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的平平見兩個大人隻顧自己說話,不理自己,開始哇哇叫。
陳秋月兩人轉頭看著床上一臉好奇看著他們的兒子,相視一笑。
“爹這就來陪你玩,看你娘剛剛都吃醋了,咱們一起笑話她好不好呀平平?”
趙懷玉伸手抱過兒子打趣道。
陳秋月一臉無語的看著趙懷玉,多大的人了一點都不穩重。
“對了,家裏最近的氣氛有點不太對,我看大哥大嫂好像有什麽事,最近看到爹娘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大房兩口子這兩天越發沉不住氣了,陳秋月即便經常待在屋裏,但是這種微妙的氣氛還是被陳秋月捕捉到了。
“我剛回家也不清楚,有什麽事爹娘一定不會瞞著我們的,我們等著就是。”
趙懷玉想著要是真有什麽事,爹娘應該是要等著自己回來一起說的。
“嗯嗯,我也沒有多問。”
陳秋月不是那種喜歡看熱鬧打聽事情的人,每天做繡活看孩子已經很費神,家裏的事情不是大事陳秋月都不怎麽好奇。
自從孩子生下來,陳秋月身材開始慢慢恢複過來,食量變回以前的樣子。
因為要節省花銷,零嘴也不怎麽吃了,不讓趙懷玉經常買點心,省下來的錢都仔細地攢了起來,最近三個月陸陸續續攢了有一兩五百多文。
這還是兩人都有額外的收入,像是趙大哥兩口子一年下來私房錢可能也就一兩多點。
所以雖然現在平平還小,但是攢錢不易,陳秋月還是很有緊迫感。
晚上陳秋月和趙母一起做好了飯菜,家裏現在的雞蛋基本上不拿出去賣了,都是自己家吃了。
一盤蒜苗炒雞蛋,一盆燉菜,雜糧饅頭備的足足的。
每次趙懷玉回來趙母就會稍微改善一下,今天也不例外,專門炒了一盤臘肉。
一家人圍坐在桌前,說說笑笑一頓飯就吃的差不多了。
不等人散,趙父出聲了。
“今天有個事要跟你們說,我和你娘也考慮了很多,你們聽聽看有沒有意見。”
大房兩口子一聽這話,就知道是之前他們問的事情有消息了,當下打起精神認真聽。
陳秋月和趙懷玉對視一眼,轉頭看向趙父趙母。
“你們哥兩個也都娶妻生子了,現在虎子八歲了,我們本來計劃跟之前一樣到十一二歲的時候送孩子去讀幾年書。”
“但是現在家裏情況也好了,你們對孩子的期許也更高,老大兩口子想今年就送虎子去族裏的學堂。”
“我和你娘商量了商量,你們為父母的心情我們理解,既然家裏的情況允許,我們也就不阻攔了。”
“但是,公中隻供五年,五年後讀不出來什麽就回來繼續侍弄田地。”
“現在這個家,老二兩口子每月能交公中不少錢,但是家裏地裏的活都是老大兩口子他們照看,兩房互相扶持,我們這個家才會越來越好。”
趙父語重心長的將他們商量好的結果說了出來。
“爹娘,我們沒有意見,我常年不在家,秋月一個人帶著孩子在家,還要做繡活,家裏人對我們的照顧我們心裏有數。”
趙懷玉聽完趙父的話,也知道了是發生了什麽,想了想認真說道。
虎子現在已經八歲了,其實要是走讀書這條路已經有點晚了,要是平平長大了,趙懷玉可能三歲就要讓自己兒子啟蒙了,所以對這個事情沒什麽意見。
陳秋月和趙懷玉是一樣的想法,跟著點點頭表示沒有意見。
大房兩口子聽完,互相看了一眼,趙大嫂張嘴想說什麽,被趙大哥打斷了。
“爹娘,我們也沒有意見,就聽家裏的安排。”
趙大嫂看事情已經成為定局也不再說什麽了。
趙父趙母看著兩對小夫妻的眉眼官司,見都同意,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晚上大房的屋裏。
“今天你怎麽不讓我說呢。”趙大嫂瞪著趙大哥。
“你還想說什麽,家裏就這種情況,這樣已經很好了,虎子要是有天賦,五年的時間應該也能看出來到底適不適合念下去,要是沒什麽本事,早早回來跟著我學種地把式也來得及。”
趙大哥看著媳婦無奈道。
“那怎麽算是適合不適合呢,要我說不得參加兩次考試才能看出來行不行,五年的時間太短了。”
“我們趙家又不是什麽富裕人家,有一次機會就不錯了,考上了就繼續讀,考不上就安心回來。”
趙大哥看著媳婦的樣子沉聲反駁道。
趙大嫂看當家的麵色沉沉的望著自己,心裏麵還有很多想反駁的都咽回了肚子裏,現在還早,虎子還沒開始念書,說這些有點早了。
趙懷玉兩人則是並肩躺在床上看著平平安睡的麵孔閑聊著。
“大哥大嫂這事情提的不錯,趁著虎子還小,學東西快,要是適合走讀書這條路確實要抓緊時間。”
“可不是,咱們的平平我準備三歲就啟蒙。”
“會不會太小?”陳秋月有點擔心的問道。
“讀書人家的孩子都是三歲開始啟蒙,要是想走上科舉這條路就是要趁早。”趙懷玉一臉向往的說道。
趙懷玉小時候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而且因為入學晚其實已經錯過了黃金時期,所以現在夫妻兩個有能力,當然要在兒子身上補回來。
陳秋月對讀書科舉的事情不了解,見趙懷玉言之鑿鑿,也覺得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古話說的對,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那我們要好好攢錢,我本來還以為平平要六歲左右才入學,既然三歲就要啟蒙,那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嗯嗯,孩子小的時候筆墨紙硯用的少,且在族學啟蒙的話,花費會少很多,就是之後如果考科舉就要去好一點的私塾裏,那時候才是花錢的時候。”
自從確定陳秋月生下的是兒子,趙懷玉就開始慢慢打聽讀書人的事。
他在鎮上接觸的三教九流的人應有盡有,打聽事情還是很方便的,所以現在已經有了成算。
陳秋月兩人轉頭看著床上一臉好奇看著他們的兒子,相視一笑。
“爹這就來陪你玩,看你娘剛剛都吃醋了,咱們一起笑話她好不好呀平平?”
趙懷玉伸手抱過兒子打趣道。
陳秋月一臉無語的看著趙懷玉,多大的人了一點都不穩重。
“對了,家裏最近的氣氛有點不太對,我看大哥大嫂好像有什麽事,最近看到爹娘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大房兩口子這兩天越發沉不住氣了,陳秋月即便經常待在屋裏,但是這種微妙的氣氛還是被陳秋月捕捉到了。
“我剛回家也不清楚,有什麽事爹娘一定不會瞞著我們的,我們等著就是。”
趙懷玉想著要是真有什麽事,爹娘應該是要等著自己回來一起說的。
“嗯嗯,我也沒有多問。”
陳秋月不是那種喜歡看熱鬧打聽事情的人,每天做繡活看孩子已經很費神,家裏的事情不是大事陳秋月都不怎麽好奇。
自從孩子生下來,陳秋月身材開始慢慢恢複過來,食量變回以前的樣子。
因為要節省花銷,零嘴也不怎麽吃了,不讓趙懷玉經常買點心,省下來的錢都仔細地攢了起來,最近三個月陸陸續續攢了有一兩五百多文。
這還是兩人都有額外的收入,像是趙大哥兩口子一年下來私房錢可能也就一兩多點。
所以雖然現在平平還小,但是攢錢不易,陳秋月還是很有緊迫感。
晚上陳秋月和趙母一起做好了飯菜,家裏現在的雞蛋基本上不拿出去賣了,都是自己家吃了。
一盤蒜苗炒雞蛋,一盆燉菜,雜糧饅頭備的足足的。
每次趙懷玉回來趙母就會稍微改善一下,今天也不例外,專門炒了一盤臘肉。
一家人圍坐在桌前,說說笑笑一頓飯就吃的差不多了。
不等人散,趙父出聲了。
“今天有個事要跟你們說,我和你娘也考慮了很多,你們聽聽看有沒有意見。”
大房兩口子一聽這話,就知道是之前他們問的事情有消息了,當下打起精神認真聽。
陳秋月和趙懷玉對視一眼,轉頭看向趙父趙母。
“你們哥兩個也都娶妻生子了,現在虎子八歲了,我們本來計劃跟之前一樣到十一二歲的時候送孩子去讀幾年書。”
“但是現在家裏情況也好了,你們對孩子的期許也更高,老大兩口子想今年就送虎子去族裏的學堂。”
“我和你娘商量了商量,你們為父母的心情我們理解,既然家裏的情況允許,我們也就不阻攔了。”
“但是,公中隻供五年,五年後讀不出來什麽就回來繼續侍弄田地。”
“現在這個家,老二兩口子每月能交公中不少錢,但是家裏地裏的活都是老大兩口子他們照看,兩房互相扶持,我們這個家才會越來越好。”
趙父語重心長的將他們商量好的結果說了出來。
“爹娘,我們沒有意見,我常年不在家,秋月一個人帶著孩子在家,還要做繡活,家裏人對我們的照顧我們心裏有數。”
趙懷玉聽完趙父的話,也知道了是發生了什麽,想了想認真說道。
虎子現在已經八歲了,其實要是走讀書這條路已經有點晚了,要是平平長大了,趙懷玉可能三歲就要讓自己兒子啟蒙了,所以對這個事情沒什麽意見。
陳秋月和趙懷玉是一樣的想法,跟著點點頭表示沒有意見。
大房兩口子聽完,互相看了一眼,趙大嫂張嘴想說什麽,被趙大哥打斷了。
“爹娘,我們也沒有意見,就聽家裏的安排。”
趙大嫂看事情已經成為定局也不再說什麽了。
趙父趙母看著兩對小夫妻的眉眼官司,見都同意,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晚上大房的屋裏。
“今天你怎麽不讓我說呢。”趙大嫂瞪著趙大哥。
“你還想說什麽,家裏就這種情況,這樣已經很好了,虎子要是有天賦,五年的時間應該也能看出來到底適不適合念下去,要是沒什麽本事,早早回來跟著我學種地把式也來得及。”
趙大哥看著媳婦無奈道。
“那怎麽算是適合不適合呢,要我說不得參加兩次考試才能看出來行不行,五年的時間太短了。”
“我們趙家又不是什麽富裕人家,有一次機會就不錯了,考上了就繼續讀,考不上就安心回來。”
趙大哥看著媳婦的樣子沉聲反駁道。
趙大嫂看當家的麵色沉沉的望著自己,心裏麵還有很多想反駁的都咽回了肚子裏,現在還早,虎子還沒開始念書,說這些有點早了。
趙懷玉兩人則是並肩躺在床上看著平平安睡的麵孔閑聊著。
“大哥大嫂這事情提的不錯,趁著虎子還小,學東西快,要是適合走讀書這條路確實要抓緊時間。”
“可不是,咱們的平平我準備三歲就啟蒙。”
“會不會太小?”陳秋月有點擔心的問道。
“讀書人家的孩子都是三歲開始啟蒙,要是想走上科舉這條路就是要趁早。”趙懷玉一臉向往的說道。
趙懷玉小時候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而且因為入學晚其實已經錯過了黃金時期,所以現在夫妻兩個有能力,當然要在兒子身上補回來。
陳秋月對讀書科舉的事情不了解,見趙懷玉言之鑿鑿,也覺得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古話說的對,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那我們要好好攢錢,我本來還以為平平要六歲左右才入學,既然三歲就要啟蒙,那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嗯嗯,孩子小的時候筆墨紙硯用的少,且在族學啟蒙的話,花費會少很多,就是之後如果考科舉就要去好一點的私塾裏,那時候才是花錢的時候。”
自從確定陳秋月生下的是兒子,趙懷玉就開始慢慢打聽讀書人的事。
他在鎮上接觸的三教九流的人應有盡有,打聽事情還是很方便的,所以現在已經有了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