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宋氏在前,蕙蘭和思冰在後,陳同則帶著兩個侍衛護在兩側,一行人向離宮的東邊快步走去。
安嬪住在離宮東南角的一間小屋裏,離端妃的住處不遠。
陳同說得對,寧安侯從東南角一路狂奔,把侍衛們引到西北角,正是想給端妃創造機會,讓她藏匿起來。
想來,這也許是為人父母的本能。在危急關頭,總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兒女。
即便寧安侯惡貫滿盈、心狠手辣,但在女兒麵前,也會流露出慈愛無私的一麵。
蕙蘭心頭一酸,想起了父親。
一想到他慘死在土匪刀下,她就痛心入骨。
蕙蘭抬起頭,望著滿天繁星,強忍著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
此時,她暗下決心,“待徹底解決寧安侯與端妃後,等皇上歸來,自己定當向他稟明實情,懇求他派兵剿滅冠綏山的土匪,為父親報仇雪恨。”
如此想著,他們一行人很快便抵達了離宮的東南角。
臨近安嬪住處時,一行人皆不約而同地放慢腳步,悄無聲息地緩緩前行。
透過窗欞,可見屋內一片漆黑。
側耳傾聽,寂靜無聲。
宋氏輕手輕腳地走上前,先將耳朵貼在門上聽了一會兒,隨後,抬手敲門。
過了許久,屋內有人點亮蠟燭,一個女人的聲音傳來,帶著幾分不悅:“誰?”
聲音略顯沙啞,簡潔有力,蕙蘭一時難以分辨是否出自安嬪之口。
隻聽宋氏連忙答道:“是我,有急事找你,快開門!”
屋內先是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響,緊接著,便再無動靜。
宋氏再次抬手敲門,並回頭向蕙蘭使了個眼色。
蕙蘭心領神會,宋氏這是示意陳同帶領侍衛破門而入。
就在陳同用詢問的目光看向蕙蘭時,伴隨著“呼啦”一聲響,門居然開了。
蕙蘭心中一震,舉目望向安嬪的居所。
然後,她整個人都呆住了。
門口處,站著兩個女人,其中一個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另一個,兩人皆衣衫不整,頭發淩亂。
不是別人,正是景心和端妃主仆二人。
此時,二人皆神色凜然,無畏地直視著蕙蘭她們。
端妃脖頸處還纏著繃帶,在微弱的燭光下,臉色蒼白如紙。
雖然已經猜到端妃會藏身於芳嬪的屋內,但蕙蘭萬沒想到,她竟然會直接現身。
她們默默對峙了片刻,端妃看著蕙蘭,露出一個虛弱的笑容,聲音沙啞低沉地說道:“今夕落入蘭貴妃之手,本宮已然認命,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隻不過在臨死之前,本宮想請蘭貴妃進屋,與你單獨說幾句話。也算是了卻我們之間的恩怨,可否?”
思冰聽聞,趕忙緊緊挽住蕙蘭的手臂,一臉惶恐地說:“娘娘,不要去,端妃陰險狡詐,小心她對您不利!”
端妃嗬嗬笑了兩聲,語帶譏諷道:“本宮如今這副模樣,早已是蘭貴妃的手下敗將,連站都站不穩,又如何能對她不利……
蘭貴妃若擔心,不妨讓侍衛在門口守著。本宮讓景心出去,你也不要帶人進來,就我們兩個……”
蕙蘭審視著她,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笑容:“本宮對與端妃單獨交談毫無興趣,也無話可說……端妃看來已經痊愈,所謂神誌不清、無法下床、不能發聲,皆是偽裝?”
端妃目光灼灼地緊盯著蕙蘭,聲音卻是輕飄飄的:“今日黃昏蘇醒後,換了藥,就又昏睡過去了,直到父親第二次闖進屋裏才被驚醒……若本宮早已恢複,又怎會眼睜睜看著父親跳入蘭貴妃設下的陷阱……”
她似乎一口氣說不了太多話,停頓了一下,才又接著氣喘籲籲道:“蘭貴妃對與本宮交談毫無興趣……難道不想知道關於敬國公的消息?”
聽到端妃用如此輕描淡寫的口吻提及父親鄧百川,蕙蘭的新仇舊恨瞬間被勾起,她緊咬著牙關,又悲又怒地說道:“本宮什麽都清楚,本宮的父親,被你們林氏父女設計劫走,誤闖冠綏山土匪的地界,已經慘遭土匪殺害了……
林樂瑤,你作惡多端,罪大惡極,死到臨頭了,還妄圖跟本宮談條件,你不配,本宮也懶得與你廢話……”
端妃似乎被蕙蘭的氣勢所震,她後退了一步,露出一副悻然的模樣。
片刻後,她恢複了平靜,口中清晰地說道:“蘭貴妃,關於敬國公,你所知曉的消息是有誤的。若想知道真相,就進來與本宮當麵對談……若不想知道,現在就可以讓你的人動手,本宮保證絕不反抗……”
“有誤?”蕙蘭心中猛地一震。
她做夢都期盼著父親被土匪殺害的消息是假的。
然而,端妃的話可信嗎?
“她究竟想做什麽?為何執意要我進屋與她單獨交談?以我對她的了解,其中定然有陰謀。
但是,萬一她說的是真的呢?畢竟父親的事,是陳同道聽來的,是否存在我不知道的內情呢?父親是否……還活著?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可能……”
蕙蘭沉默了許久,努力壓抑著心中洶湧的悲傷和仇恨,深吸一口氣,抽出被思冰緊緊抱住的手臂,目光銳利地盯著端妃,簡明扼要地說道:“好,本宮與你談!”
端妃微微一笑,轉過身命令道:“景心,你出去吧!”
蕙蘭向前走了兩步,突然想到了什麽,便停下腳步,語氣平靜地說道:“安嬪呢?讓她也出來吧!”
端妃沉穩地看著蕙蘭,輕聲道:“安嬪不在,這屋裏原本就隻有本宮和景心,蘭貴妃隻管進來就是!”
蕙蘭依然止步不前,追問她道:“這是安嬪的住處,大半夜的,她到哪裏去了?”
“戴罪之身,早已與世隔絕,蘭貴妃找我做什麽?”一個慢吞吞的聲音,突然從蕙蘭身後不遠處傳來。
蕙蘭倏然轉身,隻見對麵的屋角處,一堆叢生的雜草中,閃出來一個形銷骨立的女人。
她穿著寬大的藏藍色褂子,頭發上和衣裳上沾滿了草屑,目光呆滯地看著蕙蘭。
正是安嬪!
蕙蘭審視著安嬪,詫異地問她道:“夜涼如水,安嬪為什麽不在屋裏待著?”
她麵無表情地看著蕙蘭,輕聲說:“一介罪婦,終身囚禁離宮,早已不再摻和你們的勾心鬥角。端妃要來我的屋裏,我就隻能出來了,免得被你們說成是誰的同夥……”
說著,她又就地坐下,在雜草叢中縮成一團:“我就在這兒守著,把屋子借給你們,蘭貴妃和端妃慢慢聊吧!”
蕙蘭暗自歎息,現在的安嬪,和離宮中那些女人一樣,已然是行屍走肉一般的存在了。
宋氏說的也有道理,不告訴她真相,讓她處於這種混沌的狀態,永遠麻木不仁地活下去,也許是她最好的歸宿了。
蕙蘭走到門口處,再次駐足,掃視著房間的布置。
一張破舊的木床,一把辨不出顏色的木椅,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後窗很低,糊著泛黃的窗紙,在秋夜的冷風中,颯颯作響。
陳同先她一步進來,細心地四處檢查了一遍,低聲對她說:“娘娘,沒什麽不妥!”
端妃一臉肅穆,沉聲道:“除了本宮和你,不會有第三人,更不會有什麽機關陷阱,蘭貴妃這下放心了吧……陳大人,你可以出去了嗎?”
陳同並不理睬她,隻是一臉凝重地對蕙蘭說:“娘娘,微臣就在門口處守著!”
言罷,陳同便出去了,屋裏隻剩下蕙蘭和端妃。
端妃走過去關上房門,然後轉身凝視著蕙蘭,沉聲道:“雖然敗在蘭貴妃手裏,但本宮心服口服。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倆是同一類人,如果不是同為嬪妃,沒準兒我們能成為好姐妹呢……”
她的聲音有些低沉,但說出每一句話,卻是不卑不亢:“其實本宮並沒想逃,也已經猜到蘭貴妃會找過來,所以在此靜候多時了!”
蕙蘭斜睨了她一眼,冷笑道:“既然不想逃走,怎麽不在自己的房間裏等?何必要躲到這兒?”
端妃平視著蕙蘭的雙眸,語氣沉穩道:“不過是為了寬慰父親,讓他能夠瞑目罷了……父親拚死引開侍衛,為了讓本宮逃走,本宮豈能辜負他的一片苦心……”
蕙蘭忍不住譏諷道:“寧安侯確實是個好父親,一切以你為重。當初,他為了讓你得到珍藏的藥方,不惜設計害死自己的親兄弟……
如果本宮沒有猜錯,你的叔父,神醫林正修,所謂馬車側翻,撞上山石而亡,應該是你們父女的陰謀吧?”
端妃頓時愣住了,半晌才駭然道:“蘭貴妃真是異想天開,林正修是本宮的叔父,是父親的親兄弟,也是本宮甚為尊重的長輩,本宮沒那麽不堪,不會連自己的親人都害……”
蕙蘭冷哼一聲打斷她:“林念瑤是你的親妹妹,你不一樣要把她推下懸崖嗎?”
端妃微微蹙眉,沉凝道:“蘭貴妃如此聰慧,本宮原以為你早已洞察。念瑤……本宮不過是嚇唬她而已,知曉她會求助兄長,而兄長也定然會救她。所以將計就計,利用她罷了……若本宮真想置她於死地,她豈能逃回林家別院,繼而順利逃往襄陽?”
蕙蘭心中猛地一震,繼而又是一驚,端妃竟然無所不知。
如此看來,她說的不假,確實沒想害死林念瑤。
端妃凝視著蕙蘭,沉聲道:“蘭貴妃揣測本宮害死了叔父,想必是聽宋韻茹所言,說叔父數次進宮為大皇子醫治腿疾,皆不肯見本宮一麵……”
她止住話語,問蕙蘭道:“你可知為何?非是叔父與本宮感情疏離,而是……叔父自覺無顏見本宮,因本宮終身不孕,正是叔父一手釀成……”
她不顧蕙蘭驚愕的神情,繼續道:“本宮嫁與皇上為側妃時,皇上尚未登基。出嫁前夕,父母特意尋了叔父,讓他親自為本宮配藥,以調養身子,確保能盡快有孕。
豈料,叔父在陰差陽錯之下,竟弄錯了一味外形相似藥效卻天差地別的藥材……而本宮,將叔父配好的藥帶入王府後,視若珍寶,按時按量服用,卻遲遲未能有孕。
後來,母親探望本宮時,悄悄帶了郎中過來,這才診出本宮被那藥毀了身子,再也無法有孕了……”
端妃幽幽地歎息:“細想來,實乃命中注定,叔父是名動京城的神醫,一生不知救了多少人,醫好多少疑難雜症,卻偏偏……一時疏忽,害了他的親侄女。
叔父得知實情後,追悔莫及,自責不已,獨自離開京城,自此浪跡天涯……直至四年前,他再次回京,將畢生心血整理成冊,留存於林家別院,同時留下一封信,要父親將這些珍貴藥方傳於本宮,而後駕車離去。
緊接著,便傳來叔父馬車傾覆身亡的噩耗,本宮推斷,叔父應是始終未能釋懷,故而有意釀成此場意外,終結了自己的性命……”
無意間獲知的真相讓蕙蘭驚愕不已。端妃朝蕙蘭淒然一笑,還要繼續說些什麽,蕙蘭猛地回過神來,打斷她,語氣冷漠道:“夠了,本宮不想再聽你的陳芝麻爛穀子,你不是說本宮所知關於父親的消息皆是虛妄嗎?那麽真相究竟是什麽?”
端妃緩緩起身,步履蹣跚地走到門口,背靠著門,一臉懇切地說:“真相是……敬國公並未身亡。本宮聽父親親口所言,他命家丁趁夜取下懸於山石上的人頭,仔細辨認後,發現那並非敬國公……”
蕙蘭心中瞬間掀起驚濤駭浪,她緊緊盯著端妃,審視著她臉上細微的表情變化。
對於這個與自己明爭暗鬥許久的敵手,蕙蘭並不相信她所言。
但此時此刻,蕙蘭又多麽希望她說的是真的:父親並未離世,尚在人世。
迎著蕙蘭的目光,端妃微微一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本宮沒必要騙你,隻是嫉妒你罷了。你還有父親,而本宮的父親,卻在今晚,永遠地離開了,本宮再也無法見到他了……”
安嬪住在離宮東南角的一間小屋裏,離端妃的住處不遠。
陳同說得對,寧安侯從東南角一路狂奔,把侍衛們引到西北角,正是想給端妃創造機會,讓她藏匿起來。
想來,這也許是為人父母的本能。在危急關頭,總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兒女。
即便寧安侯惡貫滿盈、心狠手辣,但在女兒麵前,也會流露出慈愛無私的一麵。
蕙蘭心頭一酸,想起了父親。
一想到他慘死在土匪刀下,她就痛心入骨。
蕙蘭抬起頭,望著滿天繁星,強忍著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
此時,她暗下決心,“待徹底解決寧安侯與端妃後,等皇上歸來,自己定當向他稟明實情,懇求他派兵剿滅冠綏山的土匪,為父親報仇雪恨。”
如此想著,他們一行人很快便抵達了離宮的東南角。
臨近安嬪住處時,一行人皆不約而同地放慢腳步,悄無聲息地緩緩前行。
透過窗欞,可見屋內一片漆黑。
側耳傾聽,寂靜無聲。
宋氏輕手輕腳地走上前,先將耳朵貼在門上聽了一會兒,隨後,抬手敲門。
過了許久,屋內有人點亮蠟燭,一個女人的聲音傳來,帶著幾分不悅:“誰?”
聲音略顯沙啞,簡潔有力,蕙蘭一時難以分辨是否出自安嬪之口。
隻聽宋氏連忙答道:“是我,有急事找你,快開門!”
屋內先是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響,緊接著,便再無動靜。
宋氏再次抬手敲門,並回頭向蕙蘭使了個眼色。
蕙蘭心領神會,宋氏這是示意陳同帶領侍衛破門而入。
就在陳同用詢問的目光看向蕙蘭時,伴隨著“呼啦”一聲響,門居然開了。
蕙蘭心中一震,舉目望向安嬪的居所。
然後,她整個人都呆住了。
門口處,站著兩個女人,其中一個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另一個,兩人皆衣衫不整,頭發淩亂。
不是別人,正是景心和端妃主仆二人。
此時,二人皆神色凜然,無畏地直視著蕙蘭她們。
端妃脖頸處還纏著繃帶,在微弱的燭光下,臉色蒼白如紙。
雖然已經猜到端妃會藏身於芳嬪的屋內,但蕙蘭萬沒想到,她竟然會直接現身。
她們默默對峙了片刻,端妃看著蕙蘭,露出一個虛弱的笑容,聲音沙啞低沉地說道:“今夕落入蘭貴妃之手,本宮已然認命,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隻不過在臨死之前,本宮想請蘭貴妃進屋,與你單獨說幾句話。也算是了卻我們之間的恩怨,可否?”
思冰聽聞,趕忙緊緊挽住蕙蘭的手臂,一臉惶恐地說:“娘娘,不要去,端妃陰險狡詐,小心她對您不利!”
端妃嗬嗬笑了兩聲,語帶譏諷道:“本宮如今這副模樣,早已是蘭貴妃的手下敗將,連站都站不穩,又如何能對她不利……
蘭貴妃若擔心,不妨讓侍衛在門口守著。本宮讓景心出去,你也不要帶人進來,就我們兩個……”
蕙蘭審視著她,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笑容:“本宮對與端妃單獨交談毫無興趣,也無話可說……端妃看來已經痊愈,所謂神誌不清、無法下床、不能發聲,皆是偽裝?”
端妃目光灼灼地緊盯著蕙蘭,聲音卻是輕飄飄的:“今日黃昏蘇醒後,換了藥,就又昏睡過去了,直到父親第二次闖進屋裏才被驚醒……若本宮早已恢複,又怎會眼睜睜看著父親跳入蘭貴妃設下的陷阱……”
她似乎一口氣說不了太多話,停頓了一下,才又接著氣喘籲籲道:“蘭貴妃對與本宮交談毫無興趣……難道不想知道關於敬國公的消息?”
聽到端妃用如此輕描淡寫的口吻提及父親鄧百川,蕙蘭的新仇舊恨瞬間被勾起,她緊咬著牙關,又悲又怒地說道:“本宮什麽都清楚,本宮的父親,被你們林氏父女設計劫走,誤闖冠綏山土匪的地界,已經慘遭土匪殺害了……
林樂瑤,你作惡多端,罪大惡極,死到臨頭了,還妄圖跟本宮談條件,你不配,本宮也懶得與你廢話……”
端妃似乎被蕙蘭的氣勢所震,她後退了一步,露出一副悻然的模樣。
片刻後,她恢複了平靜,口中清晰地說道:“蘭貴妃,關於敬國公,你所知曉的消息是有誤的。若想知道真相,就進來與本宮當麵對談……若不想知道,現在就可以讓你的人動手,本宮保證絕不反抗……”
“有誤?”蕙蘭心中猛地一震。
她做夢都期盼著父親被土匪殺害的消息是假的。
然而,端妃的話可信嗎?
“她究竟想做什麽?為何執意要我進屋與她單獨交談?以我對她的了解,其中定然有陰謀。
但是,萬一她說的是真的呢?畢竟父親的事,是陳同道聽來的,是否存在我不知道的內情呢?父親是否……還活著?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可能……”
蕙蘭沉默了許久,努力壓抑著心中洶湧的悲傷和仇恨,深吸一口氣,抽出被思冰緊緊抱住的手臂,目光銳利地盯著端妃,簡明扼要地說道:“好,本宮與你談!”
端妃微微一笑,轉過身命令道:“景心,你出去吧!”
蕙蘭向前走了兩步,突然想到了什麽,便停下腳步,語氣平靜地說道:“安嬪呢?讓她也出來吧!”
端妃沉穩地看著蕙蘭,輕聲道:“安嬪不在,這屋裏原本就隻有本宮和景心,蘭貴妃隻管進來就是!”
蕙蘭依然止步不前,追問她道:“這是安嬪的住處,大半夜的,她到哪裏去了?”
“戴罪之身,早已與世隔絕,蘭貴妃找我做什麽?”一個慢吞吞的聲音,突然從蕙蘭身後不遠處傳來。
蕙蘭倏然轉身,隻見對麵的屋角處,一堆叢生的雜草中,閃出來一個形銷骨立的女人。
她穿著寬大的藏藍色褂子,頭發上和衣裳上沾滿了草屑,目光呆滯地看著蕙蘭。
正是安嬪!
蕙蘭審視著安嬪,詫異地問她道:“夜涼如水,安嬪為什麽不在屋裏待著?”
她麵無表情地看著蕙蘭,輕聲說:“一介罪婦,終身囚禁離宮,早已不再摻和你們的勾心鬥角。端妃要來我的屋裏,我就隻能出來了,免得被你們說成是誰的同夥……”
說著,她又就地坐下,在雜草叢中縮成一團:“我就在這兒守著,把屋子借給你們,蘭貴妃和端妃慢慢聊吧!”
蕙蘭暗自歎息,現在的安嬪,和離宮中那些女人一樣,已然是行屍走肉一般的存在了。
宋氏說的也有道理,不告訴她真相,讓她處於這種混沌的狀態,永遠麻木不仁地活下去,也許是她最好的歸宿了。
蕙蘭走到門口處,再次駐足,掃視著房間的布置。
一張破舊的木床,一把辨不出顏色的木椅,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後窗很低,糊著泛黃的窗紙,在秋夜的冷風中,颯颯作響。
陳同先她一步進來,細心地四處檢查了一遍,低聲對她說:“娘娘,沒什麽不妥!”
端妃一臉肅穆,沉聲道:“除了本宮和你,不會有第三人,更不會有什麽機關陷阱,蘭貴妃這下放心了吧……陳大人,你可以出去了嗎?”
陳同並不理睬她,隻是一臉凝重地對蕙蘭說:“娘娘,微臣就在門口處守著!”
言罷,陳同便出去了,屋裏隻剩下蕙蘭和端妃。
端妃走過去關上房門,然後轉身凝視著蕙蘭,沉聲道:“雖然敗在蘭貴妃手裏,但本宮心服口服。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倆是同一類人,如果不是同為嬪妃,沒準兒我們能成為好姐妹呢……”
她的聲音有些低沉,但說出每一句話,卻是不卑不亢:“其實本宮並沒想逃,也已經猜到蘭貴妃會找過來,所以在此靜候多時了!”
蕙蘭斜睨了她一眼,冷笑道:“既然不想逃走,怎麽不在自己的房間裏等?何必要躲到這兒?”
端妃平視著蕙蘭的雙眸,語氣沉穩道:“不過是為了寬慰父親,讓他能夠瞑目罷了……父親拚死引開侍衛,為了讓本宮逃走,本宮豈能辜負他的一片苦心……”
蕙蘭忍不住譏諷道:“寧安侯確實是個好父親,一切以你為重。當初,他為了讓你得到珍藏的藥方,不惜設計害死自己的親兄弟……
如果本宮沒有猜錯,你的叔父,神醫林正修,所謂馬車側翻,撞上山石而亡,應該是你們父女的陰謀吧?”
端妃頓時愣住了,半晌才駭然道:“蘭貴妃真是異想天開,林正修是本宮的叔父,是父親的親兄弟,也是本宮甚為尊重的長輩,本宮沒那麽不堪,不會連自己的親人都害……”
蕙蘭冷哼一聲打斷她:“林念瑤是你的親妹妹,你不一樣要把她推下懸崖嗎?”
端妃微微蹙眉,沉凝道:“蘭貴妃如此聰慧,本宮原以為你早已洞察。念瑤……本宮不過是嚇唬她而已,知曉她會求助兄長,而兄長也定然會救她。所以將計就計,利用她罷了……若本宮真想置她於死地,她豈能逃回林家別院,繼而順利逃往襄陽?”
蕙蘭心中猛地一震,繼而又是一驚,端妃竟然無所不知。
如此看來,她說的不假,確實沒想害死林念瑤。
端妃凝視著蕙蘭,沉聲道:“蘭貴妃揣測本宮害死了叔父,想必是聽宋韻茹所言,說叔父數次進宮為大皇子醫治腿疾,皆不肯見本宮一麵……”
她止住話語,問蕙蘭道:“你可知為何?非是叔父與本宮感情疏離,而是……叔父自覺無顏見本宮,因本宮終身不孕,正是叔父一手釀成……”
她不顧蕙蘭驚愕的神情,繼續道:“本宮嫁與皇上為側妃時,皇上尚未登基。出嫁前夕,父母特意尋了叔父,讓他親自為本宮配藥,以調養身子,確保能盡快有孕。
豈料,叔父在陰差陽錯之下,竟弄錯了一味外形相似藥效卻天差地別的藥材……而本宮,將叔父配好的藥帶入王府後,視若珍寶,按時按量服用,卻遲遲未能有孕。
後來,母親探望本宮時,悄悄帶了郎中過來,這才診出本宮被那藥毀了身子,再也無法有孕了……”
端妃幽幽地歎息:“細想來,實乃命中注定,叔父是名動京城的神醫,一生不知救了多少人,醫好多少疑難雜症,卻偏偏……一時疏忽,害了他的親侄女。
叔父得知實情後,追悔莫及,自責不已,獨自離開京城,自此浪跡天涯……直至四年前,他再次回京,將畢生心血整理成冊,留存於林家別院,同時留下一封信,要父親將這些珍貴藥方傳於本宮,而後駕車離去。
緊接著,便傳來叔父馬車傾覆身亡的噩耗,本宮推斷,叔父應是始終未能釋懷,故而有意釀成此場意外,終結了自己的性命……”
無意間獲知的真相讓蕙蘭驚愕不已。端妃朝蕙蘭淒然一笑,還要繼續說些什麽,蕙蘭猛地回過神來,打斷她,語氣冷漠道:“夠了,本宮不想再聽你的陳芝麻爛穀子,你不是說本宮所知關於父親的消息皆是虛妄嗎?那麽真相究竟是什麽?”
端妃緩緩起身,步履蹣跚地走到門口,背靠著門,一臉懇切地說:“真相是……敬國公並未身亡。本宮聽父親親口所言,他命家丁趁夜取下懸於山石上的人頭,仔細辨認後,發現那並非敬國公……”
蕙蘭心中瞬間掀起驚濤駭浪,她緊緊盯著端妃,審視著她臉上細微的表情變化。
對於這個與自己明爭暗鬥許久的敵手,蕙蘭並不相信她所言。
但此時此刻,蕙蘭又多麽希望她說的是真的:父親並未離世,尚在人世。
迎著蕙蘭的目光,端妃微微一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本宮沒必要騙你,隻是嫉妒你罷了。你還有父親,而本宮的父親,卻在今晚,永遠地離開了,本宮再也無法見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