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芙連連搖頭,滿臉淒楚與不甘:“並無……皇後布局精妙,未留任何馬腳,妾身被打入離宮後,與杏雨反複追憶前因後果,方想起當時寫信時,唯有那宮女進來奉過茶……
而她後來去了翊坤宮,聽聞甚得皇後賞識。此外,張玉容臨終前,深夜敲牆喚醒妾身,將當年的來龍去脈講述一遍。也算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然時過境遷,那封書信已毀,張玉容又身負死罪,即便她出麵指證皇後,亦如三皇子之事,無人置信!”
蕙蘭歎息一聲,深思熟慮後,凝視杜氏,果決道:“而今之計,唯有如實相告!”
杜青芙駭然:“如實相告?豈不是欺君之罪……”
蕙蘭平心靜氣,為杜青芙剖析利弊:“你此刻之欺君,並未傷人害命,至多受責受罰,不至死罪。況且,你之事,皇上心中有數,知你當年或蒙冤屈,本就有放你之意……若如你所言,我等聯手誣陷皇後,萬一皇上查出真相,屆時,後果不堪設想!”
言及此處,蕙蘭心中亦不禁戰栗。 “至於我自己,昨夜那句話,皇上定然已生疑。 那我,是否也應幹脆主動交代?言明我冒姐入宮,實乃迫不得已。”
此念一出,蕙蘭驚出一身冷汗,其情形,較杜青芙更為嚴重。
“此舉涉及姐姐不辭而別,涉及姐姐與章威之私情私奔,亦涉及我爹娘,乃至整個鄧家。 一言有失,或可設法彌補,然實情一旦說出,雷霆之怒下,恐是萬劫不複。”
沉默中,杜青芙抬頭,一臉莊重冷靜:“那好,妾身聽梅妃娘娘的……事已至此,就賭這一把,最壞之結果,無非重回離宮!”
蕙蘭頷首,起身道:“本宮這便去回皇上,你且放心,本宮定當竭力為你求情!”
她行至正殿門前,杜青芙忽然喚住她:“梅妃娘娘,妾身有一事不解,欲請教於你!”
蕙蘭回首,疑惑地望著她。
杜青芙字斟句酌地問道:“你與章將軍,是否當真分開了?否則,昨日你們既已會麵,又私聊數句,怎未提及六月十五夜妾身撞見之事?”
蕙蘭微微一笑,語氣堅定:“本宮已然言明,你定然是看花了眼。六月十五,與章威私會之人,並非本宮。至於他究竟與誰相會,本宮毫無興致知曉……本宮昨日遇他,不過是隨口寒暄罷了。”
杜青芙麵露驚愕,喃喃自語:“莫非,當真是妾身認錯了人?以梅妃娘娘的睿智聰穎,斷不至於愚蠢到與戍守邊疆的將軍有私情,隻是那月光下,妾身瞧得真切……”
蕙蘭不再理睬,轉身步出清音閣。
她顧不得再去思量章威、姐姐,亦顧不得自己心中的紛亂如麻。
此刻,她的全部心神,皆係於待會兒見到慕容複時,該如何解釋,方可保杜青芙無虞,不至令她重返離宮。
蕙蘭立於崇明殿門口,靜默片刻,深吸一口氣,方才平複心緒,鼓足勇氣踏入殿內。
此時,慕容複著一身便裝,正坐於幾案前讀書,見蕙蘭進來,抬頭微笑,隨口問道:“此時前來,可是杜氏之事有了線索?”
蕙蘭目不轉睛地凝視著慕容複,緩緩開口道:“皇上,妾身如實相告,望您莫要動怒……莫要責怪杜氏,她著實可憐。前段時日,您命妾身重查當年之事,雖未有確鑿證據,但妾身基本可以斷定,她的確是受了冤屈,中了……他人的詭計!”
慕容複神色凝重地問道:“生氣?朕為何生氣?”
蕙蘭艱難地答道:“杜氏……無人意欲加害於她,隻是她想踏出離宮,故而自己……陛下,念在她受苦多年的情分上,莫再讓她重返離宮了!”
慕容複緊緊地凝視著蕙蘭。少頃,他起身,看著蕙蘭緊繃的麵容,笑道:“你如此緊張所為何事?朕若要動怒,今日一早便可治她的欺君之罪,又豈會放她出宮?”
蕙蘭張大嘴巴,驚愕地看著慕容複,磕磕絆絆地問道:“啊,陛下,您……您都知曉了?”
慕容複起身,並未回答蕙蘭的問題,而是肅然道:“你們倒是誠實,朕原本以為……”
他止住話頭,蕙蘭沉默片刻,雖聽出他言外之意,仍忍不住追問:“陛下,您……您是如何得知的?”
慕容複立於窗前,低頭看了蕙蘭一眼,緩緩斂去笑容:“朕曾一時糊塗,以為後宮女子無非是爭風吃醋,掀不起多大風浪。然而,朕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朕的三皇子……讓朕徹底明白,女人狠起來,或許比男人更甚。
有如此慘痛的教訓在前,朕豈敢再掉以輕心?這後宮,早已烏煙瘴氣,朕必須狠下心腸,大力整頓一番了。
諸多事宜,朕若想管,又有何事能逃過朕的雙眼?就如杜氏的這等小伎倆……她身處離宮,連迷藥和白綾都是收買門口侍衛所得,朕怎能不知?”
蕙蘭的心猛地一跳,險些跳出嗓子眼,“陛下,他竟然早已知情,從一開始就知情……既然他什麽都知道,為何還放杜青芙出宮?又為何親自指定我去查問杜青芙?”
仿若洞悉了蕙蘭心中所惑,慕容複語氣平緩下來:“朕本有所憂,憂你與皇後芥蒂深厚,是否會借此生事……你並未如此,朕果然未看錯你!
此前你曾向朕立誓,言你永不為地位利益,為一己私欲而害人,而今觀之,你確實踐行了。朕望你能恒久保持此善良磊落,朕之後宮,需你這般女子!”
蕙蘭怔怔地望著慕容複,方知皇上竟是在試探自己。
她心中後怕不已,幸得自己果斷決然,堅持如實相告。否則,若聽了杜青芙之言,隱瞞真相,將一切歸咎於皇後,那便真的萬劫不複了。且敗露事小,失信於皇上事大。
蕙蘭定定地看著慕容複,不由又想起昨晚的無心之過。如此睿智從容的他,定然洞悉當時的破綻。
她想尋個由頭解釋幾句,又恐弄巧成拙。
正遲疑間,隻聽慕容複道:“罷了,你也不必憂心,杜氏之事,朕會斟酌考量。就目前來看,她應是受了冤屈,朕會令人暗中調查清楚!”
蕙蘭聽他絲毫未提昨晚之事,便也將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慕容複又囑咐蕙蘭道:“至於你今日所查之真相,你我知曉便可,莫要外傳……若有人問起,就說杜氏之事,凶手未留痕跡,你亦查無所獲,朕另派他人負責查問了!”
蕙蘭點點頭,明白慕容複有意隱瞞,欲為杜青芙開脫,頓覺輕鬆不少。
慕容複凝視著蕙蘭,忽地笑出聲:“來時如臨大敵,此刻卻如此鬆弛,看來朕的處置,正合你意啊……你倒是豁達,杜青芙亦曾是朕的嬪妃,她若出宮,豈不分走你的寵愛?”
蕙蘭挺直身軀站立須臾,才輕聲道:“陛下乃天下之主,自當廣施恩澤,臣妾能侍奉陛下已是萬幸,豈敢有過多奢望!”
慕容複走到蕙蘭身旁,輕撫她的秀發,無聲歎息:“終有一日,你會知曉,你的所有心願,於朕而言,皆非奢望!”
三日之後,慕容複突然頒布詔令,冊封杜青芙為欣貴人。
彼時乃清晨,眾嬪妃正在翊坤宮向皇後請安,言若匆匆走入,向皇後稟報路德海前往清音閣宣旨之事。聞此消息,眾人皆驚。
眾嬪妃皆知杜青芙當年因何獲罪,如今竟能獲陛下赦免,不僅出宮還被冊封貴人。著實令人驚訝。
皇後坐在鳳椅上,兀自震驚,尚未回過神來,安嬪率先怒聲道:“陛下這是怎麽了?杜氏此等不守婦道之人,早該處死……皇後娘娘,您必須阻止啊!”
皇後未理會安嬪,轉頭冷冷問蕙蘭:“梅妃,杜青芙被害之事,陛下命你調查,可有結果了?”
蕙蘭語氣平靜道:“臣妾愚笨,至今未查出真相,已回稟陛下,陛下說會另派人查……或許查出了什麽內情,覺得她受了委屈,想要補償吧!”
皇後目光倏地銳利起來,她深深地看了蕙蘭一眼,起身道:“罷了,由她去吧……今乃初五,你們隨本宮一同,前去給太後請安吧!”
待眾人至慈寧宮時,太後正與二皇子用早膳。
太後的早膳頗為樸素,白米粥,佐以幾碟小菜和點心。太後邊喝粥,邊親自為二皇子夾了幾塊“梅花白玉”,祖孫二人,看似其樂融融。
二皇子見蕙蘭入內,先是驚喜地叫了一聲:“梅娘娘……”似又意識到不妥,旋即起身,行禮如儀:“兒臣給母後請安,給諸位娘娘請安!”
蕙蘭看著他乖巧拘謹的模樣,心中百感交集。
皇後諂諛道:“廷兒至母後處未久,不僅氣色更佳,亦更知禮數了。足見母後最擅訓導孩子,臣妾亦欲將熙兒送至您處!”
太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緩緩道:“廷兒失去親娘,甚是可憐,故哀家將他留在身邊。熙兒有皇後你這生母悉心照料,無需哀家費心……皇帝後嗣凋零,如今僅餘熙兒與廷兒,熙兒又……故而,哀家照顧廷兒,乃義不容辭,萬不可使此子再有閃失!”
皇後本是客套之辭,不想太後如此回應,臉色登時變得難看,訕訕道:“母後勿憂,後宮諸姐妹年輕,皇上子嗣定會興旺……適才聽聞皇上又封了欣貴人!”
言罷,她不動聲色地看了安嬪一眼。
安嬪即刻會意,跪下道:“太後,恕臣妾多嘴,臣妾以為,杜氏之品行操守,實不宜再侍奉皇上……”
安嬪話未言罷,太後厲色打斷:“罷了!後宮女子,皆由皇上喜好而定,全憑他個人心意。哀家年老,無心過問此類瑣事,更不願討此嫌惡……如今,哀家心思皆係於廷兒身上。待將廷兒撫養長大,百年之後,到了黃泉之下,也算對先帝有了交代!”
太後言罷,目光柔和地落在二皇子身上,滿是慈愛與期冀。
蕙蘭冷眼觀之,隻見皇後與安嬪相視一眼,麵上皆露隱憂與陰險之色。
年後,天氣漸暖。
杜青芙封貴人之事,曾引起一時喧囂。
然此後,皇上並未寵幸於她,甚至未曾踏入清音閣半步。初時議論紛擾,而後宮中表麵複歸平靜。
杜青芙本人,倒也不以為意,她與眾嬪妃一同,每日對皇後晨昏定省,低眉順眼,態度謙恭,一時讓皇後無從指責。
那日,眾嬪妃請安後出了翊坤宮。
蕙蘭見初春陽光融融,一時興起,便約婉嬪改道走禦花園。
禦花園已有春日之景,遠望湖邊柳樹,已泛新綠,於微風中輕舞嫩枝,令人心悅。
二人正徐行,忽聞一聲稚嫩呼喊:“梅娘娘!”
蕙蘭回首,竟是二皇子。
他飛奔而來,身後跟著兩名機靈宮女,邊追邊小聲道:“二皇子,慢些,小心摔倒!”
蕙蘭趕忙迎上前去,二皇子氣喘籲籲地跑到她麵前,稍作喘息,撅起嘴,半是認真半是撒嬌地說道:“梅娘娘也不來看看兒臣,兒臣甚是想念,一直想去醉心殿尋您,可皇祖母不允!”
蕙蘭俯身摸摸二皇子的小臉,柔聲說道:“梅娘娘也甚是想念廷兒……廷兒這是要去尚書齋嗎?”
二皇子一臉鄭重地回答:“嗯,今日父皇還要檢查兒臣的功課呢!”
聽他如此說,蕙蘭迅速站起身,將他的小手放在掌心握了一下,囑咐道:“那廷兒快些去吧,遲了,師傅該責罰你了!”
二皇子乖乖點頭,道了聲“梅娘娘再見”,走了幾步,卻又回身,有些靦腆有些難為情地說:“梅娘娘,兒臣想吃您做的棗泥酥餅!”
蕙蘭微微一怔,走過去刮了一下他的鼻子,笑著說:“那梅娘娘回去便做,黃昏時分,梅娘娘帶過來,在此等你放學,如此你便可吃到!”
二皇子高興地應著,一蹦一跳地朝尚書齋的方向走去。
蕙蘭微笑著,看著二皇子漸行漸遠。那小小少年的背影,恰似初春的小樹苗,挺拔而昂揚。
身邊的婉嬪,忽然向後看了一眼,驚叫道:“咦,溫太醫?”
蕙蘭嚇了一跳,猛地轉過身,這才發覺溫秋實不知何時已走到了她們身後,正靜靜地凝視著蕙蘭。
溫秋實自那日知曉實情之後,終日渴望見到蕙蘭。
然而,一想到蕙蘭的叮嚀和她的處境,便極力克製自己。
那天,尚在離宮的欣貴人中毒昏迷,他也是借故推托,拜托蘇太醫前去的。
今日,他路過禦花園,遠遠地望見蕙蘭,竟不由自主地跟了過來。
而她後來去了翊坤宮,聽聞甚得皇後賞識。此外,張玉容臨終前,深夜敲牆喚醒妾身,將當年的來龍去脈講述一遍。也算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然時過境遷,那封書信已毀,張玉容又身負死罪,即便她出麵指證皇後,亦如三皇子之事,無人置信!”
蕙蘭歎息一聲,深思熟慮後,凝視杜氏,果決道:“而今之計,唯有如實相告!”
杜青芙駭然:“如實相告?豈不是欺君之罪……”
蕙蘭平心靜氣,為杜青芙剖析利弊:“你此刻之欺君,並未傷人害命,至多受責受罰,不至死罪。況且,你之事,皇上心中有數,知你當年或蒙冤屈,本就有放你之意……若如你所言,我等聯手誣陷皇後,萬一皇上查出真相,屆時,後果不堪設想!”
言及此處,蕙蘭心中亦不禁戰栗。 “至於我自己,昨夜那句話,皇上定然已生疑。 那我,是否也應幹脆主動交代?言明我冒姐入宮,實乃迫不得已。”
此念一出,蕙蘭驚出一身冷汗,其情形,較杜青芙更為嚴重。
“此舉涉及姐姐不辭而別,涉及姐姐與章威之私情私奔,亦涉及我爹娘,乃至整個鄧家。 一言有失,或可設法彌補,然實情一旦說出,雷霆之怒下,恐是萬劫不複。”
沉默中,杜青芙抬頭,一臉莊重冷靜:“那好,妾身聽梅妃娘娘的……事已至此,就賭這一把,最壞之結果,無非重回離宮!”
蕙蘭頷首,起身道:“本宮這便去回皇上,你且放心,本宮定當竭力為你求情!”
她行至正殿門前,杜青芙忽然喚住她:“梅妃娘娘,妾身有一事不解,欲請教於你!”
蕙蘭回首,疑惑地望著她。
杜青芙字斟句酌地問道:“你與章將軍,是否當真分開了?否則,昨日你們既已會麵,又私聊數句,怎未提及六月十五夜妾身撞見之事?”
蕙蘭微微一笑,語氣堅定:“本宮已然言明,你定然是看花了眼。六月十五,與章威私會之人,並非本宮。至於他究竟與誰相會,本宮毫無興致知曉……本宮昨日遇他,不過是隨口寒暄罷了。”
杜青芙麵露驚愕,喃喃自語:“莫非,當真是妾身認錯了人?以梅妃娘娘的睿智聰穎,斷不至於愚蠢到與戍守邊疆的將軍有私情,隻是那月光下,妾身瞧得真切……”
蕙蘭不再理睬,轉身步出清音閣。
她顧不得再去思量章威、姐姐,亦顧不得自己心中的紛亂如麻。
此刻,她的全部心神,皆係於待會兒見到慕容複時,該如何解釋,方可保杜青芙無虞,不至令她重返離宮。
蕙蘭立於崇明殿門口,靜默片刻,深吸一口氣,方才平複心緒,鼓足勇氣踏入殿內。
此時,慕容複著一身便裝,正坐於幾案前讀書,見蕙蘭進來,抬頭微笑,隨口問道:“此時前來,可是杜氏之事有了線索?”
蕙蘭目不轉睛地凝視著慕容複,緩緩開口道:“皇上,妾身如實相告,望您莫要動怒……莫要責怪杜氏,她著實可憐。前段時日,您命妾身重查當年之事,雖未有確鑿證據,但妾身基本可以斷定,她的確是受了冤屈,中了……他人的詭計!”
慕容複神色凝重地問道:“生氣?朕為何生氣?”
蕙蘭艱難地答道:“杜氏……無人意欲加害於她,隻是她想踏出離宮,故而自己……陛下,念在她受苦多年的情分上,莫再讓她重返離宮了!”
慕容複緊緊地凝視著蕙蘭。少頃,他起身,看著蕙蘭緊繃的麵容,笑道:“你如此緊張所為何事?朕若要動怒,今日一早便可治她的欺君之罪,又豈會放她出宮?”
蕙蘭張大嘴巴,驚愕地看著慕容複,磕磕絆絆地問道:“啊,陛下,您……您都知曉了?”
慕容複起身,並未回答蕙蘭的問題,而是肅然道:“你們倒是誠實,朕原本以為……”
他止住話頭,蕙蘭沉默片刻,雖聽出他言外之意,仍忍不住追問:“陛下,您……您是如何得知的?”
慕容複立於窗前,低頭看了蕙蘭一眼,緩緩斂去笑容:“朕曾一時糊塗,以為後宮女子無非是爭風吃醋,掀不起多大風浪。然而,朕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朕的三皇子……讓朕徹底明白,女人狠起來,或許比男人更甚。
有如此慘痛的教訓在前,朕豈敢再掉以輕心?這後宮,早已烏煙瘴氣,朕必須狠下心腸,大力整頓一番了。
諸多事宜,朕若想管,又有何事能逃過朕的雙眼?就如杜氏的這等小伎倆……她身處離宮,連迷藥和白綾都是收買門口侍衛所得,朕怎能不知?”
蕙蘭的心猛地一跳,險些跳出嗓子眼,“陛下,他竟然早已知情,從一開始就知情……既然他什麽都知道,為何還放杜青芙出宮?又為何親自指定我去查問杜青芙?”
仿若洞悉了蕙蘭心中所惑,慕容複語氣平緩下來:“朕本有所憂,憂你與皇後芥蒂深厚,是否會借此生事……你並未如此,朕果然未看錯你!
此前你曾向朕立誓,言你永不為地位利益,為一己私欲而害人,而今觀之,你確實踐行了。朕望你能恒久保持此善良磊落,朕之後宮,需你這般女子!”
蕙蘭怔怔地望著慕容複,方知皇上竟是在試探自己。
她心中後怕不已,幸得自己果斷決然,堅持如實相告。否則,若聽了杜青芙之言,隱瞞真相,將一切歸咎於皇後,那便真的萬劫不複了。且敗露事小,失信於皇上事大。
蕙蘭定定地看著慕容複,不由又想起昨晚的無心之過。如此睿智從容的他,定然洞悉當時的破綻。
她想尋個由頭解釋幾句,又恐弄巧成拙。
正遲疑間,隻聽慕容複道:“罷了,你也不必憂心,杜氏之事,朕會斟酌考量。就目前來看,她應是受了冤屈,朕會令人暗中調查清楚!”
蕙蘭聽他絲毫未提昨晚之事,便也將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慕容複又囑咐蕙蘭道:“至於你今日所查之真相,你我知曉便可,莫要外傳……若有人問起,就說杜氏之事,凶手未留痕跡,你亦查無所獲,朕另派他人負責查問了!”
蕙蘭點點頭,明白慕容複有意隱瞞,欲為杜青芙開脫,頓覺輕鬆不少。
慕容複凝視著蕙蘭,忽地笑出聲:“來時如臨大敵,此刻卻如此鬆弛,看來朕的處置,正合你意啊……你倒是豁達,杜青芙亦曾是朕的嬪妃,她若出宮,豈不分走你的寵愛?”
蕙蘭挺直身軀站立須臾,才輕聲道:“陛下乃天下之主,自當廣施恩澤,臣妾能侍奉陛下已是萬幸,豈敢有過多奢望!”
慕容複走到蕙蘭身旁,輕撫她的秀發,無聲歎息:“終有一日,你會知曉,你的所有心願,於朕而言,皆非奢望!”
三日之後,慕容複突然頒布詔令,冊封杜青芙為欣貴人。
彼時乃清晨,眾嬪妃正在翊坤宮向皇後請安,言若匆匆走入,向皇後稟報路德海前往清音閣宣旨之事。聞此消息,眾人皆驚。
眾嬪妃皆知杜青芙當年因何獲罪,如今竟能獲陛下赦免,不僅出宮還被冊封貴人。著實令人驚訝。
皇後坐在鳳椅上,兀自震驚,尚未回過神來,安嬪率先怒聲道:“陛下這是怎麽了?杜氏此等不守婦道之人,早該處死……皇後娘娘,您必須阻止啊!”
皇後未理會安嬪,轉頭冷冷問蕙蘭:“梅妃,杜青芙被害之事,陛下命你調查,可有結果了?”
蕙蘭語氣平靜道:“臣妾愚笨,至今未查出真相,已回稟陛下,陛下說會另派人查……或許查出了什麽內情,覺得她受了委屈,想要補償吧!”
皇後目光倏地銳利起來,她深深地看了蕙蘭一眼,起身道:“罷了,由她去吧……今乃初五,你們隨本宮一同,前去給太後請安吧!”
待眾人至慈寧宮時,太後正與二皇子用早膳。
太後的早膳頗為樸素,白米粥,佐以幾碟小菜和點心。太後邊喝粥,邊親自為二皇子夾了幾塊“梅花白玉”,祖孫二人,看似其樂融融。
二皇子見蕙蘭入內,先是驚喜地叫了一聲:“梅娘娘……”似又意識到不妥,旋即起身,行禮如儀:“兒臣給母後請安,給諸位娘娘請安!”
蕙蘭看著他乖巧拘謹的模樣,心中百感交集。
皇後諂諛道:“廷兒至母後處未久,不僅氣色更佳,亦更知禮數了。足見母後最擅訓導孩子,臣妾亦欲將熙兒送至您處!”
太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緩緩道:“廷兒失去親娘,甚是可憐,故哀家將他留在身邊。熙兒有皇後你這生母悉心照料,無需哀家費心……皇帝後嗣凋零,如今僅餘熙兒與廷兒,熙兒又……故而,哀家照顧廷兒,乃義不容辭,萬不可使此子再有閃失!”
皇後本是客套之辭,不想太後如此回應,臉色登時變得難看,訕訕道:“母後勿憂,後宮諸姐妹年輕,皇上子嗣定會興旺……適才聽聞皇上又封了欣貴人!”
言罷,她不動聲色地看了安嬪一眼。
安嬪即刻會意,跪下道:“太後,恕臣妾多嘴,臣妾以為,杜氏之品行操守,實不宜再侍奉皇上……”
安嬪話未言罷,太後厲色打斷:“罷了!後宮女子,皆由皇上喜好而定,全憑他個人心意。哀家年老,無心過問此類瑣事,更不願討此嫌惡……如今,哀家心思皆係於廷兒身上。待將廷兒撫養長大,百年之後,到了黃泉之下,也算對先帝有了交代!”
太後言罷,目光柔和地落在二皇子身上,滿是慈愛與期冀。
蕙蘭冷眼觀之,隻見皇後與安嬪相視一眼,麵上皆露隱憂與陰險之色。
年後,天氣漸暖。
杜青芙封貴人之事,曾引起一時喧囂。
然此後,皇上並未寵幸於她,甚至未曾踏入清音閣半步。初時議論紛擾,而後宮中表麵複歸平靜。
杜青芙本人,倒也不以為意,她與眾嬪妃一同,每日對皇後晨昏定省,低眉順眼,態度謙恭,一時讓皇後無從指責。
那日,眾嬪妃請安後出了翊坤宮。
蕙蘭見初春陽光融融,一時興起,便約婉嬪改道走禦花園。
禦花園已有春日之景,遠望湖邊柳樹,已泛新綠,於微風中輕舞嫩枝,令人心悅。
二人正徐行,忽聞一聲稚嫩呼喊:“梅娘娘!”
蕙蘭回首,竟是二皇子。
他飛奔而來,身後跟著兩名機靈宮女,邊追邊小聲道:“二皇子,慢些,小心摔倒!”
蕙蘭趕忙迎上前去,二皇子氣喘籲籲地跑到她麵前,稍作喘息,撅起嘴,半是認真半是撒嬌地說道:“梅娘娘也不來看看兒臣,兒臣甚是想念,一直想去醉心殿尋您,可皇祖母不允!”
蕙蘭俯身摸摸二皇子的小臉,柔聲說道:“梅娘娘也甚是想念廷兒……廷兒這是要去尚書齋嗎?”
二皇子一臉鄭重地回答:“嗯,今日父皇還要檢查兒臣的功課呢!”
聽他如此說,蕙蘭迅速站起身,將他的小手放在掌心握了一下,囑咐道:“那廷兒快些去吧,遲了,師傅該責罰你了!”
二皇子乖乖點頭,道了聲“梅娘娘再見”,走了幾步,卻又回身,有些靦腆有些難為情地說:“梅娘娘,兒臣想吃您做的棗泥酥餅!”
蕙蘭微微一怔,走過去刮了一下他的鼻子,笑著說:“那梅娘娘回去便做,黃昏時分,梅娘娘帶過來,在此等你放學,如此你便可吃到!”
二皇子高興地應著,一蹦一跳地朝尚書齋的方向走去。
蕙蘭微笑著,看著二皇子漸行漸遠。那小小少年的背影,恰似初春的小樹苗,挺拔而昂揚。
身邊的婉嬪,忽然向後看了一眼,驚叫道:“咦,溫太醫?”
蕙蘭嚇了一跳,猛地轉過身,這才發覺溫秋實不知何時已走到了她們身後,正靜靜地凝視著蕙蘭。
溫秋實自那日知曉實情之後,終日渴望見到蕙蘭。
然而,一想到蕙蘭的叮嚀和她的處境,便極力克製自己。
那天,尚在離宮的欣貴人中毒昏迷,他也是借故推托,拜托蘇太醫前去的。
今日,他路過禦花園,遠遠地望見蕙蘭,竟不由自主地跟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