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桐怔怔地看著慕容廷,呼吸瞬間變得紊亂起來。
“淩晨時分,爹爹和娘才剛剛重逢,消息怎麽會傳得這麽快?”
“皇後和太子,竟全都知情了?”
“太子連我的真實名字都知道了,明明就在昨天,他還口口聲聲叫我‘蘭兒姑娘’呢!”
在憶桐暗自思忖時,陳同和思菱對視了一眼,倒是麵不改色。
可能對他們來說,一切都已成定局。
至於皇後娘娘是什麽時候對憶桐的真實身份有所察覺,已經不重要了。
思菱語氣平靜地對慕容廷說:“妾身遵命,本來……也正想進宮拜見娘娘呢!”
陳同回身,溫言叮囑他的叔父道:“叔父,府裏的事,勞煩您先帶人操持著……我進宮一趟,會盡快回來的!”
相比那個尖酸刻薄的嬸嬸,陳同的叔父,看起來倒是個和善好相與的人。
他連連點頭,表示自己會全盤料理著,讓陳同先去忙。
於是,陳同便帶著思菱母女,跟在慕容廷身後,出了侍郎府。
慕容廷和陳同騎馬,憶桐和思菱則乘坐馬車,直奔城東。
約莫半個時辰後,她們在宮門口停車下馬,步行入內。
比起上次進宮時的拘謹好奇,這一回憶桐已經是輕車熟路,波瀾不驚。
倒是思菱,情緒很是激動。
她熱切地望著宮裏的一切,眼睛裏閃爍著淚光,就連腳步,都情不自禁有些踉蹌。
重回故地,讓她生出幾分“近鄉情更怯”的惶恐和緊張。
整整十五年了,這個地方,這兒的人,肯定讓思菱魂牽夢縈,沒齒難忘。
憶桐陪在思菱的身邊,攙扶著她的手臂,一邊努力安撫她的緊張,一邊向皇後娘娘所在的鳳鸞宮緩步走去。
到了鳳鸞宮門口,慕容廷突然停住腳步,低聲對陳同和思菱說:“將軍,夫人,你們先進去見母後,本宮有幾句話,想單獨跟桐兒姑娘說!”
慕容廷的話,讓憶桐的臉一下子紅了。
之前,他就托陳同給憶桐帶了那個鎏金琺琅盒子,那時父女二人還沒相認,憶桐還能裝作若無其事。
但這會兒,他直接當著陳同夫婦的麵,提出這樣的要求,讓憶桐覺得很是窘迫。
陳同躊躇了一下,正要回答,門口處,鳳鸞宮總管大太監田青已經迎了出來,笑容滿麵地說:“將軍,夫……人,快請進,娘娘候著呢!”
重見故人,思菱一時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掩麵而泣。
陳同輕撫著思菱的後背,柔聲勸慰著她,等她緩和下來後,他才一臉坦蕩地對慕容廷說:“既然殿下有事吩咐小女,那微臣就先去向皇後娘娘請安,還請殿下隨後帶小女進來拜見娘娘!”
慕容廷點頭應允:“將軍放心,本宮和桐兒姑娘隨後就來!”
陳同便不再多說什麽,跟在田青身後,和思菱一起進去了。
殿門口,隻剩下了憶桐和慕容廷,相對而立。
憶桐惴惴地看了他一眼,很想問問他怎麽知道自己的真實名字,但話到了嘴邊,還是咽了回去,言簡意賅地問道:“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慕容廷先是微笑著看憶桐,一言不發。
然後,像變戲法似地,忽然從袖中取出一樣東西,呈到憶桐麵前,鄭重其事地說:“本宮承諾過,等你回宮後,就把那盒子裏的東西送給你……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給你!”
憶桐定睛一看,頓時感覺全身的血都湧到了頭頂。
慕容廷的手心裏,是一隻手串。
憶桐再熟悉不過的綠鬆石手串!
翠瑩瑩的顏色,圓溜溜的珠子,這正是被憶桐弄丟了的,母親的那串綠鬆石手串! 她做夢也想不到,那手串……竟然會在慕容廷這兒!
憶桐震驚不已地看著他,訥訥問道:“這手串……原來是被太子殿下撿去了……”
慕容廷笑了一下,淡淡地解釋道:“臘月初八那天,本宮來向母後請安,在牆外聞到了梅花的香味,便從後殿的角門進來,先去梅林賞花……結果,竟在一棵梅樹下,看到了一個鵝黃色的荷包……出於好奇,本宮就撿了起來,想看看裏邊裝著什麽,也好判斷一下這荷包是誰的。
沒想到,荷包打開後,裏麵的綠鬆石手串,一下子勾起了本宮的回憶。很多年前,母後的貼身宮女思菱姑姑,就經常戴這樣的手串在腕間……
當然,年深日久,本宮並不能斷定這就是她的,便把荷包和手串一起,交給了母後,讓她辨認…… 母後自然是一眼就認了出來,她把手串留下來,又叮囑本宮把荷包放回原處。
所以,本宮沒見到你之前,就知道你是誰了……幾天後,我們第一次相遇,也是在雪後的梅林,不能不說真是太巧了!”
“原來是這樣!”憶桐暗自想道。
“皇後娘娘和太子,原來早就知道我的真實身份,也早就明白我的來意。”
“而我,還在千方百計地遮遮掩掩,患得患失。”
“可是,他們為什麽也一直佯裝不知呢?”
她忍不住問道:“既然皇後娘娘早就認出了這隻手串,為什麽不直接揭穿我審問我?為什麽不直接派人去襄陽把娘帶回京城呢?”
慕容廷意味深長地笑笑:“思菱姑姑是母後的貼身宮女,她待她向來親厚。這麽多年了,思菱姑姑既然躲著不肯出現,肯定是有難言之隱,迫不得已。
母後害怕這樣做,反而會逼得她走投無路。所以就幹脆按兵不動,靜待她想通的那天。母後說了,你是她唯一的女兒,隻要你留在宮裏,思菱姑姑早晚會現身的……她果然賭對了!”
憶桐沉默不語,心裏卻是五味雜陳。
“皇後娘娘,遠比我想象的更睿智。”
慕容廷見憶桐這樣,還以為她心生不安,安慰她說:“好了,別擔心了,母後不會因為你隱瞞身份的事而責怪你的……”
憶桐抬頭看著慕容廷,猶豫著要不要把昨晚發生的事告訴他,順便再問問他,昨天他們分別後,他有沒有發現那個黑衣男子的蹤跡。
但慕容廷卻向門內瞥了一眼,催促憶桐道:“要說的話已經說完了,快隨本宮進去吧……你難道不想親眼目睹母後和你娘久別重逢的場麵嗎?說實話,連本宮都很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麽,會讓思菱姑姑情願與鎮西大將軍天各一方,遠走他鄉十五年……”
憶桐神色一凜,
“對啊,娘剛剛已經說了,她會當著皇後娘娘的麵,道出當年的真相。”
“我苦苦揣測、尋覓已久的真相,關係到爹爹的身世,也關係到祖父和祖母恩怨的真相,我自然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啊。”
憶桐遂跟著慕容廷,進了鳳鸞宮的大門。
遠遠地,她便聽到正殿裏傳來痛不可抑的哭聲。
“是娘的聲音! ”
她心裏一酸,禁不住加快了步子。
他們在廊下停住,讓田青通傳,得到了皇後娘娘的允許後,這才推門進去。
一進門,正看到皇後娘娘親手把跪在地上的思菱扶起來。
思菱淚如雨下,皇後娘娘的眼圈,也是紅紅的。
皇後緊握著思菱的手,聲音顫栗不已:“這麽多年,本宮不止一次想過,如果有一天找到你,一定要狠狠責罰你……但現在看見你,卻什麽怨氣都沒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思菱啜泣道:“妾身辜負了娘娘,害娘娘擔心了……”
皇後娘娘搖搖頭,直言不諱道:“好了,你和本宮,不需要說這些客套話……思菱,整整十五年了,不管對本宮,還是對陳同,那晚的事……你都應該有個交代了,隻有讓本宮了解了當時的真相,才能為你的未來打算……坐下說……”
思菱在陳同身邊落座,她微閉雙眸,身子微微顫抖,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可以想見,十五年前的那個冬夜對她來說,定然是個不堪回首的噩夢。
思菱沉思一會兒,開始緩緩敘說。她的聲音,仿佛也是穿過久遠的時光而來,帶出幾分不真實的空茫:
“那天晚上,陳同在宮裏值守。半夜,我突然醒過來,覺得心裏悶得慌。便沒喊醒伺候我的小丫鬟,一個人披衣出門,去了後院的花園。
當時,陸水芸一個人住在花園東南角的一間小屋裏。也是陰差陽錯,當我路過了陸水芸的住處時,剛好聽到她和婆母,正在低聲爭執著什麽。
夜深人靜,她們的聲音清楚地傳了出來。陸水芸威脅婆母,讓她盡快想辦法除掉我,然後讓陳同娶她為妻,不然,她就把真相說出去,來個魚死網破……
在婆母的苦苦哀求之下,我這才驚愕地得知,陳同……原來不是公爹親生的,他……”
思菱似乎難以啟齒,囁嚅半晌,才終於說出口:“婆母年輕的時候,在公爹一次外出時,犯了糊塗……等公爹回來後,她已經知道自己懷了身孕。怕被公爹看出破綻,她便找了理由,回蘇城的娘家長住……直到分娩前,才返回京城,謊稱在路上顛簸,孩子早產,遮掩了過去……
陸水芸的母親,是婆母在娘家時的閨中好友,兩個人情同姐妹,她當時也正懷著陸水芸……有一次兩個人聊天時,婆母說漏了嘴,陸水芸的母親,窺知了婆母的秘密。
婆母為了籠絡她,就隨口承諾,說將來兩個孩子出生後,若是一男一女,就結為親家。
再後來,婆母回京生下陳同,再也沒和這個好友來往過。誰能想到,那麽多年過去了,和陳同同齡的陸水芸,會拿著當年的信物,以及她母親的親筆信,過來威脅婆母,要求婆母遵從當年的婚約……不然,就把她的醜事公布於眾。
所以婆母才會反對我和陳同的婚事,想讓他娶了陸水芸……隻要陳同娶了陸水芸,他們就是一家人,陸水芸為了自個兒,也會守口如瓶……”
“當時,我在屋外佇立良久,將她們倆的對話,都原封不動地聽了去……我還得知我患上秋疫,正是婆母和陸水芸的陰謀。
當時,我情緒激動,幾乎站立不住,不小心碰到了門,發出了砰然一聲響……婆母和陸水芸立刻出來,看到我後,先是大驚失色,接著就凶相畢露。
陸水芸和婆母一起,扼住我的脖子,把我拖向花園的荷塘邊,要把我推進去…… 她們兩個人,陸水芸又膀大腰圓,我根本掙紮不開。千鈞一發的時刻,公爹從天而降。
我想,對公爹來說,聽到的事實不亞於晴天霹靂……婆母不僅背叛了他,甚至為了掩蓋當年的醜聞,喪心病狂地把秋疫傳到宮裏,樁樁件件,都是禍及到整個陳家的罪行…… 他像瘋了一般,先是撿起花園裏的一塊尖石,猛然砸向婆母的後腦勺……
當時,陸水芸正死命勒住我的脖子,公爹殺了婆母後,又從我頭上拔下那支紫玉步搖,刺進了陸水芸的喉嚨…… 婆母和陸水芸,就這樣雙雙殞命……”
“事後我這才知道,公爹那天本來要在京郊住一夜的,但想到陳同晚上不在府裏,怕出什麽事,就趁夜回來了。
他是直接從花園的角門進來的,剛好聽見陸水芸嚷嚷著那件陳年秘事,威逼婆母和她一起,殺我滅口,親眼目睹這一幕的他,羞憤交加,一下子失控了……
公爹從陸水芸手裏救下我,然後,在我我驚魂未定之時,公爹已經冷靜下來,看著橫亙在他麵前的兩具血淋淋的屍體,他開始苦苦哀求我…… 他說,他殺了陸水芸,還殺了婆母,而這件事的真相,實在太可怕了。如果他被繩之以法,必然得說出內幕……那麽,婆母的醜事一旦公開,傷害最大的就是陳同。
而陳同正是被重用的時候,如果讓他知道自己不僅是婆母和別人……苟且生下的,還是……還是罪臣之後,他怎麽能受得了? 還有秋疫之事,一旦朝廷追究下來,不僅他,整個陳家就全完了……陳同作為罪魁禍首的兒子,即便不是死罪,也肯定要受到牽連。
他還說,這麽多年,陳同作為他唯一的兒子,是他的驕傲,也是他的全部。即便他知道了真相,也依然不會改變對陳同的父子之情,他不忍讓陳同成為別人指點和嘲笑的對象……
所以,隻有我……隻有我連夜離開,把這一切攬在自己身上,那場血案,看上去就是婆媳矛盾引發的悲劇……當初婆母不同意我和陳同的婚事,可謂人盡皆知,不會有人深究。
我當時已經嚇傻了,公爹就這樣,連勸帶嚇,把我推出了陳府的門,讓他的心腹,連夜把我送出了京城…… 走出了這一步,我便知道無從回頭。
公爹肯定會把現場偽造成我是凶手的模樣……其實,等我清醒過來,也知道他在救我時,看似崩潰時的舉動,其實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給自己留了後路。
他殺婆母,用的是花園的石頭,殺陸水芸,用的是我的步搖……”
在思菱的講述中,整個殿內,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被這個可怕的內幕驚到了。
陳同石化了一般,側身看向窗外,那雙清亮睿智的眼睛,此刻是血紅的。
真相,果然太過殘忍,太過沉重,幾乎把他壓垮了。
靜寂中,皇後娘娘的聲音,緩緩響起:“那麽,陳同的親生父親,是誰……罪臣之後……到底是誰?”
思菱抬眼看向皇後娘娘,嘴唇哆嗦著,幾乎是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是……是寧安侯……林正軒!”
“淩晨時分,爹爹和娘才剛剛重逢,消息怎麽會傳得這麽快?”
“皇後和太子,竟全都知情了?”
“太子連我的真實名字都知道了,明明就在昨天,他還口口聲聲叫我‘蘭兒姑娘’呢!”
在憶桐暗自思忖時,陳同和思菱對視了一眼,倒是麵不改色。
可能對他們來說,一切都已成定局。
至於皇後娘娘是什麽時候對憶桐的真實身份有所察覺,已經不重要了。
思菱語氣平靜地對慕容廷說:“妾身遵命,本來……也正想進宮拜見娘娘呢!”
陳同回身,溫言叮囑他的叔父道:“叔父,府裏的事,勞煩您先帶人操持著……我進宮一趟,會盡快回來的!”
相比那個尖酸刻薄的嬸嬸,陳同的叔父,看起來倒是個和善好相與的人。
他連連點頭,表示自己會全盤料理著,讓陳同先去忙。
於是,陳同便帶著思菱母女,跟在慕容廷身後,出了侍郎府。
慕容廷和陳同騎馬,憶桐和思菱則乘坐馬車,直奔城東。
約莫半個時辰後,她們在宮門口停車下馬,步行入內。
比起上次進宮時的拘謹好奇,這一回憶桐已經是輕車熟路,波瀾不驚。
倒是思菱,情緒很是激動。
她熱切地望著宮裏的一切,眼睛裏閃爍著淚光,就連腳步,都情不自禁有些踉蹌。
重回故地,讓她生出幾分“近鄉情更怯”的惶恐和緊張。
整整十五年了,這個地方,這兒的人,肯定讓思菱魂牽夢縈,沒齒難忘。
憶桐陪在思菱的身邊,攙扶著她的手臂,一邊努力安撫她的緊張,一邊向皇後娘娘所在的鳳鸞宮緩步走去。
到了鳳鸞宮門口,慕容廷突然停住腳步,低聲對陳同和思菱說:“將軍,夫人,你們先進去見母後,本宮有幾句話,想單獨跟桐兒姑娘說!”
慕容廷的話,讓憶桐的臉一下子紅了。
之前,他就托陳同給憶桐帶了那個鎏金琺琅盒子,那時父女二人還沒相認,憶桐還能裝作若無其事。
但這會兒,他直接當著陳同夫婦的麵,提出這樣的要求,讓憶桐覺得很是窘迫。
陳同躊躇了一下,正要回答,門口處,鳳鸞宮總管大太監田青已經迎了出來,笑容滿麵地說:“將軍,夫……人,快請進,娘娘候著呢!”
重見故人,思菱一時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掩麵而泣。
陳同輕撫著思菱的後背,柔聲勸慰著她,等她緩和下來後,他才一臉坦蕩地對慕容廷說:“既然殿下有事吩咐小女,那微臣就先去向皇後娘娘請安,還請殿下隨後帶小女進來拜見娘娘!”
慕容廷點頭應允:“將軍放心,本宮和桐兒姑娘隨後就來!”
陳同便不再多說什麽,跟在田青身後,和思菱一起進去了。
殿門口,隻剩下了憶桐和慕容廷,相對而立。
憶桐惴惴地看了他一眼,很想問問他怎麽知道自己的真實名字,但話到了嘴邊,還是咽了回去,言簡意賅地問道:“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慕容廷先是微笑著看憶桐,一言不發。
然後,像變戲法似地,忽然從袖中取出一樣東西,呈到憶桐麵前,鄭重其事地說:“本宮承諾過,等你回宮後,就把那盒子裏的東西送給你……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給你!”
憶桐定睛一看,頓時感覺全身的血都湧到了頭頂。
慕容廷的手心裏,是一隻手串。
憶桐再熟悉不過的綠鬆石手串!
翠瑩瑩的顏色,圓溜溜的珠子,這正是被憶桐弄丟了的,母親的那串綠鬆石手串! 她做夢也想不到,那手串……竟然會在慕容廷這兒!
憶桐震驚不已地看著他,訥訥問道:“這手串……原來是被太子殿下撿去了……”
慕容廷笑了一下,淡淡地解釋道:“臘月初八那天,本宮來向母後請安,在牆外聞到了梅花的香味,便從後殿的角門進來,先去梅林賞花……結果,竟在一棵梅樹下,看到了一個鵝黃色的荷包……出於好奇,本宮就撿了起來,想看看裏邊裝著什麽,也好判斷一下這荷包是誰的。
沒想到,荷包打開後,裏麵的綠鬆石手串,一下子勾起了本宮的回憶。很多年前,母後的貼身宮女思菱姑姑,就經常戴這樣的手串在腕間……
當然,年深日久,本宮並不能斷定這就是她的,便把荷包和手串一起,交給了母後,讓她辨認…… 母後自然是一眼就認了出來,她把手串留下來,又叮囑本宮把荷包放回原處。
所以,本宮沒見到你之前,就知道你是誰了……幾天後,我們第一次相遇,也是在雪後的梅林,不能不說真是太巧了!”
“原來是這樣!”憶桐暗自想道。
“皇後娘娘和太子,原來早就知道我的真實身份,也早就明白我的來意。”
“而我,還在千方百計地遮遮掩掩,患得患失。”
“可是,他們為什麽也一直佯裝不知呢?”
她忍不住問道:“既然皇後娘娘早就認出了這隻手串,為什麽不直接揭穿我審問我?為什麽不直接派人去襄陽把娘帶回京城呢?”
慕容廷意味深長地笑笑:“思菱姑姑是母後的貼身宮女,她待她向來親厚。這麽多年了,思菱姑姑既然躲著不肯出現,肯定是有難言之隱,迫不得已。
母後害怕這樣做,反而會逼得她走投無路。所以就幹脆按兵不動,靜待她想通的那天。母後說了,你是她唯一的女兒,隻要你留在宮裏,思菱姑姑早晚會現身的……她果然賭對了!”
憶桐沉默不語,心裏卻是五味雜陳。
“皇後娘娘,遠比我想象的更睿智。”
慕容廷見憶桐這樣,還以為她心生不安,安慰她說:“好了,別擔心了,母後不會因為你隱瞞身份的事而責怪你的……”
憶桐抬頭看著慕容廷,猶豫著要不要把昨晚發生的事告訴他,順便再問問他,昨天他們分別後,他有沒有發現那個黑衣男子的蹤跡。
但慕容廷卻向門內瞥了一眼,催促憶桐道:“要說的話已經說完了,快隨本宮進去吧……你難道不想親眼目睹母後和你娘久別重逢的場麵嗎?說實話,連本宮都很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麽,會讓思菱姑姑情願與鎮西大將軍天各一方,遠走他鄉十五年……”
憶桐神色一凜,
“對啊,娘剛剛已經說了,她會當著皇後娘娘的麵,道出當年的真相。”
“我苦苦揣測、尋覓已久的真相,關係到爹爹的身世,也關係到祖父和祖母恩怨的真相,我自然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啊。”
憶桐遂跟著慕容廷,進了鳳鸞宮的大門。
遠遠地,她便聽到正殿裏傳來痛不可抑的哭聲。
“是娘的聲音! ”
她心裏一酸,禁不住加快了步子。
他們在廊下停住,讓田青通傳,得到了皇後娘娘的允許後,這才推門進去。
一進門,正看到皇後娘娘親手把跪在地上的思菱扶起來。
思菱淚如雨下,皇後娘娘的眼圈,也是紅紅的。
皇後緊握著思菱的手,聲音顫栗不已:“這麽多年,本宮不止一次想過,如果有一天找到你,一定要狠狠責罰你……但現在看見你,卻什麽怨氣都沒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思菱啜泣道:“妾身辜負了娘娘,害娘娘擔心了……”
皇後娘娘搖搖頭,直言不諱道:“好了,你和本宮,不需要說這些客套話……思菱,整整十五年了,不管對本宮,還是對陳同,那晚的事……你都應該有個交代了,隻有讓本宮了解了當時的真相,才能為你的未來打算……坐下說……”
思菱在陳同身邊落座,她微閉雙眸,身子微微顫抖,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可以想見,十五年前的那個冬夜對她來說,定然是個不堪回首的噩夢。
思菱沉思一會兒,開始緩緩敘說。她的聲音,仿佛也是穿過久遠的時光而來,帶出幾分不真實的空茫:
“那天晚上,陳同在宮裏值守。半夜,我突然醒過來,覺得心裏悶得慌。便沒喊醒伺候我的小丫鬟,一個人披衣出門,去了後院的花園。
當時,陸水芸一個人住在花園東南角的一間小屋裏。也是陰差陽錯,當我路過了陸水芸的住處時,剛好聽到她和婆母,正在低聲爭執著什麽。
夜深人靜,她們的聲音清楚地傳了出來。陸水芸威脅婆母,讓她盡快想辦法除掉我,然後讓陳同娶她為妻,不然,她就把真相說出去,來個魚死網破……
在婆母的苦苦哀求之下,我這才驚愕地得知,陳同……原來不是公爹親生的,他……”
思菱似乎難以啟齒,囁嚅半晌,才終於說出口:“婆母年輕的時候,在公爹一次外出時,犯了糊塗……等公爹回來後,她已經知道自己懷了身孕。怕被公爹看出破綻,她便找了理由,回蘇城的娘家長住……直到分娩前,才返回京城,謊稱在路上顛簸,孩子早產,遮掩了過去……
陸水芸的母親,是婆母在娘家時的閨中好友,兩個人情同姐妹,她當時也正懷著陸水芸……有一次兩個人聊天時,婆母說漏了嘴,陸水芸的母親,窺知了婆母的秘密。
婆母為了籠絡她,就隨口承諾,說將來兩個孩子出生後,若是一男一女,就結為親家。
再後來,婆母回京生下陳同,再也沒和這個好友來往過。誰能想到,那麽多年過去了,和陳同同齡的陸水芸,會拿著當年的信物,以及她母親的親筆信,過來威脅婆母,要求婆母遵從當年的婚約……不然,就把她的醜事公布於眾。
所以婆母才會反對我和陳同的婚事,想讓他娶了陸水芸……隻要陳同娶了陸水芸,他們就是一家人,陸水芸為了自個兒,也會守口如瓶……”
“當時,我在屋外佇立良久,將她們倆的對話,都原封不動地聽了去……我還得知我患上秋疫,正是婆母和陸水芸的陰謀。
當時,我情緒激動,幾乎站立不住,不小心碰到了門,發出了砰然一聲響……婆母和陸水芸立刻出來,看到我後,先是大驚失色,接著就凶相畢露。
陸水芸和婆母一起,扼住我的脖子,把我拖向花園的荷塘邊,要把我推進去…… 她們兩個人,陸水芸又膀大腰圓,我根本掙紮不開。千鈞一發的時刻,公爹從天而降。
我想,對公爹來說,聽到的事實不亞於晴天霹靂……婆母不僅背叛了他,甚至為了掩蓋當年的醜聞,喪心病狂地把秋疫傳到宮裏,樁樁件件,都是禍及到整個陳家的罪行…… 他像瘋了一般,先是撿起花園裏的一塊尖石,猛然砸向婆母的後腦勺……
當時,陸水芸正死命勒住我的脖子,公爹殺了婆母後,又從我頭上拔下那支紫玉步搖,刺進了陸水芸的喉嚨…… 婆母和陸水芸,就這樣雙雙殞命……”
“事後我這才知道,公爹那天本來要在京郊住一夜的,但想到陳同晚上不在府裏,怕出什麽事,就趁夜回來了。
他是直接從花園的角門進來的,剛好聽見陸水芸嚷嚷著那件陳年秘事,威逼婆母和她一起,殺我滅口,親眼目睹這一幕的他,羞憤交加,一下子失控了……
公爹從陸水芸手裏救下我,然後,在我我驚魂未定之時,公爹已經冷靜下來,看著橫亙在他麵前的兩具血淋淋的屍體,他開始苦苦哀求我…… 他說,他殺了陸水芸,還殺了婆母,而這件事的真相,實在太可怕了。如果他被繩之以法,必然得說出內幕……那麽,婆母的醜事一旦公開,傷害最大的就是陳同。
而陳同正是被重用的時候,如果讓他知道自己不僅是婆母和別人……苟且生下的,還是……還是罪臣之後,他怎麽能受得了? 還有秋疫之事,一旦朝廷追究下來,不僅他,整個陳家就全完了……陳同作為罪魁禍首的兒子,即便不是死罪,也肯定要受到牽連。
他還說,這麽多年,陳同作為他唯一的兒子,是他的驕傲,也是他的全部。即便他知道了真相,也依然不會改變對陳同的父子之情,他不忍讓陳同成為別人指點和嘲笑的對象……
所以,隻有我……隻有我連夜離開,把這一切攬在自己身上,那場血案,看上去就是婆媳矛盾引發的悲劇……當初婆母不同意我和陳同的婚事,可謂人盡皆知,不會有人深究。
我當時已經嚇傻了,公爹就這樣,連勸帶嚇,把我推出了陳府的門,讓他的心腹,連夜把我送出了京城…… 走出了這一步,我便知道無從回頭。
公爹肯定會把現場偽造成我是凶手的模樣……其實,等我清醒過來,也知道他在救我時,看似崩潰時的舉動,其實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給自己留了後路。
他殺婆母,用的是花園的石頭,殺陸水芸,用的是我的步搖……”
在思菱的講述中,整個殿內,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被這個可怕的內幕驚到了。
陳同石化了一般,側身看向窗外,那雙清亮睿智的眼睛,此刻是血紅的。
真相,果然太過殘忍,太過沉重,幾乎把他壓垮了。
靜寂中,皇後娘娘的聲音,緩緩響起:“那麽,陳同的親生父親,是誰……罪臣之後……到底是誰?”
思菱抬眼看向皇後娘娘,嘴唇哆嗦著,幾乎是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是……是寧安侯……林正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