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安侯?端貴妃的父親?”蕙蘭瞪大眼睛,脫口而出。
慕容複點點頭。
蕙蘭遲疑片刻,忍不住說出了心中的疑惑:“那天在崇明殿的殿門口,臣妾遇見了榮威將軍,也看清了他隨身帶的兩個小廝,都不是高湛……這麽說……”
說到這兒,她還是停住了。
此事關係重大,太過震驚,實在難以說出口。
蕙蘭心中,卻在喃喃自語:“難道猜錯了?所有的一切,與榮威將軍林鴻飛無關,竟是端貴妃與父親寧安侯林正軒所為?”
慕容複似乎看穿了蕙蘭的心思,流露出幾分傷感和憤怒,沉聲道:“早在朕尚未封太子之際,寧安侯便一直追隨朕,可謂忠心耿耿……
這些年,朕對他信任有加,不僅賜予他爵位和權力,就連他的兒女,朕也都給予了厚待。林鴻飛身為榮威將軍,手握兵權;至於林樂瑤……”
他頓了頓,語氣堅定:“人心不足蛇吞象!”
無需再問!
慕容複的態度,已經再明顯不過。
高湛,果然是寧安侯的人,而這兩次事件的幕後主使,也都是寧安侯。
去年慕容複故意傳出自己在西南邊境被俘的消息時,端貴妃的父兄,都是堅定的“救皇派”。
尤其是端貴妃的父親,寧安侯林正軒,身為老臣,在朝堂上頗具威望。正是他,與蕙蘭的父親鄧百川聯手,才得以與護國公為首的“立新派”相抗衡。
如此看來,林正軒其實並無謀逆之心。
他此番看似狠辣的舉動,目的非常簡單,也非常明確。
無論是江上的暗殺,還是宮裏的刺殺,都隻是為了要蕙蘭的命。
除掉蕙蘭,除掉能和端貴妃爭奪後位的對手,讓女兒順利登上後位。
慕容複對林正軒父女的意圖心知肚明,若立端貴妃為後,便可徹底籠絡住寧安侯的心。
身為帝王,需權衡利弊,立端貴妃為後,乃是最為妥當之法。
然而,他並不願妥協,對林氏父女殘害蕙蘭的行為,他絕不姑息。
故而,剛才他毫不猶豫地收回了端貴妃掌管六宮事務的權力。
這也間接表明了他的態度,
“寧安侯和端貴妃,將會作何選擇?是在無望之下偃旗息鼓,還是在憤憤不平中瘋狂反撲?
而皇上如此行事,究竟會產生何種效果?是敲山震虎,對寧安侯和端貴妃形成威懾,還是適得其反,打草驚蛇,令他們孤注一擲?”
這般思索著,蕙蘭心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總覺得以他們的品性,定然不會善罷甘休。
或許在表麵的認命和短暫的蟄伏之後,很快便會掀起一場更為恐怖的血雨腥風。
“不知道寧安侯的意圖和舉動,身為兒女的林鴻飛和林念瑤,是否知曉?
聽皇上剛才的話語,榮威將軍林鴻飛,似乎並未參與其父與長妹的陰謀。
那天,我與林鴻飛在崇明殿門口的初次相遇,他也表現得頗為謙遜恭敬。當時因對他存有偏見,我原以為他是故作謙謙君子之態。如今想來,林鴻飛與父親林正軒,或許就是截然不同之人。”
慕容複見蕙蘭沉默不語,或許也猜到她心中所想,語氣深沉道:“你父親也快從江南歸來了,待他歸來後,朕會委以重任……至於林正軒,朕會適時敲打於他,若他就此罷手,朕念及往日情分,便不欲趕盡殺絕。否則……”
他止住話頭,不再多言,眼中卻流露出幾分殺伐之氣。
片刻後,他又咬牙切齒道:“多少人,便是敗在貪心不足之上,不知適可而止,不見好就收!”
此時此刻,慕容複的語氣和神情,都讓蕙蘭感到陌生。
蕙蘭望著他,情不自禁喊了一聲:“皇上!”
她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
慕容複回過神來,見蕙蘭神色緊張,聲音緩和下來:“朕怎會與你提及此事……走吧,帶你去碧霄殿一趟,了卻你的心願!”
蕙蘭點點頭,隨他一同走出暖閣。
他們仍是乘坐步輦,於碧霄殿門口駐足。
慕容複未令人通傳,攜蕙蘭,徑直奔向後殿。
尚未行至殿門,便聽聞端貴妃嗓音略尖刻,憤憤然道:“……早不發病晚不發病,偏本宮不在碧霄殿時,就發病了;誰來都醫不好,溫郎中一到,手到病除……敢情他是華佗再世啊!”
一男子接過話,聽來倒心平氣和:“娘娘這是在疑慮何事?莫忘了,三年前,小妹的病,便是秋實給醫好的。”
是林鴻飛!
蕙蘭與慕容複相視一眼,疾行數步,至殿門口。
放眼望去,布置簡陋的後殿內,除兩名宮女外,便是林家三兄妹與溫秋實。
端貴妃應是剛回不久,正斜倚在牆角處的貴妃椅上,一副體力不支的虛弱模樣。
身旁兩名宮女,正忙著為她捶腿捏肩。
林鴻飛立於窗前,微蹙眉頭,看向小妹林念瑤的方向。
林念瑤斜靠在不遠處的軟榻上,看樣子,她此時已然清醒,卻隻是癡癡地望著旁邊整理藥箱的溫秋實,沉默不語。
溫秋實並未理會端貴妃的挑釁,亦不與林念瑤對視,理完藥箱,便轉身,似欲離去。
不經意間,他瞥見門口處的慕容複與蕙蘭,一驚,忙俯身跪地,行禮如儀:“皇上萬安,蘭貴妃萬安!”
端貴妃等人皆是一震,匆忙間,紛紛望向門口,緊接著,便是恭敬請安之聲。
慕容複走進殿內,關切地問林鴻飛道:“念瑤姑娘可無恙了?”
林鴻飛感激涕零地回答:“多謝皇上掛念,小妹也多虧了溫郎中的救治,已然好多了……這數日,微臣焦慮萬分,如今總算能鬆口氣了!”
慕容複頷首,看向溫秋實,沉聲道:“究竟是何狀況?”
溫秋實並未抬頭,稍作遲疑,才輕聲答道:“啟稟皇上,念瑤姑娘……應是受了些刺激,致使舊疾複發……草民已為她開了藥,按時服用,定然能夠康複!”
蕙蘭不禁心中暗笑,“溫秋實,竟然也學會扯謊了!”
慕容複看著林鴻飛,麵帶微笑,緩緩說道:“這麽說來,念瑤姑娘的病症,唯有溫秋實能夠醫治!”
林鴻飛趕忙接話道:“正是如此!三年前,溫郎中……那時還是溫太醫,就曾救過小妹一命,當時微臣也遍訪名醫,卻始終未能治愈……不過依微臣之見,小妹此次的病症,更像是心病!”
他話剛說完,皇上就微微一笑道:“念瑤姑娘的病,隻能由溫太醫治好,此乃天定之緣。
而他倆,恰巧男未婚女未嫁,朕不妨做個順水人情,將林念瑤指婚給溫秋實,讓他倆喜結連理……如此,既能成就一段美滿姻緣,又能確保念瑤姑娘的安危!”
慕容複這番出人意料的話語,除了蕙蘭,殿內的其他人,皆是驚愕不已。
林鴻飛最先回過神來,他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先是往蕙蘭站立的方向看了一眼,旋即激動地叩謝道:“微臣與秋實乃是多年摯友,深知他的品行,皇上為小妹指的這門親事,微臣甚是滿意……微臣身為長兄,代父母應下這門親事!”
哥哥林鴻飛已然表明態度,端貴妃自是知曉局勢走向。
林念瑤於宮中再度病發,攪得雞犬不寧,她理應明白,妹妹已無可能再為皇上嬪妃,倒不如就此順水推舟。
況且,她亦知曉自己已然惹怒皇上,此時亦不敢忤逆他的旨意。
如此,端貴妃強壓內心不快,故作笑顏道:“臣妾……多謝皇上為小妹做主!”
慕容複撫掌:“既是如此,待念瑤姑娘病情好轉,便回林府去吧,另擇吉日成婚……她在宮中已住近半年,再住下去,亦不合規矩!”
竟然如此順利!
蕙蘭靜立於慕容複身側,親眼目睹此皆大歡喜之場麵,一時隻覺眼眶發熱。
她悄然望向溫秋實,發現他正朝林念瑤的方向望去,眼中的喜悅與欣慰,盡收眼底。
或許,身在襄陽的這些日子,他早已想通,不願再錯過如此深情的姑娘。
他緩緩跪下,剛言“草民叩謝……”便聞一清脆之聲,泠泠然於他身後響起,驟然打斷他的話語:
“臣女多謝皇上指婚,但臣女不能嫁給溫郎中,還望皇上收回成命!”
蕙蘭大驚,倏然望去,正是林念瑤。
她已自軟榻上翻身而下,微微踉蹌地向前走了幾步,跪倒在地,仰頭看著皇上,再次清晰道:“請皇上收回成命!”
林念瑤之言,令在場諸人皆瞠目結舌,繼而麵麵相覷。
蕙蘭以難以置信之目光看著她,一時之間,幾不敢信自己的耳朵。
她此舉究竟何意?
明明對溫秋實一往情深,願與之共度餘生。前些時日,她還曾於深夜悄然前往醉心殿,向蕙蘭講述她與溫秋實的過往及自身的打算。
當時,她已然下定決心,哪怕舍棄自己的清譽,不顧及林家二小姐的身份,甚至忤逆父母和姐姐的意願,也要遠赴襄陽,與溫秋實相依相伴。
而如今,慕容複親自賜婚,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堂堂正正地嫁給心上人。
如此難得的機遇,如此圓滿的結局,眾人皆為其欣喜,以為林念瑤會喜極而泣,卻不料,她竟斷然回絕!
林鴻飛也是一臉驚愕,他眉頭緊皺,語氣中帶著不滿說道:“念瑤,你這是在胡鬧什麽?皇上親自賜婚,這是多大的恩賜,還不趕快謝過皇上的美意!”
林念瑤直視著哥哥,嘴唇微微顫抖,聲音中滿是難以抑製的痛苦:“哥哥,妹妹並非胡鬧,您也知道……妹妹的病,反複發作……怕是難以痊愈了。妹妹這副病懨懨的模樣……豈不是要拖累他,要害了他一輩子嗎?”
林鴻飛微微一愣,很快就斥責道:“胡言亂語!你這又不是什麽絕症,再說了,秋實本就是郎中,他能治好你的病,你怕什麽?”
林念瑤搖搖頭,眼中噙滿淚水,口中不停喃喃重複道:“別逼我了,我不會嫁他的……他是個好人,我不能害了他……”
蕙蘭徹底被林念瑤弄懵了!
她此次“發病”的緣由,蕙蘭再清楚不過。她分明是在自己的示意下,佯裝出來的。
那天,蕙蘭讓思冰思菱送給她的鎏金雕花琺琅盒子,表麵上看,就是一盒香粉。
然而那盒子卻暗藏玄機,盒底竟還有一個夾層,其中藏著蕙蘭寫給她的信箋,讓她趁姐姐不在,裝出舊疾複發之態。
三年前,林念瑤的病便是溫秋實所醫好。自此之後,榮威將軍林鴻飛,對溫秋實的醫術自然是信任有加。
身為長兄,對小妹尤為關切的他,此次定然會在心急之下,將溫秋實從襄陽找回,為林念瑤診治。
不出所料,一切皆如蕙蘭所料。
溫秋實果然被林鴻飛接回京城,再請進宮來。
不僅如此,還有意外之喜。慕容複竟然也知曉了蕙蘭的心思和舉動,並且願意成全溫秋實和林念瑤。
蕙蘭萬萬沒有想到,如今,林念瑤竟然以這莫須有的病為借口,拒絕嫁給溫秋實。
“若是她不願,當初便可不聽從我的建議和安排,無需裝病,也不必讓溫秋實回來。
她卻如此,表麵上對我言聽計從,先是裝作舊疾複發,繼而又與溫秋實相見。
事到臨頭,卻做出這等不合常理之事。不知她究竟打的什麽算盤。”
蕙蘭邊想邊緊緊盯著林念姝,隻見她在不經意間側過身,依依不舍地瞥了一眼旁邊滿臉不解的溫秋實。
隨後,她斂眉低首,迅速以手掩麵。很快,便有淚水從她的指縫間滲出,再落到地上。
見她如此悲戚,蕙蘭心中驟然升起一團疑雲,頓覺此事並不簡單。
觀其模樣,林念瑤對溫秋實的感情,似乎並未有絲毫改變。
那她為何還要編造出這樣一番謊言?
她口口聲聲說自己嫁給溫秋實便是害了他,又是何意?
如此想著,蕙蘭忽地憶起那日思菱所言:“念瑤姑娘並未被端貴妃囚禁……後殿並無多少守衛,門窗亦可開啟……念瑤姑娘倒是清減了許多,神情木然,也不知端貴妃如何相待!”
彼時,蕙蘭一心隻想盡快救出林念瑤,使其與溫秋實終成眷屬,並未細究其中諸多不合常理之處。
換句話說,林念瑤未按原計劃遠走襄陽尋找溫秋實,並非端貴妃將其囚禁,使其不得脫身。
她本有脫身之機,卻主動放棄,情願困守於此,日複一日。
神情木然……此時蕙蘭眼前的林念姝,不亦如此,看似萬念俱灰,全無往日的大膽熱烈、活潑靈動。
思菱所言不假,端貴妃究竟做了何事?竟令一個執著勇敢、情深若此的姑娘,忍痛割愛,違背本心!
殿內靜謐無聲,唯有林念瑤難以抑製的、沉痛的啜泣聲。
慕容複點點頭。
蕙蘭遲疑片刻,忍不住說出了心中的疑惑:“那天在崇明殿的殿門口,臣妾遇見了榮威將軍,也看清了他隨身帶的兩個小廝,都不是高湛……這麽說……”
說到這兒,她還是停住了。
此事關係重大,太過震驚,實在難以說出口。
蕙蘭心中,卻在喃喃自語:“難道猜錯了?所有的一切,與榮威將軍林鴻飛無關,竟是端貴妃與父親寧安侯林正軒所為?”
慕容複似乎看穿了蕙蘭的心思,流露出幾分傷感和憤怒,沉聲道:“早在朕尚未封太子之際,寧安侯便一直追隨朕,可謂忠心耿耿……
這些年,朕對他信任有加,不僅賜予他爵位和權力,就連他的兒女,朕也都給予了厚待。林鴻飛身為榮威將軍,手握兵權;至於林樂瑤……”
他頓了頓,語氣堅定:“人心不足蛇吞象!”
無需再問!
慕容複的態度,已經再明顯不過。
高湛,果然是寧安侯的人,而這兩次事件的幕後主使,也都是寧安侯。
去年慕容複故意傳出自己在西南邊境被俘的消息時,端貴妃的父兄,都是堅定的“救皇派”。
尤其是端貴妃的父親,寧安侯林正軒,身為老臣,在朝堂上頗具威望。正是他,與蕙蘭的父親鄧百川聯手,才得以與護國公為首的“立新派”相抗衡。
如此看來,林正軒其實並無謀逆之心。
他此番看似狠辣的舉動,目的非常簡單,也非常明確。
無論是江上的暗殺,還是宮裏的刺殺,都隻是為了要蕙蘭的命。
除掉蕙蘭,除掉能和端貴妃爭奪後位的對手,讓女兒順利登上後位。
慕容複對林正軒父女的意圖心知肚明,若立端貴妃為後,便可徹底籠絡住寧安侯的心。
身為帝王,需權衡利弊,立端貴妃為後,乃是最為妥當之法。
然而,他並不願妥協,對林氏父女殘害蕙蘭的行為,他絕不姑息。
故而,剛才他毫不猶豫地收回了端貴妃掌管六宮事務的權力。
這也間接表明了他的態度,
“寧安侯和端貴妃,將會作何選擇?是在無望之下偃旗息鼓,還是在憤憤不平中瘋狂反撲?
而皇上如此行事,究竟會產生何種效果?是敲山震虎,對寧安侯和端貴妃形成威懾,還是適得其反,打草驚蛇,令他們孤注一擲?”
這般思索著,蕙蘭心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總覺得以他們的品性,定然不會善罷甘休。
或許在表麵的認命和短暫的蟄伏之後,很快便會掀起一場更為恐怖的血雨腥風。
“不知道寧安侯的意圖和舉動,身為兒女的林鴻飛和林念瑤,是否知曉?
聽皇上剛才的話語,榮威將軍林鴻飛,似乎並未參與其父與長妹的陰謀。
那天,我與林鴻飛在崇明殿門口的初次相遇,他也表現得頗為謙遜恭敬。當時因對他存有偏見,我原以為他是故作謙謙君子之態。如今想來,林鴻飛與父親林正軒,或許就是截然不同之人。”
慕容複見蕙蘭沉默不語,或許也猜到她心中所想,語氣深沉道:“你父親也快從江南歸來了,待他歸來後,朕會委以重任……至於林正軒,朕會適時敲打於他,若他就此罷手,朕念及往日情分,便不欲趕盡殺絕。否則……”
他止住話頭,不再多言,眼中卻流露出幾分殺伐之氣。
片刻後,他又咬牙切齒道:“多少人,便是敗在貪心不足之上,不知適可而止,不見好就收!”
此時此刻,慕容複的語氣和神情,都讓蕙蘭感到陌生。
蕙蘭望著他,情不自禁喊了一聲:“皇上!”
她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
慕容複回過神來,見蕙蘭神色緊張,聲音緩和下來:“朕怎會與你提及此事……走吧,帶你去碧霄殿一趟,了卻你的心願!”
蕙蘭點點頭,隨他一同走出暖閣。
他們仍是乘坐步輦,於碧霄殿門口駐足。
慕容複未令人通傳,攜蕙蘭,徑直奔向後殿。
尚未行至殿門,便聽聞端貴妃嗓音略尖刻,憤憤然道:“……早不發病晚不發病,偏本宮不在碧霄殿時,就發病了;誰來都醫不好,溫郎中一到,手到病除……敢情他是華佗再世啊!”
一男子接過話,聽來倒心平氣和:“娘娘這是在疑慮何事?莫忘了,三年前,小妹的病,便是秋實給醫好的。”
是林鴻飛!
蕙蘭與慕容複相視一眼,疾行數步,至殿門口。
放眼望去,布置簡陋的後殿內,除兩名宮女外,便是林家三兄妹與溫秋實。
端貴妃應是剛回不久,正斜倚在牆角處的貴妃椅上,一副體力不支的虛弱模樣。
身旁兩名宮女,正忙著為她捶腿捏肩。
林鴻飛立於窗前,微蹙眉頭,看向小妹林念瑤的方向。
林念瑤斜靠在不遠處的軟榻上,看樣子,她此時已然清醒,卻隻是癡癡地望著旁邊整理藥箱的溫秋實,沉默不語。
溫秋實並未理會端貴妃的挑釁,亦不與林念瑤對視,理完藥箱,便轉身,似欲離去。
不經意間,他瞥見門口處的慕容複與蕙蘭,一驚,忙俯身跪地,行禮如儀:“皇上萬安,蘭貴妃萬安!”
端貴妃等人皆是一震,匆忙間,紛紛望向門口,緊接著,便是恭敬請安之聲。
慕容複走進殿內,關切地問林鴻飛道:“念瑤姑娘可無恙了?”
林鴻飛感激涕零地回答:“多謝皇上掛念,小妹也多虧了溫郎中的救治,已然好多了……這數日,微臣焦慮萬分,如今總算能鬆口氣了!”
慕容複頷首,看向溫秋實,沉聲道:“究竟是何狀況?”
溫秋實並未抬頭,稍作遲疑,才輕聲答道:“啟稟皇上,念瑤姑娘……應是受了些刺激,致使舊疾複發……草民已為她開了藥,按時服用,定然能夠康複!”
蕙蘭不禁心中暗笑,“溫秋實,竟然也學會扯謊了!”
慕容複看著林鴻飛,麵帶微笑,緩緩說道:“這麽說來,念瑤姑娘的病症,唯有溫秋實能夠醫治!”
林鴻飛趕忙接話道:“正是如此!三年前,溫郎中……那時還是溫太醫,就曾救過小妹一命,當時微臣也遍訪名醫,卻始終未能治愈……不過依微臣之見,小妹此次的病症,更像是心病!”
他話剛說完,皇上就微微一笑道:“念瑤姑娘的病,隻能由溫太醫治好,此乃天定之緣。
而他倆,恰巧男未婚女未嫁,朕不妨做個順水人情,將林念瑤指婚給溫秋實,讓他倆喜結連理……如此,既能成就一段美滿姻緣,又能確保念瑤姑娘的安危!”
慕容複這番出人意料的話語,除了蕙蘭,殿內的其他人,皆是驚愕不已。
林鴻飛最先回過神來,他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先是往蕙蘭站立的方向看了一眼,旋即激動地叩謝道:“微臣與秋實乃是多年摯友,深知他的品行,皇上為小妹指的這門親事,微臣甚是滿意……微臣身為長兄,代父母應下這門親事!”
哥哥林鴻飛已然表明態度,端貴妃自是知曉局勢走向。
林念瑤於宮中再度病發,攪得雞犬不寧,她理應明白,妹妹已無可能再為皇上嬪妃,倒不如就此順水推舟。
況且,她亦知曉自己已然惹怒皇上,此時亦不敢忤逆他的旨意。
如此,端貴妃強壓內心不快,故作笑顏道:“臣妾……多謝皇上為小妹做主!”
慕容複撫掌:“既是如此,待念瑤姑娘病情好轉,便回林府去吧,另擇吉日成婚……她在宮中已住近半年,再住下去,亦不合規矩!”
竟然如此順利!
蕙蘭靜立於慕容複身側,親眼目睹此皆大歡喜之場麵,一時隻覺眼眶發熱。
她悄然望向溫秋實,發現他正朝林念瑤的方向望去,眼中的喜悅與欣慰,盡收眼底。
或許,身在襄陽的這些日子,他早已想通,不願再錯過如此深情的姑娘。
他緩緩跪下,剛言“草民叩謝……”便聞一清脆之聲,泠泠然於他身後響起,驟然打斷他的話語:
“臣女多謝皇上指婚,但臣女不能嫁給溫郎中,還望皇上收回成命!”
蕙蘭大驚,倏然望去,正是林念瑤。
她已自軟榻上翻身而下,微微踉蹌地向前走了幾步,跪倒在地,仰頭看著皇上,再次清晰道:“請皇上收回成命!”
林念瑤之言,令在場諸人皆瞠目結舌,繼而麵麵相覷。
蕙蘭以難以置信之目光看著她,一時之間,幾不敢信自己的耳朵。
她此舉究竟何意?
明明對溫秋實一往情深,願與之共度餘生。前些時日,她還曾於深夜悄然前往醉心殿,向蕙蘭講述她與溫秋實的過往及自身的打算。
當時,她已然下定決心,哪怕舍棄自己的清譽,不顧及林家二小姐的身份,甚至忤逆父母和姐姐的意願,也要遠赴襄陽,與溫秋實相依相伴。
而如今,慕容複親自賜婚,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堂堂正正地嫁給心上人。
如此難得的機遇,如此圓滿的結局,眾人皆為其欣喜,以為林念瑤會喜極而泣,卻不料,她竟斷然回絕!
林鴻飛也是一臉驚愕,他眉頭緊皺,語氣中帶著不滿說道:“念瑤,你這是在胡鬧什麽?皇上親自賜婚,這是多大的恩賜,還不趕快謝過皇上的美意!”
林念瑤直視著哥哥,嘴唇微微顫抖,聲音中滿是難以抑製的痛苦:“哥哥,妹妹並非胡鬧,您也知道……妹妹的病,反複發作……怕是難以痊愈了。妹妹這副病懨懨的模樣……豈不是要拖累他,要害了他一輩子嗎?”
林鴻飛微微一愣,很快就斥責道:“胡言亂語!你這又不是什麽絕症,再說了,秋實本就是郎中,他能治好你的病,你怕什麽?”
林念瑤搖搖頭,眼中噙滿淚水,口中不停喃喃重複道:“別逼我了,我不會嫁他的……他是個好人,我不能害了他……”
蕙蘭徹底被林念瑤弄懵了!
她此次“發病”的緣由,蕙蘭再清楚不過。她分明是在自己的示意下,佯裝出來的。
那天,蕙蘭讓思冰思菱送給她的鎏金雕花琺琅盒子,表麵上看,就是一盒香粉。
然而那盒子卻暗藏玄機,盒底竟還有一個夾層,其中藏著蕙蘭寫給她的信箋,讓她趁姐姐不在,裝出舊疾複發之態。
三年前,林念瑤的病便是溫秋實所醫好。自此之後,榮威將軍林鴻飛,對溫秋實的醫術自然是信任有加。
身為長兄,對小妹尤為關切的他,此次定然會在心急之下,將溫秋實從襄陽找回,為林念瑤診治。
不出所料,一切皆如蕙蘭所料。
溫秋實果然被林鴻飛接回京城,再請進宮來。
不僅如此,還有意外之喜。慕容複竟然也知曉了蕙蘭的心思和舉動,並且願意成全溫秋實和林念瑤。
蕙蘭萬萬沒有想到,如今,林念瑤竟然以這莫須有的病為借口,拒絕嫁給溫秋實。
“若是她不願,當初便可不聽從我的建議和安排,無需裝病,也不必讓溫秋實回來。
她卻如此,表麵上對我言聽計從,先是裝作舊疾複發,繼而又與溫秋實相見。
事到臨頭,卻做出這等不合常理之事。不知她究竟打的什麽算盤。”
蕙蘭邊想邊緊緊盯著林念姝,隻見她在不經意間側過身,依依不舍地瞥了一眼旁邊滿臉不解的溫秋實。
隨後,她斂眉低首,迅速以手掩麵。很快,便有淚水從她的指縫間滲出,再落到地上。
見她如此悲戚,蕙蘭心中驟然升起一團疑雲,頓覺此事並不簡單。
觀其模樣,林念瑤對溫秋實的感情,似乎並未有絲毫改變。
那她為何還要編造出這樣一番謊言?
她口口聲聲說自己嫁給溫秋實便是害了他,又是何意?
如此想著,蕙蘭忽地憶起那日思菱所言:“念瑤姑娘並未被端貴妃囚禁……後殿並無多少守衛,門窗亦可開啟……念瑤姑娘倒是清減了許多,神情木然,也不知端貴妃如何相待!”
彼時,蕙蘭一心隻想盡快救出林念瑤,使其與溫秋實終成眷屬,並未細究其中諸多不合常理之處。
換句話說,林念瑤未按原計劃遠走襄陽尋找溫秋實,並非端貴妃將其囚禁,使其不得脫身。
她本有脫身之機,卻主動放棄,情願困守於此,日複一日。
神情木然……此時蕙蘭眼前的林念姝,不亦如此,看似萬念俱灰,全無往日的大膽熱烈、活潑靈動。
思菱所言不假,端貴妃究竟做了何事?竟令一個執著勇敢、情深若此的姑娘,忍痛割愛,違背本心!
殿內靜謐無聲,唯有林念瑤難以抑製的、沉痛的啜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