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如今對虎子和苗苗的態度就是他們對自己的態度,現在的平平理解了他爹當年跟他說的話,也看清了就算是親人之間也不是全然希望對方好的。
嫉妒、兩重標準、欺軟怕硬這些都是平平從大房身上學到的人性,如今這些已經不會困擾平平,所以自然也不在意他們對自己的態度。
正是這種不被放在眼裏的感覺,大房的兩個孩子心裏隻會更加不舒服,習慣了對自己好的人突然有一天變了,甚至不再把自己放在眼裏,這種落差感讓人苦不堪言。
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以前沒有,現在平平已經考中秀才,他們就更沒有辦法。
這天晚上趙父拉著平平說了很多話,一直到很晚才讓人回房休息。
第二天陳秋月一家大清早的就出發回鎮上了,趙父駕著車去送,趙母準備了很多吃食讓他們帶回去,推脫不得,也就受著了。
一路上趙父笑容燦爛的和認識的村人打招呼,現在他們家可是村裏數一數二風光的人家,大部分人都是熱情回應,趙父很享受這個過程。
趙懷玉坐在牛車上看著父親眼睛笑的都睜不開了,胸腔中也升起一股熱意,也許這就是傳承的意義吧,他爹用盡全力的供他識字念書,他從中得益,又拿出能多精力去培養自己的兒子,如今到了收獲的時候。
作為兒子,趙懷玉做的沒差,作為父親,趙懷玉也問心無愧。
回到鎮上,趙父幫著把東西卸下來,高興的甩著鞭子又回去了,他現在就喜歡待在村裏人多的地方,聽別人誇他孫子,有時候趙母都聽煩了,畢竟鄉下的村人翻來覆去也就那幾句話,但是趙父樂在其中,隻要有人誇平平,他就高興。
趙父一直是個情緒內斂的人,這次平平的事情發生後,趙母還是第一次見自己當家的這麽張揚,一天天的臉上的笑容都沒落下過。
“爹是真的高興。”陳秋月看著趙父遠去的背影朝趙懷玉說道。
“怎麽會不高興呢,高興好,高興了身體好,將來希望咱爹能有更開心的時候。”趙懷玉看著遠方喃喃道。
趙父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年輕時候沒少受苦受累,盡管這十幾年不怎麽勞累,但是身體也還是有虧損,這些年家裏過得好,他平日裏回去都會給他爹娘帶東西。
剛開始他們還會說他亂花錢,之後看也管不住就習慣了,趙懷玉也給家裏常備了會用到的藥,這些年趙父趙母沒生過什麽大病,所以趙父趙母的身子骨在村裏同齡段的老人裏算是康健的了。
但是再怎麽康健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趙懷玉他們常年不在身邊侍奉,隻能把吃穿用度都準備好,隻要老兩口身子骨健健康康,趙懷玉就十分感謝老天了。
“放心吧,爹娘的身子骨硬朗著呢,以後肯定能看到平平更進一步。”陳秋月明白趙懷玉的意思。
陳父陳母年紀跟趙父趙母差不多,陳秋月也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覺,但是家裏現在情況就是這樣,他們要想繼續供平平再往前一步,他們就不能安於現狀。
回家後平平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他不打算在家待太久,進府學的機會難得,他現在非常渴望能早點入學,但是考慮到之後恐怕很久才能回來家裏一趟,平平還是決定在家待半個月再啟程。
“行,你怎麽決定,爹娘都答應。”因為之前已經跟趙懷玉商議過之後去府城的事情,陳秋月現在也沒有太多離別的傷感了。
“這段時間你就在家看看書,陪陪你娘和你妹妹。”趙懷玉建議道。
“嗯嗯,這段時間我也不出門了,就在家裏待著,讓娘多做些好吃的給兒子,以後去了府城,想吃到就不容易了。”
“沒問題,娘這段時間天天給你做好吃的。”陳秋月笑著應下,這對她來說不是難事。
“那安安呢?安安也要吃好吃的。”安安一聽他娘說給她哥做好吃的,不應了,立馬舉著小手道。
“那就看安安之後乖不乖了,乖的話娘也每天給安安做好吃的。”陳秋月逗著安安道。
“嗯,安安最乖了,娘做好吃的給安安。”安安咬著手指頭想了一下最近陳秋月批評自己的事情,在好吃的東西麵前躊躇片刻還是屈服了。
“那娘就看你的表現了,你哥哥可是在一旁聽到了,你要是不聽話就沒有好吃的咯。”平平一臉好笑的看著被他娘繞的暈乎乎的妹妹,沒有插嘴,隻偷偷樂。
晚上陳秋月和趙懷玉在屋裏算賬,平平這次考秀才一共花了二十一兩銀子,包括來回的車馬費、吃住還有辦考試文書的費用。
“之後平平去府城,應該是能直接住到府學裏,這樣就不用管主要花的錢,剩下就是吃穿以及筆墨紙硯的錢了。”趙懷玉想著兒子到府城的情況開始算要準備的銀錢。
自己的孩子他們清楚,平平不是鋪張浪費的性子,給的錢也不會亂花,他們都有數,雖然可能比不上那些府城的學子,但是也不能委屈了孩子。
“府城的物價肯定比我們這裏要貴不少,不過府學不收束修,每年這筆銀子節約出來也和現在不差什麽。”這還是之前平平跟他們說的。
因為府學招收的都是有功名的學子,且是官府直管的,所以算是朝廷對當地學政的補貼,學子們除了筆墨紙硯和吃穿用度,束修和住宿的費用都由官府承擔。
當時陳秋月知道的時候還在咂舌,果然是府城,確實不一樣。
所以雖然府城物價貴了些,但是總的看下來可能還是比現在要少花些錢的,畢竟之前每年交的束修和節禮也不少錢了。
“確實,就是不知道府學裏麵住的條件怎麽樣,到時候我們送平平去的時候再說,要是環境不好,大不了就給孩子在府學旁租賃個小院子也行。”
平平一個人在外求學他們已經十分擔心,吃住這些事一點都不想虧待兒子。
陳秋月對這點沒有異議,平平念書刻苦,吃住對學子很重要,他們也不是沒有這錢,不必要太過節儉讓孩子受苦。
嫉妒、兩重標準、欺軟怕硬這些都是平平從大房身上學到的人性,如今這些已經不會困擾平平,所以自然也不在意他們對自己的態度。
正是這種不被放在眼裏的感覺,大房的兩個孩子心裏隻會更加不舒服,習慣了對自己好的人突然有一天變了,甚至不再把自己放在眼裏,這種落差感讓人苦不堪言。
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以前沒有,現在平平已經考中秀才,他們就更沒有辦法。
這天晚上趙父拉著平平說了很多話,一直到很晚才讓人回房休息。
第二天陳秋月一家大清早的就出發回鎮上了,趙父駕著車去送,趙母準備了很多吃食讓他們帶回去,推脫不得,也就受著了。
一路上趙父笑容燦爛的和認識的村人打招呼,現在他們家可是村裏數一數二風光的人家,大部分人都是熱情回應,趙父很享受這個過程。
趙懷玉坐在牛車上看著父親眼睛笑的都睜不開了,胸腔中也升起一股熱意,也許這就是傳承的意義吧,他爹用盡全力的供他識字念書,他從中得益,又拿出能多精力去培養自己的兒子,如今到了收獲的時候。
作為兒子,趙懷玉做的沒差,作為父親,趙懷玉也問心無愧。
回到鎮上,趙父幫著把東西卸下來,高興的甩著鞭子又回去了,他現在就喜歡待在村裏人多的地方,聽別人誇他孫子,有時候趙母都聽煩了,畢竟鄉下的村人翻來覆去也就那幾句話,但是趙父樂在其中,隻要有人誇平平,他就高興。
趙父一直是個情緒內斂的人,這次平平的事情發生後,趙母還是第一次見自己當家的這麽張揚,一天天的臉上的笑容都沒落下過。
“爹是真的高興。”陳秋月看著趙父遠去的背影朝趙懷玉說道。
“怎麽會不高興呢,高興好,高興了身體好,將來希望咱爹能有更開心的時候。”趙懷玉看著遠方喃喃道。
趙父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年輕時候沒少受苦受累,盡管這十幾年不怎麽勞累,但是身體也還是有虧損,這些年家裏過得好,他平日裏回去都會給他爹娘帶東西。
剛開始他們還會說他亂花錢,之後看也管不住就習慣了,趙懷玉也給家裏常備了會用到的藥,這些年趙父趙母沒生過什麽大病,所以趙父趙母的身子骨在村裏同齡段的老人裏算是康健的了。
但是再怎麽康健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趙懷玉他們常年不在身邊侍奉,隻能把吃穿用度都準備好,隻要老兩口身子骨健健康康,趙懷玉就十分感謝老天了。
“放心吧,爹娘的身子骨硬朗著呢,以後肯定能看到平平更進一步。”陳秋月明白趙懷玉的意思。
陳父陳母年紀跟趙父趙母差不多,陳秋月也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覺,但是家裏現在情況就是這樣,他們要想繼續供平平再往前一步,他們就不能安於現狀。
回家後平平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他不打算在家待太久,進府學的機會難得,他現在非常渴望能早點入學,但是考慮到之後恐怕很久才能回來家裏一趟,平平還是決定在家待半個月再啟程。
“行,你怎麽決定,爹娘都答應。”因為之前已經跟趙懷玉商議過之後去府城的事情,陳秋月現在也沒有太多離別的傷感了。
“這段時間你就在家看看書,陪陪你娘和你妹妹。”趙懷玉建議道。
“嗯嗯,這段時間我也不出門了,就在家裏待著,讓娘多做些好吃的給兒子,以後去了府城,想吃到就不容易了。”
“沒問題,娘這段時間天天給你做好吃的。”陳秋月笑著應下,這對她來說不是難事。
“那安安呢?安安也要吃好吃的。”安安一聽他娘說給她哥做好吃的,不應了,立馬舉著小手道。
“那就看安安之後乖不乖了,乖的話娘也每天給安安做好吃的。”陳秋月逗著安安道。
“嗯,安安最乖了,娘做好吃的給安安。”安安咬著手指頭想了一下最近陳秋月批評自己的事情,在好吃的東西麵前躊躇片刻還是屈服了。
“那娘就看你的表現了,你哥哥可是在一旁聽到了,你要是不聽話就沒有好吃的咯。”平平一臉好笑的看著被他娘繞的暈乎乎的妹妹,沒有插嘴,隻偷偷樂。
晚上陳秋月和趙懷玉在屋裏算賬,平平這次考秀才一共花了二十一兩銀子,包括來回的車馬費、吃住還有辦考試文書的費用。
“之後平平去府城,應該是能直接住到府學裏,這樣就不用管主要花的錢,剩下就是吃穿以及筆墨紙硯的錢了。”趙懷玉想著兒子到府城的情況開始算要準備的銀錢。
自己的孩子他們清楚,平平不是鋪張浪費的性子,給的錢也不會亂花,他們都有數,雖然可能比不上那些府城的學子,但是也不能委屈了孩子。
“府城的物價肯定比我們這裏要貴不少,不過府學不收束修,每年這筆銀子節約出來也和現在不差什麽。”這還是之前平平跟他們說的。
因為府學招收的都是有功名的學子,且是官府直管的,所以算是朝廷對當地學政的補貼,學子們除了筆墨紙硯和吃穿用度,束修和住宿的費用都由官府承擔。
當時陳秋月知道的時候還在咂舌,果然是府城,確實不一樣。
所以雖然府城物價貴了些,但是總的看下來可能還是比現在要少花些錢的,畢竟之前每年交的束修和節禮也不少錢了。
“確實,就是不知道府學裏麵住的條件怎麽樣,到時候我們送平平去的時候再說,要是環境不好,大不了就給孩子在府學旁租賃個小院子也行。”
平平一個人在外求學他們已經十分擔心,吃住這些事一點都不想虧待兒子。
陳秋月對這點沒有異議,平平念書刻苦,吃住對學子很重要,他們也不是沒有這錢,不必要太過節儉讓孩子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