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甚是滿意,昂首說道:


    “尾敦、鮮於銀、典韋三將!”


    三人迅速起身,高喊:


    “在!”


    “你三人領突騎、刀盾兵、精銳長弓手與我一起迅速出擊道人城!”


    三人高聲喊‘諾’。


    劉和又說道:


    “周倉、裴元紹二將!”


    “在!”


    “你二人盡快挑選黃巾降卒,組成兩曲人馬,配備兵甲,稍加訓練後,追上先行部隊,盡快趕往道人城助陣!”


    周倉、裴元紹唱喏領命。


    劉和最後安排道:


    “傅允何在!”


    “在!”


    “待周倉、裴元紹挑選完兵卒後,汝帶剩餘俘虜去當城屯田,然後回軍駐守東安陽、平舒二城!”


    傅允極不願意,非要跟隨劉和去道人城,劉和一瞪眼說道:


    “汝要違抗軍令乎?”


    傅允雖不甘心,但隻能抱拳說道:


    “諾!”


    劉和解釋說道:


    “別以為守城容易,我軍若在高柳城擊敗郭大賢,郭大賢殘部逃潰時,需要你依托二城對其攔截,你的任務繁重的狠!”


    傅允聽完劉和的解釋,這才欣喜,再次唱喏。


    眾人重新落座。


    劉和說道:


    “我軍連戰四捷,也是辛苦,晚間吩咐火頭軍多殺些牛羊,犒勞軍卒,各位與我一起到軍卒間用餐!”


    眾人領命,忙去準備。


    現在距離天黑還早,且火頭軍準備上千號人的飲食也需要好久。


    劉和與荀攸便到軍營中溜達,軍卒見劉和到來,紛紛歡呼致意。


    二人輾轉,來到軍中庵廬。


    庵廬乃漢代軍中治療傷兵的營帳,常配有疾醫和瘍醫數人。


    疾醫掌管軍中疾病,什麽傷寒頭暈、鬧肚中毒等等疾病。


    瘍醫便是傷醫,主管腫、潰、金、折四症。


    腫是腫脹之意,如崴腳、脫臼等症。


    潰乃潰爛,如化膿、脫皮、腐爛等症。


    金便是器傷,戰場上受到的一切外傷均屬於金傷。


    折就是骨折,戰場上磕碰是很常見的事情,難免會有兵卒斷胳膊斷腿。


    劉和與荀攸詢問兵卒傷情,並安慰兵卒好好養傷,盡快回到戰場。


    軍隊雖曆經四戰,但傷者不多,輕傷者也多是包紮後返回建製。


    庵廬中僅有幾個倒黴蛋,多是攻打東安陽城和平舒城時受的外傷。


    對了,還有一個伏擊左校時,從山坡上滾下來,摔斷腿的倒黴刀盾兵。


    刀盾兵見到劉和,掙紮起身行禮,被劉和按回床榻。


    刀盾兵哭著解釋道:


    “校尉大人,我不是有意的,我見那賊首左校要跑,一時著急,從崖上滾下去,才摔傷的。”


    一旁的瘍醫也說道:


    “嘿,稟告大人,這小子每次打仗都挺勇猛,衝的最猛,受傷也是最多。這小子還看過不少書,認識不少字哩。”


    劉和見那刀盾兵與自己年齡一般,也就二十二、三歲,雖不是很強壯,卻有一股子狠勁,便安慰道:


    “等你傷好了,再跟我殺賊寇,若立下功勞,我不吝給你封賞。瘍醫說你讀書識字,若不想廝殺,也可做個軍吏。”


    哪知那刀盾兵抱拳哭道:


    “校尉大人,我不要封賞,也不要做軍吏。我隻想有朝一日,與鮮卑、烏桓廝殺,救回我哥哥。”


    鮮卑、烏桓是東漢北部的蠻族,兩族都發源自被匈奴打敗的東胡。


    烏桓投靠東漢,分散於邊疆,尤其是幽州各郡,常出兵幫助東漢平叛討匪,東漢有意蓄養烏桓,用以牽製外族或提供兵員。


    鮮卑生活在大漢以北,相對獨立,實力強大,雖名義上臣服於大漢,但時常侵擾大漢邊陲。


    東漢國力衰弱,鮮卑、烏桓便常蠢蠢欲動。


    中平年間,幽州爆發漁陽人張舉、張純之亂,二人夥同幽州三郡烏桓一起叛亂。


    這才有了公孫瓚幽州討賊,劉虞做幽州牧平叛的事情。


    劉和聽這刀盾兵與鮮卑、烏桓像是有大仇的樣子,忙問其緣由。


    那刀盾兵哭著說道:


    “稟校尉大人,我本廣陽人,名叫閻誌。中平四年(187年),張舉、張純叛亂,我父母被烏桓惡匪所殺,哥哥閻柔為掩護我被烏桓所擄。我參軍,隻為有朝一日,殺盡烏桓、鮮卑,救回我哥哥!”


    閻柔?好像很熟悉。


    劉和絞盡腦汁想了半天,隻覺得這名字很熟悉,好像在曆史上率領軍隊擊敗過公孫瓚的樣子。


    劉和再看那閻誌,更加順眼了。


    “汝莫急,專心養傷,待你傷好後,吾必重用你。待我幽州軍力強大以後,必除烏桓、鮮卑邊匪,將你哥哥救回來!”


    閻誌大喜,慌忙感謝劉和。


    劉和安慰一番,又叮囑瘍醫好生照顧閻誌,便領荀攸出帳。


    荀攸不解的問道:


    “主公,吾素知您知人善用,可閻誌乃一兵卒,有些聰慧、狠厲之勁罷了,為何主公對其如此看重?”


    劉和當然不能說是因為自己開了天眼,知道東漢大致的情況,隻能解釋道:


    “吾觀閻誌此人,為解救兄長參軍,乃是有情有義之徒。且閻誌聰慧,能讀書識字,其人便有才華。作戰勇猛,不畏險地,雖傷但勇,其人便有勇毅。如此之人,不重視培養,豈不錯失良玉乎?”


    荀攸佩服的點點頭:


    “主公真乃慧眼,眼光獨到,攸差之遠矣。”


    劉和被荀攸的馬屁拍的有些飄飄然,忙說道:


    “哪裏哪裏,公達之才遠勝於我,公達之才乃長於謀略,善於軍事,乃吾張子房也。”


    荀攸被說得不好意思:


    “張良之謀,傳自黃石公,乃神人也,吾遠不如也,主公高抬。”


    二人正說著,迎麵碰上周倉、裴元紹二將。


    裴元紹大大咧咧的喊道:


    “主公,俺與周老弟挑了半天,足足有五百多人,都是精壯的漢子,實在不忍心放棄,俺求主公收下那一百多人,讓他們押送糧草也可以啊。”


    劉和對二人多選了兵卒一事毫不在意,說道:


    “無妨,那便都留下,予以你二人管理。你二人之才,遠不止五百兵卒。但要說好,汝二人要管束好兵卒,切莫犯錯!”


    裴元紹拍著大光頭保證道:


    “主公放心,俺絕對能管好那幫小崽子,誰要是敢犯了軍規,俺裴元紹親手砍下他的狗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漢末:再鑄大漢輝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若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若海並收藏魂穿漢末:再鑄大漢輝煌最新章節