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嬪被二侍衛押入,知大勢已去,不複辯解,惟沉默跪地。
慕容複怒視之,沉痛曰:“汝這毒婦,豈知失衡兒後,朕之痛......汝竟又欲害廷兒......”
安嬪先麵無表情,忽而,如觸發機關,淚如雨下,淒叫曰:“皇上,臣妾之子,為張玉榮所害,臣妾豈能坐視她之子好好在世,猶為太後撫養,珍視無比......將來,他若繼承江山,張玉榮為其生母,必追封為太後,臣妾如何能咽此氣?”
慕容複麵沉似水,定視安嬪,不語。
良久,方沉聲道:“朕已寬容汝多次,再不容汝放肆......汝一而再再而三地害人,上次因疑梅妃,下毒欲害之,卻險令婉嬪與淺檸喪命,朕罰汝,念及汝喪子之痛,不忍苛責,複放汝出。
沒想到,你依然不思悔改,變本加厲……縱然張玉榮害死衡兒,可廷兒何辜,他不過是個剛剛七歲的孩子,他又有什麽錯?你這樣是非不分,凶殘惡毒,和張玉榮又有什麽兩樣……來人,把安嬪關進離宮,等候發落!”
安嬪這時候才驟然醒悟一般,哭叫著喊道:“皇後娘娘,皇後娘娘,您一定要救臣妾……”
皇後嫌惡地皺眉,擺手道:“自作孽,不可活,你竟敢殘害皇嗣,本宮縱然心軟,又如何能救你!”
慕容複突然轉身,目光如同打磨鋒利的冰針一般,直射向皇後。 他嘴裏,冷冷道:“皇後,你可知罪?”
皇後一顫,速跪而下:“臣妾為六宮之主,未能洞悉安嬪之惡毒用意,致二皇子身涉險境,幾近喪命,委實失職。望陛下降罪,臣妾,願受責罰!”
慕容複冷笑一聲,淡然道:“你倒是懂得避重就輕,你之罪孽,豈止失職如此簡單!”
皇後稍愣,頷首低眉道:“臣妾不明陛下之意!”
慕容複緊盯著皇後,語勢驟厲:“你不明?那朕問你,自安嬪出宮後,你便與她格外親昵,那你可知,她為何會突對廷兒起殺心?
安嬪平素看似張揚,實則心思單純,怎會考慮如此長遠?連將來廷兒繼位,張玉榮將被追封為太後之事,都能想到。
這些話,是否是你在她耳畔所說?一如當初你在張玉榮耳邊所言,三皇子聰穎,朕欲立他為太子一般?”
慕容複之語,令跪地之皇後,如不堪重負般,身軀微晃,幾欲跌倒。
言若趕忙扶住她,低聲而急切地問道:“娘娘,您可安好?”
皇後衝言若擺擺手,慢慢立起身子。
夜幕已然降臨,這間深藏於禦花園的小屋,靜謐得令人心悸。
窗外,風聲如泣,玉蘭樹的枝條搖晃不定,在窗紙上投下斑駁而雜亂的影子。萬籟俱寂中,偶爾傳來蠟燭燃燒時,燭芯爆裂的細微聲響。
蕙蘭凝視著慕容複,目光中滿是難以言喻的驚喜與欽佩。
她心想,“看來,皇上對皇後的真實麵目並非一無所知。對於張玉榮臨終前的那番話,他並未置若罔聞,而是銘記於心,並逐漸心生疑慮。”
皇後忽地淒然一笑,語氣悲涼:“臣妾未曾料到,皇上竟會聽信這些無稽之談。臣妾記得梅妃曾言,她無此能耐,僅憑隻言片語,便能唆使張玉榮行凶殺人。
而皇上,卻堅信臣妾有這般本事。在皇上耳邊吹吹風,就能讓張玉榮與安嬪接連殘害皇嗣。
且退一步講,即便臣妾言語有失,曾言及不當之言,論其行而不論其心,臣妾又何過之有?臣妾既沒有害人,更沒有威逼她們去害人,那些毒藥,也不是臣妾遞到她們手裏的,是她們自己起了惡念,與臣妾何幹?”
她抬起頭,看著不知何時走到蕙蘭身邊的慕容複,幽幽地歎息道:“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皇上的指責,無非是討厭臣妾,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罷了!”
慕容複的唇角,含了一縷冰冷又篤定的笑意:“好一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引用梅妃的話,是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嗎?
皇後是不是忘了?梅妃之所以說那句話,是因為你當時一口咬定,張玉榮臨終前暗殺你,是被梅妃指使。但是後來,欣貴人身邊的宮女杏雨,已經證明,你是在誣陷她。
你讓梅妃喝避子湯藥,一次次栽贓陷害她,這難道都不是罪?
朕再問你,今日既非年節,亦非特殊之日,你緣何整日守於慈安殿誦經?”
皇後麵色驟變,僵在原地。
慕容複目光如炬,緊緊鎖住皇後欲躲閃之目光:“若朕所料不錯,你早知安嬪欲對廷兒下手,故而妄圖置身事外,對否?”
皇後凝視皇上,嘴唇顫動,沉默不語。
此時,路德海推門而入,低語道:“啟稟皇上,翊坤宮宮女求見,言大皇子腿疼難忍,哭鬧不止……”
言若雙膝跪地,移至慕容複跟前,叩頭泣言:“皇上,皇後娘娘每夜皆親自為大皇子按摩雙腿,方可緩解其疼痛,使之安然入睡……”
慕容複移開目光,望向窗外漆黑之夜,語氣凝重:“皇後,你應知曉,朕欲證實猜想,輕而易舉……然朕仍顧念熙兒,不願趕盡殺絕……
你且回去,你既喜誦經,自明日起,便每日於慈安殿誦經三個時辰,跪在神明前,好好反思自省,身為皇後,是否問心無愧?”
皇後臉色慘白如紙,起身時身體顫抖。言若扶著她,艱難地走向門口。
慕容複注視皇後背影,聲音低沉而決絕:“熙兒雖為嫡子,但資質平庸,身有殘缺,難堪大任……你趁早斷了此念,勿再枉費心機!”
皇後如遭重擊,呆立原地。須臾,才挺直脊背,緩緩邁出門檻。
屋內,再度陷入沉寂。
太後於暖榻上久坐,沉默不語,忽而長歎:“想來,哀家確已年邁,老眼昏花,竟難辨人心了!”
她行至蕙蘭跟前,拉起她的手,輕拍數下,和顏悅色道:“梅妃,哀家誤會你了……不過,廷兒,仍留於慈寧宮吧,你若想他,可隨時前來探望……並非哀家信不過你,你尚年輕,皇帝又寵你,子嗣之事,指日可待!”
蕙蘭麵色微紅,尚未言語,便聞慕容複笑言:“借母後吉言,兒臣亦有所盼!”
太後亦忍俊不禁:“你身旁有梅妃如此貼心人,哀家也為你歡喜,隻是……”
她斂起笑容,肅然道:“皇後那邊,你今夜已然警告責罰。她畢竟是皇後,無確鑿證據,莫行過絕之事,以免失了人心!”
慕容複神色凝重,點頭應道:“母後放心,兒臣自有分寸!”
太後與數名宮女一同,帶著早已昏昏欲睡的二皇子,起駕回慈寧宮。
蕙蘭與慕容複立於門口,目送太後一行人離去。慕容複攬過蕙蘭的腰,將她輕輕摟入懷中,柔聲說:“朕要謝你對廷兒的一片心意……”
蕙蘭正欲開口,慕容複突然在她臉頰上輕吻一下:“今夜隨朕回崇明殿……”說罷,親昵地貼近她的耳畔,低聲道:“朕要好好為你壓驚!”
蕙蘭羞得麵紅耳赤,下意識向屋裏望去。
這一望,讓她不禁驚恐高呼:“皇上!”
原來,溫秋實並未離開。此刻,他正動作遲緩呆滯地,從牆角處緩緩站直身軀。
他的目光,飽含深情與痛楚,直勾勾地盯著蕙蘭和慕容複相擁的身影,那張英俊的麵龐,蒼白如霜。
瞬間,蕙蘭心如刀絞,痛不欲生。
讓溫秋實目睹她與慕容複親昵的這一幕,於他們二人而言,皆是極為殘忍之事。
慕容複回過頭,仿若剛剛察覺到溫秋實,雲淡風輕地說道:“溫太醫還在?你也退下吧,早些歇息!”
溫秋實木然應了一聲,腳步沉重地走來。仿佛曆經萬年,他才從蕙蘭和慕容複身旁,緩緩走過。
這一刻,即便在慕容複麵前,蕙蘭亦無法再掩飾自己的情感。
她呆呆地望著溫秋實,望著他那沉重而瘦削的背影,跨過門檻,漸漸消失在禦花園漆黑的夜色中。
慕容複似乎毫無察覺,隻是更加用力地握緊蕙蘭的手,輕聲說道:“咱們也走吧……路德海,起駕回崇明殿!”
那一夜,躺在崇明殿寬敞的禦榻上,依偎在慕容複溫暖的懷抱中,蕙蘭隻覺心煩意亂。
按理說,她已熬過最艱難的時期,在後宮站穩了腳跟。
即便皇後尚未徹底被扳倒,但皇上顯然洞悉了她往日的偽裝,不過是看在大皇子的份上,對她網開一麵。
令蕙蘭心神不寧的,是溫秋實。
蕙蘭實在不忍看到他孤苦伶仃,想到自己明明活著,卻無法與他相守,便深感愧疚與痛苦。
雖然蕙蘭深知這一切並非她的過錯,但她仍舊覺得,若自己過得幸福順遂,便是對他的背叛。
那一夜,蕙蘭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慕容複似有所察,然並未詢問蕙蘭,亦未與之行親密之事,僅是將她擁入懷中,輕歎一聲,低聲道:“朕知你倦了,好生歇息吧!”
未幾,蕙蘭忽聞他輕聲呢喃:“朕不會讓你悔恨……”
心跳驟然加速,蕙蘭幾近窒息。她徐徐望去,卻見慕容複雙目微閉,已輕起鼾聲。
蕙蘭鬆了口氣,原來他隻是在夢囈!
不知何時,蕙蘭已然入眠,直至天明方醒。
她起身,慕容複早已上朝離去。
思冰與思菱入室,侍奉她洗漱更衣。
蕙蘭念及慕容複即將下朝歸來,不知為何,竟心生懼意。待收拾妥當,她便吩咐思冰和思菱道:“回醉心殿吧!”
鬼使神差地,蕙蘭依舊選擇了禦花園那條路。
她雖心存奢望,能再遇溫秋實,然而,當她在楊柳依依的湖邊,遠遠望見那玉立卻孤寂的身影時,仍不禁一驚。
溫秋實早早上朝,處理完事務,便來到禦花園的湖邊。
他見蕙蘭到來,便步履匆匆地迎麵走來——顯然是特意在此等候。
溫秋實走到蕙蘭麵前,一臉嚴肅地說道:“微臣有急事,欲單獨與梅妃娘娘商談!”
蕙蘭一怔,示意思冰思菱去前麵的亭子等她。
她心中驀地升起一絲恐懼,唯恐溫秋實昨夜受了刺激,會有過激之舉。
昨晚,回到家中,溫秋實也是徹夜難眠,思前想後,他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
淩晨,他索性起床,來到書房,斟酌再三,寫了三封信。天亮後,找府內可靠小廝一一送出,而後,便入了宮。
溫秋實竭力自持,外表彬彬有禮,與蕙蘭保持著適度的距離,低聲道:“欲尋得皇後罪證,亦非難事……棠梨宮搜出之馬錢子,應是皇後賜予安嬪的!”
蕙蘭驚異地凝視著他,他亦目光如炬地直視蕙蘭,輕聲卻清晰地言道:“蘭兒,宮中歲月艱難,你務必珍重……此乃我首次,亦是最後一次相助於你!”
溫秋實的這聲“蘭兒”,霎時令蕙蘭淚眼朦朧。
然而,此地乃禦花園,行人往來頻繁。
蕙蘭隻得強作笑顏,高聲說道:“多謝溫太醫……溫太醫此去何處呢?”
溫秋實也恢複了往日的恭敬之態,答道:“微臣欲往崇明殿!”
蕙蘭大驚,失聲問道:“崇明殿?莫非皇上有恙?”
溫秋實微微一怔,溫柔地對蕙蘭笑道:“皇上龍體安康,梅妃無需擔憂,微臣隻是有事需向皇上稟報!”
蕙蘭鬆了口氣,尚未及問溫秋實求見皇上所為何事,他便已對蕙蘭躬身行禮,如一陣風般離去。
溫秋實強忍著淚水,看似輕鬆地轉身,實則已用盡全身力氣。
回家後,他還需與父母交談一番,盡力說服二老。
初春略帶寒意的風掀起溫秋實的衣衫,相比昨夜,今日的溫秋實,似乎又找回了久違的堅定與灑脫。
蕙蘭目送他的背影遠去,忽地意識到他所說的“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幫你了”……何意?
她轉念一想,溫秋實或許是在告知自己,他向來淡泊公正,一心隻想治病救人,日後不會再卷入後宮的爾虞我詐。
其實無需他言,蕙蘭也絕不會再讓他陷入風波。自己已然負了他,又怎能讓他助自己在宮中爭權奪利,鞏固地位呢?
慕容複怒視之,沉痛曰:“汝這毒婦,豈知失衡兒後,朕之痛......汝竟又欲害廷兒......”
安嬪先麵無表情,忽而,如觸發機關,淚如雨下,淒叫曰:“皇上,臣妾之子,為張玉榮所害,臣妾豈能坐視她之子好好在世,猶為太後撫養,珍視無比......將來,他若繼承江山,張玉榮為其生母,必追封為太後,臣妾如何能咽此氣?”
慕容複麵沉似水,定視安嬪,不語。
良久,方沉聲道:“朕已寬容汝多次,再不容汝放肆......汝一而再再而三地害人,上次因疑梅妃,下毒欲害之,卻險令婉嬪與淺檸喪命,朕罰汝,念及汝喪子之痛,不忍苛責,複放汝出。
沒想到,你依然不思悔改,變本加厲……縱然張玉榮害死衡兒,可廷兒何辜,他不過是個剛剛七歲的孩子,他又有什麽錯?你這樣是非不分,凶殘惡毒,和張玉榮又有什麽兩樣……來人,把安嬪關進離宮,等候發落!”
安嬪這時候才驟然醒悟一般,哭叫著喊道:“皇後娘娘,皇後娘娘,您一定要救臣妾……”
皇後嫌惡地皺眉,擺手道:“自作孽,不可活,你竟敢殘害皇嗣,本宮縱然心軟,又如何能救你!”
慕容複突然轉身,目光如同打磨鋒利的冰針一般,直射向皇後。 他嘴裏,冷冷道:“皇後,你可知罪?”
皇後一顫,速跪而下:“臣妾為六宮之主,未能洞悉安嬪之惡毒用意,致二皇子身涉險境,幾近喪命,委實失職。望陛下降罪,臣妾,願受責罰!”
慕容複冷笑一聲,淡然道:“你倒是懂得避重就輕,你之罪孽,豈止失職如此簡單!”
皇後稍愣,頷首低眉道:“臣妾不明陛下之意!”
慕容複緊盯著皇後,語勢驟厲:“你不明?那朕問你,自安嬪出宮後,你便與她格外親昵,那你可知,她為何會突對廷兒起殺心?
安嬪平素看似張揚,實則心思單純,怎會考慮如此長遠?連將來廷兒繼位,張玉榮將被追封為太後之事,都能想到。
這些話,是否是你在她耳畔所說?一如當初你在張玉榮耳邊所言,三皇子聰穎,朕欲立他為太子一般?”
慕容複之語,令跪地之皇後,如不堪重負般,身軀微晃,幾欲跌倒。
言若趕忙扶住她,低聲而急切地問道:“娘娘,您可安好?”
皇後衝言若擺擺手,慢慢立起身子。
夜幕已然降臨,這間深藏於禦花園的小屋,靜謐得令人心悸。
窗外,風聲如泣,玉蘭樹的枝條搖晃不定,在窗紙上投下斑駁而雜亂的影子。萬籟俱寂中,偶爾傳來蠟燭燃燒時,燭芯爆裂的細微聲響。
蕙蘭凝視著慕容複,目光中滿是難以言喻的驚喜與欽佩。
她心想,“看來,皇上對皇後的真實麵目並非一無所知。對於張玉榮臨終前的那番話,他並未置若罔聞,而是銘記於心,並逐漸心生疑慮。”
皇後忽地淒然一笑,語氣悲涼:“臣妾未曾料到,皇上竟會聽信這些無稽之談。臣妾記得梅妃曾言,她無此能耐,僅憑隻言片語,便能唆使張玉榮行凶殺人。
而皇上,卻堅信臣妾有這般本事。在皇上耳邊吹吹風,就能讓張玉榮與安嬪接連殘害皇嗣。
且退一步講,即便臣妾言語有失,曾言及不當之言,論其行而不論其心,臣妾又何過之有?臣妾既沒有害人,更沒有威逼她們去害人,那些毒藥,也不是臣妾遞到她們手裏的,是她們自己起了惡念,與臣妾何幹?”
她抬起頭,看著不知何時走到蕙蘭身邊的慕容複,幽幽地歎息道:“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皇上的指責,無非是討厭臣妾,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罷了!”
慕容複的唇角,含了一縷冰冷又篤定的笑意:“好一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引用梅妃的話,是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嗎?
皇後是不是忘了?梅妃之所以說那句話,是因為你當時一口咬定,張玉榮臨終前暗殺你,是被梅妃指使。但是後來,欣貴人身邊的宮女杏雨,已經證明,你是在誣陷她。
你讓梅妃喝避子湯藥,一次次栽贓陷害她,這難道都不是罪?
朕再問你,今日既非年節,亦非特殊之日,你緣何整日守於慈安殿誦經?”
皇後麵色驟變,僵在原地。
慕容複目光如炬,緊緊鎖住皇後欲躲閃之目光:“若朕所料不錯,你早知安嬪欲對廷兒下手,故而妄圖置身事外,對否?”
皇後凝視皇上,嘴唇顫動,沉默不語。
此時,路德海推門而入,低語道:“啟稟皇上,翊坤宮宮女求見,言大皇子腿疼難忍,哭鬧不止……”
言若雙膝跪地,移至慕容複跟前,叩頭泣言:“皇上,皇後娘娘每夜皆親自為大皇子按摩雙腿,方可緩解其疼痛,使之安然入睡……”
慕容複移開目光,望向窗外漆黑之夜,語氣凝重:“皇後,你應知曉,朕欲證實猜想,輕而易舉……然朕仍顧念熙兒,不願趕盡殺絕……
你且回去,你既喜誦經,自明日起,便每日於慈安殿誦經三個時辰,跪在神明前,好好反思自省,身為皇後,是否問心無愧?”
皇後臉色慘白如紙,起身時身體顫抖。言若扶著她,艱難地走向門口。
慕容複注視皇後背影,聲音低沉而決絕:“熙兒雖為嫡子,但資質平庸,身有殘缺,難堪大任……你趁早斷了此念,勿再枉費心機!”
皇後如遭重擊,呆立原地。須臾,才挺直脊背,緩緩邁出門檻。
屋內,再度陷入沉寂。
太後於暖榻上久坐,沉默不語,忽而長歎:“想來,哀家確已年邁,老眼昏花,竟難辨人心了!”
她行至蕙蘭跟前,拉起她的手,輕拍數下,和顏悅色道:“梅妃,哀家誤會你了……不過,廷兒,仍留於慈寧宮吧,你若想他,可隨時前來探望……並非哀家信不過你,你尚年輕,皇帝又寵你,子嗣之事,指日可待!”
蕙蘭麵色微紅,尚未言語,便聞慕容複笑言:“借母後吉言,兒臣亦有所盼!”
太後亦忍俊不禁:“你身旁有梅妃如此貼心人,哀家也為你歡喜,隻是……”
她斂起笑容,肅然道:“皇後那邊,你今夜已然警告責罰。她畢竟是皇後,無確鑿證據,莫行過絕之事,以免失了人心!”
慕容複神色凝重,點頭應道:“母後放心,兒臣自有分寸!”
太後與數名宮女一同,帶著早已昏昏欲睡的二皇子,起駕回慈寧宮。
蕙蘭與慕容複立於門口,目送太後一行人離去。慕容複攬過蕙蘭的腰,將她輕輕摟入懷中,柔聲說:“朕要謝你對廷兒的一片心意……”
蕙蘭正欲開口,慕容複突然在她臉頰上輕吻一下:“今夜隨朕回崇明殿……”說罷,親昵地貼近她的耳畔,低聲道:“朕要好好為你壓驚!”
蕙蘭羞得麵紅耳赤,下意識向屋裏望去。
這一望,讓她不禁驚恐高呼:“皇上!”
原來,溫秋實並未離開。此刻,他正動作遲緩呆滯地,從牆角處緩緩站直身軀。
他的目光,飽含深情與痛楚,直勾勾地盯著蕙蘭和慕容複相擁的身影,那張英俊的麵龐,蒼白如霜。
瞬間,蕙蘭心如刀絞,痛不欲生。
讓溫秋實目睹她與慕容複親昵的這一幕,於他們二人而言,皆是極為殘忍之事。
慕容複回過頭,仿若剛剛察覺到溫秋實,雲淡風輕地說道:“溫太醫還在?你也退下吧,早些歇息!”
溫秋實木然應了一聲,腳步沉重地走來。仿佛曆經萬年,他才從蕙蘭和慕容複身旁,緩緩走過。
這一刻,即便在慕容複麵前,蕙蘭亦無法再掩飾自己的情感。
她呆呆地望著溫秋實,望著他那沉重而瘦削的背影,跨過門檻,漸漸消失在禦花園漆黑的夜色中。
慕容複似乎毫無察覺,隻是更加用力地握緊蕙蘭的手,輕聲說道:“咱們也走吧……路德海,起駕回崇明殿!”
那一夜,躺在崇明殿寬敞的禦榻上,依偎在慕容複溫暖的懷抱中,蕙蘭隻覺心煩意亂。
按理說,她已熬過最艱難的時期,在後宮站穩了腳跟。
即便皇後尚未徹底被扳倒,但皇上顯然洞悉了她往日的偽裝,不過是看在大皇子的份上,對她網開一麵。
令蕙蘭心神不寧的,是溫秋實。
蕙蘭實在不忍看到他孤苦伶仃,想到自己明明活著,卻無法與他相守,便深感愧疚與痛苦。
雖然蕙蘭深知這一切並非她的過錯,但她仍舊覺得,若自己過得幸福順遂,便是對他的背叛。
那一夜,蕙蘭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慕容複似有所察,然並未詢問蕙蘭,亦未與之行親密之事,僅是將她擁入懷中,輕歎一聲,低聲道:“朕知你倦了,好生歇息吧!”
未幾,蕙蘭忽聞他輕聲呢喃:“朕不會讓你悔恨……”
心跳驟然加速,蕙蘭幾近窒息。她徐徐望去,卻見慕容複雙目微閉,已輕起鼾聲。
蕙蘭鬆了口氣,原來他隻是在夢囈!
不知何時,蕙蘭已然入眠,直至天明方醒。
她起身,慕容複早已上朝離去。
思冰與思菱入室,侍奉她洗漱更衣。
蕙蘭念及慕容複即將下朝歸來,不知為何,竟心生懼意。待收拾妥當,她便吩咐思冰和思菱道:“回醉心殿吧!”
鬼使神差地,蕙蘭依舊選擇了禦花園那條路。
她雖心存奢望,能再遇溫秋實,然而,當她在楊柳依依的湖邊,遠遠望見那玉立卻孤寂的身影時,仍不禁一驚。
溫秋實早早上朝,處理完事務,便來到禦花園的湖邊。
他見蕙蘭到來,便步履匆匆地迎麵走來——顯然是特意在此等候。
溫秋實走到蕙蘭麵前,一臉嚴肅地說道:“微臣有急事,欲單獨與梅妃娘娘商談!”
蕙蘭一怔,示意思冰思菱去前麵的亭子等她。
她心中驀地升起一絲恐懼,唯恐溫秋實昨夜受了刺激,會有過激之舉。
昨晚,回到家中,溫秋實也是徹夜難眠,思前想後,他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
淩晨,他索性起床,來到書房,斟酌再三,寫了三封信。天亮後,找府內可靠小廝一一送出,而後,便入了宮。
溫秋實竭力自持,外表彬彬有禮,與蕙蘭保持著適度的距離,低聲道:“欲尋得皇後罪證,亦非難事……棠梨宮搜出之馬錢子,應是皇後賜予安嬪的!”
蕙蘭驚異地凝視著他,他亦目光如炬地直視蕙蘭,輕聲卻清晰地言道:“蘭兒,宮中歲月艱難,你務必珍重……此乃我首次,亦是最後一次相助於你!”
溫秋實的這聲“蘭兒”,霎時令蕙蘭淚眼朦朧。
然而,此地乃禦花園,行人往來頻繁。
蕙蘭隻得強作笑顏,高聲說道:“多謝溫太醫……溫太醫此去何處呢?”
溫秋實也恢複了往日的恭敬之態,答道:“微臣欲往崇明殿!”
蕙蘭大驚,失聲問道:“崇明殿?莫非皇上有恙?”
溫秋實微微一怔,溫柔地對蕙蘭笑道:“皇上龍體安康,梅妃無需擔憂,微臣隻是有事需向皇上稟報!”
蕙蘭鬆了口氣,尚未及問溫秋實求見皇上所為何事,他便已對蕙蘭躬身行禮,如一陣風般離去。
溫秋實強忍著淚水,看似輕鬆地轉身,實則已用盡全身力氣。
回家後,他還需與父母交談一番,盡力說服二老。
初春略帶寒意的風掀起溫秋實的衣衫,相比昨夜,今日的溫秋實,似乎又找回了久違的堅定與灑脫。
蕙蘭目送他的背影遠去,忽地意識到他所說的“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幫你了”……何意?
她轉念一想,溫秋實或許是在告知自己,他向來淡泊公正,一心隻想治病救人,日後不會再卷入後宮的爾虞我詐。
其實無需他言,蕙蘭也絕不會再讓他陷入風波。自己已然負了他,又怎能讓他助自己在宮中爭權奪利,鞏固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