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家人吃完飯各自回房,陳母和陳父坐在床上低聲商量著女兒的婚事。
其實兩家條件差不多,既然女兒更滿意趙懷玉,那陳父陳母就準備等過兩天陳梅花再來時給個準確的答複。
不過陳父還是決定這兩天要和兒子一起去鎮上偷偷見一下趙懷玉本人。
雖然陳梅花說趙懷玉是個頂好的後生,但是還是要親眼看過才放心。
這廂陳石頭夫妻兩個也在討論著妹妹的婚事。
“石頭,昨天晚上你回來的晚,我也沒來得及問細問你,你去趙家那邊打聽的怎麽樣了?”
徐翠翠平時和陳秋月相處的不錯,陳家姑嫂兩個從沒紅過臉,急著詢問也是關心小姑子的婚事。
要知道以陳秋月的樣貌不管怎麽挑定能挑個各方麵都不錯的人家,那將來小姑子嫁得好了,如果自家有什麽事也能幫襯幫襯。
徐翠翠摸著微微隆起的腹部,已經開始為以後做打算。
陳石頭大咧咧的躺在床上看了一眼床上的媳婦,小聲說道:“趙家沒什麽問題,我沒打聽出來什麽不好的。”
“照我看應該是要定下趙懷玉的,畢竟趙家的後生讀書識字,還有鎮上的差事做著,這就高出別的一大截。”
徐翠翠聽完心裏也覺得如此,農家讀書不易,供養一個讀書人花銷太大,一般人家都是沒有機會讀書認字的。
“我之前聽你說趙懷玉是在鎮上做賬房,那之後妹妹嫁過去,是要在趙家村侍奉趙家老兩口還是和趙家後生一起住到鎮上去?”
徐翠翠突然想到這個問題,如果將來妹妹跟著趙家老兩口一直生活在鄉下,那夫妻兩個聚少離多的,有個什麽事身邊連個知冷知熱的都沒有。
要是能跟著趙家後生住到鎮上去那就最再好不過了,但想想應該也是不太可能,在鎮上生活開銷太大了。
“這個事情爹娘也想到了,不過有利有弊沒辦法。”
“行了,早點睡吧,明天一早我還要和爹一起去鎮上偷偷瞧瞧趙家後生,不親眼見一見,爹娘還是不放心。”
陳石頭說完,不等徐翠翠再回話就睡了過去。
徐翠翠看著睡過去的丈夫困意也漸漸湧了上來,夫妻倆相擁睡去。
五月清晨的陽光灑在人臉上,不覺得曬人,隻覺得暖融融的。
從陳家村到鎮上以陳家父子兩個的腳程要走小半個時辰,陳家村離鎮上還不算遠,有的村子到鎮上得花好幾個時辰。
這個鎮的名字叫芙蓉鎮,整個鎮子不算大也不算小,酒樓、布鋪、糧鋪、肉鋪等等,該有的都有。
周邊一些村子的人也都是在芙蓉鎮買這些必需品,很少有人去縣上或更遠的地方。
整個鎮子人來人往,趕集的、買賣貨物的,非常熱鬧。
陳家父子趕到鎮上時,身上已經出了一層薄汗。
兩人對鎮上熟門熟路,平時農閑的時候,也會來鎮上打零工,一般都是給一些富戶幫忙。
雖然辛苦但每天有十幾文的收入已經很不錯了。
趙懷玉在鎮上一家叫如意樓的酒樓做賬房。
平日裏陳家父子到鎮上的時候也路過過,但從來沒進去吃過飯,隻遠遠瞧見過酒樓裏的擺設,一般農家也吃不起。
今日陳家父子也不打算進去,隻計劃在酒樓附近蹲守,總是能瞧到趙懷玉的。
陳父兩人找到酒樓斜對麵巷子的角落裏蹲坐下來,靜靜地守著。
這會兒時間還早,不斷有農人或者商家送來各種新鮮的食材到酒樓。
酒樓前麵忙的熱火朝天,店小二在各個食材間來回穿梭,等食材清點的差不多,一個像是掌櫃模樣的中年男人和一個身量清瘦的清秀男人一塊走了出來。
“張掌櫃,趙賬房,我們清點了一遍沒什麽問題。”
兩個小二迎上前去朗聲說道。
掌櫃的點點頭,開始一個個盤點結算各種食材貨物。
陳家父子遠遠看著那個跟在掌櫃身後的瘦高男人,相互對視一眼,初見趙懷玉,至少外表看起來和女兒還是很般配的。
看著他的一舉一動,做事有條有理,說話也是不疾不徐,不像一般農家漢子那般粗糙憨厚,渾身有著讀書人特有的氣質。
遠處的趙懷遠正在和掌櫃的一起盤點結算,核算完沒問題,轉身便回到店裏了,他一會兒還要登記造冊。
陳家父子看人已經回到店裏,心想今天的事情還挺順利,便轉身離去。
趙懷玉忙完一天的事情,回到酒樓後院的一處廂房裏休息,這是他在鎮上酒樓提供的住處。
屋子裏不大,一張木床,一套桌椅和兩個箱籠。
趙懷玉坐在椅子上翻看一本書籍,不過仔細看書頁已經半天沒有動過了。
此時趙懷玉心裏正在想著陳家的親事,擔憂陳家那邊是否會滿意自己。
其實趙懷玉知道陳秋月也是在來到鎮上做賬房之後。
陳秋月經常去的那家繡鋪就和如意酒樓在一條街上,距離也不遠,所以每次陳秋月來鎮上繡鋪交繡活時都會路過如意酒樓。
趙懷玉第一次見陳秋月的時候,陳秋月一身青色布衣,一頭烏黑青絲簡單的用木簪挽著。
路過如意酒樓時不經意的抬眼,秀麗的麵龐便映入趙懷玉眼中。
趙懷玉之前十幾年,小時候調皮搗蛋,長大之後上族學念書。
除了家中姐妹從來沒有和陌生女子接觸過,可那日不過匆匆一眼,那道嫻靜秀雅的身影就印在了趙懷玉心裏。
自那日起,趙懷玉閑來無事便會往酒樓外的街道瞧一瞧,十天半個月總能看到一次。
有的時候陳秋月是一個人,有的時候是和其他人作伴。
等到趙母開始要給相看自己親事的時候,趙懷玉才恍然明白自己對那個姑娘的心意。
趙懷玉托人在那家繡鋪打聽到了陳秋月的情況,就趕緊將自己的心事告訴了趙父趙母。
趙父趙母初聽此事隻覺得兒子終於開竅了。
之前對自己的親事無動於衷,每次說起親事就左右推脫,現在竟然自己主動相中人家陳家的姑娘了。
欣喜之餘也對陳秋月產生了好奇心,想著是什麽樣的姑娘能讓自己的兒子這麽掛念。
其實兩家條件差不多,既然女兒更滿意趙懷玉,那陳父陳母就準備等過兩天陳梅花再來時給個準確的答複。
不過陳父還是決定這兩天要和兒子一起去鎮上偷偷見一下趙懷玉本人。
雖然陳梅花說趙懷玉是個頂好的後生,但是還是要親眼看過才放心。
這廂陳石頭夫妻兩個也在討論著妹妹的婚事。
“石頭,昨天晚上你回來的晚,我也沒來得及問細問你,你去趙家那邊打聽的怎麽樣了?”
徐翠翠平時和陳秋月相處的不錯,陳家姑嫂兩個從沒紅過臉,急著詢問也是關心小姑子的婚事。
要知道以陳秋月的樣貌不管怎麽挑定能挑個各方麵都不錯的人家,那將來小姑子嫁得好了,如果自家有什麽事也能幫襯幫襯。
徐翠翠摸著微微隆起的腹部,已經開始為以後做打算。
陳石頭大咧咧的躺在床上看了一眼床上的媳婦,小聲說道:“趙家沒什麽問題,我沒打聽出來什麽不好的。”
“照我看應該是要定下趙懷玉的,畢竟趙家的後生讀書識字,還有鎮上的差事做著,這就高出別的一大截。”
徐翠翠聽完心裏也覺得如此,農家讀書不易,供養一個讀書人花銷太大,一般人家都是沒有機會讀書認字的。
“我之前聽你說趙懷玉是在鎮上做賬房,那之後妹妹嫁過去,是要在趙家村侍奉趙家老兩口還是和趙家後生一起住到鎮上去?”
徐翠翠突然想到這個問題,如果將來妹妹跟著趙家老兩口一直生活在鄉下,那夫妻兩個聚少離多的,有個什麽事身邊連個知冷知熱的都沒有。
要是能跟著趙家後生住到鎮上去那就最再好不過了,但想想應該也是不太可能,在鎮上生活開銷太大了。
“這個事情爹娘也想到了,不過有利有弊沒辦法。”
“行了,早點睡吧,明天一早我還要和爹一起去鎮上偷偷瞧瞧趙家後生,不親眼見一見,爹娘還是不放心。”
陳石頭說完,不等徐翠翠再回話就睡了過去。
徐翠翠看著睡過去的丈夫困意也漸漸湧了上來,夫妻倆相擁睡去。
五月清晨的陽光灑在人臉上,不覺得曬人,隻覺得暖融融的。
從陳家村到鎮上以陳家父子兩個的腳程要走小半個時辰,陳家村離鎮上還不算遠,有的村子到鎮上得花好幾個時辰。
這個鎮的名字叫芙蓉鎮,整個鎮子不算大也不算小,酒樓、布鋪、糧鋪、肉鋪等等,該有的都有。
周邊一些村子的人也都是在芙蓉鎮買這些必需品,很少有人去縣上或更遠的地方。
整個鎮子人來人往,趕集的、買賣貨物的,非常熱鬧。
陳家父子趕到鎮上時,身上已經出了一層薄汗。
兩人對鎮上熟門熟路,平時農閑的時候,也會來鎮上打零工,一般都是給一些富戶幫忙。
雖然辛苦但每天有十幾文的收入已經很不錯了。
趙懷玉在鎮上一家叫如意樓的酒樓做賬房。
平日裏陳家父子到鎮上的時候也路過過,但從來沒進去吃過飯,隻遠遠瞧見過酒樓裏的擺設,一般農家也吃不起。
今日陳家父子也不打算進去,隻計劃在酒樓附近蹲守,總是能瞧到趙懷玉的。
陳父兩人找到酒樓斜對麵巷子的角落裏蹲坐下來,靜靜地守著。
這會兒時間還早,不斷有農人或者商家送來各種新鮮的食材到酒樓。
酒樓前麵忙的熱火朝天,店小二在各個食材間來回穿梭,等食材清點的差不多,一個像是掌櫃模樣的中年男人和一個身量清瘦的清秀男人一塊走了出來。
“張掌櫃,趙賬房,我們清點了一遍沒什麽問題。”
兩個小二迎上前去朗聲說道。
掌櫃的點點頭,開始一個個盤點結算各種食材貨物。
陳家父子遠遠看著那個跟在掌櫃身後的瘦高男人,相互對視一眼,初見趙懷玉,至少外表看起來和女兒還是很般配的。
看著他的一舉一動,做事有條有理,說話也是不疾不徐,不像一般農家漢子那般粗糙憨厚,渾身有著讀書人特有的氣質。
遠處的趙懷遠正在和掌櫃的一起盤點結算,核算完沒問題,轉身便回到店裏了,他一會兒還要登記造冊。
陳家父子看人已經回到店裏,心想今天的事情還挺順利,便轉身離去。
趙懷玉忙完一天的事情,回到酒樓後院的一處廂房裏休息,這是他在鎮上酒樓提供的住處。
屋子裏不大,一張木床,一套桌椅和兩個箱籠。
趙懷玉坐在椅子上翻看一本書籍,不過仔細看書頁已經半天沒有動過了。
此時趙懷玉心裏正在想著陳家的親事,擔憂陳家那邊是否會滿意自己。
其實趙懷玉知道陳秋月也是在來到鎮上做賬房之後。
陳秋月經常去的那家繡鋪就和如意酒樓在一條街上,距離也不遠,所以每次陳秋月來鎮上繡鋪交繡活時都會路過如意酒樓。
趙懷玉第一次見陳秋月的時候,陳秋月一身青色布衣,一頭烏黑青絲簡單的用木簪挽著。
路過如意酒樓時不經意的抬眼,秀麗的麵龐便映入趙懷玉眼中。
趙懷玉之前十幾年,小時候調皮搗蛋,長大之後上族學念書。
除了家中姐妹從來沒有和陌生女子接觸過,可那日不過匆匆一眼,那道嫻靜秀雅的身影就印在了趙懷玉心裏。
自那日起,趙懷玉閑來無事便會往酒樓外的街道瞧一瞧,十天半個月總能看到一次。
有的時候陳秋月是一個人,有的時候是和其他人作伴。
等到趙母開始要給相看自己親事的時候,趙懷玉才恍然明白自己對那個姑娘的心意。
趙懷玉托人在那家繡鋪打聽到了陳秋月的情況,就趕緊將自己的心事告訴了趙父趙母。
趙父趙母初聽此事隻覺得兒子終於開竅了。
之前對自己的親事無動於衷,每次說起親事就左右推脫,現在竟然自己主動相中人家陳家的姑娘了。
欣喜之餘也對陳秋月產生了好奇心,想著是什麽樣的姑娘能讓自己的兒子這麽掛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