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宮之後,蕙蘭經曆過無數次陰謀陷害,也經曆過數不清的意外變故,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感到如此無助和絕望。


    如今,她隻能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陳同身上,希望他能找到思菱。


    正如慕容複所說,隻有見到思菱,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可是,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思菱依然毫無音信,仿佛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這段時間裏,陳同曾短暫地回到宮中,處理完母親和陸水芸的後事之後,就又匆忙踏上了尋找思菱的征途。


    蕙蘭則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變得一蹶不振,整天渾渾噩噩,仿佛生了一場重病般,幹什麽都提不起精神來。


    而原本因蕙蘭即將被封為皇後而歡欣雀躍、熱鬧非凡的醉心殿,此刻也被一股憂愁的氛圍所籠罩著。


    這一天,陽光明媚,但蕙蘭卻麵色蒼白地坐在貴妃椅上,雙眼失神地凝視著窗外。


    思冰心疼地看著日益消瘦的娘娘,幾次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將話語咽回肚子裏。


    她靜靜地站在蕙蘭身後,腦海中的思緒如同亂麻般錯綜複雜。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便是田青那尖銳的嗓音:“娘娘,陳大統領回來了!陳大統領回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蕙蘭渾身猛地一顫,原本黯淡的眼眸瞬間恢複了一絲神采。


    而一旁的思冰,則迅速地跑出房間去迎接陳同。


    當陳同踏入內殿時,蕙蘭緩緩回過神來,仔細端詳著眼前這位麵容憔悴、滿臉疲憊的男人。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絕望和無助,仿佛整個世界都已崩塌。


    蕙蘭不禁回憶起他們上次見麵時的情景,那時的陳同意氣風發,充滿自信;而如今的他,卻如此狼狽不堪。時間似乎在這一刻凝固,讓人感到恍若隔世。


    蕙蘭迫不及待地開口詢問道:“怎麽樣?找到思菱了嗎?”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雙手緊緊握拳,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透露出內心的緊張與不安。


    陳同沉默片刻後,緩緩地搖了搖頭,語氣沉重地回答道:“我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都沒有發現她的蹤跡……我懷疑,她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


    蕙蘭聽了這話,猶如萬箭穿心一般,心痛得無法呼吸,她喃喃自語道:“不,不會的……思菱一定還活著,她不會丟下我的,不會丟下這裏的一切的……”


    陳同看著她如此痛苦,連忙安慰道:“娘娘,也許……也許,她隻是被藏在了某個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我會繼續尋找的……您也要保重自己的身體……”


    蕙蘭機械般地點點頭,但淚水卻如決堤的洪水般止不住地流了下來。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她知道,她必須堅強,為了思菱,也為了自己。


    思冰聽到陳同說要離開,心中充滿了失落和不舍。


    她一臉期待地問道:“陳同,你這次回來要待多久?”


    陳同表情木然,眼神空洞,他淡淡地掃了思冰一眼,說道:“我回來交接一下,也想見娘娘一麵。上次回來,行色匆匆,公務沒有處理好,好在,皇上不曾怪罪。明日,明日我就要走了。”


    說完,他便轉身離去。思冰站在原地,望著他遠去的背影,久久不能釋懷。


    思冰眼神中流露出太多的不舍,但是,看到蕙蘭,她隻好按捺住心中所想。


    第二日,陳同又踏上了尋找思菱之路。


    天氣越來越冷了,冬日的清晨,蕙蘭站在正殿的門口往外望去,想想不久前,思菱一身紅妝,從這兒出發,緩緩走向門口的喜轎,不覺淚目。


    人世間,為何要留下這麽多的遺憾?為什麽風雨之後,本該萬事皆圓滿的時刻,卻留給自己沉重的打擊,和難言的心痛?


    如果能料到今天,她寧願當初的自己,狠心拆散陳同和思菱,做個棒打鴛鴦的惡人。


    可是現在一切都晚了,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


    她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這一切,隻能默默地承受著內心的痛苦。


    冬月初六,陽光明媚,微風和煦,這個日子終於到來。


    辰時一刻,整個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之中,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翹首以盼,期待著目睹這場盛大的封後大典。


    在萬眾矚目的時刻,封後大典正式拉開帷幕。


    天空湛藍如寶石,陽光灑在大地上,給人一種溫暖而寧靜的感覺。


    在這樣美好的天氣裏,蕙蘭頭戴一頂雍容華貴、重達十斤的鳳冠,身披一件繡滿鳳凰圖案的紅色禮服,緩緩地踏上崇明殿的高台。


    她的步伐輕盈而優雅,每一步都顯得那麽莊重而神聖。


    站在高台上,蕙蘭心中湧起千萬種情緒。這些情感匯聚成一股洪流,湧上心頭。


    她想起了過去的種種,從發現姐姐鄧蕙梅失蹤的那個秋日清晨開始,不到三年的時間裏,她仿佛已經經曆了一整個人生。這段時光充滿了無數的溫暖和甜蜜,但也夾雜著無盡的淒涼與苦澀。


    她回首望去,目光落在自己長長的裙裾上。裙擺如同一條流動的銀河,點綴著數以萬計的明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這些明珠熠熠生輝,璀璨奪目,讓人不禁為之驚歎。


    思冰和素靨緊跟在她身後,她們小心翼翼地走著,亦步亦趨。


    這一刻,蕙蘭突然萬分想念思菱。


    想念那個溫婉隱忍的,善解人意的,自她入宮後,就一直伴她左右的姑娘。


    “冬夜的雲水閣,是她陪著我;雪夜的海棠樹下,是她陪著我;三月的雲若寺,是她陪著我;津城的小客棧,江上的船,離宮的角門前……每個有我的地方,就會有她。一心一意,忠心耿耿,急我所急,想我所想。


    而如今,距離她逃出陳府,已經將近十天了,各路找尋的人馬派出去,卻是一次次的無果而歸。


    思菱,你到底在哪裏?是生,還是死?終是沒有人知道!”


    這時,蕙蘭的耳邊,傳來路德海略顯興奮的嗓音:“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貴妃鄧氏,敬國公之女,名門閨秀,蕙質蘭心,溫婉淑德,嫻雅端莊。著冊封為後,為天下之母儀。內馭後宮諸嬪妃,以興宗室……”


    蕙蘭強作鎮定,不再想思菱。


    此刻,是她期待已久的。她終於排除萬難,一步步登上崇明殿的高台,站在慕容複身旁。


    蕙蘭緩緩抬起頭,看見慕容複麵帶微笑,居高臨下地看著自己。


    然後,他緩緩伸出手。


    蕙蘭上前一步,將手放入他溫暖的掌心。


    四目相對,他們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此後很長時間,尋找思菱仍是蕙蘭的執念。


    但普天之下,想找到刻意躲藏的人,無疑是大海撈針。


    很多人勸她,說思菱肯定是害怕之下,畏罪自殺了,讓她別再徒勞無功。


    但她堅信,思菱沒有死,而陳夫人和陸水芸,即便真是她所殺,也肯定事出有因。


    她不可能無緣無故殺人,定然是被逼到絕境!


    時光荏苒,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一年年過去了。


    思菱,卻是始終生死不明,杳無蹤影。


    那個深夜,在陳府的花園裏,思菱和陳夫人陸水芸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麽?也成為一個不解之謎。


    和蕙蘭抱著同樣執念的,是陳同。


    自始至終,即便鐵證如山,他也不相信,思菱會殺了他的母親。


    陳同找思菱,找了整整三年。


    蕙蘭最後一次看到他,是他來宮裏見慕容複,懇求慕容複讓顧帆回京,換他去西南戍邊。


    他一臉堅定地說:“微臣如今無所牽掛,情願遠赴西南,如有外敵侵犯,定會寸步不讓,馬革裹屍!”


    蕙蘭知道,京城對他來說,是個傷心之地,留在這兒,無異於淩遲之痛。


    那天,她剛好也在崇明殿。


    她簡直不忍直視陳同,這個昔日意氣風發挺拔英俊的青年,如今卻是形銷骨立憔悴不堪。


    難以想象,這漫長的三年裏,他去了多少地方,經曆了多少次失望,又感受了怎樣的誅心之痛!


    慕容複最終同意了陳同的請求,五日後,他隻身前往西南。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陳同始終形單影隻,沒有再婚。


    蕙蘭知道,他始終沒有放下,始終在堅守著無望的等候。


    蕙蘭在這漫長的光陰裏,也經曆了很多,別離與相聚,新生和死亡。


    封後第二年,她和慕容複的女兒,沐瑩公主出生。她是個有著傾城之貌又冰雪聰明的女孩,慕容複喜不自禁,視為掌上明珠;


    封後第五年,她和慕容複一起,送走了太後。這個睿智、豁達的女人,是在她和慕容複的陪伴下,帶著笑容,闔上雙眼的。


    婉妃守著她的淺檸,生活過的逍遙自在。


    她和欣嬪經常來陪著蕙蘭,絮絮叨叨就是好幾個時辰。


    蕙蘭希望見到她們。共同經曆的那麽多,她們已經是無話不談的知己。


    淺檸公主十七歲時,蕙蘭參謀,慕容複做主,為她尋了一個品質優良的夫婿。


    婉妃看著女兒生活的幸福,心滿意足的待在後宮養老了。


    欣嬪雖然沒有子嗣,也是非常滿足。她喜歡安靜,在自己宮中開辟了一小塊地,每天施肥、澆水、種花,忙的不亦樂乎。


    秋苓盡心盡力侍候鄧百川夫婦。鄧夫人起初並不待見這個半路撿來的女兒。


    鄧百川卻極其喜歡這個乖巧、懂事的女兒。鄧夫人見自己老爺喜歡,她也從喪女之痛中慢慢走出,也就接受了秋苓這個女兒。


    在秋苓二十五時,他們終於為她尋到了一戶人家,風風光光的把她嫁了出去。


    皇宮中,孩子們一天天長大。


    蕙蘭陪伴在慕容複身邊,掌管著後宮的大小事務。她明白後宮之事千頭萬緒,需要她用智慧和耐心去處理。


    她首先注重後宮的和諧,她深知後宮中的女子們都有著自己的心思和欲望,因此她努力在她們之間建立起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


    她尊重每一位嬪妃,聽取她們的意見和建議,讓她們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她還注重後宮的管理,她建立了一套嚴格的規章製度,讓後宮中的每一個人都有章可循。


    她對嬪妃們的行為舉止有著嚴格的要求,同時也給予她們一定的自由和空間。她注重後宮的衛生和安全,讓嬪妃們生活在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中。


    蕙蘭還注重後宮的文化建設,她組織了各種文化活動,讓嬪妃們在文化的熏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她還鼓勵嬪妃們學習琴棋書畫,讓她們在藝術的氛圍中陶冶情操。


    蕙蘭的努力得到了慕容複的認可和支持,也得到了嬪妃們的尊重和愛戴。她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成為了一個善良又不失鋒芒的好皇後。


    自從搬到了鳳鸞宮以後,蕙蘭就立刻將熙兒和廷兒兩位皇子都接了過來,讓他們與爍兒一起住在同一宮殿裏。


    從此之後,她親自承擔起了教育這三個孩子的責任,對他們一視同仁,沒有絲毫偏袒,將熙兒和廷兒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對待。


    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個皇子在朝夕相處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誼。


    他們相互尊重、關愛,宛如親兄弟一樣。


    這樣和諧的氛圍正是蕙蘭所期待的,她感到無比欣慰。


    而這種兄友弟恭、相親相愛的景象也讓整個宮廷充滿了溫暖與和睦的氣息。


    蕙蘭和慕容複,他們二人如同神仙眷侶一般,恩愛如初。


    近二十年來的相互陪伴,使得兩人的感情愈發深厚。


    慕容複將蕙蘭視為心頭摯愛,一直把她放在心間最重要的位置,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讓她感受到無盡的溫暖。


    慕容複不僅是一個高高在上、威嚴果斷的君王,更是蕙蘭心目中細心周到、柔情四溢的夫君。


    又是一年春來到,細密的雨絲飄飄灑灑,將整個世界都籠罩在了一片朦朧之中。


    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仿佛是一幅水墨畫般美妙絕倫。


    崇明殿的高台之上卻傳來了陣陣莊嚴肅穆的聲音。


    那是冊立太子的典禮!


    這也意味著,一個新的時代,正緩緩拉開帷幕!


    第一卷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後娘娘,請回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淺語若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淺語若塵並收藏皇後娘娘,請回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