽大製作,內容也不複雜,講的是聖誕節晚上,紐約某大金融公司老板,也就是資本家兼"知本家"的那麽一位成功人士,在有的下屬們急著想回家與親人們共進聖誕晚餐的時刻,還在摩天樓的辦公室裏興致勃勃地布置資產並購、股票上市之類的輝煌大業,直到興盡,才終於宣布休息。他一個人在聖誕節的街頭遊逛時,與一個黑人流浪漢發生了糾葛。回到他自己那豪華的公寓樓,在床上酣睡一番後,忽然醒來,卻駭然發現身上趴著一個老婆,而且有一個女兒跑來叫他爸爸,舉目一望,竟置身在了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裏,這令他費解,萬難接受,他衝了出去,不見自己的豪華轎車,隻好開上一輛廉價麵包車回自己的豪華公寓樓,但那門房竟說不認識他,鄰居也說沒見過他,不讓他進去,他再衝到公司大樓,那裏也不認他,無奈他隻好又回到那個本不屬於他的家裏,但那裏麵的婦女和女兒還有搖籃裏的兒子都隻把他當成家裏人,仿佛隻是覺得那一天他有些個暴躁而已……原來,他是被那個黑人流浪漢施了魔法。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至少就紐約的居民而言,在郊區擁有一棟兩層帶地下室與車庫的小樓是很平凡的生活狀態,而影片的主人公原來是超平凡的,他在曼哈頓富人街豪華公寓裏擁有兩個大單元,他不想結婚過"小日子",但有妖豔的情婦自動上門,性生活方麵很能滿足,連平時穿的西服上衣也都是2400美元一件的大名牌。陷入到尷尬的"小日子"裏,要養家糊口,開源節流,過遠離"大事業"的平凡生活,這令他苦惱不堪。但有一天,他發現了一盤舊錄像帶,放出來看,是他為妻子凱的生日在庭院裏搞派對的種種景象,他為慶賀妻子生日五音不全地唱了歌,妻子和來賓們都欣喜若狂。這些畫麵令他吃驚:難道這會是我嗎?也令他感動:這要真是我該多麽好啊!從此他發生了轉變,他喜歡上了這種平凡的家庭、庸常的"小日子"。但"好景不常",那魔法的時限到了,他又還原到了本來狀態,他竟反而不能忍受那"成功人士"的高級生活,他跑到那棟房子去,那裏麵的人說不認識他,他千方百計要找到凱,竟然找到了,但凱一點也不知道在魔法期間裏曾充任過他的妻子,而是一位與他相近的追求非凡的女強人,正要搬遷到法國巴黎去謀求更大發展。
正當凱要登機飛往巴黎時,他衝到了登機口,懇求凱留下來,一起喝一杯咖啡,他對感到莫名其妙的凱說,人生有比"大事業"更重要的東西,比如他們曾是平凡的夫妻,有兩個可愛的寶寶,雖然結婚已經13年,也經常爭吵慪氣,但卻始終相愛,在她過生日時他曾為她引吭高歌,互相常常會以一些並不昂貴卻細心準備的禮物讓對方驚喜不止……凱終於被他說動,留下來和他喝咖啡,影片最後的場麵是機場咖啡廳一角,他們相坐歡談,落地大玻璃窗外雪花紛飛……
這部影片是對《美國麗人》的一個反動,還是一個補充?前者試圖告訴我們,常態的"美國生活方式"的玫瑰花裏隱藏著深深的失落與嚴重的危機;後者卻努力地說明,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美國生活方式"裏,才包孕著人生的真價值與真樂趣。如果《美國麗人》不適宜引進到中國內地,那麽,《家居男人》是否就適宜向一般中國觀眾推薦呢?
中國內地的民眾正在奔小康,小康的官方標準是以人均享有的美元數目來厘定的,而美元後麵則至少在物質方麵體現著一般美國人的生活水平與方式,隻不過那更多地是一種方向、一種象征。以中國的底子薄、人口多,以及東西部和城鄉間的不平衡,中國一般民眾在住宅水平上普遍達到上述兩部美國影片裏所展現的那種狀態,至少在新世紀的前半葉內,恐怕還是不可能的。
看了《美國麗人》再看了《家居男人》,我覺得美國的文化藝術真是多元並存、各放光彩的局麵。我想他們理論上也該不止有"新左"一種,舉凡"後現代"、"後殖民"、"解構主義"、"女權主義",似乎都屬於左傾的一類,這些理論當然應該向中國人介紹,中國人也確實可以從中得到某些啟示,如對跨國資本進入及全球一體化進程中負麵因素加強必要的戒惕。但美國思想文化界裏另類的東西,不說是右的,或中間的吧——那樣太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比如《家居男人》及其背後的理論,看來也該介紹、研究。
近一年多來,中國報刊上掀起了一股鼓吹"知本家"的勁風,樹立起來一個價值標準,就是必須成為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吃香的科技與管理知識的人才算"當代英雄"。搞經濟似乎就必須搞"知識經濟",不懂電腦簡直無異於文盲,不上網成為"網民"差不多也就成了"愚氓"。許多報刊熱衷於刊登世界或中國的富人榜,"首富"、"富姐"、"富婆"都絕非譏稱而是美讚。電視上的許多廣告都直言不諱地宣稱他們的那個品牌是"成功人士,自當擁有"。對真文憑的崇拜達於極致,弄得假文憑的生意也便興旺起來。還有記者報導,說是北京大學一位考古專業的博士,去到一所小學應聘,因為試講拚音課失敗,慘被刷下,寫這消息的用意大概是用"一粒米"來照亮"不掌握最先進的科技管理知識成為知本家者,那就雖有博士學位也可能被淘汰"的"大千世界"。但很快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就發表正式聲明,說他們那裏絕無任何已獲博士學位或正攻學位的博士生有過這類的遭遇。
宣傳知識的重要性,突出尖端科技與管理科學的重要性,鼓勵年輕的學人在實踐中學習,像比爾·蓋茨那樣創建高科技公司,以及尊重在守法前提下的個人財富,重視學曆,在內地開辟發展美國矽穀那樣的新、高、尖的科技開發區,為有更多的成功人士鼓呼……這當然都是對的。然而,我以為要適可而止,要把握好分寸尺度,不要把奔小康演化成了奔大富,這有使富者更富、而使未達小康的俗眾敗興、乃至其中很大一部分反而變窮的危險,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另樣的聲音出來製衡。
《家居男人》這塊"他山石",就對"成功人士"的價值標準予以了置疑,而把黃金般的價值判斷,給予了平凡的人士、庸常的"小日子",發出了與《美國麗人》完全不同的聲音——《美國麗人》固然對美國中產階級的虛偽生存與內心危機做出了鞭辟入裏的剖析,但它隱含的價值觀,還是普通人應該更有"出息",能努力再向上登攀達到"成功"才好——《家居男人》對"美國生活方式"的頌讚裏也許有並不適合我們的成分,但它對疏離了所謂"成功"的平凡人生裏那些優美人性的肯定,卻是具有普適性的營養,值得我們吮吸。
1998年我第二次去美國,2000年第二次去法國,又去了英國,在那邊,我發現——其實也算不得什麽發現,那本是依靠合理想象也可以明白的——那些西方國家並不是到處是"矽穀",也有許許多多從事非高科技的俗眾,過著遠非天天要上網漫遊聊天的凡庸生活。那邊的一般人,包括大學生,崇拜比爾·蓋茨的似乎並沒有中國這麽多,有的提起他來甚至覺得是個很無聊的人,不過是賺了大錢,發了財罷了,哪裏算得什麽民族英雄、青年楷模、人類精英!一個法國知名的文科教授坦言他的電腦隻不過用來做文字處理,對上網毫無興趣,更不覺得應該去學會編程什麽的;一位美國詩人更是堅持手寫,他沒有電腦,而絕無"文盲"的自卑感。大學生輟學去開公司,他們覺得那隻是輟學者個人的私事,哪裏夠得上什麽"新生事物"?一般人都還是覺得學業應該堅持修完再去創業才好。
那邊固然重視文憑,卻並沒有達到矯情的地步,還是以實際的能力為第一位的舍取標準。經濟管理固然是相當熱門的學科,但也沒有人人爭而學之的氛圍。想想也是,倘若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全民都是善於"科學管理"的人士,那麽,誰又來充當被管理的一線工作人員呢?我在西方到處看到普通的加油站工人、集裝箱卡車司機、旅館清潔工、商店店員、公園裏的花木修剪工……也並非都是些少數民族、外來移民,還是白種青年人居多,大都麵無慍色羞赧,神色自若地從事他們的職業,安度他們的人生,哪裏是世界人類進入"納米時代",當不成"資本家"也當不成"知本家"就"必然落伍"的痛不欲生景象?他們許多家庭之所以還在使用錄放機放錄像帶看,並不另換影碟機去看光盤,除了其他因素以外,觀念上並不以使用的東西的高新科技成果含量為取舍標準;而相反的,返樸歸真,過平凡而簡單的生活倒成為了一種時尚。
因此,我覺得我們中國人,在目前的時勢下,應該有多種聲音供人們選擇,或綜合加以思考,其中的一種聲音,就應該是——給平凡以價值。這樣的"聲源",既可以從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裏挖掘,也可以從西方的文化(古典的、當代的、前衛的、通俗的)裏借鑒。這回我從美國兩部好萊塢電影談開,算是一次嚐試,這樣的聲音,我還將進一步使其渾厚、洪亮,並企盼得到合鳴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