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先生就講到這裏了。”平平開心的向陳秋月炫耀。
吱呀一聲屋門被推開,母子兩人一起轉頭看向門外。
“爹,你回來啦!”平平開心的從椅子上滑下來朝趙懷玉撲去。
“平平真厲害,我剛在外麵都聽到了,背的真好,比爹當年厲害多了。”趙懷玉抱著懷中玉雪可愛的兒子讚揚道。
平平聽著爹爹直白的誇獎,小臉高興地紅撲撲的。
趙懷玉抱著兒子走向陳秋月,“娘子比為夫厲害,將兒子教養的這麽好,娶妻如此,夫複何求。”
“當著孩子的麵說什麽呢。”陳秋月羞怯的瞪了一眼趙懷玉小聲囁嚅道。
“我在鎮上還一直擔心平平,怕他不適應新環境或者被人欺負,現在看來一切都好,一切都好啊。”反複念叨著這句話,趙懷玉希望以後也能一切都好。
難得爹爹在家,平平非要粘著趙懷玉玩騎大馬,趙懷玉拗不過兒子隻能照辦。
陳秋月則是給趙懷玉去溫飯,一家人其樂融融。
晚上睡覺的時候,陳秋月將這半個月來平平上學的事情一一道來,從剛開始的不適到後來的逐漸習慣,現在平平已經喜歡上去學堂。
“我們沒有做錯,平平真的很聰明,記東西學東西都很快,平平說趙小夫子一直誇獎他呢。”
“確實,我三歲的時候還在玩泥巴呢,平平隻要能坐得住,憑著他的聰明才智一定會出人頭地的。”
趙懷玉在鎮上酒樓接觸過太多讀書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是說說而已。
會讀書讀出來的人的日子是平民百姓幾輩子都換不來的,兒子有這麽好的天賦,性子又沉得住,不好好培養簡直就是他們做父母的錯失。
“現在還早,走一步看一步,我隻希望平平能開心的念書,不是我們強加給他的,是他自己想的喜歡的。”
陳秋月雖然希望兒子能夠好好念書,將來出人頭地,但是畢竟科舉之路艱難。
親眼看著三歲的孩童在其他人玩鬧的時候,自己的兒子卻隻能在學堂裏克製著身體的本能堅持苦讀,陳秋月反而不想給未來太高的期待了,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娘子,我懂你的意思,平平是個乖孩子,我不會強求他的,隻要不浪費了一身所學,將來做什麽都好。”
趙懷玉被陳秋月一席話點到了,確實不能本末倒置,因為兒子有天賦他們是要努力給孩子鋪路,但是未來的事情太多變數,現在平平才三歲,已經做得很好了,自己這個做爹的不能把自己期望展現出來,會給孩子壓力。
“你明白就好,我們隻要在這條路上做好我們能做的,其他的就看天意了。”陳秋月靠在趙懷玉懷裏呢喃道。
趙氏族學裏。“聽說了嗎,蒙童班三歲的趙衛平這次歲末考考的第一名?”
一個約摸十一二歲的學子驚奇的說道。
虎子正在坐在位置上收拾書本,聽到同窗提到平平的名字,心下一驚,拿好東西急匆匆的出門去了。
“他這麽急要幹嘛去呀?”旁邊一個瘦長臉的學子看到趙青山一副著急忙慌得樣子,不解的問道。
“趙衛平是他弟弟,可能知道了這個消息想要去確認吧。”有知情的人幫著解釋道。
“看不出來呀,趙青山學業成績一般,竟然有個這麽厲害的弟弟。”
“就是呀,但也不見得是好事,趙青山壓力大呀,要是不加把勁過兩年他弟弟就來我們班了,到時候要是學業還比不過,那多難受。”瘦長臉的學子一臉看好戲模樣的說道。
“確實,才三歲就已經這麽厲害了,以後還了得,這不是一般人,我們還是放寬心別比了。”也有那種抱著無所謂心態的。
虎子一路匆匆跑到學堂平時公示成績的地方,大老遠已經看到幾張紅榜貼的高高的。
這會兒下麵圍著許多學子,慢慢擠到前麵,找到蒙童班的那張紙,趙衛平三個字第一個映入眼簾,親眼見到的衝擊力更大。
虎子呆立在原地片刻,轉身又開始找自己班的成績單,從上到下約摸在二十幾的位置找到了趙青山三個字。
轉身擠出人群,趙青山失魂落魄的往學堂外麵走,中班現在有四十多名學生,趙青山已經很努力了,但是奈何資質有限,名次一直到二十多名徘徊。
本來趙青山已經習慣了,但是在得知堂弟小小年紀在蒙童班歲考中已經拔得頭籌,心裏還是一下子接受不了。
以前自己一個人在學堂念書,雖說成績也一般,但是還好在中等,家裏人也不會說什麽,但是現在珠玉在前,襯得趙青山黯淡無光,畢竟還是十一二歲的孩子,趙青山內心深處忍不住生出幾分嫉妒。
一路渾渾噩噩的走回家,趙青山發現自己忘了帶著堂弟回來了,陳秋月問自己平平的時候,尷尬的立在原地。
陳秋月也不太清楚怎麽回事,隻是看著虎子的臉色不太好,以為是出了什麽事,便讓人趕緊回屋歇著,自己去接平平。
平平這會兒正被一群同窗圍的水泄不通。
“趙衛平,雖然知道你厲害,但是沒想到這麽厲害啊,竟然考了第一名!”
“就是就是,白白年長你幾歲,我們真是自愧不如。”
周圍的誇獎聲不斷入耳,平平被同窗們的熱情搞得麵紅耳赤,三歲的稚童還沒辦法在眾人的誇獎麵前鎮定自若。
“沒辦法,我平弟就是厲害,哈哈哈哈哈。”趙富安在一旁摟著平平高興地回道,不知道的看他這模樣,還以為是他自己考的這麽好呢。
也有那看趙衛平不順眼的陰陽怪氣道:“有什麽了不起的,不就是考了一次第一,以後還不一定怎麽樣呢。”
“趙子書,你陰陽怪氣什麽呢,第一名沒什麽了不起的,你怎麽不考個第一名給我們看看。”
趙富安正高興著聽到趙子書的話,當即沉下臉譏諷道。
“連一個三歲小孩子都比不過,還好意思在這裏大放厥詞,不知羞。”
吱呀一聲屋門被推開,母子兩人一起轉頭看向門外。
“爹,你回來啦!”平平開心的從椅子上滑下來朝趙懷玉撲去。
“平平真厲害,我剛在外麵都聽到了,背的真好,比爹當年厲害多了。”趙懷玉抱著懷中玉雪可愛的兒子讚揚道。
平平聽著爹爹直白的誇獎,小臉高興地紅撲撲的。
趙懷玉抱著兒子走向陳秋月,“娘子比為夫厲害,將兒子教養的這麽好,娶妻如此,夫複何求。”
“當著孩子的麵說什麽呢。”陳秋月羞怯的瞪了一眼趙懷玉小聲囁嚅道。
“我在鎮上還一直擔心平平,怕他不適應新環境或者被人欺負,現在看來一切都好,一切都好啊。”反複念叨著這句話,趙懷玉希望以後也能一切都好。
難得爹爹在家,平平非要粘著趙懷玉玩騎大馬,趙懷玉拗不過兒子隻能照辦。
陳秋月則是給趙懷玉去溫飯,一家人其樂融融。
晚上睡覺的時候,陳秋月將這半個月來平平上學的事情一一道來,從剛開始的不適到後來的逐漸習慣,現在平平已經喜歡上去學堂。
“我們沒有做錯,平平真的很聰明,記東西學東西都很快,平平說趙小夫子一直誇獎他呢。”
“確實,我三歲的時候還在玩泥巴呢,平平隻要能坐得住,憑著他的聰明才智一定會出人頭地的。”
趙懷玉在鎮上酒樓接觸過太多讀書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是說說而已。
會讀書讀出來的人的日子是平民百姓幾輩子都換不來的,兒子有這麽好的天賦,性子又沉得住,不好好培養簡直就是他們做父母的錯失。
“現在還早,走一步看一步,我隻希望平平能開心的念書,不是我們強加給他的,是他自己想的喜歡的。”
陳秋月雖然希望兒子能夠好好念書,將來出人頭地,但是畢竟科舉之路艱難。
親眼看著三歲的孩童在其他人玩鬧的時候,自己的兒子卻隻能在學堂裏克製著身體的本能堅持苦讀,陳秋月反而不想給未來太高的期待了,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娘子,我懂你的意思,平平是個乖孩子,我不會強求他的,隻要不浪費了一身所學,將來做什麽都好。”
趙懷玉被陳秋月一席話點到了,確實不能本末倒置,因為兒子有天賦他們是要努力給孩子鋪路,但是未來的事情太多變數,現在平平才三歲,已經做得很好了,自己這個做爹的不能把自己期望展現出來,會給孩子壓力。
“你明白就好,我們隻要在這條路上做好我們能做的,其他的就看天意了。”陳秋月靠在趙懷玉懷裏呢喃道。
趙氏族學裏。“聽說了嗎,蒙童班三歲的趙衛平這次歲末考考的第一名?”
一個約摸十一二歲的學子驚奇的說道。
虎子正在坐在位置上收拾書本,聽到同窗提到平平的名字,心下一驚,拿好東西急匆匆的出門去了。
“他這麽急要幹嘛去呀?”旁邊一個瘦長臉的學子看到趙青山一副著急忙慌得樣子,不解的問道。
“趙衛平是他弟弟,可能知道了這個消息想要去確認吧。”有知情的人幫著解釋道。
“看不出來呀,趙青山學業成績一般,竟然有個這麽厲害的弟弟。”
“就是呀,但也不見得是好事,趙青山壓力大呀,要是不加把勁過兩年他弟弟就來我們班了,到時候要是學業還比不過,那多難受。”瘦長臉的學子一臉看好戲模樣的說道。
“確實,才三歲就已經這麽厲害了,以後還了得,這不是一般人,我們還是放寬心別比了。”也有那種抱著無所謂心態的。
虎子一路匆匆跑到學堂平時公示成績的地方,大老遠已經看到幾張紅榜貼的高高的。
這會兒下麵圍著許多學子,慢慢擠到前麵,找到蒙童班的那張紙,趙衛平三個字第一個映入眼簾,親眼見到的衝擊力更大。
虎子呆立在原地片刻,轉身又開始找自己班的成績單,從上到下約摸在二十幾的位置找到了趙青山三個字。
轉身擠出人群,趙青山失魂落魄的往學堂外麵走,中班現在有四十多名學生,趙青山已經很努力了,但是奈何資質有限,名次一直到二十多名徘徊。
本來趙青山已經習慣了,但是在得知堂弟小小年紀在蒙童班歲考中已經拔得頭籌,心裏還是一下子接受不了。
以前自己一個人在學堂念書,雖說成績也一般,但是還好在中等,家裏人也不會說什麽,但是現在珠玉在前,襯得趙青山黯淡無光,畢竟還是十一二歲的孩子,趙青山內心深處忍不住生出幾分嫉妒。
一路渾渾噩噩的走回家,趙青山發現自己忘了帶著堂弟回來了,陳秋月問自己平平的時候,尷尬的立在原地。
陳秋月也不太清楚怎麽回事,隻是看著虎子的臉色不太好,以為是出了什麽事,便讓人趕緊回屋歇著,自己去接平平。
平平這會兒正被一群同窗圍的水泄不通。
“趙衛平,雖然知道你厲害,但是沒想到這麽厲害啊,竟然考了第一名!”
“就是就是,白白年長你幾歲,我們真是自愧不如。”
周圍的誇獎聲不斷入耳,平平被同窗們的熱情搞得麵紅耳赤,三歲的稚童還沒辦法在眾人的誇獎麵前鎮定自若。
“沒辦法,我平弟就是厲害,哈哈哈哈哈。”趙富安在一旁摟著平平高興地回道,不知道的看他這模樣,還以為是他自己考的這麽好呢。
也有那看趙衛平不順眼的陰陽怪氣道:“有什麽了不起的,不就是考了一次第一,以後還不一定怎麽樣呢。”
“趙子書,你陰陽怪氣什麽呢,第一名沒什麽了不起的,你怎麽不考個第一名給我們看看。”
趙富安正高興著聽到趙子書的話,當即沉下臉譏諷道。
“連一個三歲小孩子都比不過,還好意思在這裏大放厥詞,不知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