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的西北角,停著鄧家的馬車。早在白日,蕙蘭就留意到,車座下有一卷繩子。
“想必是姐姐事先預備的。以防我醒來不乖順,可以讓娘和家丁將我捆縛起來。”
她走過去,拿起繩子,而後躲在馬車後麵,看著鄧夫人去往家丁們居住的廂房門口,喚出了領頭的張晉。
直至他們匆忙走出院子,蕙蘭才緩緩尾隨其後,再次登上樓,悄然來到鄧夫人居住的客房門前。
房門依舊緊閉,屋內傳來鄧蕙梅低沉而堅定的命令:“……你即刻帶人,連夜追趕二小姐,她必定朝著京城方向逃竄。此時辰難以雇到馬車,她應該走不遠!”
張晉深知事情緊迫,趕忙應了一聲,隨即有腳步聲朝門口走來。
鄧蕙梅狠厲的聲音,恰在此時,驟然響起:“張晉,追上二小姐後,無需再將她帶回,直接……將她除掉,動作利落些,不可留下蛛絲馬跡!”
蕙蘭不禁渾身一顫。
早在鄧蕙梅從西南歸來,向她提出換回身份時,她便預感到,姐妹倆終有生死相搏的一日。
客房內,傳來鄧夫人顫抖的聲音:“梅兒,不可……蘭兒可是你的親妹妹!”
鄧蕙梅冷笑道:“娘,事已至此,您就莫再心慈手軟。我與蘭兒,隻能留一人,這才是永絕後患之法。否則,隻要她尚存於世,必將後患無窮!”
鄧夫人泣不成聲,哽咽著說:“不要,蘭兒亦是娘的心頭肉……將她尋回,娘帶她去江南,再不令她歸來,留她一命吧!”
鄧蕙梅語氣激憤:“我亦想饒她性命,可您也瞧見了,以蕙兒的性子,她隻要活著,便不會善罷甘休。她能逃脫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您若不忍割舍她,遲早有一日,你、我、爹爹,乃至整個鄧家,都會被她所累。反正蘭兒在名義上已患麻風病,自焚而亡,您就當這是事實便好了。”
鄧夫人泣不成聲,口中喃喃道:“不,不可,不可……”
張晉亦沉聲道:“大小姐,小人也認為此舉不妥。國公爺上次表意已甚為明確,言二小姐於宮中根基已穩,萬不可再行更換。
而今之局麵,小人亦甚是惶恐……可帶人將二小姐追回,但小人萬萬不敢除掉二小姐。萬一國公爺追查下來,我等皆難以承擔!”
鄧蕙梅厲色嗬斥道:“什麽大小姐?本宮乃皇上欽封的梅妃,二小姐不過是冒名頂替本宮而已……怎地?本宮的話不好使,屆時國公爺怪罪下來,自有本宮擔著。再說了,隻要你不說,此事便可神不知鬼不覺地過去,爹爹又如何會知曉……還不快去!”
張晉長歎一聲,沉重的腳步聲響起,撲噠撲噠地向回廊走去。蕙蘭急忙藏身屏風之後,見劉泰沿著回廊走向樓梯,快步下樓而去。很快,外麵傳來急促的馬蹄聲,迅速遠去。
蕙蘭站起身來,呆呆地望著那扇緊閉的房門。
“門內,是我名義上的親人,生我養我的娘,和一母同胞的姐姐。如今,一個欲取我性命,另一個,明明幾句狠話便可阻止,卻隻知懦弱地哭泣。既如此,我還有何猶豫,又何必顧念親情。是時候反擊了!
晨間,我毫無防備,而姐姐有備而來,幾令我陷入絕境。此刻,我便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罷了。”
蕙蘭聽到鄧蕙梅向鄧夫人交代道:“我先回去了,出來太久,宮女和侍衛恐生疑竇……待張晉得手,此後,我們便無需畏懼了。明早,我可與娘同往江南,免你孤身一人,身旁連個侍奉的丫鬟都沒有。
鎖好門,睡時警醒些,此地人生地不熟,任何意外皆有可能發生。你也是,連蘭兒逃走都不知,險些釀成大禍。幸得思菱告知我你在此客棧……不過蘭兒逃走也好,她若在客棧,動手恐多有不便……好了好了,莫哭了,就當隻生了一個女兒!”
鄧蕙梅言罷,便向門口走去。
蕙蘭聽到她的腳步聲,屏住呼吸。她全身的血液,似乎也在瞬間凝滯。
門輕輕開啟。
在鄧蕙梅跨出門檻的瞬間,蕙蘭從黑暗中閃出,將早已備好的繩結,套在她的頸項上,順勢一拉。
鄧蕙梅猝不及防,登時被勒住。她又驚又懼地看著蕙蘭,竭力掙紮,繩套卻越勒越緊。
與此同時,蕙蘭迅速用繩子縛住她的手臂,壓低聲音道:“進去……不想被勒死,就別動!”
鄧蕙梅不敢違抗,任由蕙蘭推搡著,踉踉蹌蹌地向門內退去。
鄧夫人聽到聲響走來,頓時瞠目結舌:“蘭……蘭兒,你未逃走?天啊,你這是作甚?”
蕙蘭鎖好房門,用狠厲的語氣喝道:“不許出聲,若引來侍衛,皆死無葬身之地……別過來,敢過來我就勒死她!”
鄧夫人被蕙蘭的凶狠模樣嚇到,即刻沉默,如同看著陌生人一般,眼中滿是驚懼。
她眼睜睜地看著蕙蘭將鄧蕙梅緊緊捆綁起來,推到牆角處。
此時,鄧蕙梅突然低聲哭喊:“娘,快來救我!”
鄧夫人愣了一會兒,便如瘋了一般,迅速向鄧蕙梅衝去。
她撲到鄧蕙梅身後,手忙腳亂,企圖幫她解開繩索。
蕙蘭冷笑不止,母親果然心疼姐姐,見不得她受絲毫委屈。
趁鄧夫人全身緊貼鄧蕙蘭的時機,蕙蘭猛地一拉繩頭,將鄧夫人攔腰纏住。
鄧夫人似乎未曾料到蕙蘭會對她動手,驚愕地看著蕙蘭,竟然一動不動。
於是,蕙蘭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母親和姐姐,牢牢地捆在了一起。
鄧蕙梅色厲內荏地低聲喊道:“鄧蕙蘭,放開我和娘,否則我就叫人了,等侍衛過來,我們就同歸於盡吧……你究竟想做什麽?難道你要殺了我和娘嗎?你這樣做,難道不怕遭天譴嗎?”
鄧夫人先是驚慌地看著蕙蘭,隨後,便低聲抽泣,哭得傷心欲絕。
蕙蘭逼視著鄧蕙梅,冷酷地說道:“你如此喪盡天良,都不怕天譴?我又有何懼?不過你放心,我沒你那麽狠毒,不會要你的性命……
你和娘,就在這裏待著,等張晉回來。明日一早,你們就立刻啟程,按原計劃,讓娘送你去江南。
今日一別,此生恐難再相見。你莫要妄想以魚死網破相要挾。想當年,我實屬無奈,為保父母性命與鄧家安危,方才入宮。入宮一年有餘,我未曾做過傷天害理之事,且誕下四皇子,也算有功。即便日後真相大白,皇上治我欺君之罪,看在爍兒麵上,也會留我一命。
而你,姐姐,情形則大不相同。你與外臣私通,不僅有孕在身,還借機私奔。論罪,哪一條皆是死罪。更甚的是,你的奸夫章威,乃造反領兵之罪臣,皇上若知你與他有染,其震怒可想而知……你可知章威是如何死的?聽聞是淩遲處死的,”
蕙蘭伏在鄧蕙梅耳邊,輕聲說道,“而你,應知曉嬪妃與人私通,穢亂後宮,更是要處以極刑的……”
她看著鄧蕙梅愈發蒼白的麵容,狠狠地咬牙道:“其實,我本該如你一般,將你直接殺了,以絕後患。可是,念及你我乃親姐妹,同出一源,終究還是於心不忍……所以,此後餘生,若你安守江南,我保你平安度世。若再生事端,自尋死路,也隨你!”
言罷,蕙蘭不再看鄧蕙梅,而是將目光移至鄧夫人身上。
她悲哀地看著蕙蘭,依舊不停地哭泣,蕙蘭沉痛地說:“娘,你莫再哭泣了,每逢遇事,你隻是哭泣,卻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就如今日,你說你本不願讓姐姐與我互換身份,但她換了,你便也默認了;
適才,你反對姐姐加害於我,然她一意孤行,你便未作任何抗爭。正因你的懦弱、縱容與溺愛,才致姐姐變成如今這番模樣,成為一個自私任性、毫無擔當且隻會在家中耍橫的人,對自己的妹妹竟也如此心狠手辣,而麵對外人的脅迫,卻是膽小怯懦……”
蕙蘭話未說完,忽聞門口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她甚是詫異,“張晉怎會如此之快便回來了!”
一時心有遲疑,不知張晉見到眼前之狀,是否會聽從自己的命令。
但轉念又想,“張晉乃爹爹的心腹,上次在槐樹林,爹爹已說得極為清楚,他堅決不同意姐姐再入宮。況且,方才張晉也對姐姐的想法表示反對。若無意外,他理應會支持我的做法。
今夜,就將娘和姐姐這般捆著,以免她們再生事端。待到明日,我離開後,再讓張晉將姐姐和娘押解至江南。”
蕙蘭實在放心不下四皇子,故決定明日一早就直接回宮。
“至於我與皇上之間,並未確定要去江南。依我之見,他此番怪異之舉,定有其他緣由,或許已然察覺到了什麽。而這一切,唯有等我見到他,方能知曉。”
這般想著,蕙蘭便走過去打開了門。她頓時愣住了!門外,不止張晉一人。他的身旁,竟然站著一臉肅穆、風塵仆仆的鄧百川。
張晉與鄧百川見到屋內情景,皆是大驚失色。
蕙蘭言簡意賅地解釋道:“我並未逃走,一直藏身於客棧。隻是使了個調虎離山之計,待張晉離開後,便將娘和姐姐捆了起來!”
鄧百川的情緒這才稍稍平複。蕙蘭詫異問道:“爹爹,您緣何至此?”
他略作遲疑,方才開口,聲音略顯沙啞:“是張晉派人回去告知於我……”
原來,張晉見鄧蕙梅換了蕙蘭的衣裳回宮,心中焦急萬分。途中,他暗中派遣一名隨行小廝,折返回去向鄧百川稟報。
鄧夫人本欲派人回京向鄧百川報信,後見一路平安無事,便打消了此念。
接到消息的鄧百川,打聽到皇上帶著梅妃動身前往江南,驚慌之餘,選擇抄近道,馬不停蹄,終於在此時趕到津城。
適才,張晉派別家家丁去追蕙蘭,自己則守在岔路口,迎來了鄧百川,一同返回客棧。
此刻,鄧百川指著自己的夫人和女兒,怒發衝冠,徑直朝她們走去:“你們倆,行事荒唐至極……哪有你這樣當娘的?愚蠢!”
鄧百川從未如此訓斥過鄧夫人。鄧夫人又哭了起來,淚眼婆娑地看著鄧百川,抽抽搭搭道:“我……我也沒料到會如此……”
鄧百川打斷她的話,聲音低沉而感傷:“沒料到……你每次犯錯,皆是這般托詞。遙想當年,我窮困潦倒,你不嫌棄我,隨我從江南來至京城,吃盡苦頭……故而,念及昔日情分,我始終敬重你、愛護你,即便你在各方麵都並非稱職的當家主母,我也從未嫌棄過你。
孰料你竟如此糊塗,兩個女兒,皆是你的心頭肉。你卻不分青紅皂白,如此偏袒梅兒。明明是她有錯在先,你將她藏匿起來也罷了,竟然容忍她謀害蘭兒,助她重為梅妃。你……你實在令我心寒!”
言罷,鄧百川凝視鄧蕙梅,厲聲道:“且說你,犯下如此眾多過錯,本應千刀萬剮。爹爹念及父女情分,一而再,再而三地寬恕你。
你娘將你藏匿,欲送你去江南,爹爹其實早知此事,但佯裝不知,隻為給你留條生路,便也任她而去。豈料你膽大包天,竟存此等心思。今日,爹爹定然不再饒恕你!”
鄧蕙梅被繩索束縛,無法動彈,淚水滿臉,口中嗚咽悲泣:“爹爹,我當初實屬被逼無奈,走投無路,而今我已知錯,欲回頭,為何您不肯給我一個機會?”
鄧百川冷笑一聲:“你竟能問出此言,足見你何等愚鈍!我此生最後悔之事,便是當初未堅持己見,在你苦苦哀求下,心生憐憫,應允你入宮……梅兒,以你之品行和才智,能在宮中待上三年,實乃奇跡!”
話畢,鄧百川不再看鄧蕙梅,轉而注視蕙蘭:“蘭兒,你娘與你姐姐,犯下如此糊塗之事,該如何處置?皆由你定奪……爹爹,聽你的!”
蕙蘭歎息一聲,對鄧百川道:“她是我一母同胞的親姐姐,自幼相伴情分深厚,即便她犯下滔天罪過,我仍不忍取她性命,隻要她能保證此生留於江南,永不踏入京城半步,亦不再有非分之想,女兒……便可留她一命,至於娘,爹爹自行定奪吧,她現為國公夫人,爹爹萬不可再縱容她,任她如此昏聵無知!”
“想必是姐姐事先預備的。以防我醒來不乖順,可以讓娘和家丁將我捆縛起來。”
她走過去,拿起繩子,而後躲在馬車後麵,看著鄧夫人去往家丁們居住的廂房門口,喚出了領頭的張晉。
直至他們匆忙走出院子,蕙蘭才緩緩尾隨其後,再次登上樓,悄然來到鄧夫人居住的客房門前。
房門依舊緊閉,屋內傳來鄧蕙梅低沉而堅定的命令:“……你即刻帶人,連夜追趕二小姐,她必定朝著京城方向逃竄。此時辰難以雇到馬車,她應該走不遠!”
張晉深知事情緊迫,趕忙應了一聲,隨即有腳步聲朝門口走來。
鄧蕙梅狠厲的聲音,恰在此時,驟然響起:“張晉,追上二小姐後,無需再將她帶回,直接……將她除掉,動作利落些,不可留下蛛絲馬跡!”
蕙蘭不禁渾身一顫。
早在鄧蕙梅從西南歸來,向她提出換回身份時,她便預感到,姐妹倆終有生死相搏的一日。
客房內,傳來鄧夫人顫抖的聲音:“梅兒,不可……蘭兒可是你的親妹妹!”
鄧蕙梅冷笑道:“娘,事已至此,您就莫再心慈手軟。我與蘭兒,隻能留一人,這才是永絕後患之法。否則,隻要她尚存於世,必將後患無窮!”
鄧夫人泣不成聲,哽咽著說:“不要,蘭兒亦是娘的心頭肉……將她尋回,娘帶她去江南,再不令她歸來,留她一命吧!”
鄧蕙梅語氣激憤:“我亦想饒她性命,可您也瞧見了,以蕙兒的性子,她隻要活著,便不會善罷甘休。她能逃脫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您若不忍割舍她,遲早有一日,你、我、爹爹,乃至整個鄧家,都會被她所累。反正蘭兒在名義上已患麻風病,自焚而亡,您就當這是事實便好了。”
鄧夫人泣不成聲,口中喃喃道:“不,不可,不可……”
張晉亦沉聲道:“大小姐,小人也認為此舉不妥。國公爺上次表意已甚為明確,言二小姐於宮中根基已穩,萬不可再行更換。
而今之局麵,小人亦甚是惶恐……可帶人將二小姐追回,但小人萬萬不敢除掉二小姐。萬一國公爺追查下來,我等皆難以承擔!”
鄧蕙梅厲色嗬斥道:“什麽大小姐?本宮乃皇上欽封的梅妃,二小姐不過是冒名頂替本宮而已……怎地?本宮的話不好使,屆時國公爺怪罪下來,自有本宮擔著。再說了,隻要你不說,此事便可神不知鬼不覺地過去,爹爹又如何會知曉……還不快去!”
張晉長歎一聲,沉重的腳步聲響起,撲噠撲噠地向回廊走去。蕙蘭急忙藏身屏風之後,見劉泰沿著回廊走向樓梯,快步下樓而去。很快,外麵傳來急促的馬蹄聲,迅速遠去。
蕙蘭站起身來,呆呆地望著那扇緊閉的房門。
“門內,是我名義上的親人,生我養我的娘,和一母同胞的姐姐。如今,一個欲取我性命,另一個,明明幾句狠話便可阻止,卻隻知懦弱地哭泣。既如此,我還有何猶豫,又何必顧念親情。是時候反擊了!
晨間,我毫無防備,而姐姐有備而來,幾令我陷入絕境。此刻,我便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罷了。”
蕙蘭聽到鄧蕙梅向鄧夫人交代道:“我先回去了,出來太久,宮女和侍衛恐生疑竇……待張晉得手,此後,我們便無需畏懼了。明早,我可與娘同往江南,免你孤身一人,身旁連個侍奉的丫鬟都沒有。
鎖好門,睡時警醒些,此地人生地不熟,任何意外皆有可能發生。你也是,連蘭兒逃走都不知,險些釀成大禍。幸得思菱告知我你在此客棧……不過蘭兒逃走也好,她若在客棧,動手恐多有不便……好了好了,莫哭了,就當隻生了一個女兒!”
鄧蕙梅言罷,便向門口走去。
蕙蘭聽到她的腳步聲,屏住呼吸。她全身的血液,似乎也在瞬間凝滯。
門輕輕開啟。
在鄧蕙梅跨出門檻的瞬間,蕙蘭從黑暗中閃出,將早已備好的繩結,套在她的頸項上,順勢一拉。
鄧蕙梅猝不及防,登時被勒住。她又驚又懼地看著蕙蘭,竭力掙紮,繩套卻越勒越緊。
與此同時,蕙蘭迅速用繩子縛住她的手臂,壓低聲音道:“進去……不想被勒死,就別動!”
鄧蕙梅不敢違抗,任由蕙蘭推搡著,踉踉蹌蹌地向門內退去。
鄧夫人聽到聲響走來,頓時瞠目結舌:“蘭……蘭兒,你未逃走?天啊,你這是作甚?”
蕙蘭鎖好房門,用狠厲的語氣喝道:“不許出聲,若引來侍衛,皆死無葬身之地……別過來,敢過來我就勒死她!”
鄧夫人被蕙蘭的凶狠模樣嚇到,即刻沉默,如同看著陌生人一般,眼中滿是驚懼。
她眼睜睜地看著蕙蘭將鄧蕙梅緊緊捆綁起來,推到牆角處。
此時,鄧蕙梅突然低聲哭喊:“娘,快來救我!”
鄧夫人愣了一會兒,便如瘋了一般,迅速向鄧蕙梅衝去。
她撲到鄧蕙梅身後,手忙腳亂,企圖幫她解開繩索。
蕙蘭冷笑不止,母親果然心疼姐姐,見不得她受絲毫委屈。
趁鄧夫人全身緊貼鄧蕙蘭的時機,蕙蘭猛地一拉繩頭,將鄧夫人攔腰纏住。
鄧夫人似乎未曾料到蕙蘭會對她動手,驚愕地看著蕙蘭,竟然一動不動。
於是,蕙蘭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母親和姐姐,牢牢地捆在了一起。
鄧蕙梅色厲內荏地低聲喊道:“鄧蕙蘭,放開我和娘,否則我就叫人了,等侍衛過來,我們就同歸於盡吧……你究竟想做什麽?難道你要殺了我和娘嗎?你這樣做,難道不怕遭天譴嗎?”
鄧夫人先是驚慌地看著蕙蘭,隨後,便低聲抽泣,哭得傷心欲絕。
蕙蘭逼視著鄧蕙梅,冷酷地說道:“你如此喪盡天良,都不怕天譴?我又有何懼?不過你放心,我沒你那麽狠毒,不會要你的性命……
你和娘,就在這裏待著,等張晉回來。明日一早,你們就立刻啟程,按原計劃,讓娘送你去江南。
今日一別,此生恐難再相見。你莫要妄想以魚死網破相要挾。想當年,我實屬無奈,為保父母性命與鄧家安危,方才入宮。入宮一年有餘,我未曾做過傷天害理之事,且誕下四皇子,也算有功。即便日後真相大白,皇上治我欺君之罪,看在爍兒麵上,也會留我一命。
而你,姐姐,情形則大不相同。你與外臣私通,不僅有孕在身,還借機私奔。論罪,哪一條皆是死罪。更甚的是,你的奸夫章威,乃造反領兵之罪臣,皇上若知你與他有染,其震怒可想而知……你可知章威是如何死的?聽聞是淩遲處死的,”
蕙蘭伏在鄧蕙梅耳邊,輕聲說道,“而你,應知曉嬪妃與人私通,穢亂後宮,更是要處以極刑的……”
她看著鄧蕙梅愈發蒼白的麵容,狠狠地咬牙道:“其實,我本該如你一般,將你直接殺了,以絕後患。可是,念及你我乃親姐妹,同出一源,終究還是於心不忍……所以,此後餘生,若你安守江南,我保你平安度世。若再生事端,自尋死路,也隨你!”
言罷,蕙蘭不再看鄧蕙梅,而是將目光移至鄧夫人身上。
她悲哀地看著蕙蘭,依舊不停地哭泣,蕙蘭沉痛地說:“娘,你莫再哭泣了,每逢遇事,你隻是哭泣,卻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就如今日,你說你本不願讓姐姐與我互換身份,但她換了,你便也默認了;
適才,你反對姐姐加害於我,然她一意孤行,你便未作任何抗爭。正因你的懦弱、縱容與溺愛,才致姐姐變成如今這番模樣,成為一個自私任性、毫無擔當且隻會在家中耍橫的人,對自己的妹妹竟也如此心狠手辣,而麵對外人的脅迫,卻是膽小怯懦……”
蕙蘭話未說完,忽聞門口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她甚是詫異,“張晉怎會如此之快便回來了!”
一時心有遲疑,不知張晉見到眼前之狀,是否會聽從自己的命令。
但轉念又想,“張晉乃爹爹的心腹,上次在槐樹林,爹爹已說得極為清楚,他堅決不同意姐姐再入宮。況且,方才張晉也對姐姐的想法表示反對。若無意外,他理應會支持我的做法。
今夜,就將娘和姐姐這般捆著,以免她們再生事端。待到明日,我離開後,再讓張晉將姐姐和娘押解至江南。”
蕙蘭實在放心不下四皇子,故決定明日一早就直接回宮。
“至於我與皇上之間,並未確定要去江南。依我之見,他此番怪異之舉,定有其他緣由,或許已然察覺到了什麽。而這一切,唯有等我見到他,方能知曉。”
這般想著,蕙蘭便走過去打開了門。她頓時愣住了!門外,不止張晉一人。他的身旁,竟然站著一臉肅穆、風塵仆仆的鄧百川。
張晉與鄧百川見到屋內情景,皆是大驚失色。
蕙蘭言簡意賅地解釋道:“我並未逃走,一直藏身於客棧。隻是使了個調虎離山之計,待張晉離開後,便將娘和姐姐捆了起來!”
鄧百川的情緒這才稍稍平複。蕙蘭詫異問道:“爹爹,您緣何至此?”
他略作遲疑,方才開口,聲音略顯沙啞:“是張晉派人回去告知於我……”
原來,張晉見鄧蕙梅換了蕙蘭的衣裳回宮,心中焦急萬分。途中,他暗中派遣一名隨行小廝,折返回去向鄧百川稟報。
鄧夫人本欲派人回京向鄧百川報信,後見一路平安無事,便打消了此念。
接到消息的鄧百川,打聽到皇上帶著梅妃動身前往江南,驚慌之餘,選擇抄近道,馬不停蹄,終於在此時趕到津城。
適才,張晉派別家家丁去追蕙蘭,自己則守在岔路口,迎來了鄧百川,一同返回客棧。
此刻,鄧百川指著自己的夫人和女兒,怒發衝冠,徑直朝她們走去:“你們倆,行事荒唐至極……哪有你這樣當娘的?愚蠢!”
鄧百川從未如此訓斥過鄧夫人。鄧夫人又哭了起來,淚眼婆娑地看著鄧百川,抽抽搭搭道:“我……我也沒料到會如此……”
鄧百川打斷她的話,聲音低沉而感傷:“沒料到……你每次犯錯,皆是這般托詞。遙想當年,我窮困潦倒,你不嫌棄我,隨我從江南來至京城,吃盡苦頭……故而,念及昔日情分,我始終敬重你、愛護你,即便你在各方麵都並非稱職的當家主母,我也從未嫌棄過你。
孰料你竟如此糊塗,兩個女兒,皆是你的心頭肉。你卻不分青紅皂白,如此偏袒梅兒。明明是她有錯在先,你將她藏匿起來也罷了,竟然容忍她謀害蘭兒,助她重為梅妃。你……你實在令我心寒!”
言罷,鄧百川凝視鄧蕙梅,厲聲道:“且說你,犯下如此眾多過錯,本應千刀萬剮。爹爹念及父女情分,一而再,再而三地寬恕你。
你娘將你藏匿,欲送你去江南,爹爹其實早知此事,但佯裝不知,隻為給你留條生路,便也任她而去。豈料你膽大包天,竟存此等心思。今日,爹爹定然不再饒恕你!”
鄧蕙梅被繩索束縛,無法動彈,淚水滿臉,口中嗚咽悲泣:“爹爹,我當初實屬被逼無奈,走投無路,而今我已知錯,欲回頭,為何您不肯給我一個機會?”
鄧百川冷笑一聲:“你竟能問出此言,足見你何等愚鈍!我此生最後悔之事,便是當初未堅持己見,在你苦苦哀求下,心生憐憫,應允你入宮……梅兒,以你之品行和才智,能在宮中待上三年,實乃奇跡!”
話畢,鄧百川不再看鄧蕙梅,轉而注視蕙蘭:“蘭兒,你娘與你姐姐,犯下如此糊塗之事,該如何處置?皆由你定奪……爹爹,聽你的!”
蕙蘭歎息一聲,對鄧百川道:“她是我一母同胞的親姐姐,自幼相伴情分深厚,即便她犯下滔天罪過,我仍不忍取她性命,隻要她能保證此生留於江南,永不踏入京城半步,亦不再有非分之想,女兒……便可留她一命,至於娘,爹爹自行定奪吧,她現為國公夫人,爹爹萬不可再縱容她,任她如此昏聵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