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夫子,弟子回去就和家人商量,會盡快給您答複,不管事成與不成,弟子一家都感謝夫子的恩情。”
趙夫子起身扶起趙懷玉笑道:“老夫這也是起了惜才之心,你們做父母的也要多多考量,最主要的就是如果去私塾,這每年的束修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如果要教導經義還要更多點。”
“多謝夫子告知,我們回去就打聽打聽。”銀錢這塊趙懷玉暫時不擔心,這些年為這一天,自己和媳婦已經準備多時。
“今天跟你說的就是這件事,我也不多留你了,你自回家去商議吧。”趙懷玉現在也沒有心思再坐下去起身告退。
出門後趙懷玉路過平平的教室,在窗外駐足看了眼正在認真看書的兒子,心裏暗下決心轉身回家去。
一路上趙懷玉都在思考之後的事情,要送平平去私塾念書是件大事,光是銀錢這塊就有的掰扯。
家裏雖然這些年一直都在送孩子上族學,但是首先束修這塊聊勝於無,隻需要出筆墨紙硯和過節禮物這些銀錢,但是一旦要去鎮上念書,就不是簡簡單單幾兩銀子能解決的了。
想著想著,趙懷玉已經走進家門,陳秋月坐在院子裏坐著繡活,看見一臉沉思狀進門的趙懷玉,心裏一緊,難不成是什麽不好的事情。
“夫君,趙夫子你們說了什麽,怎麽這副模樣?”陳秋月沒有在院子裏多說,將趙懷玉拉進自家屋子才疑惑的問出口。
趙懷玉坐到椅子上,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舒了一口氣,看著麵前焦急的娘子,將人拉到身邊坐下。
“趙夫子說平平資質太好,繼續在族學裏念書的話就被耽誤了,如果以後要走科舉這條路的話,建議我們將孩子送到鎮上譚秀才的私塾裏進學。\"趙懷玉一口氣將事情說了出來。
陳秋月坐在椅子上慢慢消化趙懷玉剛剛的話,夫妻兩人坐在屋子裏各自沉默著。
過了半晌,陳秋月說道:“那就把平平送到鎮上去念書吧,去鎮上的私塾要不少錢吧?”
“聽趙夫子的意思,一年光是束修應該就要七八兩。”趙懷玉皺了皺眉頭說道。
“這可不是一筆小錢,家裏會願意嗎?”陳秋月猜到了會花不少錢,但是沒想到要這麽多。
“我也是在擔心這件事,現在一個孩子一年的花費才五兩左右,要是去鎮上,這費用一年的十五兩,這還是比較節省的情況。”
“家中不止我們一房,大哥家兩個兒子,過不了幾年虎子就要成親了,爹娘不一定會同意。”趙懷玉分析道。
“實在不行,我們就分家吧,這些年我們私房錢也攢了不少了,至少三年內我們不用擔心銀錢的問題,這中間的時間我們就多想些辦法攢錢,反正不能耽誤了孩子進學。”陳秋月語出驚人,趙懷玉在最初的愣怔之後,也覺得這個辦法可行。
讓公中出這筆錢行不通,就算家裏人願意,趙懷玉也不想讓一家人跟著自己一房縮衣緊食,之後平平的路還不一定怎麽樣,他們做父母的多付出一點可以,但是家裏人不能也被帶累著。
“秋月,我們現在手裏有多少錢?”趙懷玉低聲問道。
陳秋月起身到床邊翻找出放銀錢的箱子,拿到桌子上打開清點。
這些年陳秋月手藝越來越嫻熟,做活的速度也變得比之前快,一個月差不多能有五百多文,一年下來有六兩銀子,趙懷玉去年的時候又漲過一次月錢,現在一個有一千兩百文,加上每年的賞銀也有不少了。
“一共有六十六兩多。”陳秋月快速清點完告訴趙懷玉。因為每次趙懷玉從鎮上回來都會帶點東西,所以一家三口每年也會花出去兩三兩銀子。
“這筆銀錢應該夠平平前麵幾年念書的花銷,之後我們就要節省一點,去鎮上花錢的地方多。”陳秋月抱著箱子說道。
“那我這次去鎮上先打聽打聽譚秀才的私塾情況,我們心裏好有個底,如果沒問題,等下次回來我就跟爹娘說這件事。”
這次回到鎮上,趙懷玉準備去仔細打聽一下去私塾的情況和花費,也好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
“夫君,我有個事情想跟你說,之前繡鋪的掌櫃就問過我,我沒答應。要是我們確定送平平去鎮上,這件事情就可以應下。”陳秋月說道。
“什麽事情,娘子你說。”趙懷玉回道。
“你也知道我在這家繡鋪接活也有好多年了,都是自己在琢磨,這些年手頭雖然快了,但是手藝沒什麽長進,之前掌櫃的說他們繡鋪現在招繡娘,每天固定在繡鋪裏做活,簡單的自己做,一些難度高的有老師傅指導著由繡娘做。”
“以我現在的手藝,掌櫃的說一個月能有一兩三錢的工錢,之後技藝進步了,能掙更多,要不是看在我們合作多年,我也有點天賦的份上,掌櫃的也不會跟我說。”
“這麽好的事情,之前怎麽不提?”趙懷玉聽完急切的問道。
“之前不是平平在家念書嘛,我們兩個要是都去鎮上了孩子怎麽辦,我就沒有應下,不過現在如若平平去鎮上念書,這些顧慮就沒有了。”陳秋月回道。
“到時候在鎮上租賃一個小院子,我們一家三口就可以天天見麵了。”趙懷玉興奮的說道。
從成婚到現在已經有七年時間,他和陳秋月相處的時間很少,每個月隻能回來兩次,現在有機會可以天天相處,趙懷玉期待的很。
“對啊,到時候我們一家三口就不用分離了,從平平生下來,我們一家三口可以相處的時間太少了。”陳秋月有同樣的感受。
“那娘子就在家等我消息吧。”趙懷玉起身抱著陳秋月安撫的說道。
趙夫子起身扶起趙懷玉笑道:“老夫這也是起了惜才之心,你們做父母的也要多多考量,最主要的就是如果去私塾,這每年的束修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如果要教導經義還要更多點。”
“多謝夫子告知,我們回去就打聽打聽。”銀錢這塊趙懷玉暫時不擔心,這些年為這一天,自己和媳婦已經準備多時。
“今天跟你說的就是這件事,我也不多留你了,你自回家去商議吧。”趙懷玉現在也沒有心思再坐下去起身告退。
出門後趙懷玉路過平平的教室,在窗外駐足看了眼正在認真看書的兒子,心裏暗下決心轉身回家去。
一路上趙懷玉都在思考之後的事情,要送平平去私塾念書是件大事,光是銀錢這塊就有的掰扯。
家裏雖然這些年一直都在送孩子上族學,但是首先束修這塊聊勝於無,隻需要出筆墨紙硯和過節禮物這些銀錢,但是一旦要去鎮上念書,就不是簡簡單單幾兩銀子能解決的了。
想著想著,趙懷玉已經走進家門,陳秋月坐在院子裏坐著繡活,看見一臉沉思狀進門的趙懷玉,心裏一緊,難不成是什麽不好的事情。
“夫君,趙夫子你們說了什麽,怎麽這副模樣?”陳秋月沒有在院子裏多說,將趙懷玉拉進自家屋子才疑惑的問出口。
趙懷玉坐到椅子上,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舒了一口氣,看著麵前焦急的娘子,將人拉到身邊坐下。
“趙夫子說平平資質太好,繼續在族學裏念書的話就被耽誤了,如果以後要走科舉這條路的話,建議我們將孩子送到鎮上譚秀才的私塾裏進學。\"趙懷玉一口氣將事情說了出來。
陳秋月坐在椅子上慢慢消化趙懷玉剛剛的話,夫妻兩人坐在屋子裏各自沉默著。
過了半晌,陳秋月說道:“那就把平平送到鎮上去念書吧,去鎮上的私塾要不少錢吧?”
“聽趙夫子的意思,一年光是束修應該就要七八兩。”趙懷玉皺了皺眉頭說道。
“這可不是一筆小錢,家裏會願意嗎?”陳秋月猜到了會花不少錢,但是沒想到要這麽多。
“我也是在擔心這件事,現在一個孩子一年的花費才五兩左右,要是去鎮上,這費用一年的十五兩,這還是比較節省的情況。”
“家中不止我們一房,大哥家兩個兒子,過不了幾年虎子就要成親了,爹娘不一定會同意。”趙懷玉分析道。
“實在不行,我們就分家吧,這些年我們私房錢也攢了不少了,至少三年內我們不用擔心銀錢的問題,這中間的時間我們就多想些辦法攢錢,反正不能耽誤了孩子進學。”陳秋月語出驚人,趙懷玉在最初的愣怔之後,也覺得這個辦法可行。
讓公中出這筆錢行不通,就算家裏人願意,趙懷玉也不想讓一家人跟著自己一房縮衣緊食,之後平平的路還不一定怎麽樣,他們做父母的多付出一點可以,但是家裏人不能也被帶累著。
“秋月,我們現在手裏有多少錢?”趙懷玉低聲問道。
陳秋月起身到床邊翻找出放銀錢的箱子,拿到桌子上打開清點。
這些年陳秋月手藝越來越嫻熟,做活的速度也變得比之前快,一個月差不多能有五百多文,一年下來有六兩銀子,趙懷玉去年的時候又漲過一次月錢,現在一個有一千兩百文,加上每年的賞銀也有不少了。
“一共有六十六兩多。”陳秋月快速清點完告訴趙懷玉。因為每次趙懷玉從鎮上回來都會帶點東西,所以一家三口每年也會花出去兩三兩銀子。
“這筆銀錢應該夠平平前麵幾年念書的花銷,之後我們就要節省一點,去鎮上花錢的地方多。”陳秋月抱著箱子說道。
“那我這次去鎮上先打聽打聽譚秀才的私塾情況,我們心裏好有個底,如果沒問題,等下次回來我就跟爹娘說這件事。”
這次回到鎮上,趙懷玉準備去仔細打聽一下去私塾的情況和花費,也好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
“夫君,我有個事情想跟你說,之前繡鋪的掌櫃就問過我,我沒答應。要是我們確定送平平去鎮上,這件事情就可以應下。”陳秋月說道。
“什麽事情,娘子你說。”趙懷玉回道。
“你也知道我在這家繡鋪接活也有好多年了,都是自己在琢磨,這些年手頭雖然快了,但是手藝沒什麽長進,之前掌櫃的說他們繡鋪現在招繡娘,每天固定在繡鋪裏做活,簡單的自己做,一些難度高的有老師傅指導著由繡娘做。”
“以我現在的手藝,掌櫃的說一個月能有一兩三錢的工錢,之後技藝進步了,能掙更多,要不是看在我們合作多年,我也有點天賦的份上,掌櫃的也不會跟我說。”
“這麽好的事情,之前怎麽不提?”趙懷玉聽完急切的問道。
“之前不是平平在家念書嘛,我們兩個要是都去鎮上了孩子怎麽辦,我就沒有應下,不過現在如若平平去鎮上念書,這些顧慮就沒有了。”陳秋月回道。
“到時候在鎮上租賃一個小院子,我們一家三口就可以天天見麵了。”趙懷玉興奮的說道。
從成婚到現在已經有七年時間,他和陳秋月相處的時間很少,每個月隻能回來兩次,現在有機會可以天天相處,趙懷玉期待的很。
“對啊,到時候我們一家三口就不用分離了,從平平生下來,我們一家三口可以相處的時間太少了。”陳秋月有同樣的感受。
“那娘子就在家等我消息吧。”趙懷玉起身抱著陳秋月安撫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