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竟然真的是太子啊!
隻見他身著一襲黑色的便服,那簡潔而又深邃的色調,反而將其本就出眾的氣質襯托得愈發超凡脫俗、風度翩翩。他那眉宇之間流露出的清朗與飄逸,更是讓人不禁為之傾倒。
此時此刻,這位尊貴無比的太子殿下——慕容廷,正饒有興致地上下打量著眼前的憶桐,臉上則掛著一抹似笑非笑、令人捉摸不透的神情。
憶桐滿心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之前跟蹤我的那個黑衣人,我可是瞧得真真切切,那張臉分明是全然陌生的模樣。可為何一轉眼的功夫,這人竟搖身一變,成了堂堂的太子殿下?”
她警惕地環顧四周,但方才那個神秘的身影已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剛剛所經曆的一切,僅僅隻是一場虛幻的夢境而已。
然而稍作思考之後,憶桐心中便豁然開朗起來:“想必那個黑衣人定是太子的貼身侍從無疑。畢竟太子向來喜愛捉弄人,此次恐怕也是存心拿我尋開心罷了。”
想到這裏,憶桐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卻不自覺地上揚,似乎對太子這種孩子氣的行為既感到有些無可奈何,又覺得頗為有趣。
憶桐鬆了口氣,笑著問太子道:“太子殿下,太巧了,你怎麽也來綢緞莊了?”
慕容廷不解地反問道:“什麽綢緞莊?本宮閑著無聊,就出來逛逛,剛從那條街上走過來,結果一眼看到你的背影。怕喊你名字引起路人注意,就悄悄過來,想拍一下你的肩膀打個招呼,誰能料到你直接轉身揮拳……怎麽了?你以為本宮是什麽登徒子,調戲良家女子呢?”
憶桐心裏一驚,顧不上理會他的調侃,急忙問道:“啊,剛剛跟蹤我的,不是你的隨從嗎?那你走過來時有沒有看見那人?也是個黑衣男子……賊眉鼠眼的!”
慕容廷怔住了,愕然道:“什麽黑衣男子?跟蹤你……誰跟蹤你?本宮的隨從在那邊呢,本宮一看見你,就直接追過來了,沒注意到旁人!”
憶桐的目光朝著慕容廷所帶的隨從方向瞥去。隻見那兩名隨從不似一般侍衛那般身著鎧甲,而是穿著簡便的衣裳,但即便如此,其身形挺拔、相貌堂堂,與方才那個行蹤詭異且藏頭露尾的黑衣男子簡直有著天壤之別。
此時,慕容廷注意到憶桐正左顧右盼,神色顯得有些焦急,忙不迭地開口催促道:“究竟出了何事?莫再耽擱時間了,速速講來!”
憶桐眼見慕容廷這般迫不及待,隻得暫且將心頭的疑慮強壓下去,遂將適才所經曆之事毫無保留地向他和盤托出。
聽完憶桐所言,慕容廷麵色凝重,眼神充滿警覺之意,迅速轉身揮動手臂,示意那兩名便衣侍衛上前,並低聲囑咐他們在四周仔細搜查一番。
待安排妥當後,慕容廷再次轉頭望向憶桐,語氣帶著幾分質問:“這麽說來,你適才對本宮殿下揮拳相向,莫非是誤將本殿下當作了那名黑衣男子,欲與之鬥毆不成?”
麵對慕容廷的質問,憶桐並未有絲毫退縮之意,她爽直回應道:“此人一路尾隨於我,還暗中窺探,顯然居心叵測。遇到這等情形,難道我不該出手教訓他一下麽?”
慕容廷眉頭緊蹙,滿臉責備之意說道:“你這個小丫頭膽子也太大了些吧?發現有人跟蹤你之後,居然不老老實實呆在綢緞莊裏,反倒獨自一人跑了出來......
你連對方究竟是什麽人都不清楚,倘若他身懷絕技、身手不凡,到那時吃大虧的可就是你自己了呀!日後可萬萬不能再如此魯莽行事啦!”
憶桐卻是一臉毫不在意的模樣,隨口應道:“管他是誰呢,本姑娘才不會怕呢......想當年我從小就在鄉下生活成長,遇到過許多身材比我高大、體格比我健壯的男孩子,但他們全都不是我的對手......”
然而,話尚未說完,她突然留意到慕容廷的麵龐之上流露出一種既氣惱又憂慮的神情,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於是趕忙乖巧地改變口風說道:“好啦、好啦,我已經牢牢記住您的教誨啦,這裏畢竟是京城嘛,可謂是藏龍臥虎之地......往後我肯定會加倍小心謹慎的,再也不敢逞強鬥勇啦!”
聽到這番回答,慕容廷方才轉怒為喜,伸出手來輕輕地拍了拍憶桐的腦袋瓜兒,麵帶欣慰之色滿意地說道:“嗯,這樣才算得上懂事聽話嘛......”
說著,他的唇角浮現一抹狡黠的笑容,憶桐剛要反駁他,卻聽他話鋒一轉,柔聲問道:“對了,本宮送你的東西,托鎮西大將軍帶到溫府了,可收到了?”
憶桐點點頭,嗔怪道:“你不說我倒忘了,幹嘛送我一個空盒子,那盒子裏原來裝的到底是什麽?”
慕容廷笑意更深,一臉神秘:“不是說了,等你回宮後就知道了……到時候,我就把盒子裏的東西送你!”
說到“回宮”,千頭萬緒的煩惱頓時全都湧上心頭,憶桐垂下頭,小聲道:“我……可能沒機會再進宮了,年後,我說不定就跟義父義母一起……回襄陽了!”
慕容廷怔了一會兒,收斂了笑容,話裏有話地說:“回襄陽?這不是你的本意吧?你來京城不是有很重要的事嗎?還沒完成計劃就放棄,可不像是你的做派!”
像是猛地被人扼住了喉嚨,憶桐一時覺得呼吸困難。
“太子這話是什麽意思?他是不是知道了什麽?他怎麽可能知道?”
正待發問,憶桐忽聽林念瑤在綢緞莊門口喊她的名字。
慕容廷也聽到了,他盯緊憶桐的眼睛,目光灼灼,嘴裏卻是淡淡道:“喏,找你呢,趕緊過去吧……過完年,本宮就求母後宣你進宮。
先別急著回襄陽,留下來才有希望……而且,你真的不想知道那盒子裏裝的到底是什麽嗎?等著吧,到時候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說著,他俯在憶桐耳邊,輕聲道:“而且,本宮……還有淺溪,都不想讓你離開……你沒進宮時,倒也不覺得,可這段時間已經習慣見到古靈精怪的你,聽你嘰嘰喳喳地問這問那,看你和淺溪嬉笑打鬧。你這一走,日子實在太無聊了……本宮,還是第一次有這種感覺!”
說完,他便轉身離去。
身著一襲漆黑如墨的長衫的他,身姿高挑而修長,仿佛那冬日裏屹立於寒風中的蒼鬆翠柏一般,透著一股孤傲與挺拔之氣。
憶桐如同被施了定身咒般,癡癡地凝視著他漸行漸遠、逐漸消失在視線盡頭的飄逸背影,腦海之中不斷回蕩著他臨行前所說的話語,雙頰不由自主地泛起一抹羞澀的紅暈,就連耳朵也開始微微發燙起來。
就這樣靜靜地站立了許久之後,憶桐方才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然後轉身緩緩朝著綢緞莊走去。
待她回到綢緞莊時,隻見林念瑤正站在門口焦急地四處張望。兩人相視一笑後,便一同踏上了返回溫府的路途。一路上,憶桐始終沉默不語,心中卻猶如波瀾壯闊的大海一般難以平靜……
後院的小屋裏,思菱正心事重重地望著窗外,聽到開門的聲音,才倏然一驚,強顏歡笑道:“桐兒,你回來了!”
憶桐走進屋,拿出新買的料子給她看:“娘,這是我給你買的。墨綠底子,最襯你的膚色……上麵這黃色的小花,是臘梅花,寒冬盛開,隱含了你過去的名字……”
思菱愣愣地看著憶桐,滿臉都是欣慰之色,眼圈卻忍不住紅了,她喃喃道:“桐兒,你……真的長大了……”
憶桐故作歡快:“娘,等著,我馬上去找林姨借剪刀和針線。反正你閑著沒事,就給自己做身好看的新衣裳吧!”
不等思菱回答,她就腳步輕快地出了房間。
很快,憶桐拿了剪刀和針線回來。思菱立刻把那塊綢緞鋪在床上,先量了尺寸,然後便開始手腳麻利地裁剪,
“這是你第一次送我禮物,我一定要精心做好。”
看母親這般高興,憶桐既酸楚又心疼。記憶中,她何曾有過這樣開心的時刻,又何曾給自己做過一件像樣的新衣裳。
那一整天,憶桐不忍破壞娘這難得的幸福,便隻字不提過往,甚至沒提父親,就連上午有人跟蹤自己,然後又遇到太子的事,都一起拋之腦後。
憶桐忙前忙後地幫母親抻布,幫她絮棉花,幫她編盤扣…… 給她做一身新衣裳,成了她們娘兒倆全力以赴的事。
冬日天短,很快已是暮色深沉的黃昏,思菱緊趕慢趕,終於在掌燈時分,做好了一件暖襖。
憶桐讓母親穿上試試,果然,墨綠黃花的暖襖,寬袖窄腰,使得她一下子年輕了許多。
思菱愈發來了興致,讓憶桐把燈挑亮些,她要在燈下繼續做裙子。
憶桐怕她熬壞了眼睛,便極力阻止她,說第二天再做也不遲。
思菱這才把床上的剪刀和碎布頭都收了起來,不好意思地對憶桐笑了笑:“瞧,人老了,倒像小孩子似的,迫不及待想穿新衣裳呢!”
憶桐也覺得今天的母親像變了個人似的,好像突然燃起了生活的熱情。
晚膳是林念瑤親自送過來的,用完後,憶桐和母親收拾了碗筷,便坐在床上聊天。
窗外北風呼嘯,屋裏因為有火盆,溫暖如春。
氣氛融洽,思菱現在已經不再對憶桐避諱什麽,講了很多久遠的往事,她和皇後娘娘的、和思冰的、和陳同的……
憶桐也沒有刻意打探什麽,而是津津有味地聽著。
夜漸漸深了,憶桐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思菱停下來,意猶未盡地說:“好了,今天說得夠多了,瞧你都困了,早點兒睡吧!” 說著,她便熄了燈。
黑暗中,憶桐依偎在母親身邊,環住她的手臂,就像小時候那樣。
思菱累了一天,躺下不過片刻,就沉沉睡去了。
憶桐本來挺困的,這會兒一靜下來,又困意全無,忍不住開始思忖上午的事。
“那個黑衣男子到底是誰?為什麽要跟蹤我?”
“太子說的那番話,模棱兩可的,好像他真的知道了什麽……”
正想著,憶桐突然聽到外麵傳來“咚”地一聲響,好像是重物落地的聲音。
她嚇了一跳,忙把燈點亮,然後跳下床,舉著燈,輕手輕腳地走到門邊,把門打開一條縫,向外望去。
院子裏黑乎乎的,什麽也看不見。
思菱被憶桐驚醒了,睡眼惺忪地問道:“桐兒,怎麽了?”
憶桐微微有些不安地說:“剛剛,外麵好像有什麽聲音……”
思菱披衣坐了起來,然後,她們倆豎起耳朵,屏聲斂氣聽了好久。
除了風聲,沒有任何異常的動靜。
思菱又重新躺下,安慰憶桐說:“睡吧,可能是風把什麽東西吹下來了,不會有事的!”
憶桐再次熄了燈,躺回到床上。
又過了約莫一刻鍾,外麵確實沒再傳來什麽響動,她略略放下心來。
已經三更了,睡意襲來,憶桐的意識漸漸模糊。
清醒的最後一瞬,她突然聞到,屋裏有一股濃鬱的香味,像是她在宮裏聞到過的沉水香,又似乎夾雜了別的什麽。
“哪兒來的香?這屋裏,根本就沒有點香啊!”
憶桐覺得不對勁,掙紮著想起來看看,可是連眼皮都抬不起來,頭昏昏沉沉的,一股說不出的困倦,貫穿了她的四肢百骸,讓她覺得自己沉得像一塊石頭。
很快,她便什麽都不知道了。
等憶桐再次醒過來時,睜開眼,看到四周一片黑暗。
一時之間,她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
“為什麽我的身體,在不停地晃動著?”
待到意識逐漸恢複,她才終於明白,自己居然躺在一輛顛簸前行的馬車車廂裏。
憶桐伸手摸了一下,驚恐地發現,母親也躺在自己身邊,這會兒一動不動的,似乎還在沉沉睡著。
她立刻意識到出事了,遂咬緊牙關,不敢發出任何聲音。
“是誰?深更半夜的,要把我們帶到哪兒去?”
得得的馬蹄聲,在暗夜中清晰而刺耳。
這時,憶桐聽到車廂外,傳來兩個人的對話:“……翻牆背出來兩個大活人,累死了……萬一剛剛她們在院子裏醒了,那可就糟糕了,要我說,幹嘛費這麽大勁,直接就地殺了不就行了……”
另一個人說:“你懂什麽?直接在溫府殺了她們,人命關天,明兒肯定會有人報官的,把她們綁出來,人不知鬼不覺地除掉,一了百了……
聽主子的意思,這倆人本來就犯著什麽事兒,躲躲藏藏的不敢見人,明天溫家人發現她們消失,會以為她們倆連夜逃了,肯定不會聲張的…… 快走,一定要趕在天亮前出城……她們應該不會醒吧,聽說這安魂香很厲害,能讓人一覺睡到天亮的……”
“安魂香?!”
這三個字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狠狠地砸在了憶桐的心上。
刹那間,無數記憶碎片湧上心頭,她終於想起了在昏迷前那驚心動魄的一刻——那股神秘而詭異的香味。
“原來如此……竟是他們點燃了安魂香,並趁著夜色將其通過門縫或窗縫塞進屋內,致使我與娘陷入沉睡之中,無法蘇醒。”
憶桐的臉色變得慘白如紙,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她深知對方的險惡用心,毫無疑問,這些人的目標便是將她和母親帶離京城,而後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此時此刻,憶桐仿佛置身於萬丈深淵,寒意刺骨,恐懼如潮水般淹沒了她的全身。
“該如何是好?”
夜已深,四周萬籟俱寂,一片漆黑,她茫然失措,完全不清楚自己究竟身在何處。若是冒然呼救,恐怕不僅無法獲救,反而會招來更大的危險。
“娘尚處於昏迷狀態,僅憑她一己之力,又怎能帶著娘成功逃脫呢?”
正當憶桐苦思冥想之際,突然間,一隻溫暖而有力的手從身旁伸來,緊緊地握住了她那冰涼顫抖的小手。
緊接著,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聲音,猶如天籟之音,輕輕地、卻又無比堅定地傳入了憶桐的耳畔:“桐兒,莫怕,娘在的!”
“竟然是娘!她竟然蘇醒過來了!”
憶桐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望著眼前的母親。原本滿心絕望的她,此刻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
隻見他身著一襲黑色的便服,那簡潔而又深邃的色調,反而將其本就出眾的氣質襯托得愈發超凡脫俗、風度翩翩。他那眉宇之間流露出的清朗與飄逸,更是讓人不禁為之傾倒。
此時此刻,這位尊貴無比的太子殿下——慕容廷,正饒有興致地上下打量著眼前的憶桐,臉上則掛著一抹似笑非笑、令人捉摸不透的神情。
憶桐滿心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之前跟蹤我的那個黑衣人,我可是瞧得真真切切,那張臉分明是全然陌生的模樣。可為何一轉眼的功夫,這人竟搖身一變,成了堂堂的太子殿下?”
她警惕地環顧四周,但方才那個神秘的身影已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剛剛所經曆的一切,僅僅隻是一場虛幻的夢境而已。
然而稍作思考之後,憶桐心中便豁然開朗起來:“想必那個黑衣人定是太子的貼身侍從無疑。畢竟太子向來喜愛捉弄人,此次恐怕也是存心拿我尋開心罷了。”
想到這裏,憶桐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卻不自覺地上揚,似乎對太子這種孩子氣的行為既感到有些無可奈何,又覺得頗為有趣。
憶桐鬆了口氣,笑著問太子道:“太子殿下,太巧了,你怎麽也來綢緞莊了?”
慕容廷不解地反問道:“什麽綢緞莊?本宮閑著無聊,就出來逛逛,剛從那條街上走過來,結果一眼看到你的背影。怕喊你名字引起路人注意,就悄悄過來,想拍一下你的肩膀打個招呼,誰能料到你直接轉身揮拳……怎麽了?你以為本宮是什麽登徒子,調戲良家女子呢?”
憶桐心裏一驚,顧不上理會他的調侃,急忙問道:“啊,剛剛跟蹤我的,不是你的隨從嗎?那你走過來時有沒有看見那人?也是個黑衣男子……賊眉鼠眼的!”
慕容廷怔住了,愕然道:“什麽黑衣男子?跟蹤你……誰跟蹤你?本宮的隨從在那邊呢,本宮一看見你,就直接追過來了,沒注意到旁人!”
憶桐的目光朝著慕容廷所帶的隨從方向瞥去。隻見那兩名隨從不似一般侍衛那般身著鎧甲,而是穿著簡便的衣裳,但即便如此,其身形挺拔、相貌堂堂,與方才那個行蹤詭異且藏頭露尾的黑衣男子簡直有著天壤之別。
此時,慕容廷注意到憶桐正左顧右盼,神色顯得有些焦急,忙不迭地開口催促道:“究竟出了何事?莫再耽擱時間了,速速講來!”
憶桐眼見慕容廷這般迫不及待,隻得暫且將心頭的疑慮強壓下去,遂將適才所經曆之事毫無保留地向他和盤托出。
聽完憶桐所言,慕容廷麵色凝重,眼神充滿警覺之意,迅速轉身揮動手臂,示意那兩名便衣侍衛上前,並低聲囑咐他們在四周仔細搜查一番。
待安排妥當後,慕容廷再次轉頭望向憶桐,語氣帶著幾分質問:“這麽說來,你適才對本宮殿下揮拳相向,莫非是誤將本殿下當作了那名黑衣男子,欲與之鬥毆不成?”
麵對慕容廷的質問,憶桐並未有絲毫退縮之意,她爽直回應道:“此人一路尾隨於我,還暗中窺探,顯然居心叵測。遇到這等情形,難道我不該出手教訓他一下麽?”
慕容廷眉頭緊蹙,滿臉責備之意說道:“你這個小丫頭膽子也太大了些吧?發現有人跟蹤你之後,居然不老老實實呆在綢緞莊裏,反倒獨自一人跑了出來......
你連對方究竟是什麽人都不清楚,倘若他身懷絕技、身手不凡,到那時吃大虧的可就是你自己了呀!日後可萬萬不能再如此魯莽行事啦!”
憶桐卻是一臉毫不在意的模樣,隨口應道:“管他是誰呢,本姑娘才不會怕呢......想當年我從小就在鄉下生活成長,遇到過許多身材比我高大、體格比我健壯的男孩子,但他們全都不是我的對手......”
然而,話尚未說完,她突然留意到慕容廷的麵龐之上流露出一種既氣惱又憂慮的神情,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於是趕忙乖巧地改變口風說道:“好啦、好啦,我已經牢牢記住您的教誨啦,這裏畢竟是京城嘛,可謂是藏龍臥虎之地......往後我肯定會加倍小心謹慎的,再也不敢逞強鬥勇啦!”
聽到這番回答,慕容廷方才轉怒為喜,伸出手來輕輕地拍了拍憶桐的腦袋瓜兒,麵帶欣慰之色滿意地說道:“嗯,這樣才算得上懂事聽話嘛......”
說著,他的唇角浮現一抹狡黠的笑容,憶桐剛要反駁他,卻聽他話鋒一轉,柔聲問道:“對了,本宮送你的東西,托鎮西大將軍帶到溫府了,可收到了?”
憶桐點點頭,嗔怪道:“你不說我倒忘了,幹嘛送我一個空盒子,那盒子裏原來裝的到底是什麽?”
慕容廷笑意更深,一臉神秘:“不是說了,等你回宮後就知道了……到時候,我就把盒子裏的東西送你!”
說到“回宮”,千頭萬緒的煩惱頓時全都湧上心頭,憶桐垂下頭,小聲道:“我……可能沒機會再進宮了,年後,我說不定就跟義父義母一起……回襄陽了!”
慕容廷怔了一會兒,收斂了笑容,話裏有話地說:“回襄陽?這不是你的本意吧?你來京城不是有很重要的事嗎?還沒完成計劃就放棄,可不像是你的做派!”
像是猛地被人扼住了喉嚨,憶桐一時覺得呼吸困難。
“太子這話是什麽意思?他是不是知道了什麽?他怎麽可能知道?”
正待發問,憶桐忽聽林念瑤在綢緞莊門口喊她的名字。
慕容廷也聽到了,他盯緊憶桐的眼睛,目光灼灼,嘴裏卻是淡淡道:“喏,找你呢,趕緊過去吧……過完年,本宮就求母後宣你進宮。
先別急著回襄陽,留下來才有希望……而且,你真的不想知道那盒子裏裝的到底是什麽嗎?等著吧,到時候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說著,他俯在憶桐耳邊,輕聲道:“而且,本宮……還有淺溪,都不想讓你離開……你沒進宮時,倒也不覺得,可這段時間已經習慣見到古靈精怪的你,聽你嘰嘰喳喳地問這問那,看你和淺溪嬉笑打鬧。你這一走,日子實在太無聊了……本宮,還是第一次有這種感覺!”
說完,他便轉身離去。
身著一襲漆黑如墨的長衫的他,身姿高挑而修長,仿佛那冬日裏屹立於寒風中的蒼鬆翠柏一般,透著一股孤傲與挺拔之氣。
憶桐如同被施了定身咒般,癡癡地凝視著他漸行漸遠、逐漸消失在視線盡頭的飄逸背影,腦海之中不斷回蕩著他臨行前所說的話語,雙頰不由自主地泛起一抹羞澀的紅暈,就連耳朵也開始微微發燙起來。
就這樣靜靜地站立了許久之後,憶桐方才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然後轉身緩緩朝著綢緞莊走去。
待她回到綢緞莊時,隻見林念瑤正站在門口焦急地四處張望。兩人相視一笑後,便一同踏上了返回溫府的路途。一路上,憶桐始終沉默不語,心中卻猶如波瀾壯闊的大海一般難以平靜……
後院的小屋裏,思菱正心事重重地望著窗外,聽到開門的聲音,才倏然一驚,強顏歡笑道:“桐兒,你回來了!”
憶桐走進屋,拿出新買的料子給她看:“娘,這是我給你買的。墨綠底子,最襯你的膚色……上麵這黃色的小花,是臘梅花,寒冬盛開,隱含了你過去的名字……”
思菱愣愣地看著憶桐,滿臉都是欣慰之色,眼圈卻忍不住紅了,她喃喃道:“桐兒,你……真的長大了……”
憶桐故作歡快:“娘,等著,我馬上去找林姨借剪刀和針線。反正你閑著沒事,就給自己做身好看的新衣裳吧!”
不等思菱回答,她就腳步輕快地出了房間。
很快,憶桐拿了剪刀和針線回來。思菱立刻把那塊綢緞鋪在床上,先量了尺寸,然後便開始手腳麻利地裁剪,
“這是你第一次送我禮物,我一定要精心做好。”
看母親這般高興,憶桐既酸楚又心疼。記憶中,她何曾有過這樣開心的時刻,又何曾給自己做過一件像樣的新衣裳。
那一整天,憶桐不忍破壞娘這難得的幸福,便隻字不提過往,甚至沒提父親,就連上午有人跟蹤自己,然後又遇到太子的事,都一起拋之腦後。
憶桐忙前忙後地幫母親抻布,幫她絮棉花,幫她編盤扣…… 給她做一身新衣裳,成了她們娘兒倆全力以赴的事。
冬日天短,很快已是暮色深沉的黃昏,思菱緊趕慢趕,終於在掌燈時分,做好了一件暖襖。
憶桐讓母親穿上試試,果然,墨綠黃花的暖襖,寬袖窄腰,使得她一下子年輕了許多。
思菱愈發來了興致,讓憶桐把燈挑亮些,她要在燈下繼續做裙子。
憶桐怕她熬壞了眼睛,便極力阻止她,說第二天再做也不遲。
思菱這才把床上的剪刀和碎布頭都收了起來,不好意思地對憶桐笑了笑:“瞧,人老了,倒像小孩子似的,迫不及待想穿新衣裳呢!”
憶桐也覺得今天的母親像變了個人似的,好像突然燃起了生活的熱情。
晚膳是林念瑤親自送過來的,用完後,憶桐和母親收拾了碗筷,便坐在床上聊天。
窗外北風呼嘯,屋裏因為有火盆,溫暖如春。
氣氛融洽,思菱現在已經不再對憶桐避諱什麽,講了很多久遠的往事,她和皇後娘娘的、和思冰的、和陳同的……
憶桐也沒有刻意打探什麽,而是津津有味地聽著。
夜漸漸深了,憶桐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思菱停下來,意猶未盡地說:“好了,今天說得夠多了,瞧你都困了,早點兒睡吧!” 說著,她便熄了燈。
黑暗中,憶桐依偎在母親身邊,環住她的手臂,就像小時候那樣。
思菱累了一天,躺下不過片刻,就沉沉睡去了。
憶桐本來挺困的,這會兒一靜下來,又困意全無,忍不住開始思忖上午的事。
“那個黑衣男子到底是誰?為什麽要跟蹤我?”
“太子說的那番話,模棱兩可的,好像他真的知道了什麽……”
正想著,憶桐突然聽到外麵傳來“咚”地一聲響,好像是重物落地的聲音。
她嚇了一跳,忙把燈點亮,然後跳下床,舉著燈,輕手輕腳地走到門邊,把門打開一條縫,向外望去。
院子裏黑乎乎的,什麽也看不見。
思菱被憶桐驚醒了,睡眼惺忪地問道:“桐兒,怎麽了?”
憶桐微微有些不安地說:“剛剛,外麵好像有什麽聲音……”
思菱披衣坐了起來,然後,她們倆豎起耳朵,屏聲斂氣聽了好久。
除了風聲,沒有任何異常的動靜。
思菱又重新躺下,安慰憶桐說:“睡吧,可能是風把什麽東西吹下來了,不會有事的!”
憶桐再次熄了燈,躺回到床上。
又過了約莫一刻鍾,外麵確實沒再傳來什麽響動,她略略放下心來。
已經三更了,睡意襲來,憶桐的意識漸漸模糊。
清醒的最後一瞬,她突然聞到,屋裏有一股濃鬱的香味,像是她在宮裏聞到過的沉水香,又似乎夾雜了別的什麽。
“哪兒來的香?這屋裏,根本就沒有點香啊!”
憶桐覺得不對勁,掙紮著想起來看看,可是連眼皮都抬不起來,頭昏昏沉沉的,一股說不出的困倦,貫穿了她的四肢百骸,讓她覺得自己沉得像一塊石頭。
很快,她便什麽都不知道了。
等憶桐再次醒過來時,睜開眼,看到四周一片黑暗。
一時之間,她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
“為什麽我的身體,在不停地晃動著?”
待到意識逐漸恢複,她才終於明白,自己居然躺在一輛顛簸前行的馬車車廂裏。
憶桐伸手摸了一下,驚恐地發現,母親也躺在自己身邊,這會兒一動不動的,似乎還在沉沉睡著。
她立刻意識到出事了,遂咬緊牙關,不敢發出任何聲音。
“是誰?深更半夜的,要把我們帶到哪兒去?”
得得的馬蹄聲,在暗夜中清晰而刺耳。
這時,憶桐聽到車廂外,傳來兩個人的對話:“……翻牆背出來兩個大活人,累死了……萬一剛剛她們在院子裏醒了,那可就糟糕了,要我說,幹嘛費這麽大勁,直接就地殺了不就行了……”
另一個人說:“你懂什麽?直接在溫府殺了她們,人命關天,明兒肯定會有人報官的,把她們綁出來,人不知鬼不覺地除掉,一了百了……
聽主子的意思,這倆人本來就犯著什麽事兒,躲躲藏藏的不敢見人,明天溫家人發現她們消失,會以為她們倆連夜逃了,肯定不會聲張的…… 快走,一定要趕在天亮前出城……她們應該不會醒吧,聽說這安魂香很厲害,能讓人一覺睡到天亮的……”
“安魂香?!”
這三個字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狠狠地砸在了憶桐的心上。
刹那間,無數記憶碎片湧上心頭,她終於想起了在昏迷前那驚心動魄的一刻——那股神秘而詭異的香味。
“原來如此……竟是他們點燃了安魂香,並趁著夜色將其通過門縫或窗縫塞進屋內,致使我與娘陷入沉睡之中,無法蘇醒。”
憶桐的臉色變得慘白如紙,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她深知對方的險惡用心,毫無疑問,這些人的目標便是將她和母親帶離京城,而後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此時此刻,憶桐仿佛置身於萬丈深淵,寒意刺骨,恐懼如潮水般淹沒了她的全身。
“該如何是好?”
夜已深,四周萬籟俱寂,一片漆黑,她茫然失措,完全不清楚自己究竟身在何處。若是冒然呼救,恐怕不僅無法獲救,反而會招來更大的危險。
“娘尚處於昏迷狀態,僅憑她一己之力,又怎能帶著娘成功逃脫呢?”
正當憶桐苦思冥想之際,突然間,一隻溫暖而有力的手從身旁伸來,緊緊地握住了她那冰涼顫抖的小手。
緊接著,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聲音,猶如天籟之音,輕輕地、卻又無比堅定地傳入了憶桐的耳畔:“桐兒,莫怕,娘在的!”
“竟然是娘!她竟然蘇醒過來了!”
憶桐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望著眼前的母親。原本滿心絕望的她,此刻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